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06)
- 2023(14981)
- 2022(12920)
- 2021(11903)
- 2020(10010)
- 2019(22789)
- 2018(22256)
- 2017(42198)
- 2016(23066)
- 2015(25540)
- 2014(24758)
- 2013(24185)
- 2012(22030)
- 2011(19753)
- 2010(19586)
- 2009(18221)
- 2008(17718)
- 2007(15725)
- 2006(13579)
- 2005(11989)
- 学科
- 济(88198)
- 经济(88112)
- 管理(59772)
- 业(56521)
- 企(44618)
- 企业(44618)
- 方法(40348)
- 数学(35894)
- 数学方法(35506)
- 农(25859)
- 财(23354)
- 中国(22842)
- 贸(21969)
- 贸易(21962)
- 易(21418)
- 制(20261)
- 学(19832)
- 业经(19499)
- 银(19004)
- 银行(18948)
- 地方(18841)
- 行(17819)
- 农业(17289)
- 融(14914)
- 金融(14911)
- 务(13863)
- 财务(13827)
- 财务管理(13792)
- 出(13491)
- 环境(13486)
- 机构
- 学院(314217)
- 大学(313549)
- 济(124302)
- 经济(121584)
- 管理(117775)
- 研究(105233)
- 理学(101772)
- 理学院(100546)
- 管理学(98615)
- 管理学院(98039)
- 中国(83774)
- 科学(68418)
- 京(66171)
- 农(63789)
- 财(56700)
- 所(53963)
- 业大(52590)
- 农业(51114)
- 中心(50811)
- 研究所(49528)
- 江(47927)
- 财经(45575)
- 经(41350)
- 范(40644)
- 北京(40507)
- 师范(40083)
- 经济学(38785)
- 州(38387)
- 院(38169)
- 经济学院(35544)
- 基金
- 项目(217951)
- 科学(169179)
- 基金(156944)
- 研究(153521)
- 家(139678)
- 国家(138496)
- 科学基金(116981)
- 社会(96695)
- 社会科(91710)
- 社会科学(91679)
- 省(86839)
- 基金项目(83820)
- 自然(77348)
- 自然科(75572)
- 自然科学(75548)
- 自然科学基金(74165)
- 划(73416)
- 教育(70410)
- 资助(63234)
- 编号(62232)
- 重点(49551)
- 成果(48912)
- 发(47142)
- 部(46956)
- 创(45771)
- 科研(43029)
- 创新(42835)
- 课题(42497)
- 计划(42010)
- 国家社会(40277)
- 期刊
- 济(130476)
- 经济(130476)
- 研究(85973)
- 中国(61278)
- 农(57168)
- 学报(56785)
- 科学(49288)
- 财(44547)
- 大学(40983)
- 学学(38753)
- 管理(38722)
- 农业(37492)
- 融(35354)
- 金融(35354)
- 教育(29262)
- 技术(25416)
- 业经(23096)
- 财经(21683)
- 经济研究(21658)
- 业(20536)
- 经(18554)
- 问题(18163)
- 版(16718)
- 贸(16620)
- 图书(16190)
- 资源(15176)
- 科技(15066)
- 理论(14699)
- 技术经济(14541)
- 商业(14383)
共检索到460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蒋金亮 邓惠章 韦胜
城市机动化进程加速异致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公交出行理念越来越被采纳,其中混合的土地利用模式被认为是提高公交出行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对于中小城市土地混合利用对公交出行影响鲜有讨论。在大数据背景下,本文结合城市大数据与小数据,以宜兴公交站点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和单元,提出结合公交刷卡数据与手机信令数据的公交分担率计算方法,进而分析土地利用混合对公交出行影响。研究表明,大数据和小数据结合的方法能够很好计算公交出行分担率,为相关规划和管理部门提供基础依据和决策参考。对于宜兴这种中小尺度城市,土地利用混合度对公交出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季丹 郭政
交通出行成本影响市民是否会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本文研究了目前上海市公共交通出行成本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降低公共交通出行成本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出行成本 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肖姚 周生路 吴跃平 陈健 朱雁
基于我国目前规划体系庞杂、规划间沟通协调缺乏且矛盾冲突严重的现状,"多规合一"成为近年规划领域的热点问题。通过梳理"多规合一"研究指导理论,以典型旅游小城镇宜兴市西渚镇为例,并以土地利用为视角,旅游规划为导向,开展了旅游小城镇"多规合一"实现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发现差异—量化差异—解决差异—促进协调"的技术思路,可有效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旅游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融合,研究成果对旅游小城镇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德 钟文钰 周婷 戚佳玲
