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7)
- 2023(876)
- 2022(765)
- 2021(869)
- 2020(680)
- 2019(1529)
- 2018(1469)
- 2017(1949)
- 2016(1781)
- 2015(2516)
- 2014(2583)
- 2013(1943)
- 2012(1771)
- 2011(1704)
- 2010(1813)
- 2009(1445)
- 2008(1340)
- 2007(1304)
- 2006(1121)
- 2005(1020)
- 学科
- 教育(5425)
- 教学(4621)
- 理论(3097)
- 学法(2651)
- 教学法(2651)
- 政治(2582)
- 思想(2581)
- 思想政治(2543)
- 政治教育(2543)
- 治教(2543)
- 德育(2538)
- 中国(2162)
- 学理(2008)
- 学理论(2008)
- 研究(1636)
- 学校(1629)
- 管理(1488)
- 高等(1367)
- 工作(1021)
- 高等教育(1015)
- 课程(909)
- 计算(905)
- 算机(904)
- 计算机(904)
- 机化(895)
- 计算机化(894)
- 生(760)
- 研究生(669)
- 文教(601)
- 组织(599)
- 机构
- 大学(21873)
- 学院(17352)
- 教育(8247)
- 范(6675)
- 师范(6652)
- 研究(6091)
- 师范大学(5379)
- 京(4935)
- 职业(4121)
- 技术(3902)
- 科学(3583)
- 江(3442)
- 北京(3406)
- 管理(3067)
- 技术学院(3001)
- 教育学(2960)
- 职业技术(2960)
- 所(2762)
- 州(2746)
- 理学(2551)
- 研究所(2532)
- 理学院(2444)
- 教育学院(2356)
- 图书(2280)
- 院(2244)
- 书馆(2228)
- 图书馆(2228)
- 中心(2219)
- 业大(2175)
- 管理学(2167)
共检索到33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常思亮
保守与超越是人类的一种共生现象,大学有效地承载这一共生活动。大学的超越不只是与时俱进,它超越实用,超越既有,超越天宇。在大学里,保守与超越是一对孪生姐妹。保守的价值往往被低估了,超越的意义离不开保守而存在。
关键词:
大学 保守 超越 共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海萍
保守与超越是人类的一种共生现象,大学有效地承载这一共生活动。大学的超越不只是与时俱进,它超越实用,超越既有,超越天宇。在大学里,保守与超越是一对孪生姐妹。保守的价值往往被低估了,超越的意义离不开保守而存在。
关键词:
大学 保守 超越 共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孔春辉
保守与超越是人类的一种共生现象,大学有效地承载这一共生活动。大学的超越不只是与时俱进,它超越实用,超越既有,超越天宇。在大学里,保守与超越是一对孪生姐妹。保守的价值往往被低估了,超越的意义离不开保守而存在。
关键词:
大学 保守 超越 共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昕
保守与超越是人类的一种共生现象,大学有效地承载这一共生活动。大学的超越不只是与时俱进,它超越实用,超越既有,超越天宇。在大学里,保守与超越是一对孪生姐妹。保守的价值往往被低估了,超越的意义离不开保守而存在。
关键词:
大学 保守 超越 共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又红
保守与超越是人类的一种共生现象,大学有效地承载这一共生活动。大学的超越不只是与时俱进,它超越实用,超越既有,超越天宇。在大学里,保守与超越是一对孪生姐妹。保守的价值往往被低估了,超越的意义离不开保守而存在。
关键词:
大学 保守 超越 共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吕鹏
大学教学在当前教学与技术深度融合的"智慧教学"时代有着特别热衷的技术兴趣取向,身处技术时代的大学教学理应有超越技术的价值追求。基于技术理性的视角,大学教学表征为效率最大化的技术思维、技术化取向的知识观、控制与被控制的技术秩序三重价值逻辑。三重价值逻辑的生成源于大学教学领域技术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围绕大学教学的价值追求,重拾大学教学人文向度的解决之道在于实现对技术认识论、实践工具论、教学知识论、评价方法论的超越。
关键词:
大学教学 技术理性 价值理性 超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益凤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精神,是现代大学对古典自由教育的继承和发展。然而,伴随"平庸时代"功利主义对大学教育的冲击,通识教育越来越多的强调实用知识,并表现出一种对研究理念的妥协和让步。最终,通识教育舍弃了传统自由教育理念中对理性自由、人生意义的探讨与追求,逐渐走向平庸。人文学科的式微与自由精神的缺失不得不说是现代大学通识教育所面临的严肃问题。回归自由,关注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是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应有之意,超越通识教育并走向自由高等教育是现代大学教育理念转型的关键。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自由教育 现代大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冀生
