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77)
2023(8028)
2022(6957)
2021(6584)
2020(5688)
2019(13223)
2018(12858)
2017(25929)
2016(13379)
2015(14552)
2014(13726)
2013(13030)
2012(11357)
2011(9721)
2010(9102)
2009(7994)
2008(7444)
2007(5994)
2006(4781)
2005(3853)
作者
(31227)
(26306)
(25998)
(24702)
(16833)
(12396)
(12004)
(10348)
(9952)
(9005)
(8958)
(8699)
(8146)
(7883)
(7874)
(7793)
(7726)
(7708)
(7525)
(7507)
(6215)
(6085)
(6061)
(6053)
(5914)
(5854)
(5613)
(5368)
(5200)
(5119)
学科
(53142)
经济(53099)
管理(43106)
(42746)
(38027)
企业(38027)
方法(30714)
数学(28038)
数学方法(27699)
(18798)
(14766)
财务(14735)
财务管理(14710)
企业财务(14179)
业经(12255)
(11267)
中国(11100)
(10243)
贸易(10239)
(10055)
(8921)
技术(8117)
农业(7577)
环境(7316)
产业(7289)
(7275)
(7231)
银行(7228)
(7209)
金融(7208)
机构
大学(167845)
学院(167410)
管理(74943)
(72054)
经济(70942)
理学(66638)
理学院(66135)
管理学(65142)
管理学院(64826)
研究(44612)
中国(36139)
(33689)
(32110)
财经(28302)
(26163)
科学(24262)
中心(23437)
经济学(22593)
业大(21941)
财经大学(21790)
(21347)
商学(20868)
商学院(20700)
经济学院(20692)
经济管理(19813)
(19000)
北京(18951)
(18518)
(17962)
师范(17770)
基金
项目(123485)
科学(100374)
基金(94536)
研究(90797)
(80751)
国家(80123)
科学基金(72401)
社会(60822)
社会科(58087)
社会科学(58075)
基金项目(50593)
自然(47300)
自然科(46333)
自然科学(46325)
(46316)
自然科学基金(45512)
教育(42235)
(39015)
资助(37975)
编号(36351)
(28522)
成果(27035)
重点(27021)
(26862)
国家社会(26201)
教育部(25735)
人文(25549)
创新(25079)
(24930)
科研(24574)
期刊
(64429)
经济(64429)
研究(41619)
(29001)
管理(27349)
中国(22943)
学报(20160)
科学(19979)
大学(17005)
学学(16210)
技术(15460)
(14976)
(14334)
金融(14334)
财经(13837)
(11710)
经济研究(11023)
业经(10951)
教育(10731)
农业(10419)
财会(10386)
理论(9237)
问题(8604)
实践(8385)
(8385)
统计(8359)
会计(8337)
技术经济(8133)
(7580)
商业(7408)
共检索到220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叶永青  马晓煜  刘璐瑶  
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已成为商业活动中愈发重要的核心生产要素,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双方或多方参与,各参与方的收益也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与难以分割性。从转让定价的角度来看,大数据的核心作用将对各参与方的功能、风险定位产生影响,当前普遍采用的交易净利润法的适用性受到挑战。本文从数据生命周期和价值链分析等角度对大数据的价值创造进行研究,认为数据已经在商业和司法实践中被认定为一种资产,应在法律层面加速建立合理有效的数据产权制度;从税法的角度认定数据属于无形资产,为现行数据资产的税务处理提供合法有效的依据;利润分割法可能是数据资产转让定价分析中更为合适的方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云波  姜家祥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保险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应运而生,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是以众安在线为代表的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专业的互联网公司与传统保险公司对比的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众安在线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胥爱欢  
我国互联网金融在推动金融业结构性改革、倒逼传统金融机构创新、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互联网金融创新也面临着三大挑战:第一,"大数据自大"、算法演化和数据生成者学习行为等因素制约大数据在金融领域减少信息不对称;第二,从长期来看,跨界经营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会受到跨行业周期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大企业病"等冲击,容易成为引起金融动荡的潜在风险源;第三,互联网企业巨头通过收购和兼并不同应用场景企业构建互联网经济金融闭环,容易掉入市场垄断的陷阱,由承担着去中心化、重构权利契约的积极角色异化为扮演着阻碍竞争、抑制创新活力的消极角色。对此,我们应理性看待互联网金融中大数据的作用,警惕互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汉君  
从金融稳定的视角看,互联网金融虚拟化的特点决定了互联网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风险不仅具有传统金融风险的特征,还有其特殊性早在上世纪末,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就曾预言:传统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的"恐龙"。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资金期限匹配和风险分担的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显朋  赵联果  王玉  殷雪松  
税务系统以纳税人及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专业的"互联网+税务",让纳税人多跑网路、少跑马路,赢得了纳税人的"点赞"。研究"互联网+税务"的机遇与挑战对"互联网+税务"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来展现"互联网+税务"的发展现状,理性分析"互联网+税务"时代税务工作迎来的机遇及面临的挑战,针对挑战提出完善信息安全和营造创新环境等应对措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显朋  赵联果  王玉  殷雪松  
