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89)
2023(10350)
2022(8693)
2021(8033)
2020(6563)
2019(15077)
2018(14535)
2017(26461)
2016(14916)
2015(16671)
2014(16950)
2013(16297)
2012(15200)
2011(13380)
2010(13456)
2009(12411)
2008(11813)
2007(10626)
2006(9285)
2005(8507)
作者
(42782)
(35924)
(35462)
(33832)
(22523)
(17293)
(16388)
(13833)
(13550)
(12758)
(12349)
(12214)
(11693)
(11343)
(11165)
(10952)
(10771)
(10460)
(10389)
(10385)
(9117)
(8803)
(8624)
(8322)
(8131)
(7986)
(7881)
(7745)
(7380)
(7311)
学科
(54473)
经济(54385)
管理(37905)
(31835)
(25190)
企业(25190)
方法(21933)
数学(18309)
数学方法(18022)
(16657)
中国(15168)
(15093)
(14973)
贸易(14960)
(14660)
地方(14078)
(12958)
(12239)
业经(12109)
(11845)
农业(11019)
理论(10412)
(10102)
(8573)
金融(8565)
环境(8430)
(8313)
银行(8278)
(8071)
出口(8062)
机构
学院(203678)
大学(202820)
(74504)
经济(72545)
管理(72180)
研究(71609)
理学(60993)
理学院(60149)
管理学(58880)
管理学院(58491)
中国(54027)
科学(45690)
(44418)
(37124)
(36243)
(36163)
中心(33388)
研究所(32819)
(32777)
业大(31460)
(30928)
师范(30557)
农业(28572)
财经(28456)
北京(27962)
(27455)
(26152)
(25560)
师范大学(24663)
技术(23861)
基金
项目(138356)
科学(106373)
研究(101266)
基金(96254)
(85082)
国家(84354)
科学基金(70578)
社会(62457)
社会科(59036)
社会科学(59023)
(56211)
基金项目(50967)
教育(46889)
(46731)
自然(44825)
自然科(43686)
自然科学(43668)
自然科学基金(42832)
编号(41517)
资助(39995)
成果(34177)
重点(31322)
课题(30449)
(30382)
(29406)
(27641)
科研(26201)
创新(25948)
国家社会(25622)
大学(25480)
期刊
(87435)
经济(87435)
研究(58994)
中国(45585)
学报(34690)
(33512)
科学(30180)
(29295)
教育(27281)
大学(26188)
管理(25428)
学学(24156)
农业(23064)
技术(18723)
(16885)
金融(16885)
业经(15025)
经济研究(13295)
财经(13244)
(12586)
问题(12009)
(11510)
(11439)
图书(11400)
(10634)
资源(10366)
(10341)
国际(9949)
统计(9913)
科技(9599)
共检索到314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镇  黄秋云  
大尺度旅游的空间行为复杂,其线路质量的评价一直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文章在回顾旅游线路质量评价多种视角的基础上开展了3项研究,以欧洲出境观光游为例提出了大尺度旅游线路设计质量的评价体系并进行检验。研究首先借助扎根理论,从旅行社端提取了反映旅游线路设计质量的CEE评价准则。接着,在对热销旅游线路文本挖掘的基础上,提取了游客关心的线路质量关键词,并投影到CEE评价准则中,据此提出旅游线路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及测量标准。最后,在参数区间设定和基于"旅行工匠"设计平台的实验检测两个方面验证了该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测评效果。文章设定的质量参数区间以及诊断步骤,为创新传统旅游线路设计方案和监控设计质量提供了新的方法参考,也为基于大数据应用的旅游商业实践提供了可操作的测量体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尚意  李淑方  张江雪  
行为地理学在研究人们的空间行为时强调个体之间的差异。旅游产品消费过程得到的效用满足也是以个体来衡量的。由于旅游线路是旅游产品之一 ,因此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是设计更多的旅游线路产品 ,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旅游需要。本文以苏州游客调查资料为基础 ,并设计了显示旅游群体线路选择差异性的指标TRDI,通过计算苏州城市旅游中 ,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职业人群的TRDI,分析不同群体旅游线路选择的多样性差异。而后提出中观尺度上旅游线路设计的基本理念及评价方法 ,从而为旅游业经营单位设计旅游线路和旅游者选择适当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法建  章锦河  陈冬冬  
本文采用景区出现率、空间模式理论、旅游线路目的地类型理论、TICI指数对市场上经营的有关皖南旅游区观光旅游线路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皖南各景区在市场线路中的利用现状、角色位置以及不足之处,以期对皖南旅游区的旅游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产生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淑敏  杨效忠  
区域旅游整合是发挥区域旅游整体效应的重要途径。文章剖析了区域旅游整合的构成要素,建立了区域旅游向区域大旅游转化的整合路径。以皖江一线旅游区为例,重点探讨了区域旅游整合背景下的旅游线路设计问题,总结出优势组合、主题组合、季节组合、游览时间组合四种旅游线路组合模式,并列出具体设计方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楚义芳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个国家或国家中区域旅游开发的成功与否,仰赖于五大基本因素:旅游资源条件的好坏;经济竞争能力的高低;基础设施的水平和通达性的高低;市场推销是否强劲有力;以及政府的旅游政策是否主动积极。就国际旅游而言,如果把国际旅游者从入境到出境之间所消费的一切视为“旅游产品”,则这种产品实际上是上述五大因素有机综合的结果。从旅行社的角度来看,“旅游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林  鲍宏礼  
