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69)
- 2023(14015)
- 2022(12014)
- 2021(11438)
- 2020(9710)
- 2019(22331)
- 2018(22020)
- 2017(41384)
- 2016(22848)
- 2015(25962)
- 2014(25446)
- 2013(25123)
- 2012(23337)
- 2011(21021)
- 2010(21174)
- 2009(20058)
- 2008(20092)
- 2007(18311)
- 2006(16042)
- 2005(14615)
- 学科
- 济(89698)
- 经济(89620)
- 管理(70620)
- 业(64467)
- 企(52584)
- 企业(52584)
- 方法(40521)
- 数学(35482)
- 数学方法(35113)
- 中国(28469)
- 财(27103)
- 农(26472)
- 贸(20407)
- 贸易(20398)
- 易(19936)
- 制(19320)
- 业经(19280)
- 农业(17228)
- 银(16964)
- 银行(16943)
- 学(16908)
- 务(16811)
- 财务(16756)
- 财务管理(16713)
- 地方(16145)
- 行(16118)
- 策(15798)
- 企业财务(15769)
- 融(14715)
- 金融(14713)
- 机构
- 学院(317655)
- 大学(316563)
- 济(136648)
- 经济(133787)
- 管理(123226)
- 研究(109601)
- 理学(103446)
- 理学院(102322)
- 管理学(100750)
- 管理学院(100108)
- 中国(88031)
- 京(67861)
- 财(65661)
- 科学(64137)
- 所(55348)
- 中心(51446)
- 财经(50551)
- 农(50267)
- 研究所(49763)
- 江(49002)
- 经(45894)
- 北京(43463)
- 业大(42926)
- 经济学(42328)
- 范(40673)
- 师范(40330)
- 农业(39423)
- 院(39162)
- 州(38935)
- 经济学院(38173)
- 基金
- 项目(201362)
- 科学(158408)
- 研究(152203)
- 基金(145318)
- 家(125245)
- 国家(124198)
- 科学基金(106074)
- 社会(95646)
- 社会科(90746)
- 社会科学(90722)
- 省(77471)
- 基金项目(75320)
- 教育(70359)
- 自然(66125)
- 划(65639)
- 自然科(64601)
- 自然科学(64580)
- 自然科学基金(63436)
- 编号(63412)
- 资助(60711)
- 成果(52861)
- 部(45689)
- 重点(45532)
- 发(43943)
- 课题(43862)
- 创(42435)
- 国家社会(39767)
- 创新(39702)
- 教育部(39448)
- 性(38953)
- 期刊
- 济(154120)
- 经济(154120)
- 研究(97765)
- 中国(68069)
- 财(53077)
- 管理(47434)
- 农(45548)
- 学报(44221)
- 科学(42823)
- 教育(36504)
- 大学(33708)
- 融(33553)
- 金融(33553)
- 学学(31183)
- 农业(30878)
- 技术(28859)
- 经济研究(25689)
- 财经(25245)
- 业经(24328)
- 经(21840)
- 问题(19784)
- 业(19229)
- 贸(18841)
- 图书(16978)
- 国际(16791)
- 技术经济(16622)
- 世界(15886)
- 统计(15272)
- 理论(15133)
- 坛(14792)
共检索到493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丽
以近年中国女性高端科技人才群体的基础数据为依据,对其基本情况与发展状况等进行计量分析,借鉴相关国际女性科技人才管理政策的先进经验,尝试提出了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建立女性管理监测体系、制定女性人才培养规划、重构女性人才培养建制三大对策,以此改进完善中国女性高端科技人才管理状况。
关键词:
大数据 女性高端科技人才 计量分析 管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贾增科
从女性科技人才在不同学科领域分布差异、性别歧视和传统文化等三个方面研究对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调查问卷和博弈分析等方法和手段,发现女性在数学能力的天然劣势和传统文化对女性角色定位等影响女性科技人才的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丽琍
本文在分析访谈资料和问卷调查数据基础上,阐述了影响女性高科技人才工作与生活平衡冲突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解决冲突的对策以及促进女性科技人才工作和生活均衡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女性科技人才 工作-家庭冲突 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四川省妇女联合会课题组
本文通过对西部女性科技人才的调查 ,着重分析了目前西部女性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提出了“规划女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等十项对策建议 ,旨在唤起决策者及研究者对西部女性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的关注。
关键词:
女性科技人才 开发 对策研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慷 黄辰 邓大胜
为分析省级科技人才政策对科技人才集聚的空间影响机制,本文以31个省(区、市)2005—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和相关统计数据构成的面板数据为支撑,构建了空间计量分析模型。模型结果表明,在地理相邻和地理距离空间权重下,省级科技人才集聚呈现空间特征,省级出台的以人才激励、科研管理、人才服务、自主研发为主的人才政策对省内科技人才集聚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政府对人才和科技关注度增大也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人才激励、人才服务政策的区域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即本地人才激励政策、服务政策强度越大越不利于周边省(区、市)科技人才集聚;科研管理政策区域间溢出效应不显著,自主研发政策区域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整体而言,邻近省级科技人才政策水平对本地区人才集聚的吸引作用大于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提高省级科技人才政策效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楚华 赵筱媛 张贵兰 郑雯雯 王运红
