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47)
- 2023(18161)
- 2022(15463)
- 2021(15157)
- 2020(12201)
- 2019(28418)
- 2018(28639)
- 2017(52959)
- 2016(29746)
- 2015(33708)
- 2014(34118)
- 2013(32394)
- 2012(29568)
- 2011(26458)
- 2010(27130)
- 2009(24435)
- 2008(24102)
- 2007(21592)
- 2006(18925)
- 2005(16838)
- 学科
- 济(104687)
- 经济(104491)
- 管理(81767)
- 业(72265)
- 企(62713)
- 企业(62713)
- 方法(49345)
- 数学(40747)
- 数学方法(39889)
- 中国(33909)
- 财(32610)
- 农(29264)
- 理论(27237)
- 教育(26489)
- 学(26193)
- 业经(25290)
- 制(20954)
- 地方(20903)
- 和(19554)
- 农业(18637)
- 务(17351)
- 贸(17343)
- 贸易(17328)
- 财务(17256)
- 财务管理(17207)
- 教学(16856)
- 易(16768)
- 技术(16677)
- 企业财务(16179)
- 环境(15708)
- 机构
- 大学(407135)
- 学院(402497)
- 管理(151461)
- 济(143632)
- 经济(139792)
- 研究(130814)
- 理学(130345)
- 理学院(128771)
- 管理学(125803)
- 管理学院(125055)
- 中国(94196)
- 京(88400)
- 科学(81815)
- 财(73076)
- 所(65020)
- 范(63868)
- 师范(63366)
- 江(61715)
- 中心(59358)
- 研究所(58636)
- 农(57284)
- 北京(56910)
- 业大(56569)
- 财经(55709)
- 师范大学(51001)
- 州(50623)
- 经(50311)
- 技术(47964)
- 院(47818)
- 教育(46848)
- 基金
- 项目(264926)
- 科学(207170)
- 研究(202379)
- 基金(185728)
- 家(159488)
- 国家(157959)
- 科学基金(135444)
- 社会(122720)
- 社会科(115274)
- 社会科学(115240)
- 省(105819)
- 教育(100952)
- 基金项目(96678)
- 划(89465)
- 编号(87118)
- 自然(86298)
- 自然科(84251)
- 自然科学(84231)
- 自然科学基金(82647)
- 资助(77351)
- 成果(74630)
- 课题(62817)
- 重点(60122)
- 部(58475)
- 发(55575)
- 创(54485)
- 项目编号(54009)
- 年(52143)
- 大学(51468)
- 教育部(51139)
- 期刊
- 济(163254)
- 经济(163254)
- 研究(126488)
- 中国(88728)
- 教育(81679)
- 学报(61850)
- 财(59465)
- 管理(56925)
- 科学(54977)
- 农(52317)
- 大学(48762)
- 学学(43400)
- 技术(41682)
- 农业(36561)
- 融(29534)
- 金融(29534)
- 图书(27658)
- 财经(27088)
- 业经(27045)
- 经济研究(25688)
- 经(23198)
- 职业(21775)
- 问题(19866)
- 版(19560)
- 书馆(19366)
- 图书馆(19366)
- 业(18690)
- 理论(18400)
- 坛(18376)
- 论坛(18376)
共检索到607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旭伟
<正>“大思政”是对传统思政教育的扩大化,包括课程载体扩大化、教育队伍扩大化、育人过程扩大化三个方面。其中,课程载体扩大化是指将高校通识课、专业课、双创课、实践课等各种课程作为“思政拓展媒介”,赋予其思政教育职能与价值。教育队伍扩大化是指除了思政理论课程师资外,将专业教师、高校政工、党员干部、学生父母及网络领袖等纳入到教育主体的范畴,以此汇集全员化育人合力。育人过程扩大化是指打破思政理论课体系约束及学校教育藩篱,将思政教育引入到社会场域场域,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实践场景、实践方式加速思政元素价值的内化。基于此,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必须脱离“课时主义”的桎梏,按照知行合一的原则、学以致用的要求展开新一轮探索。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龙丽波
思政教育是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结合历年来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相关文件,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升思政教育理论课教学工作实效性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部分高校结合自身生源质量、教师队伍、教育资源等实际情况,展开相关尝试与探索,可为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政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参考。由董前程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究》一书,是一本系统研究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的专著。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晁洁 龚航
“大思政课”是我国高等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关键课程和必然要求,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关键的环节和重要的载体。高校要全面贯彻并落实中央“大思政课”建设方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增强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文章探讨了“大思政课”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品牌项目协同育人模式,并对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达到好的育人成效,持续不断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大思政课 社会实践品牌 协同育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关锐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发展的核心要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作为新时代高校加强学生思政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对二者的概念与价值内涵正确理解的前提下对其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协同育人教学目标的必要前提。由傅畅梅等编著、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一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芳
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一旦失去了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对培养综合人才素养是非常不利的。我国高校一直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它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但其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难以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只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内容不断更新和与时俱进,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充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戴小江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差异,它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依托课堂、校园和社会三个阵地进行教学活动。文章界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并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展开探讨。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新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焦子国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以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为目标,强化实践教学内容;以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为目的,完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梦莱 丁宁
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改变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结构的同时,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课程体系,应该及时根据社会对于实践性人才需求趋势的变化,推进实践育人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育人并非是要抛开理论,而是要在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如何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将理论逐步应用于实践,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强化教育效果。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 实践育人模式 应用探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珊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也清楚地认识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这个网络信息爆炸时代,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和微信平台接触到的各种信息无法得到约束与控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无法想象的挑战和困境。尤其是陈旧落后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无法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应小丽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重要形式和载体。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运行机制必须坚持学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原则、时代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以点带面原则。而教师应在社会实践重点把握好动员阶段、技术培训阶段、实施阶段、总结评估交流阶段四个环节,并在领导的重视、组织的支持、社会的认识、教师能力的提高中构建全方位的实践育人支撑网络,从而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娟
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社会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要和必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教学 问题 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雪荣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项精神性实践活动,其直接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继而通过“人的发展”这一中介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当前我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程,要充分发挥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坚持立德树人的重要教育使命。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要一环,对大学生而言有更多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方面更具优势。当前,学界缺乏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系统思考和理论构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进
目前,我国各地高校都在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方法,尤其是新冠疫情的影响,“互联网+思政课”建设,成为思政课程教学创新的主要形势。《互联网+视域下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一书不仅对“互联网+”教育的功能、定位、内涵等进行了详细阐释,更指出了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办法。本文围绕着该书内容进行研读,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措施,更好地发挥出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文 王东平 郝以宏 李玲玲
如何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这一载体,加深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的认识,做到"以践所学"、"以知所用",是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问题。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探索,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教学目的、丰富教学内容,构建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翁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在学生思想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也必须改变传统的以说教、学生被动接受的课程模式,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新时代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价值。如何进行思政课程理论实践教学创新,由张亚丹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一书对价值论方面做了系统的研究,明确了以大学生为价值客体、思想教育为价值主体的教育模式。本书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对思政教育价值实现和评价进行了深入探索,该书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具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