旅游体验设计就是将旅游者的参与融入设计中,以旅游者的参与为前提,以旅游体验为核心,把服务作为舞台,产品作为道具,环境作为布景,使旅游者在旅游中获得美好体验的过程。显而易见,对于旅游景区而言,旅游体验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旅游经营者的市场份额和经济收益,旅游产品价值量的大小则直接影响到旅游消费者对其旅游体验与经历的满意度。因此,旅游体验设计理念的现实操作,就在于如何进行旅游景区的产品开发。本文以湖北武汉市新洲区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享尔  蔡建明  
选取上海市闵行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定性分析法将该区域观光农业资源划分为7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观光农业资源内涵进行剖析,然后运用区位熵、地理集中指数和空间分布密度3种地理统计方法对该区域观光农业资源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最终基于观光农业资源不同类型内涵及空间分布特征,提出闵行区观光农业旅游线路设计方案并通过ArcGIS工具反映出来。结论如下:资源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是观光农业旅游线路设计的重要依据,资源类型划分是确定旅游线路主题的基础,资源空间特征分析可初步判断旅游线路空间分布区位,并最终为不同主题旅游线路选取适宜的观光农业资源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坤  章锦河  
随着经济形势的整体好转,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我国的出境旅游进入迅猛发展的新时期。与此同时,出境旅游立法的滞后又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在充分分析现阶段出境旅游立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笔者构建了我国出境旅游法律体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珊  王媛  许鑫  冯学钢  
文学旅游是具有鲜明文旅融合特征的旅游类型,但很少有研究探讨文学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本文以上海张爱玲文学为例,从作家生平、文学作品等角度,运用扎根理论识别可供利用的文学旅游吸引物的类型,使用文本挖掘技术,根据网络游记分析文学旅游者需求偏好,共同构建主题性文学旅游线路设计模型。文学旅游线路设计模型包含地名景点、园林建筑、文化艺术、市井生活、文学旅游动机、旅游设施及成本7个维度。文章利用该模型,设计了“张瑛求学记”“梦回半生缘”“文艺大上海”三条以张爱玲为主题的文学旅游线路。研究结果可以丰富和拓宽文学旅游的研究视角,可以为文旅融合模式提供新型的应用方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璧属  姜辉  
本文通过英国旅行社出境旅游报价,分析英国的旅游消费与报价特点,剖析其多样性、个性化、自主性和散客旅游为主的旅游市场需求特性,提出适应英国乃至欧洲客源市场需求的开拓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贾百俊  王旭红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冰  曾国军  彭青  
多目的地旅游已成为当前一种重要的出行方式,因此,合理设置和安排旅游线路是旅游市场供需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但以往的研究仍停留在线路的描述上,未能对其成因进行系统阐释。在梳理和评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文章以新疆目的地网络为例,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社会网络视角及分析方法,通过整体网和个体网两个层面探寻旅游线路形成的内在机理。网络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已初步形成以喀纳斯为中心的目的地网络,而以中心度和结构洞为代表的目的地网络结构特征是多样化旅游线路形成的关键所在。研究结论对现有旅游线路研究在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方面有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英  
区域旅游资源及其评价是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文章在讨论"旅游资源"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状况的基础上,定义区域旅游资源的概念。分析并指出将区域旅游资源分成自然旅游资源及人文旅游资源及由此建立的相应的区域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即所谓的"两分评价法"),对小空间尺度的区域旅游资源评价存在着局限性。提出对小空间尺度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有效评价的"三分评价法",即将区域旅游资源分成显性旅游资源、隐性旅游资源及辅性旅游资源三大类。小空间尺度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类型很多,有如香港、澳门、瑞士达沃斯小镇等等,本文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青青   虞虎   张鹏飞  
新的社会经济地域空间的形成和发展,伴随着新治理关系和制度竞争优势的重构和新生。山地旅游发展面临着点状破碎化经营、边际收益范围狭窄、发展效率停滞不前等问题,其根源在于行政区经济的空间异质性及其边界效应,仅将山地旅游作为“点状事物”的研究方式已经与新时期山地旅游一体化跨界整合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文章尝试分析山地旅游的跨界属性和内涵维度,解释山地旅游跨界成因与阶段性研究缺陷,提出促进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多尺度研究体系。研究发现,山地旅游跨界与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地方文化系统、产业价值链组织、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等方面关联紧密,我国山地旅游跨界问题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而出现,从自然发展、边界确立和模式分化3个阶段的表征可以透视出制度空间对跨界问题出现的根本性影响。针对山地旅游研究对跨界主题关注不足,未来应从区际协同层面、地方制度层面、本体空间层面以及社区发展层面突出多尺度研究体系,促进山地旅游从空间分治走向跨界联合、从刚性约束融入柔性善治、从同质竞争转向创新协作、从单中心走向多中心网络,推动山地旅游研究的创新超越。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白凯  马耀峰  
以性别和年龄段完全吻合为样本提取标准,在2004年和2006年西安入境旅游者行为调查资料中各选取226份欧美旅游者行为调查问卷,动态比较了欧美旅游者对西安整体旅游环境的体验评价,在此基础上将影响旅游者体验质量评价因素划分为国家导向因素、旅游地管理部门导向因素和旅游地公民导向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