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00)
- 2023(7006)
- 2022(5472)
- 2021(4888)
- 2020(4144)
- 2019(9309)
- 2018(8955)
- 2017(17954)
- 2016(9239)
- 2015(10258)
- 2014(10246)
- 2013(10358)
- 2012(9223)
- 2011(7904)
- 2010(8196)
- 2009(8018)
- 2008(8380)
- 2007(7822)
- 2006(6902)
- 2005(6780)
- 学科
- 业(69647)
- 企(66879)
- 企业(66879)
- 济(50673)
- 经济(50614)
- 管理(48712)
- 业经(24238)
- 方法(21658)
- 财(20193)
- 农(18923)
- 务(17587)
- 财务(17583)
- 财务管理(17576)
- 企业财务(16659)
- 数学(14461)
- 数学方法(14431)
- 技术(14278)
- 农业(13792)
- 策(11957)
- 企业经济(11800)
- 制(11330)
- 划(11321)
- 经营(10840)
- 和(10132)
- 技术管理(9863)
- 理论(9633)
- 体(9578)
- 中国(9364)
- 体制(8837)
- 决策(8555)
- 机构
- 学院(145666)
- 大学(137275)
- 济(69197)
- 经济(68217)
- 管理(65082)
- 理学(55154)
- 理学院(54751)
- 管理学(54426)
- 管理学院(54148)
- 研究(40425)
- 中国(36997)
- 财(33801)
- 京(27850)
- 财经(26571)
- 经(24065)
- 江(23133)
- 农(22831)
- 商学(20578)
- 经济学(20436)
- 商学院(20400)
- 科学(19831)
- 所(19482)
- 财经大学(19370)
- 中心(18891)
- 经济学院(18483)
- 经济管理(18197)
- 州(18041)
- 业大(17980)
- 农业(17859)
- 北京(17496)
- 基金
- 项目(85796)
- 科学(70633)
- 研究(66021)
- 基金(64681)
- 家(53689)
- 国家(53127)
- 科学基金(49081)
- 社会(44820)
- 社会科(42720)
- 社会科学(42705)
- 省(34579)
- 基金项目(34285)
- 自然(30829)
- 自然科(30215)
- 自然科学(30208)
- 自然科学基金(29786)
- 教育(28598)
- 业(27470)
- 划(26548)
- 编号(26126)
- 资助(25917)
- 创(22151)
- 创新(19604)
- 部(19295)
- 制(19183)
- 成果(18954)
- 发(18726)
- 国家社会(18515)
- 重点(18205)
- 人文(17741)
共检索到226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皓若
生产与流通是市场经济的两个重要环节,只有生产与流通之间相互分工,相互联合,才能形成完善的市场网络。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文龙 陈雅玉
商业是从事商品流通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在阐述再生产理论时指出:“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有机统一体。现实的生产过程是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86页)这充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皓若
国内贸易部是主管全国商品市场和全社会商品流通的职能部门,是经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在撤销原商业部、物资部基础上,于1993年组建起来的。国内贸易部的主要任务是: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品流通体系,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搞活和充分发挥国合流通企业的主渠道作用,推动商品流通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国际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喻新安 王新涛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作出了发展大交通、大市场、大流通的战略抉择,在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市场体系和发展社会化大流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阶段,围绕统筹区域发展和国家对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的要求,河南省需要继续实施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市场体系建设、流通体系建设等五项举措,以更好地发挥区域优势,助推中原崛起。
关键词:
河南省 大交通 大市场 大流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汤慧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数据要素市场对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8-2021年流通类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OLS、PSM-DID等方法实证检验数据要素对流通企业绿色发展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第一,OLS回归表明,不考虑控制变量的情况下,数据要素在1%统计性水平上提升流通企业绿色发展水平2.371个百分点,加入控制变量后在1%统计性水平上提升2.013个百分点。企业规模、研发投入和政府补助有助于企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财务杠杆抑制企业绿色发展。第二,PSM-DID检验表明,数据要素在1%统计性水平上提升流通企业绿色发展水平2.516个百分点,对绿色发展中的治理框架、机制、责任和绩效改善分别为2.617%、1.452%、1.021%和2.273%。企业规模对绿色治理框架、责任和绩效的正向促进明显,研发投入对绿色治理框架与机制的改善明显,政府补助仅对治理绩效存在微弱正向影响,财务杠杆对绿色治理绩效的抑制突出。基于实证结论,文章提出注重数据要素权属与保护、强化数据要素市场监管和完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通企业 数据要素 绿色发展 统一大市场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北辰
意大利有中小企业420多万家,其制造业企业中有99.87%为中小企业,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对意大利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意大利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比较强,机器制造、纺织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益宁 潘昌蔚 李秀婷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关键一环,能够有效借助国内市场优势保障出口供应链安全,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出口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出口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显著提升了出口企业供应链韧性。机制检验表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信息不对称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影响出口企业供应链韧性的主要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出口企业供应链韧性的促进作用对产业集聚较高地区、竞争程度激烈行业、小规模企业更为明显。本文研究结论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保障出口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改善出口企业供应链表现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汉民 鲁彦秋 王睿田
