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25)
2023(2239)
2022(1493)
2021(1433)
2020(1164)
2019(2516)
2018(2520)
2017(4303)
2016(2878)
2015(3581)
2014(3694)
2013(3066)
2012(2823)
2011(2427)
2010(2366)
2009(2140)
2008(2075)
2007(1924)
2006(1606)
2005(1462)
作者
(5888)
(4834)
(4786)
(4655)
(3053)
(2390)
(2252)
(1886)
(1838)
(1826)
(1653)
(1641)
(1539)
(1513)
(1508)
(1477)
(1434)
(1421)
(1312)
(1310)
(1247)
(1215)
(1148)
(1148)
(1126)
(1117)
(1116)
(1114)
(1038)
(989)
学科
(6389)
经济(6382)
教育(5882)
管理(4649)
中国(4390)
(3917)
企业(3917)
理论(3882)
文化(3700)
业经(3529)
产业(3428)
(3223)
教学(2961)
政治(2859)
思想(2851)
思想政治(2794)
政治教育(2794)
治教(2794)
德育(2776)
研究(2329)
方法(2259)
(2168)
地方(1955)
市场(1861)
学校(1858)
文化产业(1771)
文化市场(1771)
工作(1692)
经济理论(1563)
企业经济(1510)
机构
大学(35538)
学院(30889)
研究(10630)
管理(9203)
(8344)
(8102)
师范(8084)
经济(8015)
(7803)
教育(7747)
理学(7747)
理学院(7566)
管理学(7262)
管理学院(7180)
师范大学(6425)
中国(6095)
科学(5845)
(5438)
北京(5099)
(4428)
中心(4398)
(4392)
(4170)
(4111)
研究所(3963)
技术(3597)
业大(3472)
职业(3364)
图书(3347)
研究院(3319)
基金
项目(19656)
研究(18326)
科学(15558)
基金(11980)
社会(11092)
教育(10491)
社会科(10353)
社会科学(10348)
(9201)
国家(9043)
成果(8786)
(8746)
编号(8690)
科学基金(7874)
(7415)
课题(7021)
大学(6528)
(6402)
基金项目(6049)
项目编号(5600)
规划(5453)
研究成果(4932)
(4761)
(4701)
(4688)
重点(4653)
(4494)
高校(4450)
(4426)
(4400)
期刊
教育(17351)
研究(14337)
中国(11103)
(10647)
经济(10647)
大学(5397)
学报(4887)
图书(4581)
高等(4364)
管理(3892)
高等教育(3717)
书馆(3714)
图书馆(3714)
科学(3564)
(3413)
学学(3325)
(3090)
职业(3019)
成人(2482)
成人教育(2482)
农业(2288)
技术(2204)
(2149)
论坛(2149)
(2135)
业经(1966)
财经(1946)
(1884)
金融(1884)
教研(1849)
共检索到54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汪明义  李咏梅  
大学的转型是一种文化的转型,是一种新的大学信念和大学身份的确立。众创时代中国大学的文化转型较集中地反映在大学的创业文化、质量文化、学术文化和引领文化等方面。大学创业文化处在大学发展的时代前沿,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从高教供给侧角度成为整个社会创业文化的关键环节;大学学术文化围绕创业文化既展示了发现的、整合的、应用的和教学的四类学术的丰富性,同时又自觉服务于大学创业教育的目标;根据新的创业文化和学术文化理念,大学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途径便是经由有形和无形的文化知识的创造,培养具有创业素养的学生;经过大学自觉的文化创造,大学的创业文化、学术文化和质量文化上升并"飞跃"到更高层次的引领文化。在引领社会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汪明义  
大学的本质是对大学是什么的回答,它既是大学实践的结果,是在历史中生成的,又是逻辑构建的结晶,是在理论中创造的。遵循大学之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演进过程,大学的本质呈现出家族相似性,是一个多元和合体。随着当代社会实践中人之文化本质的凸显,大学的文化本质也得以澄明。作为文化的存在,文化批判是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前提,民族文明再造是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目标,人类文明互通是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成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付八军  
大学转型与教师转型是相互依存的,在这种依存关系中,教师转型是第一位。从学理角度来分析,只有教师的转型,才能带来大学的转型;实现大学的转型,首先要有教师的转型。从历史角度来考察,大学从最初的教学型到研究型,再到后来出现的创业型,均是以教师进行相应的转型作为前提与基础的。从现实角度来验证,教师单一的专业成长模式导致大学的同质化倾向,教师的整体素质决定大学的发展状态,都体现了大学转型对教师转型的高度依存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强  
人的双重性存在以及理性对象的双重性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存在的提供了合理性依据。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本身的性质以及人们对二者的错误认识所导致二者的断裂产生了文化危机,文化转型成为必然。能整合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断裂并促使二者协调发展的新理性精神成为文化转型的主题,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模式为新理性精神提供了现实基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光钦  
