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1)
2023(5066)
2022(4310)
2021(4169)
2020(3330)
2019(7317)
2018(7200)
2017(11488)
2016(6384)
2015(7359)
2014(6647)
2013(5748)
2012(5237)
2011(4772)
2010(5050)
2009(4291)
2008(4095)
2007(3912)
2006(3322)
2005(2820)
作者
(14727)
(12313)
(12205)
(11522)
(7843)
(5786)
(5518)
(4682)
(4638)
(4443)
(4153)
(4121)
(3928)
(3853)
(3685)
(3668)
(3659)
(3614)
(3529)
(3509)
(3137)
(3018)
(2883)
(2836)
(2786)
(2754)
(2742)
(2698)
(2485)
(2453)
学科
管理(22361)
(22349)
(20952)
企业(20952)
(15738)
经济(15727)
技术(13607)
技术管理(11173)
中国(8001)
教育(7949)
理论(6822)
教学(6715)
业经(5829)
方法(4929)
(4398)
(4278)
学法(3946)
教学法(3946)
(3900)
(3784)
银行(3779)
产业(3675)
(3662)
(3657)
政治(3539)
思想(3489)
数学(3482)
数学方法(3383)
(3368)
地方(3367)
机构
大学(80456)
学院(77706)
管理(30438)
(27806)
经济(27144)
理学(26236)
理学院(25918)
管理学(25435)
管理学院(25254)
研究(24181)
(16484)
中国(16138)
(13814)
师范(13744)
科学(13213)
(12862)
(12788)
教育(12439)
师范大学(10966)
中心(10796)
技术(10731)
北京(10627)
(10322)
(10305)
财经(9841)
职业(9494)
研究所(9284)
(9182)
(8967)
业大(8737)
基金
项目(51843)
研究(44359)
科学(42308)
基金(34510)
(28536)
国家(28204)
社会(27421)
社会科(25903)
社会科学(25895)
科学基金(25654)
教育(23601)
(23259)
(18811)
编号(18734)
基金项目(18326)
(18278)
成果(16214)
创新(15751)
课题(14906)
自然(14578)
自然科(14345)
自然科学(14343)
自然科学基金(14131)
(12924)
大学(12687)
规划(12079)
项目编号(12010)
重点(11932)
资助(11902)
(11562)
期刊
(31707)
经济(31707)
研究(28568)
教育(28539)
中国(24505)
管理(14818)
(10149)
技术(9965)
科学(8783)
大学(8347)
学报(8292)
科技(7471)
职业(7102)
(6632)
(6088)
金融(6088)
学学(5990)
高等(5958)
图书(5863)
业经(5636)
(5615)
论坛(5615)
经济研究(5144)
高等教育(4964)
财经(4869)
农业(4742)
技术经济(4729)
(4371)
书馆(4369)
图书馆(4369)
共检索到125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同文  
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的转变,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紧迫形势以及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对人才素质需求的转变,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课程必须在理念、体系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高校工作实践表明,课程创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适应了社会职业需求,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谈松华  王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在教育体制改革总体部署中,第一次提出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任务。这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教育应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经历深刻变化所面临的战略性课题。如果说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和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而人才和教育的国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司金銮  
加快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步伐是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为迎接经济全球化与新经济的挑战和利用加入WTO的机遇,必须在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的同时,根据企业内、外部资源条件的不同,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在分析国外著名企业技术创新经验和中国企业特殊性基础上,确立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当代人类面临危机,不仅仅是资源与环境的危机,更是工业文明的危机。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既是工业文明的危机,同时也是催化新文明诞生的推动力。正在浮出水平的生态文明预示着当代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已经开启。处在新旧文明交汇中心的中国,肩负着生态文明模式创新的时代角色。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文明之路,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创新之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庆国  张玉新  侯世昌  胡鞍钢  
资源与环境退化产生的根源主要是由于经济活动中技术手段不合理的运用造成的 ,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又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来实现。所以 ,我们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进行重新反思 ,要充分认识技术创新的两面性 ,并通过寻求新的思路对传统技术创新体系加以调整和转换 ,使之能够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和自然复合系统协调、持续发展的结合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邹赐岚  
课程改革是高等工程教育顺应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实诉求,但在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进程中,课程改革依然存在与社会需求、学科需求、学生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探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课程范式未转向回归工程的"工程范式",致使学生"知"与"行"的分离。因此,提出重构"知行合一"工程课程范式策略:以提高工程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目标、以集成的思维重构课程结构、以校企协同育人方式重构课程实施。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阳镇  李井林  吴海军  陈劲  
