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27)
2023(12796)
2022(11166)
2021(10382)
2020(8508)
2019(19752)
2018(19694)
2017(37382)
2016(20497)
2015(23026)
2014(23284)
2013(23193)
2012(21589)
2011(19688)
2010(19802)
2009(17854)
2008(17125)
2007(15023)
2006(13323)
2005(11946)
作者
(61371)
(50755)
(50337)
(47763)
(32500)
(24386)
(22813)
(20046)
(19409)
(18185)
(17474)
(17267)
(16299)
(16218)
(15663)
(15624)
(15109)
(15038)
(14563)
(14436)
(12747)
(12733)
(12221)
(11556)
(11387)
(11377)
(11376)
(11206)
(10332)
(10086)
学科
(85739)
经济(85654)
管理(55285)
(53754)
(43142)
企业(43142)
方法(34278)
数学(29163)
数学方法(28845)
中国(25727)
地方(23882)
(23576)
业经(20013)
(19758)
(18028)
农业(16115)
(15418)
(14794)
贸易(14780)
(14237)
环境(14015)
(13990)
技术(13844)
理论(13755)
(13679)
银行(13619)
(13456)
金融(13454)
(13105)
地方经济(13074)
机构
大学(290886)
学院(289634)
管理(113687)
(112206)
经济(109451)
研究(103394)
理学(97658)
理学院(96473)
管理学(94845)
管理学院(94327)
中国(75552)
科学(65950)
(64065)
(53053)
(50056)
(49937)
研究所(48334)
中心(46038)
业大(44446)
(43789)
北京(41185)
(40853)
师范(40418)
财经(39510)
农业(38939)
(37954)
(35938)
(35869)
师范大学(32630)
技术(32514)
基金
项目(197884)
科学(154432)
研究(145499)
基金(140670)
(122954)
国家(121850)
科学基金(103637)
社会(88800)
社会科(84002)
社会科学(83982)
(78761)
基金项目(75004)
自然(67782)
(66498)
教育(66383)
自然科(66157)
自然科学(66140)
自然科学基金(64921)
编号(60213)
资助(58010)
成果(49194)
(46417)
重点(44555)
(42757)
课题(42467)
(41048)
创新(38209)
科研(37661)
发展(36816)
项目编号(36609)
期刊
(131160)
经济(131160)
研究(88549)
中国(62041)
学报(47340)
(45701)
科学(43683)
管理(42638)
教育(37976)
(35369)
大学(35163)
学学(32796)
农业(32326)
(25815)
金融(25815)
技术(25725)
业经(22513)
经济研究(19984)
财经(18296)
图书(17295)
问题(16568)
(16433)
(15483)
科技(15025)
理论(14611)
技术经济(13843)
实践(13539)
(13539)
现代(13315)
商业(12999)
共检索到438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长玲  曹伏君  刘楚吾  师尚丽  
通过对大弹涂鱼血液、肾脏、脾脏组织涂片的观察 ,发现其肾脏、脾脏内血细胞的发育大致经过 3个阶段 ,即原始阶段、幼稚阶段、成熟阶段。造血母细胞从造血器官释放入外周血中有一成熟过程。着重描述了大弹涂鱼的红血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发生过程各阶段细胞的形态特征。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黄福勇  李明云  竺俊全  钱丽君  张春丹  陆孙杰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法研究了镉对大弹涂鱼血细胞的乳酸脱氢酶(LDH)、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急性中毒条件下,和空白对照组相比,25、50和75mg/L三个处理组均有特异性酶带出现,各种酶活性也有显著变化。探讨了急性镉中毒对大弹涂鱼血细胞同工酶表达的影响,以及大弹涂鱼血细胞的同工酶标记用做海洋环境生态毒理学指标的可行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苑淑宾  朱爱意  江丽华  柴学军  
用Wright’s-Giemsa混合染料对日本黄姑鱼外周血涂片以及头肾、肾脏、肝脏和脾脏组织印片染色,观察其中各种血细胞的大小、形态特征,研究了日本黄姑鱼血细胞的发生发育模式。观察发现,在外周血涂片中,除红细胞外,还观察到多种白细胞,主要有单核细胞、嗜中性细胞、嗜酸性细胞和淋巴细胞,而嗜碱性细胞没有被发现。红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发生主要在肾脏和头肾,其次是脾脏;粒细胞的发生主要在头肾和脾脏。红细胞的发育经历3个阶段:原红细胞、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阶段。红细胞在成熟过程中,细胞核的体积逐渐变小,细胞与细胞核的体积比由大变小然后再变大。成熟红细胞除了由幼稚细胞发育而来以外,还可以进行一分为二...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倪勇  张其永  陈德富  贝宏锦  洪万树  
