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28)
2023(3046)
2022(2747)
2021(2845)
2020(2428)
2019(5553)
2018(5513)
2017(9226)
2016(5974)
2015(7604)
2014(7861)
2013(6983)
2012(6630)
2011(5954)
2010(6283)
2009(5817)
2008(5961)
2007(5729)
2006(5093)
2005(4592)
作者
(17457)
(14521)
(14368)
(13842)
(9116)
(7303)
(6888)
(5862)
(5483)
(5463)
(5123)
(4835)
(4802)
(4535)
(4507)
(4483)
(4353)
(4284)
(4243)
(4153)
(3896)
(3693)
(3621)
(3604)
(3347)
(3292)
(3260)
(3225)
(3185)
(3165)
学科
(17598)
经济(17574)
管理(14016)
(10874)
教学(10075)
(9986)
企业(9986)
方法(8494)
教育(8010)
理论(7930)
数学(7125)
数学方法(6827)
中国(6315)
学法(5948)
教学法(5948)
(5136)
(4184)
(4147)
学理(4012)
学理论(4012)
(3666)
业经(3492)
(3488)
地方(3414)
研究(3260)
政治(3232)
思想(3219)
思想政治(3067)
政治教育(3067)
治教(3067)
机构
大学(86728)
学院(81664)
研究(27532)
管理(25998)
(23078)
经济(22156)
理学(21671)
理学院(21312)
管理学(20404)
管理学院(20272)
(19821)
科学(19123)
中国(18916)
(16061)
师范(15881)
(14487)
(14209)
教育(13913)
(13857)
研究所(13060)
北京(13025)
业大(12861)
中心(12837)
师范大学(12580)
技术(12087)
(11644)
(11393)
农业(10866)
(10112)
职业(9248)
基金
项目(49422)
研究(38231)
科学(36479)
基金(30283)
(25885)
国家(25595)
教育(21991)
(21930)
科学基金(21100)
社会(19724)
社会科(18361)
社会科学(18351)
(18191)
编号(17346)
成果(16370)
基金项目(15543)
课题(14273)
资助(13640)
自然(13622)
自然科(13319)
自然科学(13314)
自然科学基金(13014)
大学(12308)
(12173)
重点(11665)
(10548)
项目编号(10403)
规划(9914)
(9738)
(9607)
期刊
教育(30676)
(28774)
经济(28774)
研究(28524)
中国(25949)
学报(15304)
大学(12940)
(12457)
科学(12105)
技术(10722)
管理(10578)
(10374)
学学(10223)
农业(8897)
图书(7002)
职业(6903)
高等(5730)
(5248)
书馆(5080)
图书馆(5080)
(4815)
金融(4815)
财经(4813)
统计(4785)
(4784)
高等教育(4729)
(4533)
(4375)
论坛(4375)
科技(4304)
共检索到136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方跃  
本文从音乐欣赏的理性认识和审美评价两方面来看 ,理性认识是形成音乐审美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大学生音乐欣赏教学中应重视理性认识的培养对提高大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重要作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英玉  
目前高校大学生存在着审美能力弱的问题。通过音乐欣赏促进大学生审美的兴趣、动机、审美情感的发展,最终促使审美能力的形成,在促进大学生人格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使音乐欣赏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我们提出了充分利用各种艺术形式;开设音乐沙龙;举办音乐会;利用网上资源等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最终促进大学生人格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莹  
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精选音乐经典剧目,采取多种形式,让大学生全身心立体式投入音乐意境中。借助校园文化来丰富音乐欣赏的课堂,将课堂直接对接舞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格根莎娜  郭伟平  
音乐作为一种非语言的交流方式,能够深入大学生的灵魂深处,其中蕴含着很强的心理治疗功能。音乐欣赏课教师应充分认识音乐对于完善大学生心理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和应用技巧。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杨璐  
幼儿园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目的在于"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在幼儿园新课程的指导下,教学中尝试多种手段结合,多种感官参与的开放式音乐欣赏活动,能使幼儿有机会接触更多的音乐作品,培养情感,开发智力,从而有效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一、欣赏活动要选择适宜的音乐素材l.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作品。小班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他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宏  
梅兰芳先生是世界人民熟知的戏曲艺术大师。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艺术事业,为祖国京剧艺术的弘扬与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文章通过介绍梅兰芳,来了解民族音乐文化,认识国粹——京剧艺术,学习艺术大师的高尚品行,从而领会教学内容之内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尚明利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以乐音为基本元素进行有机整合后,通过表演成为具体的音响,以引起人们的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音乐的美体现在旋律、和声、色彩、结构、风格、形式、内容之中,只有认知和感受到它时,才会真正领悟到音乐美的真谛和蕴含的丰富文化与历史内涵。由王家祥、王同编写的《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版)一书,从音乐美学和音乐审美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巧  郭成  张大均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选取一名中度抑郁症状大学生个案,进行了为期12周共9次的以音乐审美欣赏为核心的心理辅导活动。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设计的音乐审美欣赏心理辅导活动能显著改善中度抑郁症状大学生的症状水平,培养和训练其调适抑郁症状的能力及技巧,并使这些能力和技巧最终泛化和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凡  
音乐是感知天地和自身、提升个人修养的重要窗口,若在学生塑魂过程中适当加入音乐欣赏教育,将对其人生产生不可估量的潜在影响。西方古典音乐从中学阶段开始走入课堂,若能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认知态度对待古典与流行的关系,定位自身的音乐欣赏方向,将对其工作和学习起到良好的疏导作用。让更多的学生领略古典音乐营造的情感语境,提升艺术鉴赏品位,是当下教育应重视的课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苏君阳  
大学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机构,这不仅是大学组织与政府组织、企业组织相比较而言在实然层面上所进行的一种描述,更是使大学组织保持良好的运行与发展的一种规律性要求。为什么需要保持大学组织适度的松散性呢?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学是人类社会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端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比较宽松的体制环境与条件,否则,高端人才的培养就会陷入到体制性的困惑与束缚之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鹿丰玲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和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是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现实语境。感恩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根本手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外在要求,更是整个社会的普遍渴望。从哲学层面看,大学生感恩教育应包括作为认知层次的知恩教育、作为情感层次的感恩教育、作为实践层次的报恩教育三个层面的内容。这三个层面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建华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理性认识大学排名的作用。尽管大学排名有诸多问题和局限性,但的确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大学发展状态的信息,如使用得当,是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内涵发展需要大学有充分的定力,不忘初心,摈弃浮躁,建立自信,这样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英丽  
自2013年11月3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以来,证监会于2014年3月21日发布了《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4月18日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优先股的制度建设已全面展开。浦发、农行、中行、兴业、平安和工行等商业银行则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优先股的发行准备。那么优先股的创设在中国金融制度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中扮演何种角色呢?笔者认为,对于优先股作用的认识需理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晏艳梅  
本文讨论了由于债转股假定前提中的不合理性而可能引发的问题 ,重点分析了债转股所要求的市场环境及我国在各个环节上的现状和所存在的差距。在分析债转股设计思路的基础上 ,提出债转股成功的关键应该是在谨慎操作的原则下 ,将重点放在对债转股的目标企业进行全方位的重组上 ,这样 ,才能使银行的不良资产通过市场化运作得以消化 ,同时杜绝新的不良债权之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