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25)
2023(17005)
2022(14426)
2021(13286)
2020(11560)
2019(26701)
2018(26550)
2017(51405)
2016(27749)
2015(31144)
2014(30871)
2013(30589)
2012(27945)
2011(25012)
2010(25737)
2009(24298)
2008(24572)
2007(22431)
2006(19715)
2005(18034)
作者
(78622)
(65996)
(65779)
(62611)
(42119)
(31390)
(29982)
(25593)
(24660)
(23804)
(22337)
(22272)
(21143)
(20979)
(20307)
(20126)
(19847)
(19565)
(19129)
(18961)
(16553)
(16137)
(16134)
(15043)
(14866)
(14820)
(14772)
(14695)
(13337)
(13115)
学科
(116951)
经济(116790)
(104159)
管理(97848)
(93058)
企业(93058)
方法(53311)
数学(43512)
数学方法(42808)
(37641)
(34521)
业经(34245)
中国(29793)
(28218)
(25641)
财务(25574)
财务管理(25529)
企业财务(24172)
农业(23571)
技术(23459)
理论(21936)
(20586)
贸易(20572)
地方(20348)
(19971)
(19910)
(19616)
(19383)
(19349)
(19004)
机构
学院(395335)
大学(392949)
(163462)
经济(159914)
管理(158848)
理学(135849)
理学院(134459)
管理学(132039)
管理学院(131287)
研究(125343)
中国(100010)
(83044)
(80387)
科学(74721)
(65194)
(63159)
(62641)
财经(62063)
中心(59233)
业大(56377)
研究所(56346)
(56047)
北京(52386)
农业(50866)
(49323)
经济学(48949)
(48118)
师范(47650)
财经大学(45438)
(44917)
基金
项目(254516)
科学(201925)
研究(188940)
基金(184622)
(159292)
国家(157890)
科学基金(137419)
社会(120008)
社会科(113755)
社会科学(113723)
(101569)
基金项目(96979)
自然(88358)
教育(87646)
自然科(86422)
自然科学(86400)
自然科学基金(84883)
(83756)
编号(77871)
资助(75583)
成果(63438)
(57424)
重点(56984)
(56292)
(53968)
课题(53204)
创新(52894)
(50489)
国家社会(49305)
(48919)
期刊
(185645)
经济(185645)
研究(115773)
中国(84986)
(68156)
管理(64498)
(59885)
学报(56227)
科学(53553)
大学(43823)
教育(43602)
学学(40818)
农业(40075)
技术(38670)
(37991)
金融(37991)
业经(31621)
财经(31412)
经济研究(28992)
(27075)
(24809)
问题(23999)
技术经济(22518)
图书(20909)
统计(20743)
(19739)
财会(19401)
(19228)
商业(18650)
科技(18444)
共检索到606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念  简兆权  王鹏程  
围绕动态能力理论,挖掘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提升的前因变量,探究大数据分析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利用285家制造企业数据检验研究假设。基于层级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方法的实证结果表明,大数据分析能力不仅正向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也正向影响资源拼凑与组织敏捷性;资源拼凑与组织敏捷性均有助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提升;资源拼凑与组织敏捷性在大数据分析能力和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为链式中介。研究结论的实践启示为:制造企业需重视对大数据分析的投资,通过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实现高资源拼凑、高组织敏捷性和服务创新高绩效;同时需重视采取资源拼凑战略行为,通过有意识地将现有资源进行组拼以率先实现对新服务需求的满足、创造出优于竞争对手的服务创新成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雪然   王亚芬  
本文在分析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知识流耦合、知识共创中介作用的基础上,构建链式中介模型并采用流通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性、认知性、关系性社会资本均对流通企业创新绩效存在直接和间接促进作用,在直接作用中结构性资本的影响效应最强,在间接作用中知识流耦合与知识共创不仅具有独立中介效应,还存在知识流耦合→知识共创的链式中介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建平  吴晓云  
制造业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日益重要。跨界融合背景下,研究中国制造企业的跨界知识搜寻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深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以208家中国制造企业为样本,从双元创新视角,运用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bootstrap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着重研究跨界知识搜寻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问题。研究表明:跨界知识搜寻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突破式和渐进式两种创新模式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对跨界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间关系具有双重中介效应,其中,突破式创新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同时,吸收能力对跨界知识搜寻与两种创新模式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两种创新模式的中介效应亦受到吸收能力的调节。以上结论对厘清跨界知识搜寻,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具有以下启示:中国制造企业需要加大跨界知识搜寻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创新绩效;需要选择适宜自身资源和知识搜寻能力的创新模式,以促进创新绩效提升;同时,需要特别关注吸收能力对以上过程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佳奇  刘婷  张磊楠  
服务导向不仅拓展了制造企业的利润空间,也为企业提高创新绩效创造了机会。文章依据资源基础理论,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旨在探讨制造企业是如何利用服务业务,建立与顾客的互动,进而影响创新绩效的。研究结论为制造企业利用服务业务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荣  叶莉  
文章选取2011—2018年中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企业数据,聚焦"融资约束→企业自身研发投入"链条于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链式传导作用,探索金融科技于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一方面,金融科技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且其对中西部地区企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创新绩效有更加显著的提升效应;另一方面,企业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在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发挥正向的链式中介作用,"金融科技→融资约束→研发投入→企业创新绩效"的路径系数为0.0105,企业创新绩效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其中有0.0105个百分点是通过该链式中介路径实现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荣  叶莉  
文章选取2011—2018年中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企业数据,聚焦"融资约束→企业自身研发投入"链条于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链式传导作用,探索金融科技于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一方面,金融科技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且其对中西部地区企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创新绩效有更加显著的提升效应;另一方面,企业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在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发挥正向的链式中介作用,"金融科技→融资约束→研发投入→企业创新绩效"的路径系数为0.0105,企业创新绩效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其中有0.0105个百分点是通过该链式中介路径实现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凌金云   黄顺春   刘惠  