研究目的:基于POI数据开展杭州土地利用混合度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为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新路径。研究方法:空间格局分析、半方差函数、分层线性模型。研究结果:(1)杭州土地利用混合度总体偏低;(2)土地利用功能混合度总体上低于土地利用结构混合度;(3)土地利用混合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周围逐渐递减,呈辐射状分布,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4)土地利用混合度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带状异向性;(5)土地利用混合度与人口密度、公交站点数量、到铁路和到钱塘江的距离以及规划用地管制分区级别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第一产业比重、到地铁的距离、到公路的距离以及到西湖的距离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论:规划层面,应加强将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治理层面,应建立土地混合利用空间差异化管理和空间联动管理等管控机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段亚明 刘勇 刘秀华 何东
多中心已成为中国大多数城市的空间发展战略,多中心结构的有效识别对于规划效果评价、规划策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于百度热力与手机信令数据,腾讯宜出行数据具有时空分辨率高、获取成本低的优点,可精细比较城市主副中心的人口集聚能力,为多中心结构的动态识别提供新的手段。论文以重庆主城区为例,基于连续一周的宜出行热力数据,利用核密度分析等方法,识别其多中心城市结构、影响范围与组团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作为山地城市,重庆在自然限制、经济驱动与规划引导下主动选择了"多中心、组团式"结构。重庆内环以内的各个城市中心人口高度集聚、用地规模相近、发育相对成熟,并强于内环以外的副中心。研究指出,西永、茶园副中心及外围组团的发展与人口集聚能力有待提高。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多中心 宜出行数据 重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丽萍 周寅康 金晓斌
以遥感数据为基础,基于RS与GIS技术对港口城市—连云港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盐田是连云港中心城区土地的主导类型,21年来建设用地持续快速高强度扩张,耕地、盐田和海域滩涂之间呈现快速高强度交替开发态势,并成为建设用地增加的主要来源。土地利用变化阶段性显著,2002年前土地利用变化较小,"港""城"分离,土地利用初级、内陆化;2002年后,土地利用变化迅速,土地快速向第二、第三产业用地转移,"港""城"融合,土地利用一体化。随着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人类活动对连云港海岸地带的影响越来越大,给海岸带土地的高效、有序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任奎 周生路 张红富 廖富强 吴绍华
精明增长理念对于解决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是实现精明增长的核心内容之一。为此,本文尝试对精明增长指导下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进行研究,旨在从土地利用角度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充实、完善乃至深化精明增长的一些研究理论与定量分析方法。本研究首先明确了精明增长指导下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的内涵,构建了土地利用精明增长度测度体系;接着,构建了灰色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经运算求解可以得出几种备选优化方案;在此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及主成分投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方案择优,以最终确定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并以江苏宜兴为例,对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文博 王冬艳 李红 姜珊 石璞 刘蜀涵 陆红
掌握区域行业信息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与行业空间分布之间的联动关系,是指导行业用地供给和实现行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前提之一。本文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以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城区为例对城市地类与行业单位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布局进行梳理,得出结论:1通化市中心城区各地类与行业单位分布均呈空间正相关,Moran’s I系数均随权重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尺度条件下,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商服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4种主要地类空间结构性较强;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其他商业与服务业空间结构性较弱;制造业,其他工业与采矿业,其他公共管理服务业基本呈随机分布;2依据行业单位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均具...
