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3)
- 2023(9153)
- 2022(7163)
- 2021(6389)
- 2020(4874)
- 2019(10754)
- 2018(10542)
- 2017(19713)
- 2016(10934)
- 2015(12052)
- 2014(11729)
- 2013(10611)
- 2012(9405)
- 2011(8065)
- 2010(8063)
- 2009(7267)
- 2008(7077)
- 2007(6480)
- 2006(5854)
- 2005(5465)
- 学科
- 济(41413)
- 经济(41377)
- 管理(33293)
- 业(30309)
- 企(24505)
- 企业(24505)
- 农(15122)
- 中国(14648)
- 方法(14223)
- 业经(13327)
- 数学(11447)
- 环境(11358)
- 数学方法(11304)
- 财(10878)
- 农业(10270)
- 地方(9887)
- 制(9030)
- 划(8510)
- 发(8242)
- 学(7545)
- 体(7377)
- 技术(7311)
- 理论(7288)
- 产业(7192)
- 发展(6859)
- 展(6839)
- 务(6812)
- 财务(6787)
- 财务管理(6774)
- 和(6607)
- 机构
- 学院(145151)
- 大学(142585)
- 济(57443)
- 经济(56195)
- 管理(53947)
- 研究(48712)
- 理学(46184)
- 理学院(45758)
- 管理学(44935)
- 管理学院(44702)
- 中国(36407)
- 京(29944)
- 科学(28984)
- 财(27308)
- 所(23327)
- 农(23072)
- 中心(22736)
- 江(22457)
- 财经(21652)
- 研究所(21200)
- 业大(20128)
- 范(20098)
- 师范(19928)
- 经(19729)
- 北京(18508)
- 院(18319)
- 州(18031)
- 经济学(18017)
- 农业(17756)
- 经济学院(16339)
- 基金
- 项目(100770)
- 科学(79995)
- 研究(78098)
- 基金(71649)
- 家(62518)
- 国家(61964)
- 科学基金(53091)
- 社会(50900)
- 社会科(48195)
- 社会科学(48181)
- 省(40142)
- 基金项目(37456)
- 教育(35546)
- 划(33461)
- 编号(32907)
- 自然(31218)
- 自然科(30456)
- 自然科学(30446)
- 自然科学基金(29832)
- 成果(26787)
- 资助(26732)
- 重点(23367)
- 发(23259)
- 课题(22724)
- 国家社会(21857)
- 部(21851)
- 创(21717)
- 制(20457)
- 创新(20285)
- 项目编号(20262)
共检索到217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席艳玲
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则是推动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引擎。大数据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治理革命,它不仅驱动政府主导能力现代化,而且将加快协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前大数据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仍面临来自体制、技术、人才和安全等方面的制约,未来需要坚持开放共享、专业发展、多元共治、双重安全等实施原则,科学有效利用大数据加快推动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大数据 环境治理 现代化 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波 孙一力
作为乡村治理模式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大数据重塑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格局,带来了乡村治理理念前瞻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手段科学化和治理内容精细化等深刻变革。同时,面临着大数据思维理念欠缺、大数据体系和系统不健全、专业人才短缺和配套不完善等现实障碍。对此,应从强化大数据思维理念、健全大数据体系和系统、"内培外引"充实专业人才队伍、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等方面入手,构建大数据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推动乡村治理效能提升和乡村善治目标实现。
关键词:
大数据 乡村治理 数据思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子云 陈磊 何庭钦 孟涛
发达国家用大数据实施政府治理现代化已形成了四种模式,即技术先导模式、"引导+自主"模式、项目投放模式、优势产业模式。本文在厘清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定义与范畴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作用,分析了这四种模式的特征、案例、优缺点、适用对象,以及可供我国借鉴之处。分析了我国用大数据实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顶层设计现状,给出了顶层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我国用大数据实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四条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子云 陈磊 何庭钦 孟涛
发达国家用大数据实施政府治理现代化已形成了四种模式,即技术先导模式、"引导+自主"模式、项目投放模式、优势产业模式。本文在厘清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定义与范畴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作用,分析了这四种模式的特征、案例、优缺点、适用对象,以及可供我国借鉴之处。分析了我国用大数据实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顶层设计现状,给出了顶层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我国用大数据实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四条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丰安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评价,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价需坚持系统性,坚持导向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全面性和典型性相结合、历史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等原则。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关键要素为过程性要素评价、成果性要素评价、影响性要素评价。实施效果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体现在:监测和纠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有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实支撑,是将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目标和要求具体化的有效途径等方面。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评价的内容及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手段和方法有待进一步优化,多元主体协同评价模式不完善,乡村振兴实施效果评价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等不足。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评价的进路为:构建合理的实施效果评价内容及标准,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加快构建多元主体协同评价新模式,健全乡村振兴实施效果评价的保障机制等,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稳步推进作好重要支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丰安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评价,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价需坚持系统性,坚持导向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全面性和典型性相结合、历史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等原则。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关键要素为过程性要素评价、成果性要素评价、影响性要素评价。