大学转型是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历史选择和客观要求。但是,大学转型需要理性和自觉。转型的理性,首先需要转型理念的理性、转型精神的理性,进而达到转型决策的理性和实践操作的理性。大学理性促使着大学转型从理念的理性向实践操作理性的转型过渡。大学转型还依赖自身的精神自觉,并从精神自觉到行为自觉。精神自觉是大学转型的发展之根,它源于大学理性精神的形成;行为自觉是大学转型之干,其关键要素是制度自觉。大学的理性转型,客观上要求大学的转型行为应由市场决定,核心要素是行政权向学术权的转型。从本体论意义上看,大学转型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航标和大学结构性发展的一种文化形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大学的本质是研究学术、追求真理、创造知识、创新价值观和培育人才,其最本质的是求真育人,大学文化要建立在这个本质特征之上。大学具有传承文化、选择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功能,所以它有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责任。大学的文化建设重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学风建设及人格建设上。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大学文化首先要认同社会的主流文化。我们要在各种文化冲突和融合中,选择符合国情,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创造中国特色的大学新文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郝继涛  
战略与文化,孰先孰后文化与战略的关系,一直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在西方早期的文化著作中,很少有比较彻底变革的文化或者战略引导文化变革的案例。埃德加·沙因说:"文化是稳定的。……任何雄心勃勃的文化变迁都会导致集体性、大面积的焦虑和抵制。"似乎,文化是独立于战略而又难以改变的。西方文化理论基于的一个现实是,经历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金洲  王义全  
大学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教师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引领大学文化的发展方向。大学要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积极推进大学教师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大学教师文化为什么需要传承与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社会经济基础的巨大变动来看,我国社会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三个明显的社会转型期。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后教育是社会转型期的重要文化符号,代表了社会转型发展的继续教育文化价值指向。在"站起来"的社会转型期,城市电视大学利用当时先进的教育技术媒体——"电视",开启了我国工业化时期成人远程继续教育的文化先河;在"富起来"的社会转型期,电大在由"精英"式人才培养向职业人、岗位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化方面有意识地体现了终身教育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在"强起来"的社会转型期,转型升级了的开放大学(电大)体系,积极服务于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挂靠设置和内设了其他社会服务机构。在国家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布局中,开放大学(电大)向社会教育、社区教育、职业培训的转型体现出高层次的、普及的终身教育文化特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精神生活的贫乏以及精神产品价值的虚无是我们时代的主要标志。科学主义、技术主义、消费主义以及过度的专业主义导致我们时代的大学四分五裂。由于理念的式微,信仰的破灭,在转型过程中以价值认同为基础的学术共同体被利益分享的松散联合体所取代,人文主义的大学不可避免地滑向学术资本主义,昔日的象牙塔如今陷入被"收购"的险境。为避免转型时代大学转型的失控,有必要调整改革的思路,重塑大学的远景。对于大学转型而言,决定性的存在不是制度,不是建筑,不是金钱,也不是技术,而是远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汪明义  
大学文化由其理念要素、制度要素和特色要素构成。由这三个要素,推论出大学文化的内涵与崇尚学术、发扬民主、追求卓越密切相关。通过对大学文化内涵的充分挖掘,论证了崇尚学术、发扬民主、追求卓越是大学文化的本质属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蔡晓明  
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在不断提高,与各个以及地区的对外交流以及互动性更加良性,这不仅增加了对多元文化的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也提高了对多元文化的英语专业人才的质量要求。基于此,大学英语教学要在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内容的基础上以多元文化为背景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创新,从而为我国的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多元文化英语专业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赟  陈云涛  
高职文化作为特有的学校文化,秉持大学文化的功能,运用内隐的高教性、职教性属性和实用、开放、多样的文化特性作用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结构中的角色、任务、功能等进行了微调,促使根植其中的高职文化也要转型发展。文章结合现代职教体系对高职教育转型的导向,研究高职文化转型的目标,探索构建"一线多元"的高职文化转型路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锐  
策马扬鞭之后,全国最大的连锁百货集团--万达百货出现在了王健林面前;横刀立马之后,全球最大的不动产公司--万达地产展现在了王健林面前;刀光剑影之后,全球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万达院线呈现在了王健林面前;厉兵秣马之后,全球最大的体育经营公司--万达体育浮现在了王健林面前……。然而,62岁的王健林不会让自己享受马放南山与刀枪入库的片刻安逸与平静,其所号令的强大资本方阵正在向着全球最大的文化帝国城堡加速挺进与浩瀚集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