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51)
2023(7192)
2022(5913)
2021(5372)
2020(4433)
2019(9692)
2018(9553)
2017(17395)
2016(10243)
2015(11774)
2014(11713)
2013(10830)
2012(10123)
2011(9185)
2010(9570)
2009(9112)
2008(9376)
2007(8555)
2006(7716)
2005(7175)
作者
(28415)
(23915)
(23743)
(22740)
(15277)
(11227)
(10810)
(9132)
(8978)
(8770)
(8357)
(8119)
(7861)
(7773)
(7673)
(7215)
(7114)
(7112)
(6991)
(6955)
(6223)
(5895)
(5773)
(5634)
(5605)
(5419)
(5401)
(5276)
(4846)
(4782)
学科
管理(35148)
(33311)
经济(33228)
(29171)
(25964)
企业(25964)
(14226)
(13603)
方法(12430)
中国(10977)
数学(10119)
数学方法(9932)
(9925)
(9854)
业经(9457)
(8847)
财务(8829)
财务管理(8799)
企业财务(8390)
体制(8356)
教育(7856)
(7814)
理论(7231)
(7202)
银行(7185)
(6832)
金融(6826)
(6823)
环境(6763)
(6732)
机构
大学(151891)
学院(144569)
(55616)
经济(54281)
管理(52089)
研究(50658)
理学(44431)
理学院(43858)
管理学(42960)
管理学院(42681)
中国(36936)
(32144)
(31885)
科学(29173)
(24946)
财经(24157)
(23575)
研究所(22317)
(22231)
中心(22179)
(21821)
(21253)
师范(21071)
北京(20027)
业大(19658)
(18581)
财经大学(17972)
(17893)
经济学(17609)
农业(17148)
基金
项目(93951)
科学(74926)
研究(71736)
基金(68385)
(58901)
国家(58402)
科学基金(50127)
社会(46603)
社会科(43931)
社会科学(43917)
(36268)
基金项目(35427)
教育(35178)
(31166)
自然(30639)
自然科(29909)
自然科学(29898)
自然科学基金(29365)
编号(28782)
资助(26990)
成果(26612)
(23891)
(22003)
重点(21918)
课题(21620)
大学(20163)
(20050)
(19380)
教育部(19378)
国家社会(19372)
期刊
(65893)
经济(65893)
研究(49271)
中国(35324)
(27759)
教育(26388)
学报(23863)
(21582)
科学(21295)
管理(20627)
大学(20086)
学学(17496)
农业(14321)
(13720)
金融(13720)
财经(12871)
(11051)
技术(10972)
经济研究(9765)
业经(9409)
(8598)
问题(8377)
财会(7145)
会计(6793)
图书(6756)
(6705)
科技(6685)
(6637)
世界(6203)
理论(6172)
共检索到229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敏  
从多元角度看,大学具有学术组织、科层组织、经济组织的三重属性,共同治理是平衡三重属性之间矛盾的有效治理模式。大学预算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具有平衡政府宏观控制、市场配置调整、高校学术自治等根本诉求的功能。但由于预算的行政主导、资本扩张垄断的内在张力,导致大学学术组织这一根本属性的弱化和扭曲,为此,迫切需要重构大学预算的共同治理模式。在我国法律框架下,设立高校拨款委员会、构建学术主导决策机制、扩大预算民主参与是可行的选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甘永涛  
通过从历史角度对美国大学共同治理制度的梳理发现,共同治理的出现并不是历史的偶然,它发端于14世纪意大利悠久的教授自治传统。有关美国大学共同治理制度发展历程中存在三个拐点,一为1966年AAUP、ACE和AGB联合颁布的《学院与大学治理的联合声明》;二为1988年加州颁布的AB1725,开创共同治理法制化的先河;三为1998年AGB颁布的《治理宣言》,对1966年AAUP等协会的《联合声明》进行了部分调整,提出七原则对大学治理模式进行重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岳堂  赵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如:法律配套体系的不完善、公共政策的不均衡,政府的越位或缺位、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中介组织的功能缺失,民办高职院校理(董)事会的运行程序不规范,监事会职能空缺和缺乏内部民主等。民办高职院校要想获得与公办高职院校平等的办学地位并获得政府资助和社会青睐,就要创新多元共同治理机制,协调与政府、中介的关系,健全内部治理机制,提升自我约束力和社会公信力,强化人才培养特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尹焕三  
近年来,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革照搬了西方国家的模式,沿着“股东至上”逻辑运行,脱离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使国企改革陷入新的矛盾之中。解决矛盾的思路必须扬弃“股东至上”逻辑,按照“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共同治理机制”新思路。共同治理机制不仅重视股东的权益,而且重视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强调决策的共同参与和监督的相互制约,从而实现决策、经济的民主化和效率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莉萍  濮嫏嬛  杜晓敬  
目前我国高校财权预算管理在预算管理的决策制度、财政协调配置等方面存在不少缺陷,已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发展。加强高校财政预算管理,应从整合高校会计与财务制度,充分发挥教授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建立财权一致的配置分类体系,优化学术服务与行政服务之间的费用比重等方面来实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承海  程晋宽  
