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23)
- 2023(3613)
- 2022(2852)
- 2021(2903)
- 2020(2235)
- 2019(5204)
- 2018(5198)
- 2017(7565)
- 2016(5609)
- 2015(6657)
- 2014(6800)
- 2013(5604)
- 2012(4997)
- 2011(4801)
- 2010(5053)
- 2009(4311)
- 2008(4159)
- 2007(3928)
- 2006(3505)
- 2005(3271)
- 学科
- 教育(21064)
- 中国(10747)
- 管理(8969)
- 理论(7770)
- 济(7705)
- 经济(7697)
- 教学(7402)
- 业(6527)
- 企(6075)
- 企业(6075)
- 学(4694)
- 思想(4308)
- 政治(4173)
- 研究(4167)
- 思想政治(4001)
- 政治教育(4001)
- 治教(4001)
- 德育(3969)
- 高等(3958)
- 发(3920)
- 学校(3917)
- 发展(3677)
- 革(3632)
- 展(3554)
- 改革(3514)
- 学法(3486)
- 教学法(3486)
- 财(3232)
- 方法(2971)
- 教育改革(2849)
- 机构
- 大学(71027)
- 学院(61591)
- 教育(30139)
- 研究(24704)
- 范(22191)
- 师范(22147)
- 师范大学(18505)
- 京(16979)
- 管理(15585)
- 济(14183)
- 经济(13514)
- 理学(13501)
- 科学(13356)
- 理学院(13169)
- 管理学(12656)
- 管理学院(12496)
- 职业(11996)
- 北京(11961)
- 教育学(11524)
- 所(11353)
- 江(11205)
- 技术(11041)
- 研究所(10351)
- 中国(9754)
- 中心(9302)
- 院(9225)
- 教育学院(8561)
- 州(8537)
- 职业技术(8201)
- 研究院(7502)
- 基金
- 研究(37703)
- 项目(37196)
- 科学(31038)
- 教育(28152)
- 基金(22133)
- 社会(20603)
- 成果(19293)
- 社会科(19061)
- 社会科学(19057)
- 编号(18727)
- 家(17428)
- 课题(17319)
- 国家(17076)
- 划(16350)
- 省(16295)
- 年(15468)
- 科学基金(14146)
- 规划(12689)
- 项目编号(11410)
- 度(11102)
- 研究成果(10921)
- 性(10559)
- 部(10496)
- 基金项目(10435)
- 大学(10389)
- 重点(10243)
- 教育部(10094)
- 年度(9879)
- 一(9759)
- 阶(9436)
共检索到107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早明 高皇伟
大学通识教育价值取向体现了各个时期通识教育的理念目标,对教育乃至人的发展产生巨大作用,其主要包括理性主义价值取向、进步实用主义取向和折衷主义价值取向。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大学通识教育价值取向的演进,可以看出通识教育在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之间呈现钟摆式的不断轮回现象,至今绽放出中庸之道的新人文主义色彩,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结成一定的主次关系。在后人文主义时代背景下,大学通识教育在继承现有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将更加强调逻辑思维和跨学科整合能力、多维科学实践观、批判能力等。
关键词:
大学 通识教育 价值取向 后人文主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纪宝成在《北京教育》(高教)2007年第7/8期撰文指出,在大学开展通识教育,要充分估计到困难和问题。第一个难题是,我们在思想观念上能不能跟上这个时代。大学究竟应当教给学生什么?这个问题,每一位教授、每一位院长、每一位校领导要经常问问自己。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益凤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精神,是现代大学对古典自由教育的继承和发展。然而,伴随"平庸时代"功利主义对大学教育的冲击,通识教育越来越多的强调实用知识,并表现出一种对研究理念的妥协和让步。最终,通识教育舍弃了传统自由教育理念中对理性自由、人生意义的探讨与追求,逐渐走向平庸。人文学科的式微与自由精神的缺失不得不说是现代大学通识教育所面临的严肃问题。回归自由,关注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是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应有之意,超越通识教育并走向自由高等教育是现代大学教育理念转型的关键。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自由教育 现代大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定华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王定华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又称通才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或普通教育,即对全体学生普遍进行的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所共...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翼星
本文结合历史与现实,阐述了当今大学通识教育的几个主要方面,诸如通识教育的含义与根据、意义和作用以及通选课和师资问题等。这些是作者在近年实践与研究中的认识,兼与某些不同的理解商榷。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拓宽基础 沟通文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魏传光
本是为纠正高等教育功利化倾向的通识教育,在实施中因理解上发生偏差正逐渐被"功利化",甚至产生异化。因此,我们亟需明晰通识教育的终极价值,在具体的课程设置层面打破"横通",转向"统一学科性",体现基础性、经典性、对话性、人文性、反思性、实践性、价值性等基本精神与原则。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课程设置 学科专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平 李帮琼 刘自忍
通识教育是指高等教育中的一种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的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话、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促进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意志的和谐发展。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其目标是为避免学校课程的过早分化与科系间的壁垒,希望为学生提供"统整的知识"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邓虹婵
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不断对高等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符合其本质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再次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以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为切入点,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重新的架构与思考,旨在对高等教育发展中通识课程体系的建构和其所能发挥的作用进行一次较为详细地梳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蒋红斌 梁婷
以"对多元价值的尊重、甄别与选择,对多种知识的通融以及开放灵活的思维精神与方式"为要旨的通识精神是通识教育的核心。现实中,"专门化"的通识教育已将这种精神遮蔽。唯有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专业课程的处置、整体教学过程的改革中彰显通识精神,注重提高教师的通识底蕴,并以通识精神指导学生的发展评价,才是通识教育的出路。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通识精神 教育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季诚钧
现代的大学教育,起源于12世纪的中世纪大学。那时科学文化尚未从人文文化中分离出来,科学还没有走上分化之路,大学教育十分强调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的教育。随着大学的不断发展,大学教育逐步形成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科学研究”等特征与传统,保留至今。而未经门类化和专业化的综合教育这一传统却因不适应于工业社会的发展及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而被工业社会所抛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振天 杨雅文
通识在本体论与认识论层面 ,是对常识、对科学的超越 ,在人生观与价值观层面 ,通识是对人的生命本然、终极目的与理想等意义世界的观照。在物质化与科技化的今天 ,人类需要特别关注通识。然而 ,达至通识之境并非自然自发过程 ,而是一个自为自觉过程。人类的通识 ,需要教育的参与、引导、培育和建构
关键词:
通识 价值 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杜志强 陈时见
通识教育是大学本科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在不断演进。反观大学通识教育的脉络及其内容精髓,大学通识教育不仅是研究知识、关爱未来生活的教育,更是培养人的价值理性、守护大学"精神家园"的教育。
关键词:
大学通识教育 回顾 反思 追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张丽
通识教育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实践。从通识教育观念的形成入手,系统论述通识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历程。研究发现,以塑造"全人"为鹄的的通识教育并没有摆脱名"扬"实"抑"的命运,究其原因,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尖锐冲突抑制了通识教育的健康成长。这种冲突正是通识教育改革中的主要矛盾,也只有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变"通专冲突"为"通专结合",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才能找到根本出路。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中国大学 通专冲突 通专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