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54)
2023(3969)
2022(3442)
2021(3320)
2020(2799)
2019(6741)
2018(6386)
2017(12437)
2016(6483)
2015(7396)
2014(7091)
2013(6845)
2012(6172)
2011(5407)
2010(5394)
2009(4909)
2008(4977)
2007(4470)
2006(4005)
2005(3784)
作者
(17607)
(14359)
(14232)
(13979)
(9272)
(6842)
(6771)
(5803)
(5664)
(5221)
(5100)
(5094)
(4651)
(4572)
(4540)
(4450)
(4359)
(4232)
(4131)
(4076)
(3631)
(3561)
(3326)
(3306)
(3306)
(3294)
(3289)
(3203)
(2868)
(2868)
学科
(24062)
经济(24045)
(17908)
管理(17196)
(16274)
企业(16274)
(15356)
银行(15211)
(14031)
方法(12797)
(12756)
数学(10649)
数学方法(10524)
业务(9068)
(8627)
制度(8621)
(7908)
金融(7908)
银行制(7857)
中国(7048)
业经(6899)
(5836)
(5313)
贸易(5302)
(5008)
技术(4713)
理论(4691)
(4664)
(4513)
(4397)
机构
大学(86153)
学院(84207)
(36444)
经济(35719)
管理(35154)
理学(29664)
理学院(29394)
管理学(28910)
管理学院(28758)
中国(28476)
研究(26622)
(18376)
(17811)
(17638)
银行(16901)
(15693)
科学(14958)
财经(14268)
中心(14135)
(13284)
(13260)
(13165)
(12667)
经济学(11824)
研究所(11525)
北京(11463)
(11113)
财经大学(10888)
经济学院(10766)
(10665)
基金
项目(57248)
科学(45857)
基金(42687)
研究(42379)
(36788)
国家(36514)
科学基金(32029)
社会(27594)
社会科(26370)
社会科学(26364)
基金项目(22242)
(21271)
自然(20276)
自然科(19907)
自然科学(19903)
教育(19598)
自然科学基金(19538)
(18009)
资助(17486)
编号(17172)
成果(13912)
(12961)
重点(12785)
(12715)
国家社会(12043)
创新(11824)
教育部(11569)
(11548)
项目编号(11381)
人文(11335)
期刊
(35651)
经济(35651)
研究(27911)
(23637)
金融(23637)
中国(17661)
管理(14077)
(13762)
学报(11966)
科学(11208)
(10593)
大学(9531)
学学(8914)
教育(8776)
财经(7677)
技术(7222)
(6541)
理论(6019)
经济研究(5861)
实践(5581)
(5581)
业经(5441)
农业(5412)
图书(4957)
问题(4820)
国际(4600)
(4475)
商业(4245)
(4219)
论坛(4219)
共检索到136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志凌  
大数据能力特有的性质,使其正在成为大型银行真正的核心竞争力。银行大数据能力表现在多方面,但大数据思维和数据挖掘能力是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数据挖掘对银行竞争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客户洞察、营销规划、产品创新、风险管理、流程优化、网点选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大数据价值的实现,关键在于挖掘分析能力。数据挖掘可以推动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提升运营管理能力、重塑银行企业文化、促进风险经营的精细化专业化。银行数据挖掘能力建设的关键是行动,行动中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挖掘分析工具和方法、数据获取和管控、业务流程、计算方法、激励措施、员工技能、企业文化以及管理层的支持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书萍  盛昭瀚  柳炳祥  
叙述了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及数据挖掘常用的方法,论述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方法、手段和途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静琦  
本文在阐释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形势和金融发展环境的变化对构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策略进行了思考,就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提出了现实有效的操作方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数据驱动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长期以来,银行积累了海量金融数据,具备数字化转型的先天优势,但是这些高价值的数据沉淀在银行体系内部,基本处于睡眠状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挖掘。随着数据挖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荣欣  刘红生  
随着审计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在大智移云环境下利用新的审计技术来提高商业银行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正成为管理者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引入新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培养审计人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引入物联网和"互联网+"概念,利用大数据分析、移动审计、机器学习、非结构化数据分析以及微表情抓取分析等多维度大数据风险挖掘审计技术,突破审计时间、空间等限制,创新审计方法,加大审计力度和强度,实施审计全覆盖,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审计质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君  张凯  
在分析了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从企业外部和内部构建了数据挖掘的模型图。企业外部环境模型图的构建,是要挖掘企业的宏观信息资源,这些信息的搜集和整合有助于企业认清自身所处的大环境,及时抓住市场机遇,调整经营战略,从而促进自身优势的发挥;企业内部模型图的构建,是要挖掘企业的微观信息资源,这些信息有助于企业认识自身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行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娜  张海峰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阐释为现实竞争力和未来竞争力,其中现实竞争力为商业银行协调三组均衡关系的能力,即资产与负债、收益与风险、创新与稳健;未来竞争力为银行持续发展能力和公司治理机制是否完善。并结合全球大型银行财务数据展开实证分析,获得与分析架构相匹配的5个解释因子。从实证结果来看,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正在成长为具有突出竞争优势的国际大银行,但依然需要通过加强资产管理、推进金融创新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来提高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乔海曙  吕伟昌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生产力———"文化力"直接影响企业业绩。文章认为,金融"文化力"可有效增强银行的凝聚力、创新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它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与重要生产力。目前,国内银行金融"文化力"较弱,表现为凝聚力不高,创新力不强,控制力不够,影响力不大等,阻碍了我国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发挥。对此,作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文忠  
核心竞争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研究热点。但由于多数研究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准确定义,目前"核心竞争力"在学界仍争论不休,在业界也处于探索之中。本文试图提出经科学方法论证和严密逻辑推理的"核心竞争力"定义,让人们对"核心竞争力"有更清楚的认识,并导出理论严密、操作可行的中资商业银行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以供中资商业银行业界构建核心竞争力借鉴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宇璇  章丽萍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对我国银行业的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小阳  
本文认为,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应该由完善的组织结构、不断创新的金融技术、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和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四种功能要素构成。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必须进一步完善现代商业银行法人治理,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面向市场和客户,不断进行业务创新,转变经营机制,大力培育企业文化,提升技术水平和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春哲  
在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进程中,要保持国有商业银行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培养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组建战略联盟和进行银行再造是建立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锦萍  
随着银行业市场的日益开放和改革发展的日益深化,我国逐步建立了竞争性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城市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这一变化,城市商业银行应主动出击,利用自身的强项和特点,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以应对金融市场的严峻挑战。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高光  张宏  
伴随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中国银行业的经营和发展也日益由"单一"走向"丰富",由"简单"走向"复杂",利润来源也从最早单一的信贷利息收入(息差),转变为多种形式的收入并举。在此过程中,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曾惊呼过中国商业银行息差收入比例如此之高。但随着利率管制的取消,竞争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