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1)
2023(12513)
2022(11186)
2021(10857)
2020(9122)
2019(20978)
2018(20789)
2017(40551)
2016(22398)
2015(25187)
2014(25181)
2013(24516)
2012(22894)
2011(20457)
2010(20610)
2009(18949)
2008(18571)
2007(16667)
2006(14611)
2005(12804)
作者
(63259)
(52346)
(51999)
(49797)
(33653)
(24998)
(23668)
(20677)
(20013)
(19036)
(17978)
(17473)
(16699)
(16573)
(16358)
(16122)
(15745)
(15728)
(15030)
(14923)
(12967)
(12959)
(12741)
(12065)
(11765)
(11764)
(11649)
(11580)
(10581)
(10349)
学科
(82976)
经济(82870)
管理(67847)
(61020)
(51197)
企业(51197)
方法(38340)
数学(32801)
数学方法(32310)
(24797)
(23849)
中国(22261)
(18755)
业经(18405)
地方(17695)
(16247)
(15801)
贸易(15793)
农业(15566)
理论(15420)
(15357)
(14192)
财务(14119)
财务管理(14081)
(14055)
(13869)
技术(13543)
企业财务(13369)
环境(13130)
(12891)
机构
大学(312572)
学院(310551)
管理(126753)
(120855)
经济(117974)
理学(109610)
理学院(108437)
管理学(106558)
管理学院(105994)
研究(102573)
中国(76765)
(66706)
科学(63472)
(58596)
(51014)
(48428)
中心(47099)
研究所(46158)
(45995)
业大(45812)
财经(45795)
北京(42361)
(41628)
(41618)
师范(41279)
农业(37749)
(37504)
(37372)
经济学(34661)
财经大学(33907)
基金
项目(210508)
科学(165409)
研究(156388)
基金(152263)
(131339)
国家(130178)
科学基金(112338)
社会(96438)
社会科(91255)
社会科学(91234)
(81570)
基金项目(80787)
自然(73623)
教育(72209)
自然科(71917)
自然科学(71902)
自然科学基金(70597)
(68781)
编号(65242)
资助(63599)
成果(54061)
(46777)
重点(46142)
课题(44451)
(43750)
(43144)
项目编号(40494)
教育部(40225)
创新(40104)
科研(39808)
期刊
(136124)
经济(136124)
研究(93952)
中国(59139)
学报(47605)
管理(46533)
(44281)
科学(44147)
(44061)
教育(38262)
大学(36538)
学学(34067)
农业(30706)
(27519)
金融(27519)
技术(27021)
业经(21937)
财经(21907)
经济研究(20659)
(18560)
图书(18310)
问题(17050)
理论(16043)
(15128)
技术经济(14952)
科技(14944)
实践(14832)
(14832)
现代(14313)
(14151)
共检索到459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蕾  孙绍荣  
在公共事务决策中公众参与正影响着地方政府决策。基于博弈视角在地方政府与公众的策略互动中,博弈收敛速度的提高能够降低双方的成本从而提高社会效率。建立基于大工程议案决策的地方政府与公众动态博弈过程,应用马尔可夫决策研究博弈收敛的条件并分析了基于折扣准则下地方政府采取妥协策略时的最优停止条件。讨论了地方政府对不稳定的容忍度、地方政府选择妥协的概率与博弈收敛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大工程预期经济收益指标与地方政府对地方不稳定的容忍度呈正向关系,地方政府对地方不稳定的容忍度与双方关于大工程议案决策博弈的收敛速度呈反向关系,且公众支持度对地方容忍度的影响依概率分布变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献金  孙会兵  邓桢  
通过建立地方政府最优选择模型,提出政府支出行为的"四阶段"假说,并利用中国31个省(区、直辖市)1997~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系数随时间变化的变系数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大致处于"四阶段"的第二、三阶段之间,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明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  
有关地方政府支出偏好研究的两种主要视角均存在争论,因而从财力自主性这种全新的视角来探究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地方政府会将自主性较大的财力用于偏好的支出项目,而将自主性较小的财力用于不偏好的支出项目。本文对地方政府1998-2006年主要财力进行评价发现,中央补助收入财力自主性远远小于财政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和预算外收入,因而可以将它们视为财力自主性显著不同的两大类财力。使用31个省级单位的相关数据分别对两大类财力占比与基本建设支出占比、教育支出占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在1998-2006年间,地方政府偏好教育支出,而不偏好基本建设支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晓  张庆昌  王向  
1994年,中国政府通过分税制对财政分权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行为约束和激励,我们观察到地方政府出现偏好投资的现象。为此,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并提出两个假说,然后使用28个省份1994~2008年间的面板数据对财政分权与投资偏好的地方政府行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任职控制力越强,地方官员的投资偏好就越大;在保持财政事权不变条件下,地方政府在财政分权中所占份额越小,其发展经济和增加投资的偏好也越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丽颖  高旭  王孝杰  
文章在财政分权背景下,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约束下是否存在调整产业政策偏好的动机及地方政府在选择产业政策时的竞争事实。基于我国2002—2015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分别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自回归模型检验理论推测,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偏好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确实存在调整的动机;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的确存在"竞争到底"的明显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丽颖  高旭  王孝杰  
文章在财政分权背景下,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约束下是否存在调整产业政策偏好的动机及地方政府在选择产业政策时的竞争事实。基于我国2002—2015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分别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自回归模型检验理论推测,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偏好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确实存在调整的动机;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的确存在"竞争到底"的明显特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永亮  赵德余  辛广海  
