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6)
- 2023(13022)
- 2022(11341)
- 2021(10819)
- 2020(9298)
- 2019(21592)
- 2018(21701)
- 2017(42782)
- 2016(23246)
- 2015(26509)
- 2014(26673)
- 2013(26017)
- 2012(24092)
- 2011(21710)
- 2010(21853)
- 2009(20312)
- 2008(20029)
- 2007(17843)
- 2006(15306)
- 2005(13472)
- 学科
- 济(95016)
- 经济(94928)
- 管理(67633)
- 业(65800)
- 企(54412)
- 企业(54412)
- 方法(48763)
- 数学(43795)
- 数学方法(43072)
- 农(26255)
- 财(25423)
- 中国(22896)
- 贸(20199)
- 贸易(20191)
- 易(19683)
- 业经(19300)
- 地方(17536)
- 学(17209)
- 制(17049)
- 农业(16930)
- 务(16320)
- 财务(16252)
- 财务管理(16216)
- 理论(16092)
- 企业财务(15319)
- 银(14477)
- 银行(14453)
- 策(14224)
- 和(14081)
- 技术(13951)
- 机构
- 学院(331204)
- 大学(327887)
- 济(136925)
- 经济(134090)
- 管理(131467)
- 理学(113750)
- 理学院(112608)
- 管理学(110340)
- 管理学院(109739)
- 研究(105328)
- 中国(81090)
- 京(67244)
- 科学(63751)
- 财(63414)
- 农(53032)
- 所(52681)
- 财经(50641)
- 中心(50366)
- 江(49401)
- 业大(48568)
- 研究所(47750)
- 经(45899)
- 北京(41880)
- 农业(41847)
- 经济学(41688)
- 范(41280)
- 师范(40863)
- 州(39302)
- 院(37914)
- 经济学院(37806)
- 基金
- 项目(220867)
- 科学(174215)
- 研究(161055)
- 基金(160235)
- 家(138794)
- 国家(137657)
- 科学基金(119173)
- 社会(100413)
- 社会科(95303)
- 社会科学(95276)
- 省(87122)
- 基金项目(84010)
- 自然(78660)
- 自然科(76912)
- 自然科学(76892)
- 教育(76551)
- 自然科学基金(75507)
- 划(73299)
- 资助(68107)
- 编号(66769)
- 成果(53945)
- 重点(49628)
- 部(49417)
- 发(46811)
- 创(46105)
- 课题(45869)
- 创新(42989)
- 科研(42849)
- 教育部(42693)
- 大学(41845)
共检索到476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石峰 宋晓玲 荀雨菲
随着对外依存度的不断上升,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变化已是导致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分析其传导机制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成为政府部门需关注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文章开展以下研究:(1)使用随机波动模型估计了大宗商品价格的水平冲击和不确定性冲击,结果表明大宗商品价格存在显著的不确定性(随机波动)特征;(2)构建包含美元本位和大宗商品不确定性冲击的开放经济模型,分析了央行的最优货币政策选择。研究发现,与不存在美元本位相比,央行应执行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高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和就业动机,增加总需求并稳定价格。而且,社会福利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正相关。因此,推出更多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为主要特征的大宗商品期货,能够有效降低大宗商品价格不确定性冲击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改进社会福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杜群阳 周方兴 战明华
在双轨利率体系下,本文旨在研究货币政策在不确定性冲击下的传导效率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通过测量中国宏观不确定性,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不确定性冲击下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同时,从理论角度通过将双轨制利率体系特征和随机波动率冲击纳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实证结果进行深入阐释。研究结果显示,宏观不确定性的增加将导致产出和价格水平显著下降,促使货币当局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表现为货币市场利率的下降。与此相比,金融市场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响应较小,且具有一定滞后性。通过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揭示了宏观不确定性冲击对经济衰退的重要贡献。此外,对隐性存贷款利率管制的放松将促使货币政策传导更加畅通,显著削弱了不确定性冲击的影响。总体而言,理论模型成功解释了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利率传导不完全会导致不确定性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放大效应。本研究为完善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以及提升市场化利率传导效率提供了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余栋 刘津宇 刘维特
