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7)
2023(9023)
2022(7311)
2021(6606)
2020(5664)
2019(12441)
2018(12123)
2017(23815)
2016(12481)
2015(13461)
2014(13242)
2013(13294)
2012(11782)
2011(10084)
2010(10243)
2009(9826)
2008(10105)
2007(9130)
2006(7876)
2005(7498)
作者
(35189)
(29779)
(29464)
(27668)
(19086)
(14105)
(13160)
(11277)
(11001)
(10688)
(10144)
(9916)
(9569)
(9338)
(9318)
(8837)
(8738)
(8696)
(8679)
(8355)
(7364)
(7192)
(7108)
(6872)
(6688)
(6654)
(6566)
(6419)
(5889)
(5808)
学科
(81299)
(76213)
企业(76213)
管理(59735)
(58206)
经济(58138)
业经(26196)
方法(26097)
(23072)
(22601)
(19218)
财务(19197)
财务管理(19181)
数学(18414)
数学方法(18288)
企业财务(18205)
农业(17282)
技术(16055)
(12916)
(12768)
(12253)
企业经济(12101)
经营(11485)
(11400)
理论(11326)
中国(11229)
(10638)
技术管理(10546)
(10533)
贸易(10529)
机构
学院(186475)
大学(178007)
管理(82281)
(82203)
经济(80991)
理学(71260)
理学院(70709)
管理学(70029)
管理学院(69680)
研究(53171)
中国(44033)
(38286)
(35753)
(34441)
财经(30799)
科学(30504)
(28461)
(27961)
业大(27662)
农业(26991)
(26026)
中心(24770)
商学(24152)
商学院(23923)
经济学(23729)
经济管理(23431)
研究所(23269)
财经大学(22544)
(22195)
经济学院(21529)
基金
项目(121577)
科学(99262)
基金(92131)
研究(88715)
(79305)
国家(78571)
科学基金(70925)
社会(59701)
社会科(56826)
社会科学(56816)
基金项目(48551)
(48548)
自然(46682)
自然科(45750)
自然科学(45740)
自然科学基金(45065)
教育(38879)
(38618)
资助(36990)
编号(34861)
(33312)
(29355)
(26890)
创新(26416)
重点(26150)
(25587)
成果(25454)
国家社会(25167)
(24992)
人文(23988)
期刊
(92155)
经济(92155)
研究(50684)
管理(35341)
(34185)
(32580)
中国(31697)
科学(25090)
学报(23944)
农业(22383)
业经(19170)
大学(19050)
技术(18715)
学学(18586)
(17460)
金融(17460)
财经(15761)
经济研究(14861)
(14806)
(13625)
技术经济(12421)
问题(11592)
财会(11492)
商业(11121)
现代(10322)
教育(10256)
世界(9307)
(8887)
会计(8822)
经济管理(8461)
共检索到270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春   罗劲博  
通常,企业的大客户和供应商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但如果大客户“兼任”供应商,会对企业的供应链韧性产生何种影响?以2009—2021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探究了大客户“兼任”供应商对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大客户“兼任”供应商会显著降低企业的供应链韧性,且媒体消极报道会加剧这种降低作用,但商业信用供给和有效的内部控制会弱化这种降低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由于大客户“兼任”供应商更方便企业进行关联交易,更会助长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大客户“兼任”供应商更会降低企业的供应链韧性。经济后果分析发现,由于大客户“兼任”供应商会降低企业的供应链韧性,因此大客户“兼任”供应商会增加企业的财务困境、降低企业的市场价值和提高企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为此,要加强对大客户“兼任”供应商的监管,以抑制“兼任”供应商的大客户的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春  
基于2009—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前五大客户与供应商的信息数据,探究大客户兼是主要供应商这一特殊情形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大客户兼供应商的存在会加剧企业融资约束,且这一效应对于非国有控股和非制造业企业以及当该类客户销售占比低于采购占比和与企业位于同一行业时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关联交易是大客户兼供应商加剧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渠道,而非财务造假行为和真实经营模式带来的弱势市场地位和高经营效率,表明大客户兼主要供应商在我国情境下是一种供应链风险信号,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关联交易,这不仅拓展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对企业大客户与供应商的认知,也从供应链视角为我国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提供了新的解释。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殷枫  贾竞岳  
供应链信息溢出效应会导致大客户盈余管理对供应商企业投资产生影响。以2010—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大客户正向盈余管理会导致供应商企业过度投资,大客户负向盈余管理会导致供应商企业投资不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供应商企业与大客户经济联系更强时,大客户盈余管理对供应商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更大;并且,当供应商为国有企业时,大客户正向盈余管理对供应商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更大;当供应商为非国有企业时,大客户负向盈余管理对供应商企业投资不足的影响更大。最后,研究表明,大客户盈余管理会使供应商企业投资与未来业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殷枫  贾竞岳  
供应链信息溢出效应会导致大客户盈余管理对供应商企业投资产生影响。以2010—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大客户正向盈余管理会导致供应商企业过度投资,大客户负向盈余管理会导致供应商企业投资不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供应商企业与大客户经济联系更强时,大客户盈余管理对供应商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更大;并且,当供应商为国有企业时,大客户正向盈余管理对供应商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更大;当供应商为非国有企业时,大客户负向盈余管理对供应商企业投资不足的影响更大。最后,研究表明,大客户盈余管理会使供应商企业投资与未来业绩的关系减弱。该研究为投资者和监管层理解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葛新庭   谢建国   杨洪娜  
提升供应链韧性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与供应商数据,从供应商配置与存货角度研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降低供应商集中度,增加企业存货,多元的供应源与充足的存货储备有助于抵御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塑造供应链韧性。机制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企业对外部资源的管控能力和内部资源的整合能力,进而增强了供应链韧性。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工智能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的运用对提升供应链韧性的作用最为明显;外部交易成本高的地区,数字化转型对打造供应链韧性的效果更显著;同时,数字化的稳链作用更多体现在面临外部信息约束较高的企业。进一步研究得出,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使进口供应链多元化,分散进口供应链风险。本文的研究为推进数字技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艳平  陈正林  朱忆琳  
文章以2007—2014年中国制造企业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从合作与风险的视角分别探讨企业客户集中度、供应商集中度以及供应链整合程度对企业现金持有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都与企业现金持有量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我国制造企业主要从风险角度决定现金持有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程小可  宛晴  李昊洋  