前言大弹涂鱼 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Linnaeus)为暖水广盐性鱼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各省,栖息于港湾和河口潮间带淤泥滩涂及红树林区。该鱼食物链短,养殖成本低,投资较少,管理方便,鱼病少,易于养活,活鱼耐长途运输。鱼体虽较小(一般为10~15厘米),但肉味鲜美,富有营养,有滋补功效,深受浙、闽、粤、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仁协  戈薇  洪万树  张其永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pH对成体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胃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以及肠道的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检测了酸性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肽酶A、氨基肽酶、γ-谷氨酰转肽酶、脂肪酶、碱性磷酸酶、淀粉酶、纤维素酶、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海藻糖酶和纤维二糖酶等15种消化酶活性在胃、肝脏和肠道中的分布。实验将鱼肠道从前部到后部切成3等份,分别称为肠Ⅰ、肠Ⅱ、肠Ⅲ。结果表明:(1)胃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5~3.5、6.5和5.5,肠道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9.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韩英  王琨  刘蔓  张澜澜  张贵学  
观察和测定了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肝脏、脾脏、头肾和外周血液血细胞的发生过程。结果显示:三倍体虹鳟外周血红细胞具有分裂的能力,外周血液是其进一步发育成熟的场所,其进一步发育成熟有核质非同步分裂(核分裂先于质分裂呈双核型)和核质哑铃型同步分裂两种形式。外周血液中未成熟红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细胞比例分别为5.81%、4.14%、4.52%和3.38%,其4类未成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造血器官;外周血液中成熟红细胞为69.6%,与造血器官成熟红细胞的比例无显著差异;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细胞比例分别为6.60%、4.71%和1.24%,三类细胞比例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冯健  杨丹  覃志彪  杜卫平  蒋步国  潘艳云  
对40尾野生青石爬鱼兆进行了血液生化指标、血细胞分类与发生研究。测得血浆的总蛋白为(48.35±3.60)g/L,白蛋白为(8.73±0.54)g/L,球蛋白为(39.63±3.10)g/L,血浆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为(0.22±0.01),甘油三酯为(5.05±2.14)mmol/L,总胆固醇为(16.66±3.64)mmol/L,极低密度脂蛋白为(1.01±0.43)mmol/L,葡萄糖为(5.27±2.43)mmol/L。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青石爬鱼兆血浆中总蛋白与球蛋白、甘油三酯与胆固醇较高,葡萄糖较低,具有活动量较大和冷水性鱼类的特点,主要利用脂肪和蛋白质作为能量。细胞学显示出其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顾曙余  赵璧影  杨家新  
通过对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血液涂片及头肾、体肾、脾脏和肝脏四种脏器印片的光镜观察,发现血细胞的发育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即原始阶段、幼稚阶段、成熟阶段。实验对不同发育阶段的红血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并对暗纹东方鲀血细胞的发生过程做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暗纹东方鲀血细胞的发育主要在头肾和体肾,肝脏印片未观察到原始造血细胞,提示肝脏可能不是暗纹东方鲀的造血器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健  孟繁星  黎明  王日昕  石戈  
实验从大弹涂鱼皮肤组织转录组中筛选出大弹涂鱼IL-8基因,并分析了其序列特征,构建了系统发生树,评估了IL-8基因在健康个体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在不同病原体刺激下IL-8基因在机体主要免疫器官肝脏和脾脏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由306个碱基组成,编码101个氨基酸残基,包含典型的由1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和1个由6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SCY结构域,该结构域还包含了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分别为Cys-30、Cys-32、Cys-57和Cys-73。大弹涂鱼IL-8氨基酸序列中的受体结合位点基序ELR (Glu-Leu-Arg)被Asn-Ser-His (NSH)取代,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纯化选择影响了鱼类该基序的多样性,且IL-8基因在大弹涂鱼乃至硬骨鱼中不可取代。荧光定量实验结果显示,IL-8基因在大弹涂鱼的健康组织中广泛表达,在鳃和脑中表达量最高。细菌和poly(I∶C)注射实验表明,在受到感染后,肝、脾和脑组织中IL-8的表达量均上调,说明IL-8基因在大弹涂鱼肝、脾和脑组织的炎性反应和免疫应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大弹涂鱼免疫基因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仕玺  洪万树  张其永  马细兰  倪子绵  
