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9)
2023(6590)
2022(5551)
2021(5575)
2020(4422)
2019(10474)
2018(10769)
2017(18801)
2016(11503)
2015(12662)
2014(13018)
2013(11870)
2012(11014)
2011(10297)
2010(11048)
2009(9985)
2008(9838)
2007(8684)
2006(8369)
2005(7828)
作者
(27845)
(23158)
(22873)
(22565)
(15163)
(10973)
(10738)
(9117)
(8772)
(8755)
(7837)
(7741)
(7645)
(7630)
(7562)
(7377)
(6946)
(6938)
(6888)
(6787)
(6176)
(5754)
(5570)
(5411)
(5393)
(5317)
(5283)
(5235)
(4677)
(4649)
学科
(30480)
经济(30435)
管理(25652)
(22279)
教育(20213)
(18094)
企业(18094)
中国(16691)
(11633)
(11293)
(11023)
理论(9297)
(8823)
方法(8428)
教学(8275)
(7882)
(7838)
(7717)
银行(7703)
(7583)
(7476)
税收(7370)
业经(7335)
(7312)
数学(7237)
地方(7225)
数学方法(7021)
(7005)
金融(7005)
(6750)
机构
大学(144654)
学院(140962)
研究(57866)
(53857)
经济(52337)
管理(46160)
中国(40038)
理学(37707)
理学院(37125)
管理学(36427)
管理学院(36088)
(33046)
教育(32360)
科学(30799)
(30330)
(30192)
师范(30074)
(29127)
研究所(25669)
(25441)
中心(24797)
师范大学(24600)
北京(22777)
财经(21071)
(20954)
(19370)
(19297)
(19104)
技术(18963)
职业(18261)
基金
项目(79751)
研究(70399)
科学(63944)
基金(52821)
(44002)
国家(43413)
教育(40734)
社会(40558)
社会科(38075)
社会科学(38067)
科学基金(36047)
编号(32510)
(31765)
成果(31538)
(29156)
课题(26781)
基金项目(25477)
(22911)
资助(22174)
自然(20253)
(20187)
(19988)
自然科(19734)
自然科学(19727)
规划(19491)
自然科学基金(19363)
项目编号(19326)
重点(19293)
(18893)
教育部(17985)
期刊
(68751)
经济(68751)
研究(62658)
教育(55831)
中国(44285)
(23111)
(18936)
金融(18936)
管理(18899)
(18129)
技术(15805)
学报(15315)
科学(14997)
职业(14012)
大学(13645)
农业(12084)
经济研究(10855)
学学(10499)
财经(10380)
业经(10233)
(9535)
论坛(9535)
(9066)
技术教育(9034)
职业技术(9034)
职业技术教育(9034)
国际(8284)
(8254)
问题(7994)
(7641)
共检索到254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高明  
二战以后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是美国高等教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张期,进入80年代人们对战后这30多年的高等教育发展进行了反思与批判。通过重点对80年代5篇著名教育改革文献的深入剖析,发现扩张期中的美国高等教育存在着严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5条改革的对策与建议:提高高等教育的标准与要求;形成"完整的核心"和"充实的专业";平衡教学与科研,丰富完善教学方法及手段;将学校环境改善为教师工作的场所;构建学习社区,让学生投身学习。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国栋  
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 ,现代信息和通讯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使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产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因科技应用而发生的变化 ,有的被认为是具有实际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教育改革措施 ,有些却受到了各方面的批评和指责。对此 ,美国教育研究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本文主要阐述在科技迅速发展以及机遇和压力交替作用的社会背景下 ,科技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所产生的诸多作用与影响 ,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科技应用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林  万攀兵  
文章分别从教育发展、社会公平和人口红利3个视角综述了国内学术界关于高等教育扩张政策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展示了正反两方各种观点之间的对立与统一。从现有研究的结论来看,扩张政策既可能通过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和促进人才培养多元化推动教育发展,也可能通过降低教育质量和催生过度教育现象损害教育发展。既可能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推动人口城市化增进人口红利,也可能通过降低人力资本利用效率和加剧人口老龄化减少人口红利。而在扩张政策如何通过影响教育公平和收入不平等进而影响社会公平这一议题上,学界出现了针锋相对的观点。高校扩招是好是坏,得失之间孰轻孰重?目前学界尚未达成共识,但总体而言,学界对高等教育扩张政策效应持负面态度的占优。文章认为,扩张政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坚持两点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林  万攀兵  
文章分别从教育发展、社会公平和人口红利3个视角综述了国内学术界关于高等教育扩张政策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展示了正反两方各种观点之间的对立与统一。从现有研究的结论来看,扩张政策既可能通过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和促进人才培养多元化推动教育发展,也可能通过降低教育质量和催生过度教育现象损害教育发展。既可能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推动人口城市化增进人口红利,也可能通过降低人力资本利用效率和加剧人口老龄化减少人口红利。而在扩张政策如何通过影响教育公平和收入不平等进而影响社会公平这一议题上,学界出现了针锋相对的观点。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娟娟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子江  张斌贤  
19世纪中后期是美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确立的重要历史时期,"扩张"和"转型"是这个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一方面,以州立学院和大学等为代表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的出现丰富了高等院校的类型和结构,适应了不同人群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和社会对不同层次和类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美国的高等院校开始了从传统的"殖民地学院"向现代的"研究型大学"转型的"学术革命",促进了大学学术组织和学术管理的现代化,标志着美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奠定了美国高等院校迈向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坚实基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阎凤桥  