在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企业尤其是业绩下滑企业重塑创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既有研究对企业业绩下滑的多维情境与创新战略决策缺乏系统性分析。本文以2005~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企业多维业绩下滑背后“穷则思变”逻辑下的积极战略变革观,并考虑产业政策中功能性政府补贴与选择性政府补贴在企业多维业绩下滑与创新中的调节效应,进一步验证积极战略变革和消极战略变革的政策供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不管是历史视角下的业绩下滑还是行业标杆视角下的业绩差距下滑都对企业创新投入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同时出现历史业绩下滑与行业业绩差距下滑对企业创新投入的驱动效应更为明显,多维业绩下滑下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利用式创新而非探索式创新;(2)政府补贴作为产业政策的主导工具,在产业政策支持情境下,正向调节企业多维业绩下滑与创新绩效,说明产业政策视角下的政府补贴有助于为业绩下滑企业开展创新战略提供资源效应;基于补贴类型细分视角,不管是选择性政府补贴还是功能性政府补贴,总体上都对企业多维业绩下滑与创新投入依然产生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3)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多维业绩下滑与创新投入在非国有企业、高竞争行业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为重新审视企业业绩下滑的多重状态提供了新的思考框架,并为转型中国家综合运用和强化选择性产业政策与功能性产业政策驱动业绩下滑企业创新提供新政策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青合  钟秋波  
当一个社会只能以动态的方式才能保持稳定,亦即当它需要不断地增长、加速、创新才能维持现有制度状态时,它就是现代社会了。~([1])今天的社会发展状况是前所未有的:拥有大学文凭并不能保证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才,尤其当你的技能是可以外包或由计算机程序模拟时。~([2])从现实情况看,社会发展加速状况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毋庸赘言,自主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质,它强调个体应该享有自主性,现代社会可谓是人自主性觉醒的时代。
关键词: ChatGPT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廷君  
文章以2000—2010年间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的地方政府管理创新项目作为分析单位,运用内容分析法从中探索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管理创新路径模式,通过定量分析总结并提出中国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四种路径模式,即并进型创新、行政-前驱型创新、政治-前驱型创新与缓进型创新,在此基础上,探索路径抉择规律,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国地方政府管理创新路径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田红云  
文章从供求关系、商品特性和技术三个层面分析了影响价值链不同环节利润分配的因素,揭示出利润从技术成熟的价值链环节流向不成熟环节的一般规律,比较了维持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对价值链不同环节之间利润转移的影响,对信息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战略选择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豹  顾益康  
浙江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也面临着城乡二元的体制机制障碍、要素瓶颈制约、制度政策束缚,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抉择是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联动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加快社会转型、经济转型和政府转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敏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征途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我们党在充分汲取国内外现代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我国的自然国情、发展的历史阶段相结合的创新抉择。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将生态化的原则、要求和目标渗透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之中,才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式生态创新型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开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玉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具有中国特色的必然选择。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一个不断探索、实践、创新的过程。"三个代表"思想丰富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保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敏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征途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我们党在充分汲取国内外现代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我国的自然国情、发展的历史阶段相结合的创新抉择。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将生态化的原则、要求和目标渗透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之中,才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式生态创新型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开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龙   贾瑞乾   雷良海  
选取2016—2021年我国A股2944家上市企业的数据,检验了地方主要官员变更所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及双元创新行为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官员变更会降低企业研发强度,并提高企业在探索式创新方面的投入占比。相比市委书记,市长的变更对企业创新行为选择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市长的学历和专业背景对其影响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产权性质和规模具有调节效应,显著影响了市长变更对企业探索式创新行为选择的作用效果;且市委书记和市长同时变更会带来更大的政治冲击,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也会随之加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