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6)
2023(13835)
2022(11987)
2021(11289)
2020(9405)
2019(21913)
2018(21792)
2017(41487)
2016(22778)
2015(25836)
2014(25980)
2013(25489)
2012(23601)
2011(21550)
2010(21798)
2009(19868)
2008(19304)
2007(17016)
2006(15219)
2005(13674)
作者
(65404)
(53939)
(53439)
(50876)
(34524)
(25748)
(24541)
(21233)
(20696)
(19609)
(18408)
(18115)
(17215)
(17210)
(16624)
(16482)
(15992)
(15888)
(15449)
(15402)
(13526)
(13340)
(13008)
(12384)
(12168)
(12081)
(12046)
(11989)
(10954)
(10545)
学科
(92396)
经济(92297)
管理(60309)
(57546)
(46593)
企业(46593)
方法(36395)
数学(30867)
数学方法(30488)
中国(28396)
(24838)
地方(24627)
业经(21026)
(20358)
(19661)
农业(16878)
(16583)
贸易(16568)
理论(16050)
(15974)
(15969)
教育(15429)
(15213)
银行(15173)
(14991)
金融(14990)
(14828)
(14602)
环境(14340)
技术(14307)
机构
大学(319959)
学院(314000)
(122179)
管理(122104)
经济(119283)
研究(111286)
理学(104440)
理学院(103169)
管理学(101290)
管理学院(100702)
中国(83162)
(70666)
科学(68597)
(56370)
(55912)
研究所(50969)
(50793)
中心(49845)
(47551)
(46617)
师范(46238)
业大(46149)
北京(45916)
财经(43825)
(40459)
(39768)
农业(39346)
(39275)
师范大学(37464)
经济学(35203)
基金
项目(209808)
科学(164174)
研究(157416)
基金(148949)
(128757)
国家(127588)
科学基金(108816)
社会(96644)
社会科(91401)
社会科学(91375)
(82668)
基金项目(78945)
教育(73365)
(69962)
自然(69735)
自然科(68076)
自然科学(68060)
自然科学基金(66792)
编号(65847)
资助(61395)
成果(55490)
(48188)
重点(47005)
课题(46515)
(45882)
(43446)
大学(40486)
项目编号(40454)
创新(40260)
科研(39444)
期刊
(141686)
经济(141686)
研究(102123)
中国(69097)
教育(49646)
学报(49175)
(47384)
管理(46302)
科学(45264)
(41006)
大学(38256)
学学(34279)
农业(33197)
(31414)
金融(31414)
技术(27796)
业经(23707)
经济研究(22100)
图书(20895)
财经(20778)
问题(17975)
(17664)
(17320)
理论(15919)
科技(15861)
技术经济(14884)
实践(14725)
(14725)
书馆(14381)
图书馆(14381)
共检索到488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林成华  洪成文  
办学经费来源多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多渠道筹措非政府办学经费是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美国一流大学在办学经费的筹措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但作为经费筹措的核心和亮点,大宗筹款运动为大学的发展和持续繁荣做出的贡献最大。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两所私立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两所公立大学为例,对近三十余年来美国一流大学大宗筹款运动进行系统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大学的筹款设计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成华  胡炜  
筹款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是美国一流大学大宗筹款运动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经验。广泛动员志愿者参与筹款运动,形成"发展一批、带动一片"的良好筹款局面。扶持第三方行业组织发展,推动中国大学筹款的行业自律、行业监督和行业自治。在最初的美国一流大学筹款实践中,大学并没有专门的筹款人员,也没有专门的筹款机构,而是通过教会的牧师、大学领导人、教职人员或筹款代理人开展筹款活动,筹款的规模较小。随着美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以及大学对教育经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大学筹款规模不断扩大,筹款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许诤  
本文通过对美国大学筹款运动历史发展和特征要素的考察,重点介绍了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系统以及加州伯克利分校20世纪90年代大规模筹款运动的基本情况和突出业绩,描述了面向社会私人的筹款运动对美国大学快速发展带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探讨通过筹款运动的方法和途径,大学与社会、大学与教育发展所产生的互动关系。本文试图通过以上论述,使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对美国大学筹款运动有所了解并引起重视,进而借鉴和参考美国大学较为成熟的筹款运动经验,主动把握中国大学筹款工作发展的前景与动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成华  
不断增强大学的"自我造血"功能,是我国"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开展潜在大额捐赠人捐赠需求与动机研究,唤起捐赠人情感共鸣,才可能最终促成捐赠。不断提升捐赠的附加值,改善捐赠人捐赠体验,提升捐赠人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袁祖望  向燕  
美国大学筹款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于是各校纷纷求助于公共关系,试图借此提高筹款效率。美国大学筹款过程中的公共关系具有三个特点,即筹款公共关系主体的权威性、筹款公共关系客体的侧重性与筹款公共关系运作的程序性。筹款过程中,如何维持捐赠者意愿与大学自主的平衡以抵制少数捐助者的干预?如何保持大学本色以维护大学在公众中的形象,使大学成其为大学?诸多问题颇费考量。公共关系为"大学需要钱"而呐喊,也为"大学需要独立性"而坚持原则。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黄建华  游睿山  宗菁  
