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2)
2023(11191)
2022(9506)
2021(8867)
2020(7654)
2019(17036)
2018(16779)
2017(32140)
2016(16663)
2015(18178)
2014(16918)
2013(16046)
2012(14256)
2011(12331)
2010(12007)
2009(10646)
2008(9822)
2007(8291)
2006(6504)
2005(5139)
作者
(39683)
(33103)
(32751)
(31382)
(21100)
(15463)
(14960)
(12906)
(12525)
(11423)
(11328)
(10975)
(10257)
(10173)
(9997)
(9824)
(9711)
(9544)
(9414)
(9330)
(7765)
(7688)
(7620)
(7618)
(7411)
(7337)
(7020)
(7004)
(6479)
(6460)
学科
(61164)
经济(61111)
管理(55312)
(50697)
(44447)
企业(44447)
方法(31349)
数学(27636)
数学方法(27272)
(19558)
技术(17559)
中国(16343)
业经(14655)
(14509)
技术管理(12798)
(11382)
财务(11350)
财务管理(11325)
企业财务(10809)
地方(10571)
理论(10416)
(10388)
(10186)
贸易(10180)
(9939)
农业(9754)
(9598)
(9496)
(9153)
环境(8901)
机构
大学(210374)
学院(209966)
管理(92823)
(89458)
经济(87982)
理学(81986)
理学院(81285)
管理学(80153)
管理学院(79714)
研究(59860)
中国(44749)
(41738)
(40915)
财经(33626)
科学(33456)
(30903)
中心(29846)
(28941)
经济学(28293)
业大(27253)
经济学院(25693)
财经大学(25428)
(25201)
(25164)
师范(24983)
商学(24725)
商学院(24499)
北京(24225)
经济管理(23863)
(23703)
基金
项目(155515)
科学(126998)
研究(117570)
基金(116657)
(99780)
国家(98973)
科学基金(88837)
社会(79104)
社会科(75312)
社会科学(75297)
基金项目(62105)
(60694)
自然(55689)
自然科(54569)
自然科学(54560)
教育(54318)
自然科学基金(53607)
(50417)
编号(46759)
资助(45014)
(38730)
成果(36112)
创新(35252)
(34948)
重点(34258)
国家社会(34117)
(32781)
(31658)
教育部(31466)
人文(31298)
期刊
(85683)
经济(85683)
研究(56348)
中国(36728)
管理(35531)
(34497)
科学(25788)
学报(25089)
教育(21744)
大学(21193)
技术(20738)
学学(19815)
(19472)
财经(16398)
(14905)
金融(14905)
经济研究(14653)
业经(14434)
(14142)
农业(13531)
图书(12569)
科技(11989)
技术经济(11193)
问题(11085)
(10277)
财会(10097)
理论(9792)
统计(9748)
商业(9261)
(9089)
共检索到287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强  单炜  
本文讨论了政府大数据的构成及其特点,分析了政府利用大数据能够解决的公共治理难题。构建了基于大数据流的公共价值创造分析框架,并以此为理论基础阐释了大数据政府创新公共价值实现的要件。最后从大数据管理局的设立、数据开放、大数据国家战略以及大数据人力资源四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国家和地方层面大数据政府创新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邹波   杨晓龙   刘昶  
尽管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基于数字技术驱动实施场景化创新,但场景化创新的价值创造机制在理论上尚不清晰。基于大数据合作资产理论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首先,界定场景化创新创造场景价值的内涵,并揭示数字经济背景下场景价值的共创性、体验性和适应性特征;其次,结合大数据合作资产理论与场景化创新,提出场景型大数据合作资产的概念,为场景化创新的价值创造机制提供具体理论解释视角,同时拓展大数据合作资产理论的应用领域;最后,基于线上线下场景、企业与用户主导性两个维度,划分4种不同类型的场景型大数据合作资产,即企业主导—线上场景型、企业主导—线下场景型、用户主导—线上场景型和用户主导—线下场景型,进而深入揭示基于这4种大数据合作资产的场景化创新价值创造机制。结论有助于在理论上推进场景化创新的价值创造机制研究,在实践上为企业基于大数据合作资产开展场景化创新提供指导性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雅琳   车峰  
数字政府作为实体政府的“孪生态”,其首要任务是为社会创造公共价值。基于公共价值创造的过程视角,借助内容分析法和PMC指数模型,对2019—2022年颁布的中央、省级、省会城市数字政府政策进行系统性挖掘和实证评估,考察数字政府政策的整体情况以及层级特征、区域特征。结果表明:数字政府政策更加关注公共价值的行为性和社会性,省级数字政府政策整体处于优秀水平;数字政府政策在公共价值识别和选择中呈现明显的层级特征,在公共价值生产和管理中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研究结论可为新一轮技术革命和政府变革背景下调整和改进数字政府建设的制度安排提供有益借鉴,有助于结合数字中国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助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门理想   赵芷墨   李亚兰   张会平  