早期的西方大学曾经具有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 ,以维护其学术研究和教学自由的历史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 ,大学逐步走出了“象牙塔”,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同时也使大学面临一种艰难的选择———如何既适应社会又崇尚学术 ,怎样才能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的同时保持大学应有的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 ,时代强烈呼唤大学不仅要走出“象牙塔” ,还要超越“象牙塔” ,全面承担起时代赋予大学的教育责任、学术责任、既要服务又要引导社会前进的责任以及国际责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敏
大学学术的根本特征在于以"闲逸的好奇"精神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属于精神层面的高级活动,与物质利益应保持一定距离。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学术活动越来越离不开物质资源的保障和支撑,并发展到谁拥有丰富、优质的学术资源,谁的学术空间就更宽、成效也就更大的情况。由于资源依赖的过度,学术会产生异化腐化问题。学术与资源这种既离不开又不能"拥抱"过紧的矛盾复杂关系,决定着在追求治学自主自由、获得更大治学资源调动权的同时,要把握"治学"与"治资"的界限,建立学术资源的集体决策和外部监督机制,超越学术异化和腐化。
关键词:
组织控制 资源依赖 大学学术异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保守与超越是人类的一种共生现象,大学有效地承载这一共生活动。大学的超越不只是与时俱进,它超越实用,超越既有,超越天宇。在大学里,保守与超越是一对孪生姐妹。保守的价值往往被低估了,超越的意义离不开保守而存在。
关键词:
大学 保守 超越 共生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一军
人们对大学的社会认知把"高深学问"看成是大学的天然属性。随着知识的演化与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加快,大学"高深学问"课程体系面临质量危机,寻求基于"高深学问"的"个人知识"建构是课程改革的路径选择。在一般知识论中,个人知识被理解为主体在认识实践中将个人观念、价值取向以及实际需要投射于知识之中,并寻求自身的解放;在意会认知理论中,个人知识只是对科学知识性质的一种表达,强调知识的个人性、意会性和信念性;在社会行动理论中,个人知识是个人所掌握的分散的、在行动中生成于特殊情势下的知识。学生个人知识建构,包括主体解放的旨趣、意会认知的方法和行动学习的过程。旨在建构"大学个人知识"的学习向度,需推动学生成为自我探险者、建构学习共同体、服务学生的行动学习。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彭泽平 徐辉
批判不仅是大学的内在本性和重要功能,也是大学教学的应有向度和根本品性。大学要胜任知识创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与发挥自身批判功能等任务,就必须守护大学教学的批判品性,大力倡导理性的"质疑"与"反思",推动大学教学从单纯"传承"向"探究"转型并承担起反省与评论社会的责任,使大学课堂突破固守僵化的范式束缚,成为思想的历险、怀疑和辩论的场所以及涵养师生批判、创新精神及其能力的教育空间,进而使大学不断为社会发展与变革提供新的精神资源、创新思维及其创造力。
关键词:
大学教学 批判品性 学术自由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红旻
从教育理念来看,MOOCs不仅是一种主动性的心智训练,而且实现了广泛的知识交往和虚拟的科研-教学-学习一体化,对大学教育思想既有继承又有超越,不断推动大学在知识观、学习观、交往观和治理观等方面发生深度变革。中国大学应超越MOOCs的外在形式,学习其灵魂和精神,包括以独立思考、自由思想为前提,培养负责任的学习者;突破封闭的课程制度,开发与开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资源;转变标准化的学业评价观念,加大对学习研究的投入;完善课程认证体系,推动社会认可制度的建立。
关键词:
MOOCs 大学教育思想 继承 变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