本文对高校基金会开展筹款营销的必要性、高校筹款营销的特点进行了论述,并对如何开展高校筹款营销工作提出建议。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邓娅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的经费紧张问题将会长期存在。为此,成立大学基金会,多渠道筹集社会办学资金,成为解决高等教育办学经费不足的历史必然选择之一。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实践和经验表明,设立政府配比基金,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促进大学筹款,有利于引导社会资源更多地向教育领域优化配置,从而有力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晋秋  
研究型大学是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高校类型已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其发展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我国可吸收各国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经验,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形成并认定一批研究型大学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从中逐渐在我国建设并形成世界一流大学。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研究型大学在我国的发展,提出了研究型大学的内涵与定位,并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在我国建设和发展研究型大学,统筹推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庆成  尤玉军  洪成文  
在高等教育经费渠道多元化的时代,社会筹款已成为国内外诸多大学领导肩负的重任之一。然而筹款过程中涉及相关伦理问题,筹款伦理不仅关涉大学募款行为的正当性也关系到未来大学筹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大学筹款伦理内涵、价值和产生伦理冲突的诱因分析,探讨大学筹款规避伦理风险和管理危机的实践策略,以期为我国日益蓬勃的高校基金会管理提供经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军伟  
美国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其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经验对其他国家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梳理美国一流大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炼出"持续得到联邦政府的经费资助""积极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不懈坚持教育国际化"三大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高校发展中的问题对我国"双一流"建设提出"优化经费资助模式""调整大学评价机制"和"改进教育国际化策略"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玉良  
涂又光先生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中国所办的大学应该办成"在"中国的大学(a university in China),还是中国"的"大学(a university of China)?这个问题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中国的"大学应该是在文化、思想和学术上独立自主的大学,应该是坚守并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大学。有学者认为,今天谈论大学改革和发展的人,"缺的不是‘国际视野’,而是对‘传统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理解与尊重"。说得也是这个道理。对中国的一流大学建设来说,文化的自觉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早在现代教育与学术在中国兴起之初,就有不少有见识的教育家、学问家对"文化自觉"有所意识,呼吁光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亚宗  
通过对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的考察,对这些世界一流大学的"三位一体"研发模式、优选优教的人才培养以及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作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和分析。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叶鹰  
按照一流大学应具有一流学科、一流教师和一流学生的思路用三个指标筛选出了10所美国一流大学,陈述了美国一流大学图书馆的资源特征、人员特征、经费特征服务特征和发展特征,对中国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大学图书馆提出了参考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连海  
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完善,其高等教育系统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实行以市场选择为特征的社会参与型管理模式。作为公立综合性大学代表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为私立研究型大学代表的莱斯大学和作为地方特色型大学代表的德州农工大学既具有美国大学治理体系的共同特性,又分别在务实高效的科研管理、"以生为本"的寄宿书院式学生管理和"发展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色,这些做法与经验对我国大学内部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勇  
美国一流大学的特征及其成功的奥秘初探李勇美国具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系统。以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为主的研究型大学,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也较高。在1994年亚洲学者对全世界的大学进行调查之后,结果在当选为12名的世界一流大学中,其中有8名就是美国的名牌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