20世纪末以来,美国大学共同治理面临着教师参与度降低、教师与管理者对共同治理存在截然不同的理解及功能蜕变等困境。为此,美国大学试图通过工会化、在院校类型和治理风格间建立联系、加速共同治理决策进程、增进理解与合作等措施来加以改进。其变革过程表明,共同治理依然是美国大学最具学术魅力的制度设计,中国大学应在克服其弊端的同时,以共同治理的理念与制度设计来破解泛行政化的难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本欣  
目前合作存储图书馆是在文献快速增长以及图书馆空间日趋紧张环境下,针对低利用率文献采取的存储方案。来源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共同治理是美国大学普遍运用的联盟治理机制。五学院合作存储图书馆是美国建立较早的存储图书馆之一,多主体的分布式决策、治理机制运行过程中总裁的核心作用和信任机制与合作存储联盟绩效的高相关度是五学院合作存储图书馆治理机制特征。基于合作存储图书馆结构特征,共同治理机制应是未来我国合作存储图书馆治理机制的选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Sunwoong Kim  韩梦洁  
共同治理制度一直是美国大学所珍视的大学治理制度安排。然而,近年来政府大幅度减少了财政支持,公立大学不得不寻求其他的资金来源;同时,随着高等教育机构规模和复杂性的增加,需要更多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管理者。教师权力的下降,管理者权力的增加及其与外部董事会的联盟,使得美国公立大学从共同治理结构更趋向于法人治理结构。这场争论的焦点在于教师的终身教职制度,终身教职制度至少在顶层研究型大学不可能消失,但在公立大学系统底层的机构则可能消失。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君  
根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 ,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设计必须坚持同权原则、均占原则、市场原则和边际调整原则。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董事会成为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受托人 ;广大职工、经理人员和股东各自推选自己的董事和监事代表组建董事会和监事会 ;职工代表大会和经理人员会议与股东大会一起成为最高权力机构 ;股东、经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根据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相对原理分享企业剩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立君  
本文认为 ,目前国有企业效率依然低下的原因在于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行为变异 ,其背后则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安排。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 ,实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可以校正国有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 ,因此是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有效途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婧  
家族企业共同治理结构是处理家族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契约关系的制度安排,其目标是规避经营风险和提高资本运营效率。但是,目前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存在着投资主体过于单一、族亲模式无法实现知识共享、个人权威背离科学决策等诸多问题,而实施共同治理面临市场环境压力不够、资本市场发育不良、职业经理阶层没有形成、职业经理人的败德行为和业主权威不容挑战等瓶颈制约,所以构建家族企业共同治理机制迫在眉睫。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兆国  宋丽梦  陈天骥  
利益相关者理论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建立企业财务治理机制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机制的设置基本上遵循"股东至上"逻辑,造成财务决策效率低及财务监督不力。摆脱"股东至上"逻辑,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方面建立共同治理机制,包括共同的财务收益分享机制、共同的财务决策机制和共同的财务监督机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科灶  李健  
新经济时代,消费者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带来了消费者对企业影响能力的变化。消费者参与企业治理有利于增加消费者感受到的价值、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增进福利。消费者参与企业治理是为了参与企业剩余的分配,即获得更高的消费者剩余。企业应积极响应消费者的需求,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期望,从而实现企业福利最大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有根  文要武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不良债权风险的集中承受者,债转股企业应确立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主导的共同治理原则。随着出资人功能到位,债转股新公司治理由关键股东控制逐步演化为战略股东主导或资产管理公司主导的共同治理模式。资产管理公司应以股权资本管理为基础,加强财务监控功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爱生  顾建民  
美国大学共同治理的思想根植于美国的民主传统。共同治理就其内涵而言,并没有在严格意义上厘清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责任,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带来不同的理解,甚至是误解。真正的共同治理的核心是平衡决策过程中最大化的参与和各自相应的责任,关键是广泛而持续的沟通,前提是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