从规模和层级两个视角提出中国大国市场优势的一种新解释——多层级市场优势,并将中国337个直辖市及地级行政区从地理空间层面划分为6个市场层级。利用1999—2018年中国A股3 688家上市公司数据,手工收集上市公司自成立以来的所有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工商企业登记信息,研究异质性企业国内跨市场层级投资选择问题。研究表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越高,投资多层级市场的概率越大,只投资少数市场层级的概率越小;只投资高层级市场的企业生产率较高,只投资低层级市场的企业生产率较低,而既投资高层级市场又投资低层级市场的企业生产率最高,但在民营企业这一效应表现得不明显;企业规模越大,投资多个市场层级的概率越大。在国内外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下,本研究既扩展了中国企业市场进入方面的探讨,又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卞元超 白俊红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营造多样化的地区技术环境,是激励企业提升技术复杂度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基于地区技术多样化的视角,考察全国统一商品大市场和要素大市场建设对企业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全国统一商品大市场、劳动力大市场和资本大市场建设均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技术复杂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能够形成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要素供给,这有助于促进地区的技术多样化发展,从而提升企业的技术复杂度。其中,地区相关和不相关技术多样化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影响企业技术复杂度提升过程中均发挥了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促进企业技术复杂度提升,而地方政府政策推进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并没有产生显著效果;由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空间关联性,相邻地区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水平也会对本地区企业技术复杂度提升产生正向影响;最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主要提升了非国有企业和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复杂度,而对国有企业和非高技术企业的影响效应是不显著的。研究结论对全面识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积极作用,加快企业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超 余典范
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仅有助于企业提升中间品的质量,还对分散企业供应链风险、实现强链补链有重要的作用。利用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企业数字化对企业跨区域的供应链布局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可促进企业在省外布局供应链。机制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降低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成本和沟通成本,从而可促进企业在省外布局供应链。调节效应分析发现,企业供应链越集中、研发强度越大,越能增强企业数字化对企业跨区域供应链布局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传统企业,企业数字化对企业跨区域供应链布局的促进作用在高科技企业中更显著。为此,要发挥数字技术在促进企业跨区域供应链布局中的积极作用,总结和推广供应链数字化的典型案例,培育和打造个性化的数字化服务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史本叶 马晓丽
文章在构建延伸国内价值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理论模型基础上,采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微观企业层面实证检验了延伸国内价值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延伸国内价值链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国内价值链培育能够通过提高固定成本投入效率和生产率两个渠道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延伸国内价值链对东部地区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和低产品质量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扩展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增强延伸国内价值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效应。因此,延伸和发展国内价值链,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有助于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高,是中国制造业摆脱“大”而不“强”困局的关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贞发 杨健鹏 梅思雨
国家发展整体性与地方发展积极性是贯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矛盾,市场统一与市场分割的对立是矛盾的突出体现。为了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必须深入研究财政体制对市场一体化的激励性效应。分税制以来,中央通过将主要流动性税种从隶属税转为共享税,在财政利益上扭转了地方激励机制扭曲:“降分成”减少了地方政府来自隶属企业的财政利益,引导打破市场分割“;扩税基”赋予了地方政府通过市场一体化建设做大税基的财政激励,推动形成统一市场。基于2002年所得税分成改革,本文实证检验了财政利益、统一市场与企业效率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市县级政府在中央与省级政府参与分享后的边际所得税损失越高,则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越多,以非隶属企业与民营企业最为明显。改革使市县级政府偏好的政策工具从立足地方保护的财政补贴转向以招商引资为目标的税收优惠,优化了企业进入退出机制,降低了企业非生产性支出,削弱了市场垄断程度。生产率分解结果显示,提升主要源自企业成长效应与退出效应。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推进央地间尤其是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曙明
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以及欧洲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对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影响是巨大的。我国的企业应该认真研究这个问题,确立在欧洲的跨国经营战略。本文探讨了欧共体及统一大市场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最后研究我国企业在欧洲的跨国经营战略对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明浩 庞钰标
数字技术本身的新突破可以提高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治理效率,促进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本文结合2007—2021年企业数字专利和异地设立子公司的证据,探究数字技术创新对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可以推动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技术创新可以促使异地子公司利润分回母公司,进而提高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数字产业化行业和非数字经济行业、同一经济圈以外以及市场分割程度较低地区,数字技术创新的赋能效果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没有数字技术创新的企业,数字化战略也有助于企业跨地区发展,但促进效果并没有前者强。此外,虽然数字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资本流向更为发达的地区,但有利于缩小母子公司所在城市间的经济增长差距。本文从企业异地发展的角度揭示数字技术创新助力企业资本跨地区流动的重要作用,检验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的中国实践结果,为我国数字技术创新政策制定、巩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仲伟
“传媒年”的到来有人预言继2000年的“网络年”之后,2001年应是“传媒年”。可不是,继2000年12月21日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宣告成立,今年初山东、天津和上海等省市的广播影视集团相继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