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0)
- 2023(9332)
- 2022(7606)
- 2021(6919)
- 2020(6047)
- 2019(13434)
- 2018(13230)
- 2017(24822)
- 2016(13438)
- 2015(15088)
- 2014(14760)
- 2013(14754)
- 2012(13098)
- 2011(11088)
- 2010(11426)
- 2009(10587)
- 2008(11038)
- 2007(10244)
- 2006(9122)
- 2005(8611)
- 学科
- 业(82270)
- 企(78314)
- 企业(78314)
- 管理(68121)
- 济(60075)
- 经济(60008)
- 方法(27988)
- 业经(26658)
- 财(25887)
- 务(21417)
- 财务(21385)
- 财务管理(21364)
- 农(20596)
- 技术(20409)
- 企业财务(20302)
- 数学(19770)
- 数学方法(19630)
- 农业(15905)
- 划(13891)
- 策(13840)
- 制(13717)
- 理论(12805)
- 经营(12712)
- 中国(12581)
- 技术管理(12502)
- 和(12457)
- 企业经济(12360)
- 体(10551)
- 决策(10307)
- 计划(9804)
- 机构
- 学院(193103)
- 大学(186310)
- 管理(86923)
- 济(83618)
- 经济(82013)
- 理学(72866)
- 理学院(72282)
- 管理学(71591)
- 管理学院(71186)
- 研究(53948)
- 中国(47410)
- 财(41359)
- 京(39182)
- 财经(31816)
- 江(31546)
- 科学(30377)
- 农(30059)
- 经(28965)
- 中心(26873)
- 所(26314)
- 业大(25811)
- 商学(25012)
- 商学院(24777)
- 州(24626)
- 北京(24336)
- 经济学(24184)
- 农业(23402)
- 财经大学(23293)
- 研究所(23194)
- 经济管理(23074)
- 基金
- 项目(122052)
- 科学(98645)
- 研究(92960)
- 基金(89630)
- 家(76205)
- 国家(75466)
- 科学基金(68038)
- 社会(60286)
- 社会科(57468)
- 社会科学(57452)
- 省(49231)
- 基金项目(47666)
- 自然(43229)
- 自然科(42338)
- 自然科学(42333)
- 教育(41807)
- 自然科学基金(41628)
- 划(38975)
- 编号(37615)
- 资助(35637)
- 业(32208)
- 创(30203)
- 成果(28441)
- 创新(27288)
- 部(27077)
- 重点(26582)
- 发(25777)
- 国家社会(25397)
- 制(25218)
- 课题(24613)
共检索到300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莫冬燕 陈如意 方芳 张锦华
本文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大数据技术应用对企业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企业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大数据技术应用通过改善企业信息与沟通环境显著抑制了企业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且企业动态能力强化了大数据技术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从企业内部看,首席信息官职务的设立未能显著影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效果;从企业外部看,分析师关注度越高,大数据技术应用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本文丰富了大数据技术应用效果的相关研究,并从企业内外部治理角度提出了保障效果的实施条件与改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范涤
上市公司CEO任期制度是当前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CEO任期的研究多数将重点放在CEO的既有任期上,较少研究CEO的预期任期。为探究CEO任期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经筛选后选取了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8 374个样本数据,基于高阶理论和预期理论从CEO的既有任期和预期任期两个方面分析了CEO任期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CEO的既有任期与企业盈余质量呈倒U型关系,而CEO的预期任期与盈余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中的CEO任期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CEO任期 盈余质量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范涤
上市公司CEO任期制度是当前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CEO任期的研究多数将重点放在CEO的既有任期上,较少研究CEO的预期任期。为探究CEO任期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经筛选后选取了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8 374个样本数据,基于高阶理论和预期理论从CEO的既有任期和预期任期两个方面分析了CEO任期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CEO的既有任期与企业盈余质量呈倒U型关系,而CEO的预期任期与盈余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中的CEO任期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文章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文章的研究结论进一步完善了预期任期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同时对高管任期制度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CEO任期 盈余质量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闻达 林芸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是指企业通过操纵真实的经营活动从而影响财务数据的表现,这一行为往往会对企业的价值产生影响。文章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异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和异常的生产成本来衡量企业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用Tobin's Q和销售增长两种方法来预测企业的投资额,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会对企业本身的投资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柏超 高洁
本文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定义、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比较分析、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动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操控方式、研究模型及经济后果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梳理,最后提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展望,以期能对国内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贾巧玉 周嘉南
随着国际资本流动日趋自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交叉上市,对交叉上市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捆绑假说是解释企业交叉上市动因的重要理论,该假说认为企业在外部监管较为严格的地区交叉上市,可以约束控股股东和管理层谋取私有收益,抑制公司盈余管理,从而提高公司盈余质量。然而,国内外学者以不同数据和方法对捆绑假说加以研究,并未得到一致结论。部分研究表明,交叉上市企业盈余管理水平低于非交叉上市企业,支持捆绑假说,而其他研究认为交叉上市企业盈余质量并未显著高于非交叉上市企业。而且,已有研究大多仅考虑应计盈余管理,忽略了真实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由于其隐蔽性强、会计弹性大等特点而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交叉上市企业在面...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媛媛
以19942015年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中确定至2015年底已经在境内和香港两地上市的公司名单,对选取的样本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比较交叉上市公司与其配对公司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上的差异。实证研究发现:交叉上市企业相比于配对公司而言,其应计盈余管理水平更低;替代效应的存在使得公司管理层在选择盈余管理方式的时候,往往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企业在交叉上市以后,其实施这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成本也发生了变化,其中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相对降低,这就引发了企业实施该种盈余管理方式的动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世忠 叶钦华 叶凡