[目的/意义]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探索已逾十年,然而其实际创造的公共价值却相当有限,系统探索其公共价值共创逻辑、现状及优化路径的研究亟待开展。[方法/过程]以本土化调试后的公共价值战略三角模型为理论框架,以一个包含3地调研报告、80份政策文本、427份有效问卷、2070个利用成果和2145条互动留言的综合数据库为研究资料,对上述问题展开探讨。[结果/结论]当前数据开放的公共价值共创中,供需双方的公共价值期望类型和程度都存在较大差异。为达成共识性目标,双方依托开放平台和应用大赛开展了双向调和。但受限于利用场景单一、资源基础薄弱和合作机制僵化,数据开放仅在部分场景创造了有限的经济与社会价值。我国应从目标、激励和约束的微观切口聚拢公共价值期望集合,通过刚性、中性和柔性的综合手段畅通公共价值调和渠道,推动场景、资源和机制的对接耦合以筑牢公共价值共创基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祚继  韦艳莹  任聪慧  王赛红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近年来迅速发展,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工具,但作为一项崭新而重大的土地制度供给,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本文根据公共价值创造理论,认为由政府推动的乡村振兴成果具有公共产品属性,乡村振兴的过程就是公共价值创造和实现的过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本质上就是通过土地制度创新促进乡村振兴中公共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为此,本文首先总结了中外土地整治实践经验,分析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公共价值取向,以此为基础,深入探讨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公共价值创造和实现问题,其中公共价值的创造需要推进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和科技创新,公共价值的实现需要推进产权创新、组织创新和监管创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谢思  
大数据监管与传统模式相比,监管从政府主导转变为公众参与共同治理,信息来源从小范围转变为全体数据,监管时间从静态转变为动态,监管政策从一刀切转变为精准化,监管成本从现场监管高成本转变为非现场监管低成本,监管信息从封闭转变为公开。纵向上我国大数据监管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横向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通过对比美国、英国与我国大数据监管在战略规划、数据开放、数据平台、技术人才与数据保护方面的差异,提出摒弃数据"小农"思想,重塑大数据思维、缩小数字鸿沟,完善基础设施与配套政策、打破技术落后局面,培养大数据人才等改革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莉  徐丽新  姚乐野  
[目的/意义]探明政府数据开放(Open Government Data,OGD)知识创造机理有助于推动其价值实现。[过程/方法]基于创造力成分模型识别出OGD知识创造主体、过程活动及影响因素,构建OGD知识创造机理模型;进一步构造OGD知识创造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与模拟探究OGD知识创造活动与影响因素间的复杂关系及动态变化规律。[结果/结论]OGD知识创造包括两类主体、5个阶段活动以及4类影响因素(11个具体要素),各影响因素及具体要素通过不同路径作用于OGD知识创造,并由此提出OGD知识创造的发展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任洁  
创造和凝聚公共价值是东盟区域治理过程中的核心诉求。五类指向不同范畴的公共价值集合构成了东盟区域治理中的公共价值清单(分别指向东盟共同体、国际对话与合作、全球议题、公共行政能力、公民社会)。独特的圈层结构和"东盟模式"构成了东盟的公共价值实现机制,围绕创造公共价值的三层结构(以政治家为代表的核心层、以学者智库为代表的第二轨道、以公民社会为代表的第三轨道)之间及其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东盟在其内部成员国与外部对话国之间凝聚和创造了共同认可的公共价值。在东盟的权力运行轨迹中,作为东盟政策和规划的决定者,各国政府领导人构成的核心层扮演了公共价值创造的主导角色,而由专家、学者、媒体人等非官方人员构成的第二轨道则起到知识传播和价值传递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体化进程中公民参与不足的问题,促进了东盟各国政府对公共价值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对公共价值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任洁  
创造和凝聚公共价值是东盟区域治理过程中的核心诉求。五类指向不同范畴的公共价值集合构成了东盟区域治理中的公共价值清单(分别指向东盟共同体、国际对话与合作、全球议题、公共行政能力、公民社会)。独特的圈层结构和"东盟模式"构成了东盟的公共价值实现机制,围绕创造公共价值的三层结构(以政治家为代表的核心层、以学者智库为代表的第二轨道、以公民社会为代表的第三轨道)之间及其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东盟在其内部成员国与外部对话国之间凝聚和创造了共同认可的公共价值。在东盟的权力运行轨迹中,作为东盟政策和规划的决定者,各国政府领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翟军亮  吴春梅  
