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12)
2023(6521)
2022(5310)
2021(5224)
2020(4108)
2019(9338)
2018(8989)
2017(14923)
2016(9414)
2015(11090)
2014(11193)
2013(9743)
2012(8792)
2011(8071)
2010(8682)
2009(7737)
2008(6453)
2007(5892)
2006(5454)
2005(5157)
作者
(21575)
(17382)
(17293)
(16863)
(11054)
(8374)
(8361)
(7097)
(6599)
(6534)
(6047)
(5771)
(5678)
(5621)
(5440)
(5423)
(5362)
(5359)
(5159)
(4975)
(4727)
(4301)
(4258)
(4210)
(4058)
(4056)
(4015)
(3946)
(3688)
(3623)
学科
(24334)
金融(24334)
中国(23143)
教育(21705)
(21216)
经济(21201)
(21198)
银行(21196)
(20695)
管理(16494)
(16112)
(13639)
企业(13639)
理论(11417)
中国金融(10866)
教学(10107)
(8504)
(8285)
地方(7542)
方法(7498)
数学(6854)
数学方法(6699)
(6275)
(6006)
财务(5991)
财务管理(5986)
(5953)
业经(5914)
企业财务(5789)
学法(5667)
机构
大学(113827)
学院(107689)
研究(39656)
(34502)
经济(33309)
教育(32190)
管理(30376)
中国(29701)
(26750)
师范(26611)
理学(25447)
(25312)
理学院(25024)
管理学(24179)
管理学院(23960)
师范大学(21962)
科学(20902)
中心(19247)
(18635)
(18412)
(18326)
职业(17544)
北京(17246)
技术(16873)
研究所(16658)
(15243)
(15090)
(14656)
银行(14578)
财经(14527)
基金
项目(66345)
研究(60304)
科学(53227)
基金(41933)
教育(38765)
(34163)
社会(34072)
国家(33637)
社会科(32043)
社会科学(32035)
(29541)
科学基金(28618)
编号(28293)
成果(26855)
(26302)
课题(24599)
(21615)
基金项目(20818)
规划(18126)
资助(17266)
重点(17199)
项目编号(17194)
(16958)
(16507)
(16376)
大学(16100)
(15449)
教育部(15386)
(15103)
自然(15100)
期刊
教育(59923)
研究(48908)
中国(37137)
(35330)
经济(35330)
(26107)
金融(26107)
职业(15161)
技术(14754)
(14506)
学报(13068)
大学(12896)
(12494)
管理(10735)
科学(10565)
技术教育(9599)
职业技术(9599)
职业技术教育(9599)
学学(9012)
高等(8639)
农业(7765)
财经(7551)
高等教育(7354)
(7243)
论坛(7243)
(6739)
成人(6680)
成人教育(6680)
(6533)
发展(5700)
共检索到188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祝家麟  陈德敏  
一、引言通识教育(General Eduation)自从其诞生以来,就一直与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体现出矛盾冲突与互动发展的特征。在工业革命后,古典人文教育在与科技教育的冲突之中日益封闭、对立,出现了两败俱伤的严重后果。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通识教育逐渐被专业教育所压倒,甚至被忽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大学专业教育面临严峻的形势;社会需要教育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又专又全,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全面人才。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教育目标本身的调适过程表明,人类必须同时发展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事实上,从通识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晓玲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犹如高等教育的双翼,缺一不可,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然而,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多处于剥离状态,两者的融合状况堪忧。这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二者融合有其必要性与迫切性。笔者通过分析当前二者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二者的融合路径提出几点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晓玲  
文章阐述了应用型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指出了应用型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存在的问题,如理念游离、课程割裂、教学龃龉,进而提出应加强通识教育理念的宣传与推广,建设共同基础课程,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推广研究生助教制度,倡导合作教学方式,以促进应用型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毛亚庆  
论两大教育思潮的矛盾冲突及其边际与限度●毛亚庆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本主义教育的争论早已有之,在当代两大教育理论逐步相互靠拢、吸收乃至谋求融合新发展,这在我国教育理论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在当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经济综合协调发展已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弼成  陈桂芳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经常处于一种矛盾冲突之中,呈现为一种“非冲突“的形式,在高等教育功能、人才培养模式和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上均有体现。论文从功利主义思想和现实教育制度两个层面,分析了矛盾冲突的原因:高等教育政治论哲学占据市场、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引领潮头,以及对政治学公民权利理论的背离和对社会学社会冲突理论逻辑的悖反。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位一体,双管齐下”的现实抉择思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季诚钧  
