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75)
- 2023(5921)
- 2022(4878)
- 2021(4398)
- 2020(3550)
- 2019(7952)
- 2018(7722)
- 2017(14543)
- 2016(8072)
- 2015(8602)
- 2014(8121)
- 2013(7926)
- 2012(7144)
- 2011(6436)
- 2010(5978)
- 2009(5388)
- 2008(5136)
- 2007(4472)
- 2006(3746)
- 2005(3089)
- 学科
- 济(31951)
- 经济(31914)
- 管理(22450)
- 业(20670)
- 方法(16830)
- 企(15753)
- 企业(15753)
- 数学(15683)
- 数学方法(15611)
- 农(9528)
- 贸(8246)
- 贸易(8245)
- 易(8062)
- 财(7543)
- 中国(7443)
- 业经(6345)
- 学(6091)
- 农业(5681)
- 环境(5334)
- 技术(5014)
- 务(4662)
- 财务(4658)
- 财务管理(4652)
- 制(4581)
- 企业财务(4431)
- 产业(4365)
- 银(4250)
- 银行(4212)
- 融(4159)
- 金融(4159)
- 机构
- 大学(111629)
- 学院(110587)
- 济(48564)
- 经济(47918)
- 管理(43640)
- 理学(39414)
- 理学院(39013)
- 管理学(38330)
- 管理学院(38170)
- 研究(37615)
- 中国(27898)
- 农(26910)
- 科学(25020)
- 业大(22583)
- 京(22232)
- 农业(21910)
- 所(19485)
- 财(18937)
- 研究所(18253)
- 中心(17510)
- 财经(16307)
- 经济学(15448)
- 经(15170)
- 农业大学(15111)
- 江(14934)
- 经济学院(14295)
- 院(13311)
- 北京(13265)
- 经济管理(13083)
- 财经大学(12554)
- 基金
- 项目(84191)
- 科学(65878)
- 基金(63706)
- 家(58933)
- 国家(58492)
- 研究(53405)
- 科学基金(49234)
- 社会(36572)
- 社会科(34909)
- 社会科学(34898)
- 基金项目(34607)
- 自然(34152)
- 自然科(33448)
- 自然科学(33434)
- 自然科学基金(32873)
- 省(31931)
- 划(27853)
- 资助(25294)
- 教育(23685)
- 编号(19086)
- 重点(18872)
- 部(18486)
- 创(17944)
- 计划(17859)
- 发(17357)
- 科研(17210)
- 创新(16910)
- 国家社会(16179)
- 业(15871)
- 教育部(15480)
共检索到147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巩前文 穆向丽 谷树忠
化肥是我国粮食生产中最为主要的投入品,其价格上涨直接推高粮食生产成本,挤占利润空间,削弱农民种粮积极性。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采用2005年1月-2012年12月共96个月的连续数据,定量分析大宗能源价格与化肥价格之间存在的稳定关系,并确定影响程度及价格传导滞后期。研究发现:大宗能源价格与氮肥、磷肥、钾肥价格高度相关,且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相关性;原油价格对化肥价格(氮肥价格、磷肥价格)的影响具有2个月的滞后期,而煤炭价格对化肥价格(氮肥价格、磷肥价格、钾肥价格)的影响无滞后期。
关键词:
大宗能源 价格波动 化肥价格 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世进 周敏
本文实证分析了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能源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国际能源价格与我国能源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协整关系和双向波动溢出效应,短期内国际能源价格对我国能源价格存在
关键词:
能源价格 DCC-GARCH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栗洪伟
本文充分考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效应、汇率传递效应,应用Goldberg和Knetter提出的理论模型,并控制产出和货币供给等国内相关因素,对这些因素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汇率波动对国内通胀具有短期的显著影响,但长期影响并不明显;而对国内通胀影响最大的是产出和通胀预期及粘性。
关键词:
汇率 大宗商品价格 国内通货膨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世进
本文利用相关数据及燃料、动力类购进价格指数,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VAR和DCC-GARCH模型,分析了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能源价格平衡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国际能源价格与我国能源价格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协整关系和双向波动溢出效应,短期内国际能源价格对我国能源价格的平衡存在着单向价格引导关系。最后从能源立法、加强消费国间的能源合作、推进能源衍生品、期货市场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保证我国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海霞 葛岩 霍学喜 李鹏
基于2001年1月—2013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利用VEC模型和OLS模型,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和玉米质燃料乙醇价格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际能源市场与我国玉米市场存在高度的整合关系;国际原油价格每上升1个百分点,国内玉米价格将上升0.433 2个百分点,但玉米质燃料乙醇价格波动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敏感性检验结果验证了VEC和OLS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关键词:
能源价格 玉米价格 整合关系 敏感性检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德健 史建军 张彩虹
本文使用1997-2011年的统计数据,借助ECM模型实证分析了能源价格波动对于居民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短期内,居民能源消费呈现较强的惯性;长期内,能源价格与居民能源消费存在协整关系,但是前者对于后者的影响有限。基于此,建议从政府层面加快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提供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的企业应细分市场,采取高价策略。
关键词:
能源价格 能源消费 协整理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敏 陈玉财
