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33)
- 2023(17216)
- 2022(14795)
- 2021(13493)
- 2020(11400)
- 2019(25659)
- 2018(25170)
- 2017(47114)
- 2016(26002)
- 2015(28666)
- 2014(27780)
- 2013(27318)
- 2012(24616)
- 2011(21735)
- 2010(21900)
- 2009(20147)
- 2008(18949)
- 2007(16075)
- 2006(13797)
- 2005(11841)
- 学科
- 济(95312)
- 经济(95213)
- 管理(72142)
- 业(66786)
- 企(54947)
- 企业(54947)
- 方法(45940)
- 数学(39730)
- 数学方法(39308)
- 中国(26491)
- 农(25986)
- 财(25439)
- 学(22301)
- 业经(22192)
- 地方(19442)
- 贸(18980)
- 贸易(18964)
- 易(18431)
- 制(18151)
- 农业(17695)
- 务(16298)
- 财务(16223)
- 财务管理(16153)
- 银(15940)
- 技术(15927)
- 银行(15867)
- 环境(15729)
- 理论(15680)
- 企业财务(15309)
- 融(15269)
- 机构
- 大学(354070)
- 学院(352723)
- 管理(137972)
- 济(133955)
- 经济(131020)
- 理学(120746)
- 理学院(119404)
- 管理学(117117)
- 研究(116632)
- 管理学院(116497)
- 中国(86568)
- 科学(76574)
- 京(75214)
- 农(64247)
- 财(60832)
- 所(59388)
- 业大(58694)
- 研究所(54463)
- 中心(53648)
- 农业(51104)
- 江(50434)
- 财经(49847)
- 北京(46129)
- 范(45681)
- 经(45476)
- 师范(45114)
- 院(42818)
- 州(40964)
- 经济学(39921)
- 技术(38440)
- 基金
- 项目(254240)
- 科学(198077)
- 基金(183577)
- 研究(179777)
- 家(163213)
- 国家(161893)
- 科学基金(137773)
- 社会(113051)
- 社会科(107256)
- 社会科学(107228)
- 省(100155)
- 基金项目(97837)
- 自然(91720)
- 自然科(89577)
- 自然科学(89551)
- 自然科学基金(87907)
- 划(84831)
- 教育(82803)
- 资助(74919)
- 编号(72794)
- 成果(57513)
- 重点(57291)
- 部(54636)
- 发(53559)
- 创(53160)
- 课题(49826)
- 创新(49667)
- 科研(49609)
- 计划(47877)
- 国家社会(46671)
- 期刊
- 济(137352)
- 经济(137352)
- 研究(98464)
- 中国(68671)
- 学报(65458)
- 农(57187)
- 科学(55266)
- 大学(48279)
- 管理(47240)
- 财(45998)
- 学学(45429)
- 农业(39980)
- 教育(38438)
- 技术(28252)
- 融(27283)
- 金融(27283)
- 业经(23923)
- 经济研究(23626)
- 财经(23135)
- 业(20554)
- 图书(19931)
- 经(19722)
- 科技(18332)
- 版(18191)
- 问题(17580)
- 业大(17564)
- 理论(16454)
- 技术经济(15819)
- 商业(15650)
- 实践(15219)
共检索到501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魏祥健 游静
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反腐是二者职能差异互补的内在要求,也是新监察委体制下加强国家反腐监督治理的现实需求。大数据下的协同反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影响协同质量的因素可以概括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动力因素、制度因素、资源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组织因素等。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数据驱动是影响协同的内部关键动力因素,制度设计是导向保障因素,资源融合是内部关键数据支撑因素,协同形式是外部非敏感因素。由此,从驱动机制建设、协同制度建设、数据平台建设方面提出提升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反腐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数据 审计 纪检监察 协同反腐质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会金
现阶段,我国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任务繁重、力量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有鉴于二者在腐败治理的目标、职能、对象与内容存有重合,因而,在反腐视角下实现二者协同治理将成为可能。本文以"腐败治理"为背景,以"协同学"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了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有关于腐败监督的法定权责,探索了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运作的可行性,基于战略、管理与操作等层面构建了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的协同治理模型,并借此提出了科学建立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模式的措施,旨在为腐败协同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提供全新的动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祥健
本文比较了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驱动动力的优劣势,对数据驱动协同的主体地位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其驱动机理规则。文章基于审计与纪检监察职能互补要素资源剖析,挖掘协同驱动中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成果资源动力要素,并确立协同熵变过程中的资源熵、结构熵和组织熵,在此基础上构建审计与纪检监察自组织协同动力机制。
关键词:
大数据 审计与纪检监察 数据驱动 协同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熙原 王雨佳 胡剑桥 王杨
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审计和纪检监察作为党和国家监督的重要力量,从根本目标、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监督手段上具备开展协同监督、推进腐败治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前提条件。文章基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背景,通过分析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的可行性、结合当前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监督的主要方式,提出了在事前、事中、事后深化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监督的路径,对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监督领域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
党风廉政建设 审计 纪检监察 协同监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熊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任务依然艰巨繁重。鉴于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在腐败治理目标上的高度契合,加强二者协同运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为了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路径。理论界对于全面深化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合作,凝聚反腐合力,实现腐败治理系统整体功能效应是高度认同的。现有的研究立足于我国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体系,侧重于研究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的契合性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熊磊