伴随着经济、贸易和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全球流动性紧缩时代的到来,国际大宗商品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更加深入和复杂,它不仅对国内的经济稳定产生强烈的溢出效应,作用于物价波动以及实体经济产出,而且作用于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货币政策导向与金融系统稳定性。因此,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货币当局,在面对国际大宗商品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余栋 刘津宇 刘维特
伴随着经济、贸易和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全球流动性紧缩时代的到来,国际大宗商品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更加深入和复杂,它不仅对国内的经济稳定产生强烈的溢出效应,作用于物价波动以及实体经济产出,而且作用于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货币政策导向与金融系统稳定性。因此,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货币当局,在面对国际大宗商品价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慧明 段容 贾相华
利用面板分位回归模型,考量不同市场环境下原油价格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大宗商品市场非对称性冲击效应。结果表明:油价冲击对中国大宗商品收益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正负油价冲击对其均有促进作用,但随着市场环境好转,正油价冲击的作用逐渐增强,负油价冲击则逐渐减弱;政策不确定性对大宗商品收益有促进作用,但在牛市环境下有抑制作用;且危机前后,油价冲击对大宗商品收益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效应。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陈婉莹 刘金全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财政货币政策和三次产业产出与通胀的SV-SVAR模型,详细区分了政策水平冲击与不确定性冲击,从全新视角刻画了经济政策的作用机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与普通SVAR模型对比,SV-SVAR模型在建模效率、系统稳定性和解释力度上均具有显著优势,这说明它更适合于刻画经济政策的传导机制;(2)就政策不确定性的作用来看,它的影响有时甚至会超过水平冲击,但多数情况下都表现为抑制三次产业产出,而对于三次产业通胀的调控则需面临权衡;(3)就三次产业的均衡调整而言,减税降费是优化三次产业产出的有效手段,而在维稳物价方面,稳健的利率调控则更加高效。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随机事件的冲击下,中国经济内部不确定性显著增强,探究经济政策,特别是突发的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三次产业发展能为兼顾经济平稳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重要的经验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吉洪 王雪标
利用TVP-GARCH模型从通货膨胀率中分离出结构型、冲击型和稳态型通胀不确定性,然后以7天短期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工具,在通胀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费雪效应框架下分析中央银行对名义利率的调整机制。研究发现,中央银行通过利率机制调控经济增长的效果并不明显,但对通胀及通胀预期的调控效果显著,通胀及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引起短期利率波动的重要因素;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短期名义利率负相关,为了不致短期名义利率被扭曲,中央银行应减少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吉洪 王雪标
利用TVP-GARCH模型从通货膨胀率中分离出结构型、冲击型和稳态型通胀不确定性,然后以7天短期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工具,在通胀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费雪效应框架下分析中央银行对名义利率的调整机制。研究发现,中央银行通过利率机制调控经济增长的效果并不明显,但对通胀及通胀预期的调控效果显著,通胀及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引起短期利率波动的重要因素;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短期名义利率负相关,为了不致短期名义利率被扭曲,中央银行应减少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创 吴健 王哲
明晰外部不确定性冲击的驱动因素及其对货币政策效果的作用机理,对全面推进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确保中国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政策意义。本文采用高维动态因子模型和两步加权法分离测度中国外部不确定性冲击,并动态甄别冲击来源,通过拓展经典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从理论层面解析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对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并在实证检验其传导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外部不确定性尾部冲击对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非线性影响特征。研究发现:全球金融危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极端事件显著推升中国外部不确定性;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更需警惕来自国外的消费、债券市场和银行信贷领域的不确定性冲击;外部不确定性会藉由“避险效应渠道”“利率渠道”和“汇率渠道”影响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相较于数量型货币政策,价格型货币政策受外部不确定性,特别是外部金融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为健全极端外部事件冲击下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洋萍 戴盛 蒋红云