税务系统以纳税人及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专业的"互联网+税务",让纳税人多跑网路、少跑马路,赢得了纳税人的"点赞"。研究"互联网+税务"的机遇与挑战对"互联网+税务"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来展现"互联网+税务"的发展现状,理性分析"互联网+税务"时代税务工作迎来的机遇及面临的挑战,针对挑战提出完善信息安全和营造创新环境等应对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磊  
2012年,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才刚刚兴起,金融管理部门对其开展前瞻性研究,主要研究案例为美国的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人人贷"等。在短短两年后,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已经以支付作为突破口,深入金融的各个领域,对传统金融业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和挑战。来势汹汹的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金融的互联网化,更是对金融从技术组织到商业模式到监管理念的一次全面的革新。直面挑战、勇于革新,是传统金融行业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涛  
大数据环境下的互联网征信发展,关键在于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用信息,并且通过设计出信息数据处理的"生产线",最终生产出各类信用服务产品当前,在政府推动和市场热情的双重作用下,征信体系建设不断加快,这一无形"基础设施"的完善,将对经济、金融与社会带来深远影响。其中,以大数据、云计算、交易平台和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郎平  
斯诺登事件之后,国际互联网治理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并掀起了一轮新的治理浪潮。由于互联网逐渐渗透至国家经济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安全或者网络安全已经进入国家的安全议程,国家间的合作与博弈也随之展开。当前,国际互联网治理进程主要面临三项挑战:传统阵营分化重组,基本格局日趋分散化、复杂化;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的国际化以及政府主体的地位问题是各方争议的焦点,治理改革艰难推进;治理机构议题泛化和重合的现象日益突出,行动力欠缺致治理进程陷入制度困局。在上述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了以"主权平等"、"开放互联"以及"共享共治"为基本原则的治网理念。中国应客观把握当前国际互联网治理进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成虎  刘杰  
文章对互联网金融短线交易行为进行探讨,基于大数据表层分析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短线交易的相关特征,从统计学角度,以预期总收益最大化为首要目标,提出互联网金融短线交易模型,并给出理论最优解。以深圳地区互联网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与适用性,由此对互联网金融短线交易行为给出原理性解释。最后,在较高置信度下,从非理性行为、内部影响、朋友推荐、短期行为和双重路径五个层面解释了互联网金融短线交易行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曾思敏  
互联网金融短线交易指的是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对金融产品的购买与出售的行为,且购买与出售产品的时间差较小。这一行为需满足两个前提条件,即金融产品的购买已是事实、该产品的出售是在完成购买的较短时间内,因而互联网金融短线交易的两大核心关键词为:短线交易与互联网金融。文章以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短线交易行为为主题展开研究,首先探究了其特征、原理,后结合实际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凤岐  
以互联网支付、P2P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和众筹融资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模式、金融理念、金融运营方法的创新。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未来将出现一种不同于传统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具有革命性的新型金融,对传统金融带来很大的挑战,带来了新的竞争,同时也催生了新的合作。商业银行要尽快转型,利用自己客户、网络、信息及征信体系完善的优势,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这将大大促进金融机构综合发展,推动传统金融企业的市场化。监管机构则要强化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保障互联网金融健康规范发展,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洪银兴  
"互联网+"正在开辟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并且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提出挑战。"互联网+市场"为市场有效配置资源提供重要平台和技术条件。"互联网+"所具有的大数据处理和云计算服务功能可提供充分且可信的信息,打破市场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假说。"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创新功能可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效支持。利用互联网平台人人都可成为创客。"互联网+"的功能需要得到充分认识和挖掘,还需要对其有效运行加以规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干部课题组  高立智  葛立章  
2015年6月,由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干部组成的互联网保险调研实践团深入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百度、陆金所、点融网、中国保信、泰康人寿、平安数据科技、众安保险9家互联网金融平台、传统保险企业和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对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进行全面调研,并形成了一些初步思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冼国明  石庆芳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并给传统银行经营模式、盈利模式等带来很大冲击。在这个背景下,文章首先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视角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和不足及其对城商行的挑战;然后分析互联网金融时代,城市商业银行所具备的优势及机遇。最后认为如果城商行能够抓住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的精髓,不断进行创新,充分挖掘现有信息并开发供应链金融,使营销渠道、业务渠道等多样化,最终城商行必可化挑战为机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