在过去十年里,私立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扩张,私立高等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将私立高等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议题,会议《联合公报》指出,高等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该是政府承担的责任,并由政府提供经费资助,私立高等教育也应纳入公共政策范围,使其满足社会公益性要求。私立高等教育的公共规制系统包括法律、政策、质量保证机制、资助与激励、信息系统等要素。私立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要遵循适度性和渐进性原则,既要顾及一致性和稳定性,也要兼顾差异性和变动性。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对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灿明  
学生评价肇始于 2 0世纪 2 0年代的哈佛大学 ,兴盛于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期。大量研究表明 ,学生评价完全可以有效地评价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 ,但班级大小、学生期望、学科领域、课程类型、教龄、教师个性等对评分也存在一定影响。学生评价的偏差也值得引起我国高教界的关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奇明  林坚  
中国政府在20世纪末快速推动了各层次教育扩张,但教育扩张是否足以带来教育公平?本文提出基于同胞相关系数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因素分解框架,结合CHNS逾20年跟踪调查数据,考察了教育扩张前后中国县域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演变模式。研究发现,整体教育机会不均等有所缓解,但这主要源于义务教育的普及,中等及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仍持续甚至大幅上升。也就是说,教育扩张带来的入学门槛降低未能实现教育机会的全面均等化,本文对此的解释是,在同一时期,高等教育收费与大学生"自主择业"政策抬高了高等教育成本且降低了预期收益,同时外部宏观环境变化增加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使得社会经济背景较差以及农村家庭的孩子在较早阶段主动放弃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赖德胜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高等教育发生了大规模扩张,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上升到了2011年的26.9%。同时,近十多年来劳动力市场也发生了诸多变革,这些变革既受到高等教育快速扩张的巨大影响,也反映了劳动力市场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所作出的努力。从这个意见上讲,处理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特别是配置好和使用好大学毕业生,将关系到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厚丰  刘承波  
1999年启动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政策有着特定的背景和原因。七年来,高等教育入学率快速提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与再就业的压力,扩大了高等教育资源,提高了效益,优化了高等教育结构,但也引发了一些体制、机制上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此,要辩证分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创新政策和规制加速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适度控制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完善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实现教育公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宏伟  
中国20世纪末开始的高校扩招,其实质是以招生人数增长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高等教育扩张,从持续的时间和规模来看,这次扩张在世界各国中是比较罕见的。这既符合高等教育模式发展变化的国际潮流,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扩张的影响是私人教育费用的上涨和学习成本的下降。基于Spence的信号理论,本文的研究发现,在高等教育扩张之后,高能力者如果想继续发送文凭信号以使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被识别的话,就必须在教育上做进一步的投资,而这种投资仅仅是为了实现劳动力市场上的分离均衡,并不会提高个体的劳动生产率。所以,高校扩张的后果是文凭信号的贬值以及对教育的过度投资,从经济上看,这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邵宜航  徐菁  
本文从量与质两个方面探讨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不同阶层子辈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演化情况。我们首先构建理论模型解析高等教育扩张如何影响不同收入阶层家庭的高等教育选择。理论分析解释了高等教育扩张将有助于缩减高等教育机会量的不平等,即缩小不同收入阶层间子辈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不平等;但高等教育扩张可能导致高等教育机会质的不平等加剧,即阶层间高水平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状况可能进一步扩大。进一步利用我国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随着高考录取率的逐步提升,家庭的经济背景对子辈上高等院校(大专以上)的影响不断减小,但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陆雪琴  马汴京  陈慧文  
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2015年数据,利用1999年高校扩招这一政策冲击,研究高等教育扩张对阶层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扩招总体上缩小了阶层间相对教育机会不平等,在变换了出生队列分界年、度量指标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回归结果仍然成立。扩招引起的阶层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缩小仅发生在省属高校,扩招对教委直属或部委所属高校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没有显著影响,而在地区所属高校中扩招反而扩大了教育机会不平等。进一步分析发现,扩招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程度与家庭经济能力、人员和信息流通以及家庭教育背景有关。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均旭   常登宇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构建个体户口性质与高等教育扩张强度的交互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高等教育扩张能够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并且该结论在经过各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而高等教育扩张对城乡教育差距缩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托底”和“扩中”的作用途径来实现的,即可以通过降低农村居民最高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概率和提升其最高学历为高中的概率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但是,高等教育扩张对大专及以上阶段的城乡教育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农村居民在高等教育中的不利地位并未获得显著改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高等教育扩张缩小了独生子女群体的城乡教育差距,而对于非独生子女,高等教育扩张仅在高等教育资源不丰富省份中对男性群体城乡教育差距的缩小具有显著影响,这体现家庭教育投资的“资源稀释”与“男性偏好”的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