为什么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往往是比较谨慎或保守的?从具体的货币政策规则的经验估计如泰勒规则看,这些货币政策比具体经济模型所要求的最优货币政策更为保守。本文从模型不确定性及决策者对不确定性态度变化的角度,运用美联储数据进行实证来解释这一现象。经过分析发现,若与降低利率的变动相比,央行更为关心产出缺口的稳定性,则央行对模型不确定呈厌恶或呈中性将会大大降低泰勒规则中的反应系数,随之产生较为保守的货币政策,若央行对不确定性呈偏好,则产生较为积极的货币政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彦清 吴信如
本文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NOEM-DSGE)模型,并将央行资产负债表嵌入模型动态系统,尝试从新的视角对负向技术冲击的传导机制进行探讨。在当前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下,负向技术冲击使国内通货膨胀率上升,名义利率走高,冲销成本加大,央行减少央票的发行。名义汇率在即期大幅贬值,而实际汇率则持续贬值,央行被动进入外汇市场进行直接干预,导致净国外资产的减少。消费持续下降,投资在短期有所上升,之后则持续萎缩,产出持续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则先大幅上升之后小幅下降。因此,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受其资产负债表的掣肘,而汇率的直接干预则严重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福利绩效分析表明,若货币政策改采利率规则并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宁 丁一兵 张男
本文使用抓取《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关键词大数据的方法构建Baker不确定性指数,并运用LT-TV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对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的反应。分析显示,中国经济和贸易不确定性整体呈现出逆周期性,对经济发展具有负向冲击,且近两年出现明显上升。美国政府的行为和决策是造成不确定性的最主要因素,现阶段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是不确定性的主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和贸易不确定性的反应十分迅速,不确定性引致宽松的货币政策,呈现出明显的"相机抉择"特征。在经济平稳时期,货币政策对经济和贸易不确定性冲击的反应程度最低,金融危机时期反映程度加大,贸易摩擦时期的反应程度最大,显示出中美贸易摩擦的复杂性、艰巨性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力度。对此,应实时监测预警经济不确定性提升货币政策前瞻性,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提升调控有效性,通过预期引导和多种政策组合对冲不确定性的负向冲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志伟 刘建丰
经济不确定性怎样影响中国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如何应对?本文将异质性收入和流动性约束引入标准的新凯恩斯框架,定量研究了收入不确定性的宏观效应及多种货币政策规则的稳定作用。理论分析表明,收入不确定性上升时,家庭会预防性地增持流动性资产,并对生产性风险资本的供给产生挤出效应,最终导致总需求变弱、经济下滑。基于贝叶斯结构估计,本文发现:收入不确定性冲击是产出和投资波动的重要驱动力,因而是理解经济形势不确定下中国经济周期的重要维度。动态分析表明,与数量型规则相比,以利率为工具的价格型规则由于直接影响资本市场价格而具有更好的稳定效果。本文为经济不确定性下的货币政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天国
为了遏制高通货膨胀率,美国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频繁调高基准利率,导致大量资本流入美国,使新兴经济体遭受货币贬值与资本外流的风险。本文利用1993-2021年11个新兴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指标,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对外出口、股票交易以及汇率等变量的动态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美国的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在实体经济渠道和金融渠道对新兴经济体产生明显外溢影响。在当期就会出现大幅度的负向冲击,之后逐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基于此,中国应加强对美国货币政策的研判,以便及时采取对冲性政策,缓冲政策变动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坚持推动金融领域制度改革,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和汇率形成机制,有效提升金融领域防范风险的能力;要与新兴经济体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加强新兴经济体之间的政策联动,共同抵御来自外部的经济冲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石峰 王忏 龚六堂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美元本位的两国开放经济模型,引入货币政策多目标框架,探究政策博弈对两国福利的影响。两国可选择政策目标变量包括:价格水平(PPI通胀或CPI通胀)、实际产出与名义汇率波动。研究发现:第一,货币政策合作时,政策目标变量的选择差异并不影响两国福利;不合作时,不同政策目标变量下的社会福利具有明显区别;将实际产出作为政策目标变量构成不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第二,美元本位增强了美联储操纵贸易条件的能力,使得美国在货币政策不合作时的福利高于合作,所以美国有强烈动机不参与政策合作,并执行“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第三,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有助于缓解美元本位下人民币流动性约束对中国福利的不利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