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78)
2023(6373)
2022(5305)
2021(4793)
2020(3711)
2019(8351)
2018(8188)
2017(14572)
2016(8359)
2015(9621)
2014(9795)
2013(9329)
2012(9191)
2011(8684)
2010(9029)
2009(8216)
2008(8228)
2007(7667)
2006(7106)
2005(6715)
作者
(24179)
(20040)
(19975)
(18894)
(12847)
(9533)
(9164)
(7791)
(7732)
(7404)
(6848)
(6718)
(6558)
(6544)
(6331)
(6081)
(5979)
(5872)
(5838)
(5785)
(5302)
(4978)
(4858)
(4748)
(4719)
(4536)
(4529)
(4520)
(4160)
(3997)
学科
(38291)
经济(38253)
管理(18576)
(18070)
中国(16936)
地方(16423)
(12378)
企业(12378)
(11808)
业经(10078)
地方经济(9420)
(8960)
教育(8742)
农业(8387)
(7834)
金融(7834)
方法(7596)
(7586)
银行(7578)
(7509)
(7030)
发展(6696)
(6668)
环境(6617)
理论(6573)
(6372)
(6234)
贸易(6222)
技术(6017)
(5894)
机构
大学(117838)
学院(115811)
研究(47084)
(45948)
经济(44744)
管理(38125)
中国(35232)
理学(30920)
理学院(30397)
管理学(29733)
管理学院(29502)
科学(27815)
(27402)
(24375)
(21506)
研究所(21442)
(21025)
师范(20861)
(20584)
中心(20583)
(19893)
北京(18573)
(17083)
(16830)
师范大学(16553)
教育(16275)
财经(15672)
业大(15339)
(15067)
农业(15030)
基金
项目(68279)
研究(55381)
科学(53328)
基金(44806)
(37874)
国家(37422)
社会(33712)
社会科(31784)
社会科学(31779)
科学基金(31472)
(29196)
教育(26683)
(24245)
编号(24098)
基金项目(23035)
成果(21660)
(21646)
课题(18924)
发展(17884)
资助(17869)
(17544)
自然(17480)
自然科(17024)
自然科学(17022)
自然科学基金(16674)
重点(15976)
(15843)
(14646)
大学(14530)
(14402)
期刊
(63892)
经济(63892)
研究(45455)
中国(37632)
教育(29464)
(20509)
学报(16683)
管理(16344)
科学(15407)
(15370)
农业(14419)
(14396)
金融(14396)
大学(14017)
业经(12073)
学学(11370)
技术(10980)
经济研究(9925)
图书(8901)
问题(7931)
财经(7771)
(7516)
(6865)
(6808)
书馆(6738)
图书馆(6738)
(6581)
论坛(6581)
职业(6455)
(6013)
共检索到210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显章  
大学是社会的文化高地,大学应当提升文化自觉,努力构建以和谐文化为内涵的大学理念,促进精神与物质、科学与人文、通与专、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个性与共性的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尚钢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要树立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改革中讲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抓质量,在质量中显特色,在特色中上水平。紧紧抓住改革、稳定、发展、质量、特色、水平六个关键词,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大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光荣  
为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是大学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发展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应掌握以思维基础训练为前提、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取问题解决教学、提高认知知识、展示思维过程等方法,达到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的目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冀生  
大学理念在中国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一是从汉武帝到清朝晚期,奉行的是孔子儒学"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教育理想;二是从1905年晚清政府做出"废科举,兴学堂"的重大决策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以"注重理性,学术自由"为核心的西方近、现代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在曲折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念"。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科学总结大学理念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开创中国教育和大学创新新局面,是我国教育战线面临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傅林  胡显章  
大学的办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办学中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价值判断和理想追求,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清华大学的办学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适应我国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也是几代清华人追寻大学理想、殚力于大学内在价值追求的过程。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邓群  
分析了女性馆员从事图书馆工作所具备的十大优势 ,指出了女性馆员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认为只有采取多种措施 ,提高女性馆员的整体素质 ,才能应对新时期的各种挑战 ,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鹏  
本文从分析我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现状入手,指出了其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基于与时俱进、和谐发展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理念,提出了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对策,以期为现阶段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桂华  
从世界教育中心的转移,说明教育发展的社会系统性质。从哲学的视角,分析了认识论、政治论和人本论三种哲学观的交互作用和冲突融合,构成了现代大学发展理念的基础与大学发展的历史。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状况提出了大学发展在战略研究上,要解决有设计无理念的问题;在办学方式上,要解决有层次无类别的问题;在管理体制上,要解决有模式无活力的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已呈现明显的省市差异。上海、北京的职业教育,由于其特殊的城市定位,规模并不大,但办学经费比较充足,理念较为先进,因此质量处于最前列。江苏、浙江、广东、山东、河南、重庆等省市,与其经济结构与发展速度相适应,这些省市的职业教育总体上规模很大,质量也较高,其中有的省市的职业教育还处于快速发展状态。然而还有许多欠发达省份,不仅其职业教育规模偏小、质量不高,而且这些省市并不重视职业教育,有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迅  
构建当代大学新理念,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真正站在哲学高度,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视角全方位审视。大学理念应是一个“理念群”,包括核心理念 (原生理念或元理念)、基本理念和具体办学理念。核心理念对任何时候、任何形式的大学都具有普适意义;基本理念要鲜明体现时代精神;具体办学理念要遵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区域高校的自身特色。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关鑫  李富明  L.TOBBACK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课题组  宋立  王蕴  郭春丽  
促进消费增长,不仅是短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需要,也是中长期结构调整、发展机制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需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先金  
中国大学目前发展面临的困境本质上是大学理念的缺失。大学改革的困惑实质上是由于大学理念的迷茫,由于深度混乱的理念。大学理念在认识上仍存在需要澄清的误区,如将朴素的想法、一般性理论误当作理念,将当下的简单行动误看作理念指导下的实践。在大学理念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改革与创新,还需要传承与守望;不仅需要行动,还需要主体性的觉解;不仅需要理论的务虚,还需要实践与发展。因此,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大学理念的价值与意义。只有在反思的基础上,才可能在大学理念建设上体现出中国意识、中国方案,在大学发展上体现出中国模式、中国风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宣勇在《人民日报》5月31日撰文指出,大学要和谐发展,其一,就必须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大学对社会的适应,决不是牺牲大学时社会的引领功能为代价的,大学只有在引领社会时,才能更好地和谐发展。这是大学形成、保持、发展鲜明个性和特色的根本,在本质上是与国家社会利益相一致的。保障大学对社会的引领需要强调大学的独立性,但是,如果忽视政府和市场对大学的推动与制约,过分强调大学的学术权威,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孔钢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大学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体系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具有重大作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中,如何保证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和谐理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和谐发展的角度来探视大学发展中的若干关系问题,并尝试构建解决这些问题的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