推进农地良性、有序、持续流转,需要规避农村场域中公共价值衰落与市场价值张扬等现代性问题在农地流转中的映射与影响。本文以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为基础,着重分析农地流转中的公共价值创造问题。研究表明,农地流转是公共治理过程,应以公共价值为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私人利益和程序利益的均衡,必须以公共能力和公共支持为条件。当前面临农村公共性消解背景下的多元价值冲突、能力结构失衡、公共支持不足等问题,需要确立公共价值在农地流转中的核心位置,需要加强以参与式决策系统的制度建构为核心的公共能力建设,需要增进合作社、政府和村级服务组织对农地流转的实质性公共支持,达到在农地流转行为中嵌入公共性因素和增加公共价值存量的目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泓翕   李洁   程海波   史文川   申俊龙  
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简称“名医工作室”)建设是我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试验模式,其遵循中医药知识传统传承方式,支持名老中医药专家知识代际转移、创新,是一项中医药公共价值创造工程。目前,对于国家“名医工作室”的公共价值创造问题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以系统动力学剖析国家“名医工作室”政策系统运行对现代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政策效果,有助于从整体把握、优化系统运行机制。研究发现:(1)国家“名医工作室”政策较好地促进了中医药知识代际转移并产生团队传承创新效应,需进一步发展与高校教育协同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2)提升“名医工作室”中师生的传承创新意愿,是增强“名医工作室”团队传承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要鼓励地方政府与“名医工作室”所在组织制定政策激励措施;(3)国家“名医工作室”政策系统性仍有不足,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缺失,且缺少对“名医工作室”知识传承的中医药文化价值和创新的产权价值的评估机制。研究结果能够为国家“名医工作室”政策优化,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书巧  格丽  
全球大数据每年以50%的增长速度增加,在我国大数据增长过程中政府数据约占总量的80%,而就目前国内政府数据的利用情况来看,多为简单的数据统计和公开,大量有价值的政府数据被低估或废弃,而现今大数据运用由科学研究进人到商业发展模式,大数据逐渐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时代的技术变革需要政府加快创新数据的能力,政府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政府数据的模式,创造出具有市场价值且可流通的政府数据资源,推动政府数据产业的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炜  张奇  张喆昱  
以往大政府模式指导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计划经济"色彩,存在供需脱节、效率不高和难以持续等方面的问题。当前伴随公共文化服务而产生的各类大数据已经完全能收集、组织和利用起来,有望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问题和克服弊端。为有效应对来自宏观管理、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及标准规范等方面的挑战,我国应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发展的顶层设计、提高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治理能效、打造数据驱动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链及加快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应用示范4方面的对策措施,籍此加快实现在十三五期间建成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目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利  
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审计创新存在大数据政府审计专业人才匮乏、大数据政府审计平台数据库对接标准不统一、大数据政府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及体制机制缺乏创新等问题。鉴于此,应着力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完善大数据政府审计法律法规,加强政府审计网络安全建设,保护大数据资产,积极搭建大数据政府审计第三方云平台,加快大数据政府审计软件的研发,全力强化信息化监管政府审计工作,尽快建立大数据政府审计的反馈机制,全力加强政府审计大数据算法的开发等,从专业人才、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升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审计创新性,为未来政府审计工作高效率、高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欢  孟庆国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政府的"数据孤岛"获得新的流动方式,数据的释放被赋予高价值的预期。[方法/过程]数据的深度分析为政府创新管理模式、实现智能化服务、提高系统内运行效能等创造了实现路径,但这一路径的实现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包括对政府大数据如何应用,如何与外部数据进行耦合等问题尚有很多讨论空间。[结果/结论]文章围绕数据的汇聚、整合、共享、开放和应用,从理念、制度、技术、保障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