实施效果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体现在:监测和纠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有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实支撑,是将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目标和要求具体化的有效途径等方面。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评价的内容及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手段和方法有待进一步优化,多元主体协同评价模式不完善,乡村振兴实施效果评价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等不足。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评价的进路为:构建合理的实施效果评价内容及标准,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加快构建多元主体协同评价新模式,健全乡村振兴实施效果评价的保障机制等,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稳步推进作好重要支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金圣
大学治理体系与大学治理能力是一种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大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赖于大学治理环境的改观与大学治理体系的完善。中国大学现行行政控制型的治理模式,体现了高度行政化的大学治理环境与大学治理体系,也从根本上制约了整体的大学治理能力。为此,应从改良大学治理环境、重构大学治理结构、优化大学治理过程和建设大学治理文化等方面来推动大学治理环境的改善和大学治理体系的重塑,进而达成有效提升大学治理能力、促进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冰
生产条件现代化是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入门钥匙。山区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主要指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对山区农业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科技条件进行现代化改造,由此促进山区农业整体迈向现代化,其中最主要、最实用的是整治山坡农地、改造基础条件、改进基础设施、运用现代机械。通过分析,发现立地条件、基础条件较差及现代设施短缺制约了山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山区条件较差改造不易,落后的山区农业发展观念以及缺乏改造的资金和相应的技术。经过生产条件的改造,山区农业完全可以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完全可以成为富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冰
生产条件现代化是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入门钥匙。山区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主要指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对山区农业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科技条件进行现代化改造,由此促进山区农业整体迈向现代化,其中最主要、最实用的是整治山坡农地、改造基础条件、改进基础设施、运用现代机械。通过分析,发现立地条件、基础条件较差及现代设施短缺制约了山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山区条件较差改造不易,落后的山区农业发展观念以及缺乏改造的资金和相应的技术。经过生产条件的改造,山区农业完全可以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完全可以成为富民产业。应该从破解约束生产条件改造的主要难题入手,通过树立发展新理念、加大规模化经营、创新改造投入机制、增强技术支撑、培育经营主体及更多建设农业园区等路径,加快推进山区生产条件改造,促进山区现代农业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聪敏 陈宇
专业群是高等职业教育基层组织,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突破口。构建高职专业群现代治理体系,本质是通过下移治理层级实现治理主体利益多元需求,其目的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治理生态的变革。从互利共生理论出发,分析现有专业群组群逻辑、管理现状和研究现状,提出互利共生理论在专业群现代化治理体系中的适用性,分析专业群现代治理体系内涵,构建高职专业群治理体系的实施路径,包括治理共同价值观构建、治理多元主体形成,从需求出发制定治理制度及多元技术手段的协同运用,实现专业群的共赢互利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互利共生 高职 专业群 治理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钱兴成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和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引领,高等职业教育在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举足轻重。高职院校肩负着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使命,其办学的“治本之策”是通过治理理念的现代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制度的系统化、治理方式的民主化、治理手段的数字化以及治理环境的协同化,更好地完善治理体系,改革治理方式,提升治理效能,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鹏凯
虽然我国高校财务部门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使用,但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办学规模的扩大、内涵建设的要求强化等,迫切需要财务管理向更高层次的会计信息化提升,实现财务等信息在校内各部门之间共享,为高校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保证。本文通过分析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向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高校财务管理能力的方案和路径。
关键词:
大数据 高校 财务管理 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进 兰叶凡
文章基于环境治理的效果维度、效率维度、协调维度、公平维度和科技维度,构建了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托全局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研究发现:我国环境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整体上快速提升,但亦存在较为明显的波动性特征和“东高西低”的区域不平衡问题,且造成各省份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并不相同。总体而言,弥补环境治理的公平性、协调度和科技化短板,并推动形成区域间联防联控的环境治理新局面,是提升我国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向东
现阶段,我国教育考试治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根源在于教育考试治理的体制、运行机制、保障要素等应进一步完善。应围绕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配置不均衡、考试种类不足和科学化程度有待提高等焦点问题,大力推进教育考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教育考试 治理现代化 内涵 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华
人类文明已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两个重要阶段。在这两个文明阶段,人类都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任何伟大文明都是人民创造的结果,而这个复杂的创造过程又离不开政府和国家层面的宏观统筹和协调,可以说伟大的文明创造既需要伟大的人民参与,也需要高效、强大的政府执政能力和治理能力做基础和保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工业文明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以原子能、计算机、宇航科技、生物工程等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