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1)
2023(6855)
2022(5551)
2021(5244)
2020(4134)
2019(9339)
2018(8896)
2017(15340)
2016(9034)
2015(10391)
2014(10123)
2013(8811)
2012(7793)
2011(7022)
2010(7045)
2009(6142)
2008(5993)
2007(5379)
2006(4692)
2005(4144)
作者
(22710)
(19109)
(18627)
(18409)
(12132)
(8821)
(8742)
(7402)
(7246)
(6842)
(6482)
(6387)
(6058)
(5949)
(5919)
(5863)
(5649)
(5568)
(5524)
(5412)
(4878)
(4670)
(4647)
(4508)
(4346)
(4329)
(4245)
(4170)
(3858)
(3847)
学科
(28222)
经济(28210)
管理(21046)
(17675)
(14441)
企业(14441)
方法(11178)
教育(10995)
中国(10751)
数学(9383)
数学方法(9162)
理论(8936)
(8538)
教学(8306)
业经(8278)
(6549)
(6096)
农业(6051)
地方(5708)
学法(5251)
教学法(5251)
(4818)
研究(4639)
技术(4627)
(4451)
产业(4399)
(4370)
(4323)
学理(4312)
学理论(4312)
机构
大学(114004)
学院(112261)
研究(37959)
(37663)
经济(36640)
管理(36345)
理学(31433)
理学院(31013)
管理学(30082)
管理学院(29884)
中国(25216)
(24749)
科学(23685)
(20067)
师范(19875)
(18138)
(17685)
(17565)
(17515)
中心(17084)
教育(16999)
研究所(16662)
业大(16600)
技术(15986)
北京(15802)
师范大学(15657)
(14635)
(14234)
财经(14205)
农业(13689)
基金
项目(78244)
研究(63536)
科学(61023)
基金(51942)
(44765)
国家(44275)
社会(37523)
科学基金(37400)
社会科(35402)
社会科学(35391)
教育(33671)
(33522)
编号(28351)
(28245)
基金项目(26795)
成果(24252)
自然(21904)
课题(21648)
自然科(21406)
自然科学(21400)
自然科学基金(20933)
资助(20496)
(18793)
重点(18757)
(17659)
(17480)
项目编号(17467)
大学(17274)
(16960)
规划(16476)
期刊
(41093)
经济(41093)
研究(36712)
教育(35899)
中国(29994)
学报(19112)
大学(16081)
(16068)
科学(14806)
(14194)
管理(13564)
学学(13344)
技术(12174)
农业(11567)
职业(10114)
图书(7954)
业经(7541)
(7231)
金融(7231)
财经(7178)
经济研究(7086)
高等(6648)
(6319)
(6309)
书馆(5777)
图书馆(5777)
技术教育(5760)
职业技术(5760)
职业技术教育(5760)
(5683)
共检索到171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新庚  唐励  
大数据的丰富性、即时性、精准性和预见性特性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多样性、多变性、针对性需求和反复性特点存在着战略性耦合。但大数据同时助长了意识形态风险和价值观渗透,加剧了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复杂性和难度。为此,应加强耦合创新路径:加快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国家大数据战略;建立其培育的大数据分析处置机制;构建价值观安全大数据保障体系;借助大数据,创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宝中  
有大数据的支撑,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量化学生的思想动态,为教育工作带来新动力,加强高校教学共同体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工作的传播载体更加多样。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仍存在对数据盲从、学生信息杂乱、处理困难、容易造成学生隐私泄露等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变革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和教师在大数据技术下,应针对数据缺陷进行弥补,加强学校数据处理水平建设,对学生行为数据进行合理科学的运用,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晓波  王华彪  姚路明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要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当代大学生是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具有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高校在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创设校园环境熏陶、结合实践活动磨炼等措施,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入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萍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大学生步入社会有效实现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当代大学生价值的动力源。从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转化机制建设、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创新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娟  
互联网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已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诉求与内在需要。互联网的时代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需要,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冲击,互联网时代应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择恰当的培育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美田  
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和导向,结合专业特点,融合行业所需的职业精神,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符合高职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培育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要结合专业特点凝练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将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学科体系建设和日常教学;校企合作共同参与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吸引专业课教师和企业导师加入核心价值观培育队伍;发挥新媒体在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飞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文章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结合当代大学生认知、情绪、意志和行为的特点,通过第一课堂积极认知、第二课堂积极体验和第三课堂积极行动整合联动的方式,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合力,采取科学测评、分层培养、文化浸润、网络影响等方法,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渗透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体网络,缔建学校"立德树人"与学生"幸福有成"的耦合点,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系统1+1>2的非线性效能增值。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志  郑国洪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高校作为我国社会培养人才,提供社会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组成,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当前,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不仅成为社会的热点,也已成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热点。本文通过研究新媒体的特点,分析了当前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辅导员借力新媒体优势,有效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新的工作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喻永均  王莉  
当前大学生主体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由于社会环境负面因素影响、教育与管理实效性缺失、少数学生自身素质偏差等的制约,需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切实发挥先进文化引领的作用,注重顶层设计的系统性和优化,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突出强化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下大力气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使大学生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冬晔  
先进艺术的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深入挖掘艺术的德育功能及其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青年大学生为目标群体,通过艺术教育课程改革、艺术教育环境构建、艺术特色实践活动、实现资源优势互补等多种方式将艺术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过程,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展示和大众认同,进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境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翠玲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对大学生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源泉,打造优秀校园网络文化重要载体,拓展社会实践的平台和路径,使高校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卢忠菊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业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农耕文化残留的小农思想影响着农业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农业高校大学生的现实性与理论的指导性之间缺乏有效桥梁纽带,新媒体传播引领作用未充分发挥等成为制约因素。通过培育先进农业文化、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和新媒体传播引领作用、以"三农"社会实践为重要载体等途径,在农业高校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成华威  耿玉辉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思想盲从、价值观的功利化导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价值观的个人倾向导致集体观念淡薄等挑战。对此,可通过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主体作用三方面,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珍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社会变革及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即是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其自身的价值观也在价值取向多元化与价值导向一元化的张力中不断发生着变化。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何重要性?多元化时代如何发展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问题都是社会和高校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朝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与时代精神凝练而成,既联结过去,将古人优秀品质融入其中,又着眼未来,指出今人正确发展道路。大学生承担着建设国家的重要使命,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至关重要,但想要获得良好培养效果,首先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大学生的认同。由卢军霞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一书对价值观认同表征要素进行阐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