为促进我国建立结构合理、信息完整、具有权威性和开放性的国家级科技人才信息平台,结合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方法,分析我国科技人才数据库系统建设现状与存在的不足,并从科研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等用户角度对数据库系统建设的需求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对科技人才数据库系统具有需求迫切,期望科技人才数据库系统可以提供人才数据统计分析、信息检索功能;但目前我国科技人才数据库系统建设仍存在人才成果信息来源分散、各平台人才信息共享不足、人才数据统计标准不一、人才相关数据获取不全等突出问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进一步统一科技人才分类和数据描述规范标准,整合现有的科技人才数据库资源,按照用户需求有针对性设计建立共享协作的国家级科技人才数据库平台,并建立平台系统自我反馈与更新机制,为国家的人才宏观管理与政策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欣 马文雅 林芬芬
从多维度视角研究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特征,对于推动科技人才管理工作、优化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科技人才政策体系有重要意义。以1978—2021年中国科技人才政策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时间、主体、文种、类别、工具和主题的科技人才政策六维度分析框架,分别对政策发布年度、发文部门、政策文种、政策类别、政策工具、政策主题进行量化分析,从政策多维度视角探究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在时间维度上,科技人才政策发布数量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发文部门呈现多元化特征,部门间合作程度不断加强且权利分配更加均衡;政策文种类型不断丰富,以通知、意见为主,规范性和指导性较强但约束性与实践性不足;政策类别聚焦人才使用与集聚、激励与引导,但对科技人才安全的关注度不够;政策工具的使用以供给面为主,需求面和环境面工具的使用次数呈不断增长趋势,但政策工具内部存在结构不均衡的问题;政策主题数量持续增长,主要聚焦在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但在战略与规划方面关注较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建卫 李海红 乔红 王健
本文以1994—2016年共236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的履历信息进行深度编码分析,采用生存分析法考察高等教育经历等因素对其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学士至博士阶段接受连续性高等教育的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其副教授阶段的职业发展速度更快,但随着职业发展进入教授职称阶段,这种影响趋于不显著;与男性相比,女性基金获得者教授职称阶段的职业成长更快;而基金获得者博士毕业后"从高到低"的单位流动状况,会增加其教授职称阶段的生存风险,进而加速其职业成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左鹏 王楚凡
通过访谈法与文本分析法分析了D大学高校青年科技人才激励现状,发现D大学形成了一个多主体联动,围绕项目支持、成果奖励、职称晋升、荣誉称号、人才培养以及生活保障6个方面的一个良性运转的青年科技人才激励体系,但是仍存在着激励目标难度偏高、实现路径单一化等不足。针对目前的人才激励现状与不足,结合期望理论,从激励目标的实现可能性与激励目标效价两个维度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娄伟
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主要分析我国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体系的构成,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激励理论出发,探讨相关政策的创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红 潘荣光 郝楠
"十一五"以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以科研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认真贯彻"调整结构、提升能力、完善机制、优化环境"的人才工作方针,大力实施以构建现代化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体制为核心的人才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农科院特点相适应的人才发展观初步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形成,与人才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引才聚才环境不断优化,与建设现代农业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锐 孙彦玲
工程科技人才是中国实现创新驱动的主力军,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工程科技人才队伍质量和水平还具有较大差距,合格工程师的数量排名居于后列。为此,要大力推动中国工程科技人才的职业化、国际化发展。在探讨职业化、国际化理论内涵,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中国当前工程科技人才开发中的不足、问题进行了分析,借鉴国际工程科技人才职业化开发制度和实践,提出推进中国工程科技人才职业化、国际化制度改革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工程科技人才 职业化 国际化 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殿超 刘毅
对广东省2000—2019年的科技人才政策、科技人才规模、科技人才空间分布及2019年高被引学者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广东省科技人才政策对其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前瞻性不足、创新突破力度不大、缺乏闭环设计等问题。2010—2019年期间,广东省科技人才规模逐步增加,总量位居全国第一,但人均科技力量位列北京、上海、江苏之后。广东省各地科技人才分布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主要积聚在珠三角9市。广东在牙医、兽医、计算力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航空工程、海洋工程、工业和制造工程、经济计量学和金融、艺术和人文等学科方面尚未达到国际一流,目前广东顶尖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储量不足,战略新兴产业、工程类、人文类的学科高水平力量亟需加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健 徐辉 张文静
科技人才的正确使用和管理是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本文对海信集团科技人才管理机制作了较为深刻的探讨,以期为我国同类企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
海信 科技 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