2011年初,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张健华局长作为总负责人,牵头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基金2011年第1期应急研究项目《国内通货膨胀走势与应对策略研究》,该项目包括1个总课题和7个分课题,由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司局与中国科学院、国家信息中心、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本专栏将陆续刊登该研究项目的系列成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广生
本文基于大豆、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时间序列数据,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相应商品价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梳理了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影响研究的现状,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更容易受到国外相应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但是国内大宗商品的价格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相对不足。因此,应当规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提高我国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话语权。
关键词:
国际大宗商品 大宗商品价格 价格波动风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永振
文章通过分析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和原油等大宗初级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和原因,研究了初级产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的影响机制和渠道,同时提出了应对初级产品价格波动的对策。
关键词:
初级产品 价格波动 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晓亮 张少楠
随着中国石油、铁矿石及粮食等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的上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不仅对国内市场价格水平造成了很大冲击,还严重危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鉴于此,国家在制定调控物价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时,应特别注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尤其是要关注国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重视防范通胀。
关键词:
国际大宗商品 价格波动 CPI 传导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庄赟 曾五一
为研究中国经济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文章利用1992年1月至2016年5月的月度中国经济数据与9种国际大宗商品的现货价格作为样本,基于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于各大宗商品特别是金属、化工类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相对显著,消费增速对于农副类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明显,M2增速也有着一定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贺刚
本文在构建能源价格指数的基础上,运用能源消费、能源价格、能源产量、GDP和通货膨胀的对数差分序列建立VAR模型,并根据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计量能源价格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效应和贡献度,从而得出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宁
能源价格波动会对中国粮食生产成本造成冲击,而且不同类型能源价格波动的动态冲击效果存在差异。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发现,煤炭价格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十分显著,石油价格对粮食生产成本具有潜在影响。农户会调整生产要素投入以应对能源价格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冲击,但由此也给粮食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应推广科学的粮食生产方式,减少对能源的依赖,并完善能源价格挂钩型农资的调控政策以及优化农资补贴方式。
关键词:
能源价格 粮食生产成本 动态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峰 程远
能源供应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对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本文建立了包含能源投入模块的中国经济-能源-环境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模拟分析能源价格波动对经济发展产生的系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能源价格上涨会推高国内物价,减缓经济发展,对各产业部门的产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下降会增加高碳能源的使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的增加;(3)化石能源价格上涨时,社会将增加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进而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韩维春 李杨鑫 封岩
在考察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的基础上,将能源价格引入到不可分劳动的RBC模型中,通过对模型的校准和模拟,可验证模型对现实经济的解释力度。通过建立技术冲击与能源价格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技术冲击与能源价格冲击对经济的影响程度。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一是能源价格对产出具有抑制作用,并且会加速通货膨胀,但是对于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具有滞后性;二是引入能源价格冲击的不可分劳动的RBC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产出和消费的波动;三是技术冲击和能源价格冲击都会引起经济的波动,技术冲击的强度要大于能源价格冲击,但是能源价格冲击对于经济波动的作用具有长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