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84)
- 2023(4564)
- 2022(3645)
- 2021(3445)
- 2020(2723)
- 2019(6008)
- 2018(6218)
- 2017(10078)
- 2016(6491)
- 2015(7830)
- 2014(8144)
- 2013(7051)
- 2012(6544)
- 2011(6035)
- 2010(6234)
- 2009(5502)
- 2008(5269)
- 2007(5089)
- 2006(4381)
- 2005(3921)
- 学科
- 管理(14230)
- 济(14094)
- 经济(14060)
- 业(9883)
- 教育(8995)
- 教学(8476)
- 企(8331)
- 企业(8331)
- 理论(7629)
- 中国(7598)
- 学(5473)
- 制(5464)
- 体(5217)
- 农(5113)
- 财(4435)
- 学法(4431)
- 教学法(4431)
- 方法(4076)
- 业经(3911)
- 银(3774)
- 银行(3761)
- 行(3670)
- 融(3604)
- 金融(3597)
- 地方(3476)
- 政治(3391)
- 学理(3364)
- 学理论(3364)
- 思想(3284)
- 和(3254)
- 机构
- 大学(84990)
- 学院(81189)
- 研究(30218)
- 管理(24423)
- 济(22568)
- 经济(21662)
- 理学(20244)
- 理学院(19868)
- 中国(19643)
- 科学(19337)
- 京(19205)
- 管理学(19122)
- 管理学院(18970)
- 范(17013)
- 师范(16826)
- 教育(16000)
- 所(15468)
- 农(15093)
- 江(14617)
- 研究所(14140)
- 技术(13817)
- 中心(13479)
- 师范大学(13446)
- 业大(12618)
- 财(12402)
- 北京(12399)
- 农业(11887)
- 州(11408)
- 院(11283)
- 职业(10960)
- 基金
- 项目(52860)
- 研究(43500)
- 科学(40190)
- 基金(32988)
- 家(28536)
- 国家(28216)
- 教育(24420)
- 社会(23377)
- 省(23298)
- 科学基金(23108)
- 社会科(21749)
- 社会科学(21741)
- 编号(20528)
- 划(20053)
- 成果(19429)
- 课题(16851)
- 基金项目(16684)
- 年(14322)
- 自然(13683)
- 自然科(13367)
- 自然科学(13360)
- 资助(13283)
- 自然科学基金(13084)
- 重点(12651)
- 项目编号(12527)
- 大学(12465)
- 规划(11564)
- 体(11425)
- 部(11323)
- 创(11249)
共检索到136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朝晖
针对大学语文合班课无法保障学生多样个性能动学习,以及课时少、任务重的问题,充分发掘"学习共同体"的优势,创建了宿舍学习共同体为主体,课堂学习共同体和社团学习共同体共同支撑的大学语文课程"学习共同体",最终形成过程与结果并重,把考试融入教学全程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学习共同体 教学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秦朝晖 傅书华
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应为大学生个体精神的成长与语文能力的培养,具体为:由"问题意识"构建大学语文的主体内容,通过"人文母题"的形式组织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用"深度语文"及通过体验、理解、表达实现对学生语文潜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大学语文 课程定位 问题意识 人文母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穆厚琴
面对大学语文的存废之争,文章指出,大学语文应该摆脱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的束缚,以崭新的教育理念致力于确立科学的课程目标,选取立足于语文文学性、人文性和当代大学生视角的优秀教材,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从而形成大学语文特色教学,增强课程魅力,为大学生实现思想和文化的超越奠定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华 张永辉
专题式教学是提升大学语文的课堂活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以教学目标的人文性、教学内容的立体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学习过程的延展性、评价方式的综合性为基本理念,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大学语文 专题 教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靖华
人文素养是文科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构建文科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要实现对"人"的关注,课程目标要实现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同步培养,课程内容要追求经典、高雅和具有理想的文字作品。在构建文科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实践中,应凝练课程教育理念,丰富学生职业化的文化内涵;精选经典教学内容,契合时代形成共鸣;教师主导,深度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以学生为主题,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
文科 高等职业教育 大学语文 人文素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莎
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提出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前提下构建大学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可行性,并讨论了平台核心模块与功能的设置。依托网络平台的新型教学模式,可拓展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外延,使大学语文教学从固定的教室延伸到无限的网络中,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从而实现语文终身学习的目标。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教学方式改革 网络教学平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姝琼
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承担着传统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弘扬的历史重任,对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传统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已经无法适应新课标的改革需求,在以人为本的新形势教育理念之下,大学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重新定位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和优化教学方法,全面改革大学语文教材,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由何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晓楠 杨冬 范晰 孙小越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全新的春天。然而,从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来看,很多高职院校将重点放在专业课程建设上,缺少对语言、文字的重视程度。大学语文是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公共课,它对于提高大学生理解和应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授课情况来看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就必须对目前不合理的教学现状进行改革。
关键词:
大学语文 课程 教学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晓楠 杨冬 孙小越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一半。随着高等职业院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从高职院校的教育和设置的研究机构来看,很多高职院校将重点放在专业课程建设上,缺少对语言、文字教育的重视程度。当前,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授课情况来看,其教学观念、目标定位、授课内容、授课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就必须对目前不合理的教学现状进行改革。
关键词:
大学语文 课程 教学改革 对策研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元华
长期以来,由于语文课程本体研究的薄弱与纷乱,我们对语文课程的把握飘忽不定,语文课程长期陷入"变革——纠错——变革"的动荡之中。明确语文课程的本体与核心成为语文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当务之急。从事实和直觉层面判断,语文课程的本体就是读书写文章。从原理上探讨,语用体验是语文课程的本体,语用体验效果最佳化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明确了语文课程语用体验本体、语用体验效果最佳化核心,不同时期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得失就一目了然。现阶段的语文课程改革的不足在于,不注重对语用体验本体和语用体验效果最佳化核心的整体把握,没有牢牢把握住话语意义的探讨必须来自话语最终回归话语。
关键词:
语文课程 本体 核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松毅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是近年来不断被教育界探讨的重要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紧扣职业特点和要求,才能够将其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关键词:
大学语文改革 兴趣 地域文化 职业需求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桂辉
大学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以唤醒教师的专业发展意向,提高教师的专业自觉能力为构建目标的学习型组织。根据学习共同体中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对象不同,大学教师学习共同体分为同行互助型、专家引领型、师徒带教型、跨界交融型四种组织形式。构建大学教师学习共同体,需要学校创新教师专业引领机制和学习共同体的自我更新和成长,也需要教师自愿自觉地追求专业发展。
关键词:
大学教师 学习共同体 组织形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静
在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通过构建高职语文课程体系来实施综合性的语文教育。遵循系统、多元、联系的原则,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由语文基础、口语交际、实用写作、文学审美、社会文化、语文活动等系列课程构成。
关键词:
高职 语文教育 课程体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温静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髓和人文精神,是文化传承与民族复兴重要的精神保障。"大学语文"课程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人格精神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对提高和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及传统民族文化素养大有裨益。为此,改进《大学语文》课程应从改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注重实践拓展、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和加大资金投入、充实教师队伍着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桂辉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学习型组织,其合作共享的组织形式、实践指向的活动方式和共存共生的价值导向对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丰富的价值,包括提高自为能力、实现主体交往、提升实践智慧、生成支持环境。
关键词:
教师 学习共同体 专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