关键词:
行业用地 产业结构 空间自相关 通化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晶
刚性的土地规划与弹性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均属于空间规划,是指导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的行动纲领,但由于各自具体目标、工作职责和实施手段的不同,土地规划的刚性要求更加突出,而城市规划的弹性要求相对比较明显。单一的刚性或者弹性并非越强越好。当前,资源紧约束已成为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共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花永剑
几年前,我国政府提出了"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在各级政府与公交公司的大力推动下,浙江省的公交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本文从公交出行的方便、成本、优惠、舒适、安全、环保等方面分析了浙江省公交服务的现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公交出行率 经济成本 路径选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龚咏喜 李贵才 林姚宇 段仲渊
居民出行碳排放是人类活动主要碳排放来源之一,土地利用作为居民活动在空间上的投影,提出了居民出行的需求并对居民出行碳排放具有总体上的锁定作用,这一需求在特定交通供给和个人家庭情况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不同的出行行为,并最终影响居民出行碳排放的总量和结构。土地利用影响交通出行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包括城市规模、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开发强度、土地混合利用、交通出行可达性等方面。土地利用是控制和减少交通出行碳排放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好的城市空间结构、高强度、良好的土地混合利用以及好的交通可达性等为控制和减少交通出行碳排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空间组织的基础,但要达到这一目标,还需要采取一定的交通出行政策限制私人汽车出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卓娜 石飞 王红扬
在交通规划由"增量"向"存量"转型的背景下,剖析传统道路等级划分方式的弊端,指出小汽车导向型道路分级体系不利于公交优先战略的实施。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本文提出将公交优先与土地利用、慢行交通环境相结合的新的道路分类方法。即在主、次、支路网基础上重新划分为骨干路、公交优先级道路、基础路、慢行通道,构建公交导向型路网系统,并以汕头市中心区为例阐述了分级方法的原则、规划方法和可行性。
关键词:
公交导向型 道路等级 汕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智敏 甄峰 张姗琪
大数据的出现为城市就业空间的精细化研究和规划带来新的契机,以手机信令数据为基础,融合多源数据手段,通过多尺度GIS空间分析、单中心与多中心模型验证、规划对比分析与二元逻辑回归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城市就业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作为实证分析对象,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空间尺度的不断缩小,就业空间结构的多中心性初步显现,城市外围的大厂新村与徐庄高新区基本形成副中心,但新街口主中心依然强势,与其周边地区呈现出紧密粘连的一体化特征。(2)城市规划与现实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带缺乏就业人口集聚,中心体系规划中的主中心发展较为滞后,需因地制宜持续强化多中心空间结构。(3)在就业空间主中心—副中心—密集区—稀疏区不同层级之间,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与空间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应着重在多类型交通协同、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与产城融合发展方面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付建广
在对影响公交出行率主要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公交出行率关键技术体系,并以技术体系中的公交线网优化技术、公交优先通行技术、公交调度系统为重点研究内容,以福州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出行率 关键技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田志强 王亚华 尚津津 乔伟峰 徐刚
研究目的:探索一套基于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城市中心城区扩展监测评估的技术方法,丰富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借助GIS空间分析功能提取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历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成果中的建设用地变化图层,通过设定评估范围,从中心城区扩展的规模强度、布局的合规性与集中度、指标使用情况等方面评估规划实施情况及用地扩展情况。研究结果:淮南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扩展规模突破年均规划控制量,规划指标使用比例较高,虽然扩展强度放缓,但扩展规模亟需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布局在集中评估范围内,并符合空间管制分区要求,说明集中度高、合规性强。研究结论:该方法可以对城市中心城区的规划实施及...
关键词:
土地规划 中心城区扩展 监测评估 淮南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结构—功能关系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
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降雨径流的影响研究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混合动态监测方法研究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的构建与模拟——以福州市城区为例
基于信息粒化的数据拟合模型对城市主干道交通违法数据分析——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
碳排放视角下的江苏省土地利用转型生态效率研究——基于混合方向性距离函数
基于面板数据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土地利用碳排放关系研究——以1996~2010年湖北省中心城市数据为例
城郊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动态耦合关系——以武汉市远城区为例
生态—经济竞合下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空间重构——以湛江市中心城区为例
行政中心驻地对县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以江苏省丰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