现代的大学教育,起源于12世纪的中世纪大学。那时科学文化尚未从人文文化中分离出来,科学还没有走上分化之路,大学教育十分强调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的教育。随着大学的不断发展,大学教育逐步形成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科学研究”等特征与传统,保留至今。而未经门类化和专业化的综合教育这一传统却因不适应于工业社会的发展及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而被工业社会所抛弃。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有着久远的历史,但又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英国的纽曼,都倡导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注重培养一种探索求知与优雅高尚的心智。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出现,教育日益承担起为社会和经济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专业化的教育(specialized educa- tion)遂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总体性特征。在崇尚实用主义的美国,工业和经济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面对美国这种专业化的高等教育实践,有识之士在19世纪初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思想,借以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从20世纪中叶以来,通识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在美国不...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黄俊杰  
本文首先分析二十一世纪所出现的信息化与全球化的生活方式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等三大局势,指出新世纪大学生的培育理念有三:促进“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加强“科技”与“人文”的互动、强化全球视野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从上述三大教育理念出发,作者提出以下三项教育策略:第一,提倡经典教育,以引导大学生的生命重新与传统文化接触,奠定未来开创新局的文化资源,这是“返本以开新”的教育策略;第二,因应“科技”与“人文”断裂的状态,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加强开授贯通“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等领域的课程,以引导学生对现代科技发展中的人文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使通识教育精神融渗于专业教育之中,从而培育二十一世纪具有批判思...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艳  
从金融市场实践的结果来看 ,主流经济学所倡导的没有伦理思考 ,只是追求经济单位自身利益最大化并用来推导经济学模式的惯性思维受到了市场本身的严重挑战。从金融市场金融伦理冲突与矛盾的现状我们可以得出金融伦理已经不仅仅涉及到微观个体的行为是否合情合理 ,而且还直接关系金融市场的核心问题即公平与效率。忽视其存在 ,将会导致市场的公信力下降 ,最终影响金融资源的最佳配置和金融市场的高效运行。因此就金融市场而言 ,法制与道德的建设均不可偏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振宇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在高职领域引入通识教育,既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高职教育"这一概念的题中应有之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一组多层面、多维度的伴生概念。二者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高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也应该从教育思想(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三个层面去解释和定位。二者的辩证有机统一要依靠以通识教育思想统领人才培养工作全局,构建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营造具有通识教育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来实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倩倩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作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存在公益性的公共服务属性和盈利性的企业私有制属性间的公私性质冲突,使得它在盈利需求、管理权限和发展目标上充满冲突与矛盾。通过英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商业性盈利和非商业性盈利的明确区分、遵守大学章程的合理治理模式、出资者与所有权间分离的相关启示,可通过国家层面制定混合所有制办学相关政策、梳理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内部治理机制、稳步推进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试点等举措,构建化解冲突与矛盾的发展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姣姣  
解放教育学力求唤起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觉醒,而教师权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形成,二者看似矛盾。随着解放教育学与教师权威的冲突的演变,解放教育学与教师权威必将走向融合,形成解放的教师权威,彼此达到完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访  
本文通过分析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通专融合"为理念,以课程体系和内容建设为核心,以管理机制为驱动,以教学模式改革为抓手,力图建立一套完整、可持续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和保障机制,推动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闫广芬  范秋艳  
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师范院校的发展理路,服务大学成为其核心题旨,然而学科发展与服务大学之间并非必然统一,二者在目标、逻辑、供需方面的冲突使得教育学科在综合性大学的发展遭遇瓶颈。矛盾中潜伏危机,但也蕴含张力,如何从矛盾当中寻求发展?教育学科在综合性大学的发展,是学科发展与服务大学同谐共振的关系生成过程,二者之间的张力在于在服务学校和学科发展之间寻找一种更高程度的和谐性。以服务学校滋养学科生成,以服务实践逻辑弥合学科理论逻辑,以复杂性思维统合多学科视角为学科发展与服务大学提供了"并驾齐驱"的可能性空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权贤佐  
This paper unveils ten important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that China's official statistics confronts during the transferring period.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