应用组织学和透射电镜研究雄性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Linnaeus)贮精囊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1)贮精囊是其精巢的1对附属腺体,黑色素分布于翼状贮精囊表面;(2)贮精囊外包结缔组织被膜,并向内伸出结缔组织隔膜,被膜和隔膜中含有间质细胞,平滑肌纤维、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3)结缔组织隔膜将贮精囊分隔成为许多小室腔,被膜和隔膜上排列着单层上皮细胞,不同小室腔的上皮细胞发育并不同步,按外形分为柱形和立方形。小室腔内还有片状分泌物,PAS呈阳性反应,提示分泌物为粘多糖蛋白;(4)电镜显示上皮细胞顶部有微绒毛结构。生殖期间上皮细胞内粗面内质网...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倪勇  
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Linnaeus)栖息于沿海河口软泥滩涂区,为水陆两栖性鱼类,从形态和生态特性来看,是滩涂上的特产鱼。在日本,它仅分布于有明海和八代海部分海区。60年代后半期,日本佐贺县大弹涂鱼的年渔获量为150~200t,以后陆续减产,到1983年后锐减至3~4t,仅为盛期的2%左右。因此,本种的增殖成为当务之急。1986年起,该县实行了诸如禁渔区、禁渔期和限制捕捞体长(10cm为界)等增殖资源的各种措施。同时,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其永  洪万树  叶启旺  陈仕玺  江国强  
对土池育苗条件下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早期仔鱼的摄食进行了分析。在水温20~32℃,盐度15~20,池水透明度18~25cm的环境中,初孵仔鱼至孵化后4日龄为大弹涂鱼前期仔鱼发育阶段,其中初孵仔鱼至孵化后1日龄属于内源性营养期;从孵化后2日龄至4日龄属于混合营养期。混合营养期仔鱼除依靠吸收卵黄囊和油球为营养以外,还从土池水体中摄食含有拟铃虫的颗粒有机碎屑以及少量的双壳类担轮幼体、面盘幼体和多毛类担轮幼体。孵化后5日龄开始进入后期仔鱼发育阶段,已属于外源性营养期。孵化后5~7日龄仔鱼基本上依靠摄食土池水体中的桡足类无节幼体、桡足幼体和多毛类担轮幼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仁协  洪万树  张其永  陈仕玺  王琼  
采用酶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大弹涂鱼前期仔鱼、后期仔鱼、稚鱼和早期幼鱼发育过程中胰腺酶、肠酶和胃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4种胰腺酶(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羧肽酶A)和8种肠酶(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海藻糖酶、纤维二糖酶、碱性磷酸酶、氨基肽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的比活力均在仔鱼期较高,稚鱼期降至最低,早期幼鱼则急剧上升,而每尾鱼酶的总活力却随着幼体的发育而逐渐增加;(2)胃蛋白酶活性在后期仔鱼才开始检测到,此后一直呈显著上升趋势;(3)早期幼鱼肠部位的4种胰腺酶活性分别占其酶总活性的百分比均显著高于稚鱼期;(4)稚鱼期仅3种肠酶(麦芽糖酶、纤维二糖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高度富积...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游欣欣  卞超  陈洁明  孙颖  石琼  
作为两栖鱼类的代表,弹涂鱼处于从水生鱼类进化到陆生四肢动物的重要过渡环节。从2012年开始,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与深圳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厦门大学等单位合作,共同实施弹涂鱼全基因组测序计划,有关基因组(结合转录组)的第一篇文章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2014,5:5594)。本文就弹涂鱼两栖习性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弹涂鱼适应两栖习性的分子机制,并对以基因组数据为基础的后续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国内外同仁相关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建波  孟繁星  黎明  王日昕  石戈  
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是一种生活在潮间带的淤泥滩和红树林等两栖环境中的鱼类,其免疫系统面临比水生生活更大的选择压力。Toll样受体基因(简称TLR)是重要的先天免疫成员,一直是鱼类分子免疫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探究大弹涂鱼TLR基因是否因为其独特的生活环境而产生适应性进化以及其TLR基因在受到细菌攻击后的免疫应答模式,本研究从大弹涂鱼皮肤转录组中获得了TLR5, TLR8和TLR9完整序列以及TLR3和TLR7部分序列,采用分子生物信息学对大弹涂鱼TLR5, TLR8和TLR9基因序列以及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对5个TLR基因进行了分子进化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大弹涂鱼5个TLR基因的组织表达分布和鳗弧菌攻击后5个TLR基因的免疫应答模式开展了研究。结果显示, TLR5基因全长3071 bp,包括长度为2646 bp的编码区,共编码882个氨基酸; TLR8基因全长3175 bp,包括长度为3033 bp的编码区,共编码1011个氨基酸; TLR9基因全长3398 bp,编码区长度为3093 bp,共编码1031个氨基酸。大弹涂鱼3个TLR基因与其他物种的TLR基因结构相似,具有高度保守性。位点模型结果表明,鱼类TLR3, TLR5和TLR8是高度保守的,而TLR7和TLR9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产生了适应性进化;而进化枝–位点模型结果表明,为了适应更加复杂多变的两栖环境,大弹涂鱼TLR9基因可能产生了适应性进化。大弹涂鱼5个TLR基因在8个健康组织(肠,眼,肾,肝,脑,肌肉,脾和皮肤)中均有表达,在肝脏和脾脏中的表达量较高。在受到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攻击后的免疫表达模式表明了大弹涂鱼5个TLR基因在应对细菌入侵时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