结合地理经济学理论,以2009—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手工收集与整理大客户与供应商企业的地理位置信息,测量二者间的地理距离并构建大客户地理邻近性指标,考察大客户地理邻近性与供应商企业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客户地理邻近性与供应商企业会计稳健性呈正相关关系;当供应商企业市场竞争水平较低时,大客户地理邻近性与供应商企业会计稳健性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当大客户为国有企业时,大客户地理邻近性与供应商企业会计稳健性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方福前   杨宏   陈光兴  
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经济秩序混乱和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引发了各国对供应链韧性的重视。文章利用2011—2021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企业供应链韧性;比较而言,数字经济对网络位置和市场份额较低及位于中低技术行业企业的供应链韧性提升作用更大;企业所处制度环境的市场化水平越高,数字经济对企业供应链韧性的提升作用越大。就影响机制而言,外部搜寻成本和内部管理成本的降低是数字经济影响企业供应链韧性的两个主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不仅有助于提高供应链韧性水平,还会加速供应商本土化。文章从新的角度阐释了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的效应和机制,为中国提升供应链韧性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改革和政策设计的有益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任斯  
在供应链网络中,企业与客户之间商业信用谈判不仅要受交易双方的影响,还要受第三方供应商的影响。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客户商业信用谈判能力较低,但是民营企业拥有国有供应商可以提升企业谈判能力,客户为了利用中间企业建立与国有供应商的联系,会减少对企业的商业信用侵占,并且供应商和客户处于差异化行业时,该优质供应商作为一项资源对企业谈判能力提升作用越大,促进供应链联盟。企业应更好地利用多方供应链资源来相互制衡,减少供应链中的三角债,促进供应链以及行业健康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涛   李雷  
以2004—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基于供应商与客户双重视角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供应链溢出效应及其经济后果。结果发现:(1)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上游供应商与下游客户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表明数字化转型在供应链上存在溢出效应,上述影响不仅当期存在,而且具有显著滞后性;(2)企业议价能力越强、成长潜力越大、与供应商及客户合作关系越稳定,数字化转型的溢出效应在供应链上表现越显著;(3)数字化转型的供应链溢出效应能够产生积极的经济后果,具体表现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与资源配置水平提升。结论从供应链合作关系视角证实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溢出效应,既可丰富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相关文献,也可为政府制定数字化转型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利国  粟金霞  肖代友  
本文以2010~201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供应链关系组合特征——供应商/客户集中度对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并从企业议价能力、行业竞争程度、经济不确定性等角度探讨可能的影响方式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客户集中度越高的企业,其信用评级越高,而供应商集中度与信用评级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议价能力较强、行业竞争较大以及处于经济不确定性程度较高时期的企业里,客户集中度与信用评级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明显;本文还发现客户集中度与企业信用评级之间存在着遮掩效应。研究结论丰富了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为企业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邓启稳   蒋苗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企业披露ESG信息能否影响企业供应链韧性值得深入探究。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21年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与供应链韧性(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能够显著降低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机制检验表明,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通过降低分析师预测分歧度来降低企业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对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的反向作用在非国有、内部控制质量较高和媒体关注度较高的企业中效用更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平   丁威旭  
VUCA时代,全球供应链受到巨大挑战。面对发达国家对中国高科技产业核心技术实施“卡脖子”,中国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将如何破局?以下四点有助于提高中国高科技制造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韧性。第一,贯彻落实以内为主的双循环策略,开拓创新,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保障和发挥行业龙头供应链链主的主导作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树山   谷城  
数字化转型正逐渐成为驱动供应链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如何利用数字化转型提高供应链韧性是当前亟需研究的现实问题,但尚未有文献对此提供直接的经验证据。文章在构建供应链韧性指标基础上,基于2007—2022年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促进供应链韧性提升。解构供应链韧性后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供应链抵抗力和供应链恢复力,且对供应链恢复力的影响更显著。从传导机制看,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推动供应链多元化配置和优化供需匹配两个渠道促进供应链韧性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环境不确定性高、内部控制水平低企业,以及位于产业链下游和市场化水平低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韧性的助推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促进供应链韧性提升并未造成企业经济绩效损失,而是持续推动企业经济表现;“链主”企业和供应链政策在数字化转型提高供应链韧性过程中发挥一定的正向激励作用。文章不仅为系统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韧性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也为打造数字供应链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开悉  胡秀峰  
对成本粘性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企业的成本习性。文章基于"调整成本观",利用2008—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检验了供应商/客户集中度是否为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成本粘性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中确实存在,供应商/客户集中度是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之一,供应商/客户越集中企业成本粘性越强,企业对双方交易所投入的专用性资产是这种影响的中介因素。因此,未来的成本管理应该从企业内部延伸至价值链的上下游,从生产环节的管理转变为全面成本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