腐败治理已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热点,但通过构建协同机制治理腐败的研究还十分缺乏。在分析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各自内涵的基础上,发现二者在治理腐败过程中存在高度契合,为二者构建协同机制提供了可能。文章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系统梳理现有研究基础,进而基于制度规范、组织架构、资源共享三个层面构建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治理腐败机制,并提出实现路径,旨在将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有效结合,为推动协同治理腐败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提供支撑与指引。
关键词:
政府审计 纪检监察 协同运作 腐败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熊磊
腐败治理已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热点,但通过构建协同机制治理腐败的研究还十分缺乏。在分析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各自内涵的基础上,发现二者在治理腐败过程中存在高度契合,为二者构建协同机制提供了可能。文章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系统梳理现有研究基础,进而基于制度规范、组织架构、资源共享三个层面构建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治理腐败机制,并提出实现路径,旨在将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有效结合,为推动协同治理腐败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提供支撑与指引。
关键词:
政府审计 纪检监察 协同运作 腐败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书平
作为国有企业的两个独立部门,纪检监察与内部审计间存在着重复监督、各自为政等问题,监督模式分散削弱了整体监督效能。基于此,本文聚焦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的监督第一职责,打造有效的联动工作机制,从沟通会商机制、资源整合机制、联动处置机制、成果共用机制四方面出发,以协同作战的形式发挥1+1>2的协同监督效应,形成齐抓共管合力。理论联系实际,依托于国有企业展开详细分析,通过实施四个协同监督机制,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整合监督资源,有序协调配合监督力量,避免监督盲区与死角。文章通过协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两个监督主体“前哨站”“探照灯”的作用,及时发现和预防国企的腐败行为。
关键词:
协同监督机制 纪检监察 内部审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晓宁 胡馨月
审计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因此构建两者之间的贯通协同机制对于切实推进“经济体检”助力“政治体检”的大监督格局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厘清审计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在工作目标、反腐治乱、治理效能、监督格局、公众信任等方面需要协同监督的现实需求,然后分析制约两种监督体系高效贯通协同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开辟统筹协调路径、线索反馈路径、成果运用路径、人才培养路径、技术应用路径五条通道举措,为新时代背景下形成审计与纪检监察同频共振、相互支撑、衔接顺畅、配合高效的监督合力提供新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文丽
本文从廉政风险控制的内涵着手,提出新常态下高校面临的廉政风险类型,分别说明高校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在廉政风险防控上的不同职责定位,提出建立高校审计和纪检监察协同防控廉政风险的路径,以更有效地实现廉政风险控制的目标。
关键词:
廉政风险 内部审计 纪检监察 协同机制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梅 陈旭
内部审计作为高职院校内控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教育经费使用安全及效益,加强内部控制,维护财经法纪,确保监督权力有效行使,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等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提升高职院校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监督效果,本文以E职业学院为例,基于对其审计与纪检监察机构协同现状的调研,着重探讨了目前高职院校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体系构建的现实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审计 纪检监察 协同监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国华 王青松
纪检监察与审计之间信息共享对于实现二者监督合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纪审协同的视角对纪检监察与审计信息共享机制构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梳理了信息共享机制构建的理论逻辑,并基于信息共享主体、信息共享内容和信息共享平台搭建三方面对机制的运行进行了多角度的系统探讨。希望通过纪检监察与审计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提升腐败治理水平,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和纪检监察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纪审协同 信息共享 监督合力 机制构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其静 蔡正喆
文章基于手工收集的1994~2012年中国各省纪检监察部门信访执纪数据,分别以万人信访举报数和举报查处率来度量各地的腐败程度和反腐力度。研究发现:(1)虽然中国的腐败蔓延趋势并未得到根本遏制,但自1998年以来腐败规模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中国整体的举报查处率保持在10%~13%,并不存在所谓的"周期性"问题;(3)腐败会严重损害各地的经济增长率;(4)提高反腐努力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抑制腐败;(5)反腐行动没有阻碍地方经济发展,反而促进了人均投资增长率。这说明腐败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帮助之手,而中国有必要持续加大反腐力度。
关键词:
腐败 反腐败 经济增长 地方政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学华
在我国强调国家治理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的协作目标,不应再局限于反腐败的单一领域,而应拓展到比反腐败更为宽泛的国家治理风险的控制领域。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的协作面临着协作目标有待拓展、法规依据有待完善、效率性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出于国家治理风险控制的考虑,文章提出如下对策:一是引入必要的风险导向工作思路,国家治理风险潜伏在哪里,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二者协作所形成的合力就应当延伸到哪里;二是引入必要的质询机制,对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协作机制进行必要的监督。
关键词:
政府审计 纪检监察 协作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延辉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一条规定,纪检监察机关职责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二是促进廉政建设;三是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审计机关纪检监察机构要想完成上述任务,在工作中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就必须准确定位自己的工作,"尽职而不越位,尽责而不越权"是值得每位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深思的重大课题,这是基础环节、关键所在。纪检监察机构只有紧贴审计实际,在发展大局中思考、谋划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