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9)
2023(7051)
2022(5974)
2021(5719)
2020(4742)
2019(10565)
2018(10480)
2017(21185)
2016(11581)
2015(12877)
2014(12734)
2013(12734)
2012(12131)
2011(11253)
2010(11805)
2009(10985)
2008(10919)
2007(10225)
2006(9474)
2005(8557)
作者
(33032)
(28171)
(27680)
(26462)
(17629)
(13538)
(12453)
(10789)
(10570)
(10126)
(9464)
(9111)
(9078)
(8866)
(8802)
(8333)
(8295)
(8097)
(8067)
(7925)
(7068)
(6988)
(6909)
(6460)
(6438)
(6391)
(6314)
(6102)
(5684)
(5681)
学科
(49483)
经济(49435)
(45788)
(43916)
农业(30224)
管理(29384)
(23061)
企业(23061)
业经(15860)
方法(14113)
(13774)
中国(13476)
(12124)
数学(12067)
数学方法(11901)
(11779)
贸易(11774)
地方(11660)
(11572)
(10306)
农业经济(10203)
及其(10130)
(9823)
政策(9491)
(9124)
农村(9117)
方针(9096)
(8633)
银行(8618)
(8608)
机构
学院(168429)
大学(160361)
(76483)
经济(74968)
管理(66162)
研究(62372)
理学(56433)
理学院(55855)
管理学(55138)
管理学院(54796)
中国(50591)
(48174)
农业(36481)
科学(35636)
(34081)
(32645)
(32385)
业大(30138)
中心(29386)
研究所(28966)
(27587)
财经(24651)
(22331)
农业大学(21744)
(21535)
(21531)
师范(21409)
北京(21346)
经济管理(21205)
(21191)
基金
项目(105177)
科学(83392)
研究(81712)
基金(75812)
(65399)
国家(64709)
科学基金(55021)
社会(51480)
社会科(48339)
社会科学(48329)
(41743)
基金项目(39403)
编号(35782)
教育(35007)
(34118)
自然(34090)
自然科(33248)
自然科学(33244)
自然科学基金(32686)
资助(30566)
成果(29111)
(28142)
(25110)
(23953)
课题(23786)
重点(23470)
(22095)
(21800)
发展(21009)
(20830)
期刊
(96698)
经济(96698)
(53889)
研究(50666)
中国(37568)
农业(36379)
科学(24182)
(22937)
金融(22937)
学报(22778)
(22212)
管理(22208)
业经(22176)
大学(18359)
学学(17611)
(17227)
教育(15684)
农村(14163)
(14163)
农业经济(14093)
技术(13787)
问题(13695)
经济研究(12597)
世界(12135)
财经(11395)
经济问题(9978)
(9800)
(9778)
资源(9628)
(9340)
共检索到269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乔颖丽  王艳华  梁俊仙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我国大豆、玉米、棉花、糖类等大宗农产品呈现出短缺趋势。未来10年,在经济全球化和粮食安全的大背景下,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国内外市场的联系中寻求供需平衡的对策。一、大宗农产品供求缺口及趋势(一)玉米2009年之前我国为玉米净出口国,之后连续3年成为玉米净进口国。2011年,我国玉米总消费量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牛和平  
在国际贸易中,大宗产品价格变化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焦点,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际贸易整体发展趋势。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受大宗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从客观实际出发,分析了当前国际大宗产品在价格变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旨在进一步规避国际大宗产品价格波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风险,不断提升我国对外贸易水平。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艳  吴晓颖  
随着近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量快速增长,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持续放大。在国内,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逐步提高,缺乏比较优势,农业生产方式等因素制约着农产品生产的品质,农产品出口大都以原材料为主且价格普遍偏低。本文探讨了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探索性地提出减少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兴庆   程郁   张诩   张玉梅   程广燕  
基于对我国重要农产品生产、消费和进口历史变化情况的分析,以及对2035年前变化趋势的预测,认为我国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面临国内增产边际效应递减和利用国际市场风险增大的双重挑战,应从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出发,谋划好现代化新征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思路。一方面,应从供需两侧入手扩产能、控消费,构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内在增长机制,针对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重农抓粮逻辑采取差异化扶持政策,推进节粮减损、倡导节约消费;另一方面,应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提高海外供应链稳定性可靠性;此外,还应推动建立统一、联动的全国农产品大市场,完善农产品储备调节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姜长云  
近年来,推动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如农产品供求弹性较小、国际市场价格的传导、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成本的提高;又有政策因素的影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袁红林  黄先明  
近年来,小宗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相继成名。小宗农产品价格波动除了传统的供求因素影响外,资本化是其波动的重要因素。该文以小宗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为主线,以其基本属性为基础,以其资本化推动因素为核心,在小宗农产品资本化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应对小宗农产品过度资本化的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建蕾  吕向东  
本文从大宗农产品国内外价格波动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大宗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存在较大价差的原因,借鉴了其他国家的典型做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秀敏,刘丽琴  
首先论述了WTO《农产品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准入、国内支持承诺、出口竞争承诺、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等;然后,深入分析了我国在入世谈判中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开放农产品市场方面的承诺及其对吉林省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拓展吉林省农产品市场,提升吉林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三项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晓俐  
2010年以来,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不断上扬,并于2010年11月底达到了5.1%,其中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构成了推动CPI指数走高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最近一段时间的农产品价格走势,探究了影响其走势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瑞庭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投资活动低迷、商品市场需求疲软以及我国经济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长期下跌,既源于全球供给持续过剩等供给侧因素和新兴市场国家增速放缓等需求侧因素,更和美元持续走强、气候风险逐渐消退等因素紧密相关。对此,我国应着力完善大宗商品风险预警机制,积极争取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逐步扩大大宗商品战略储备并继续推动能源供应体系多元化,以最大限度上减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体系的负面冲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文寅  李丹丹  
2021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持续上涨的大行情,原油、铁矿石、铜、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创下了近年来新高。虽然2021年底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但在进入2022年后,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以及俄乌冲突的爆发,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保持在高位震荡的态势,这将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应密切关注俄乌局势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同时加强大宗商品贸易组织协调,进一步保障中国大宗商品进口贸易开展,积极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保障中国经济安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晓亮  高钟庭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关乎国计民生。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增长迅速,进出口额逐年上升,现在已跃居世界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第二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在世界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由于受国内农业禀赋要素及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市场风险也在日益加大,因而存在诸多失衡问题。在认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施先亮  
我国农产品物流模式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有自营物流模式(包括加工企业主导型、流通企业主导型和批发市场主导型)、第三方物流模式、物流园区模式。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成本高、损耗大、增值能力弱,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减少物流过程中的损耗,增强农产品增值能力。未来农产品物流发展主要呈现园区主导多产业融合、电子商务化、农—宅对接、"最后一公里"配送智能化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大岩  孔繁利  
在各国农业对外贸易往来中,各国主体通常通过农产品贸易合作形式相互建立商务贸易关系,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是最直接的合作形式。印尼、马来西亚、越南及泰国成为中国—东盟进出口四大主要贸易市场,但是中国—东盟农产品进口额远远大于出口额,贸易逆差较大,农产品物流体系落后,存在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等问题,妨碍了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长期发展。因此,有必要展开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趋势分析,针对其面临的难题,文章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调整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和合理利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