本文以分权改革为分析框架,认为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助长了地方政府的"灰色"权力,主要通过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偏好(流动性创造)、支出本土偏好(市场分割)与支出结构偏好等因素表现出来,此类因素影响经济增长的绩效;从实证角度来看,财政分权在无外部性条件下具有积极正面的经济增长收益,引入政府支出三大特征变量后的进一步考察显示政府支出规模扩张(流动性创造)和支出结构偏好促进了经济增长,支出的本土偏好则具有负面效应;总体来看,财政分权导致地方政府追求短期经济增长目标,而忽视长期社会福利目标(如环境的改善、收入公平等),这需要第二阶段政府治理模式的改革和分权体制的重新设计,从而走向"和谐"发展之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竹  
农地转用决策理论能为农地保护制度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但经典的决策模型并不适用于我国地方政府主导农地转用的现状。本文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理论,构建了适用于国内背景的农地转用决策模型,以分析地方政府农地转用决策的特征。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对经济产出的边际贡献、土地出让金水平是地方政府农地转用决策的重要依据,地区经济质量和农地资源禀赋对地方政府决策弹性分别起到负向和正向的影响,由于地方政府在决策时可能存在的偏好和非理性因素,农地转用的最优规模无法仅仅依赖于外部性内化政策实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旺贤  叶蜀君  
本文运用博弈模型研究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内在机理。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别分析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动态博弈过程,解释了在有限次博弈条件下,地方政府过度举债和金融机构争相放贷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有限次博弈推广至无限次博弈,从而得出抑制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严酷策略和纳什均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旺贤  叶蜀君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生成有其特定的经济背景和制度环境,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喜好是其内因。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偏好的演化机制和演化路径。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在与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方的动态演化博弈中不断调整债务风险偏好以最大化自身收益,但博弈参与人的最优策略组合在演化系统中是不稳定的,其理论含义是地方政府最优债务风险水平不能长期维持。因此,中央政府应该不断地择机修正政策促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逼近到最合理区间。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再起  徐艳飞  
地方政府的集体利益偏好就是追求预算外收入。以此为逻辑起点,利用1985—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表明,官员集团(尤其是中下层官员)"预算外收入"的集体利益偏好与高层官员"政治晋升"的个体利益偏好、地方政府的利益激励与中央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高度共融。不同时期差异显著:1993年以前,地方政府追逐预算外收入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反过来会抑制地方政府的预算外收入扩张;1993年之后,二者相互促进,且预算外收入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大于之前。根据两阶段的实证结果差异,可以进一步推知,对于整个地方政府而言,政治晋升激励优先于以预算外收入为主要表现的财政激励。随着现有地方政府行为模式负效应尽显,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江帆  杨振宇  
作为现阶段中国经济政策的执行者和基层市场体系的维护者,地方政府为何会对辖区内的工业和服务业展现不同的偏好?遵循财政收入和政治收益两条线索,我们描述比较了省级层面二、三产业的增长特征,并将该特征纳入一个约束下的双目标模型,模拟地方政府在现行政绩考核体系激励下的策略行为。我们发现,发展服务业耗费执政资源更多、见效更慢,同时回报更低,而现行服务业指标并不能产生合意的额外激励,因而服务业对大多数地方政府缺乏吸引力。以各省"十五"规划中提取的信息为基础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了地方政府偏好对辖区内服务业增长的影响及其在年度间的分布变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锦华  
地方政府对通货膨胀的偏好与传递孙锦华在目前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官员都或明或暗地承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反对紧缩政策,但不反对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这说明,地方政府发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其中不无原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世勇  李伟群  
由于地方政府不同的引资偏好和投资冲动引致的产业结构问题正日益凸显,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短期利益的博弈已进入"囚徒困境"。如何在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实现地方政府管理目标创新、企业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已成为政府、理论界和实业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从鼓励地方政府创新、降低企业产品转换成本、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角度展开分析,得出诱致性制度变迁有助于地方政府引导企业实现产品低成本转换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结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佑铭  
赶超型竞争下地方政府存在重投资轻消费的偏好。理论分析发现,在产业发展政策中的重工业偏好、在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政策中的生产性支出偏好、在对厂商优惠扶持政策中的国有企业偏好、在税收结构优惠政策中的生产税优惠偏好等相关偏好,均是导致高投资低消费问题形成的原因。实证检验的结果支持理论分析的结论,且十分稳健。要降低投资消费比,地方政府须要在扩大就业与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将财政预算支出的重点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上,减少或取消鼓励国有企业盲目扩大投资的优惠扶持政策,适当提高生产税对GD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