为促进制造企业在人力资源激励创新中实现货币性薪酬激励与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动态互补,激励员工提升创新绩效。以制造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回归法,从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三个维度综合探讨制造企业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引入员工敬业度和组织内信任两个变量,深入探究其可能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1)制造企业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可通过强化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来激发员工创造性和提高员工创新绩效。(2)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均对员工敬业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员工敬业度对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员工敬业度部分中介绍了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其部分中介效应在工作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最为显著,其次为环境激励,最后为组织关怀。(4)组织内信任正向调节了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其调节效应在环境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最为显著。结论丰富了员工创新绩效的理论研究,对制造企业人力资源激励创新亦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群  唐文静  闫梦含  
文章采用多层线性模型,以制造业新生代员工为研究对象,根据情感事件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引入团队层面的工匠精神和个体层面的工作嵌入作为中介变量,基于团队和个体两个层面构建跨层次双中介模型,深入剖析包容型领导对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团队工匠精神和工作嵌入均对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团队工匠精神和工作嵌入分别在团队和个体层面对包容型领导与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团队工匠精神和工作嵌入在包容型领导与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文章为深入理解包容型领导对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我国制造业营造工匠精神氛围、提升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的管理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国长  陈万明  戴克清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提升,服务创新成为我国制造企业价值链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基于效果推理理论,以机会塑造和资源拼凑为双重中介变量,以环境不确定性为调节变量,探究效果推理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效果推理正向影响服务创新;机会塑造、资源拼凑在效果推理与服务创新的正相关关系间发挥双重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在效果推理与机会塑造、资源拼凑的关系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结论能够有利于效果推理在服务创新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境,为制造企业服务创新实践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文娜  马佳琪  
大数据分析能力提升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机理在于“精益共创”,即成本降低与价值增值的同时实现。笔者使用321份制造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在以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包含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人才能力在内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化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IT与业务战略匹配在此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制造企业服务化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均随着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人才能力的提高而提高;随着IT与业务战略匹配程度的加深,大数据分析能力与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间的正向关系被加强;大数据分析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直接作用及IT与业务战略匹配的调节作用不受制造企业IT投资优先权与IT角色定位的影响。本研究探讨了大数据分析能力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内在机理,所得结论拓展了数字经济、价值共创理论的研究边际,丰富了服务化研究的现有文献,为制造企业通过数字化促进服务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莎莎  李琳  伍紫君  王震  
作为重要的创新来源,客户在企业创新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将客户纳入创新过程是企业实现开放式创新的关键路径。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客户参与、动态能力、产业环境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研究框架。利用269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基于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1)客户参与显著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即客户参与程度越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越好;(2)企业的动态能力中介了客户参与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3)产业环境的复杂性负向调节了这种中介作用,即环境复杂性越高,客户参与通过企业动态能力对其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越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玮  
基于组织学习理论与关系观,以供应商创新共享为中介变量,以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构建供应商创新性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利用收集自我国高技术创新制造企业的430份有效问卷数据对相关研究假设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供应商创新性正向影响供应商创新共享;供应商创新共享在供应商创新性与制造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正向调节供应商创新共享在供应商创新性与创新绩效之间所起的中介效应。即供应商创新性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需要通过提高供应商创新共享实现,企业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越强,该过程越易实现。研究结论对制造企业认识供应商创新性,实现供应商先进知识和技术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衍泰   吕祖庆   胡旭辉   谢在阳  
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因此,探讨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从资源编排视角与能力层级观视角出发,构建大数据分析能力—动态能力—商业模式创新理论模型,基于中国286家制造企业一手调研数据,采用PLS结构方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大数据技术能力、大数据应用能力对新颖型和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发挥促进作用;动态能力在大数据技术能力、大数据应用能力与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大数据技术能力、大数据应用能力与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可为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管理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廖民超  金佳敏  蒋玉石  高增安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能力在制造业服务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但鲜有文献研究数字平台能力对制造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出发,结合动态能力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以“能力—行为—结果”的逻辑链条构建“数字平台能力—网络能力—价值共创—服务创新绩效”的链式中介模型,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对448个有效制造企业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平台能力对制造业服务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作用;网络能力和价值共创在数字平台能力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存在“数字平台能力—网络能力—价值共创—服务创新绩效”的链式中介作用。结论可拓展数字平台能力相关研究,阐释数字平台能力赋能制造业服务创新的内在机制,为制造企业提高服务创新绩效提供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文霞  杨杰  
基于知识管理视角,考察企业家导向对后发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探究外部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51家后发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①创新性、先动性及风险承担性正向影响后发企业创新绩效;②外部知识获取在企业家导向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③吸收能力不仅正向调节外部知识获取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关系,还能提升外部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该研究结论进一步深化了对企业家导向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认识,并对后发企业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