高质量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上市公司需要依规披露。但是我们仍观察到有些上市公司特意隐藏一些重要的敏感信息。在商业模式创新、监管力度加大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可能利用隐藏了关联关系的客户和供应商构建“真实”交易调节会计盈余乃至进行舞弊。基于此,本文采用新方法度量上市公司与重要交易对象之间的隐性关联关系,即基于工商大数据分析两者是否存在共同人物关系与共同联系关系。本文检验发现存在隐性关联关系的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稳健性检验结果亦一致。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客户供应商集中度更高或变动频繁、低行业集中度企业、证监会专项检查通知发布后期间和低市场化地区企业的分组中这一结果显著。本文对隐性关联关系的定义和衡量、关联关系披露规定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增福 曾慜
投资者法律保护制度的加强是否抑制了企业盈余管理?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两种盈余操控模式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但两种模式却得出了完全迥异的结论,即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在降低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同时,提高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一结论仅存在于国有企业。本文的发现拓展了对资者法律保护与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也对投资者保护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增福 曾慜
投资者法律保护制度的加强是否抑制了企业盈余管理?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两种盈余操控模式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但两种模式却得出了完全迥异的结论,即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在降低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同时,提高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一结论仅存在于国有企业。本文的发现拓展了对资者法律保护与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也对投资者保护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珊梅 裘李剑
以2008~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客户和审计师之间不匹配关系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并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角度检验客户与审计师不匹配关系对成本粘性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客户与审计师向上不匹配关系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成本粘性、抑制了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客户与审计师向下不匹配关系则提升了企业成本粘性、加剧了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不匹配关系通过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路径影响成本粘性,且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促进了向上不匹配关系对成本粘性的影响,而缓解了向下不匹配关系对成本粘性的影响。这一研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审计供求关系对成本粘性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晓洁 潘元伟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都存在盈余管理的现象,相对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的危害更加深远,更加严重。基于此,文章以2010—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内部控制是否能够抑制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对两者关系的传导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并建立长远的目标,从而约束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但在微利企业中,内部控制无法抑制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实施的目标之一就是保障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有利于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内部控制通过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为企业和管理者提高声誉,随之带来声誉的机会成本也使得企业和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不会选择盈余管理操纵利润,因此企业社会责任是内部控制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一种路径。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企业社会责任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程乃胜 肖宋敏 魏建成
文章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17年数据为样本,首次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考察企业战略激进度对应计、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横向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战略激进度对盈余管理有显著影响,相对于战略非激进的企业,战略激进的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更高,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较低;纵向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战略由非激进型变更为激进型战略时,企业会增加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减少真实盈余管理。最后,在应计盈余管理中采取激进战略的企业更倾向于正向盈余,避免负向盈余。将战略选择与盈余管理行为选择相联系,丰富了这两个领域的研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岩
利用2015—2018年交易所披露的问询函考察了问询函制度对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现有文献指出,财务报告问询函会对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起抑制作用,而本研究发现,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的上市公司会转而实施真实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收函公司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在代理问题严重的企业更明显,但在国有企业、审计师声誉较高以及上市年限较长的企业中却受到抑制。上述研究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的问询函制度尚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研究结论为监管机构改进监管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关键词:
问询函 真实盈余管理 信息披露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曹曦文
本文以2010—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权利强度、内部控制与企业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作用。(2)大股东两权分离度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3)在研究两权分离度、内部控制与真实盈余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大股东两权分离度会降低内部控制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两权分离度 内部控制 真实盈余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