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27)
2023(3390)
2022(2691)
2021(2859)
2020(2247)
2019(5234)
2018(5324)
2017(7376)
2016(5648)
2015(6488)
2014(6794)
2013(5534)
2012(5239)
2011(4781)
2010(5037)
2009(4183)
2008(4124)
2007(3914)
2006(3530)
2005(3355)
作者
(11857)
(9558)
(9549)
(9537)
(6139)
(4539)
(4527)
(4023)
(3708)
(3659)
(3375)
(3231)
(3155)
(3122)
(3097)
(3054)
(3048)
(2919)
(2864)
(2773)
(2732)
(2478)
(2428)
(2327)
(2296)
(2270)
(2253)
(2122)
(2012)
(1937)
学科
教育(19933)
中国(11257)
(8355)
经济(8350)
理论(8094)
教学(8085)
管理(7541)
(5341)
学校(4777)
学法(4469)
教学法(4469)
高等(4074)
思想(3987)
政治(3940)
学理(3836)
学理论(3836)
(3774)
(3768)
研究(3717)
思想政治(3644)
政治教育(3644)
治教(3644)
德育(3618)
发展(3566)
改革(3498)
(3444)
(3324)
技术(3243)
教育改革(2857)
职业(2624)
机构
大学(63539)
学院(61431)
教育(28569)
研究(25338)
(20821)
师范(20753)
师范大学(17125)
职业(16632)
(16243)
技术(14756)
科学(13648)
(13488)
管理(13120)
经济(12754)
(12040)
(11803)
职业技术(11684)
北京(11539)
中国(11498)
教育学(10900)
研究所(10832)
技术学院(10448)
理学(10307)
理学院(10014)
中心(9820)
管理学(9562)
(9448)
管理学院(9412)
(9175)
教育学院(8055)
基金
研究(36515)
项目(34873)
科学(28644)
教育(28441)
编号(19164)
基金(19057)
成果(18662)
课题(18240)
社会(17955)
(16519)
社会科(16478)
社会科学(16475)
(16211)
(15941)
(15184)
国家(14833)
规划(12551)
科学基金(11844)
(11602)
项目编号(11009)
研究成果(10567)
年度(10523)
(10436)
重点(10123)
(9755)
(9413)
(9388)
阶段(9355)
教育部(9311)
(9003)
期刊
教育(53804)
研究(31271)
中国(26337)
(18414)
经济(18414)
职业(15581)
技术(12384)
技术教育(10112)
职业技术(10112)
职业技术教育(10112)
高等(6811)
大学(6663)
学报(6545)
(6281)
论坛(6281)
高等教育(5839)
成人(5683)
成人教育(5683)
(5527)
科学(5524)
职教(5013)
管理(4773)
(4748)
(4414)
发展(4243)
(4243)
学学(4077)
图书(3977)
教研(3781)
高教(3781)
共检索到110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正洪  陈志刚  
“回归工程”的呼吁和“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已经引起工程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在螺旋式上升的“回归”点上,人们从更高的境界重新审视工程教育应有的本质特征———系统性和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必将日渐清晰,各工科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凝练与提升也将由此得益。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卓平  孟秀丽  杨连生  
认为工程博士教育处于高等工程教育的最高层,担负着培养工程技术领军人才的重任,是培养高端工程技术人才的主渠道,强调系统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为培养工程博士提供了重要依据。指出在大工程观教育理念指导下,探讨工程博士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将工程博士学位获得者培养成为具有跨学科的专门知识、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较宽的工程背景,善于把握工程技术的新进展,用全面系统的思想和方法解决所遇到的技术难题,具有卓越领导力,引领工程技术实现跨越式进步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领军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汤正华  王车礼  杨素平  龚方红  
“大工程观”教育思想是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工程教育掀起的“回归工程”浪潮中提出的。这一思想主要是针对传统工程教育过分强调专业化、科学化从而割裂了工程本身这种现象提出来的。所谓大工程就是建立在科学与技术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因素的完整的工程涵义,建立在大工程基础上的工程教育思想即为大工程观教育思想,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阎广芬  
近代商人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史研究领域中一个亟待开拓的园地。近代商人在对近代中国社会形势的审思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教育是国家富强之基、启民智必由教育、教育是传承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在以上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近代商人的办学特色突出表现为:鲜明的时代感、浓厚的传统伦理道德色彩、追求实学实能的教育功效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费忠华  赵志新  石澄贤  李博  
当前,我国工科本科院校的"大工程观"教育理念已经引起工程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在新一轮工程教育改革的进程中,要适应"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调整高等数学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和体系;因材施教,尝试多层次、分模块的教学模式;开设数学实验和数学模型课,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泽平  漆新贵  
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大学校长办学理念的体现。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院校自身和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地方本科院校校长引领全校加强办学理念的锤炼至关重要。办学理念的锤炼,要相对稳定,要与时俱进,要有个性品位,要立足地方。在理念拟定过程中,要全校酝酿,校长提出,民主讨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玉东  
新建本科院校的迅速崛起一方面优化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成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生力军,另一方面,也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因其在办学中存在简单模仿、照搬老牌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而导致出现办学理念模糊、目标错位、特色缺失等问题。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为新建本科院校寻找到不同于老牌本科院校的发展思路,提出适合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不仅至关重要,而且十分紧迫。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瑞祯  
近年来,我国本科教育大多是定位在应用型上的,其任务是向社会输送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但目前输送的是大都要经过社会"再加工"的"半成品",想成为"产成品"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究其原因是我国本科教育重学术轻实践、教学与实际脱节,虽然知道症结所在,但要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又难以找到突破口。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我国应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江虹  
在高等法学教育体系中,农业院校的法学教育与其他政法类、综合类院校相比,不具有学术、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农业院校的法学教育要发展壮大、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根据自己的传统、特色、优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科学定位,实施特色办学,开展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史学伟  
以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为例,从学校艺工融合的办学特色出发,概要论述了继续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教学立院、质量兴院、合作活院、效益强院"的继续教育工作理念,并以此推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工作获得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鹏  
本文通过对蔡元培一些办学理念的分析与总结,探索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尝试将符合国情的理念与富有时代性的形式相结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实用型人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向东霞  钟继斌  杜晓雄  
随着"新工科"建设计划的启动,我国高职院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探索已开始。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切要求高职院校建立新的创新创业教育范式,即以新工科教育理念为指导,落实培养理念、培养模式、课程内容、教学和学习方法、培养质量标准等多方面创新教育改革,形成一套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范随着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耘  王向红  
培育办学特色是当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务与发展战略。新建本科院校大都是教学型院校,人才培养是其基本的功能和核心的任务。如何凭借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来服务社会、赢得社会认同,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关键。因此,人才培养特色是新建本科院校培育办学特色之根本。长沙学院自2004年升本以来,就是从这个基本的视阈出发,从优化学科专业建设、加强实践环节和重视学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志成  周华丽  
创业教育为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内涵与特色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突破口。大学生创业的突出特点是更为强调创新或创造。理解"创业教育"应从"创业"与"教育"二者关系上探寻其本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目前国家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途径,高校创业教育在该进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地方本科院校在校生数和招生数均占据了高等教育半壁江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地方本科院校的内涵与特色发展问题,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重要问题。创业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贵成  卢章平  刘会霞  
培养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崛起和腾飞的必然选择,更是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历史重任。江苏大学是以工科为特色和优势的综合性大学,近几年来,学校以大工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实际,进一步明晰了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和管理创新,以新思路和新理念为指导,深入探索工程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