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7)
2023(8811)
2022(7148)
2021(6766)
2020(5847)
2019(12978)
2018(12859)
2017(24245)
2016(13603)
2015(15423)
2014(15053)
2013(14664)
2012(13422)
2011(11645)
2010(11969)
2009(11295)
2008(11605)
2007(10459)
2006(9170)
2005(8509)
作者
(36445)
(30421)
(30400)
(28704)
(19833)
(14779)
(13857)
(11711)
(11606)
(11144)
(10345)
(10242)
(9856)
(9764)
(9354)
(9115)
(9047)
(9012)
(8918)
(8849)
(7542)
(7521)
(7280)
(7087)
(7071)
(6791)
(6762)
(6621)
(6090)
(5967)
学科
(76343)
(72775)
企业(72775)
管理(58102)
(57012)
经济(56939)
业经(25358)
方法(24815)
(24059)
(21289)
(20772)
财务(20768)
财务管理(20760)
企业财务(19766)
数学(17431)
数学方法(17349)
农业(16230)
技术(15425)
(14398)
(12675)
理论(12631)
(12452)
企业经济(12030)
中国(12007)
(11864)
经营(11546)
(11041)
技术管理(10356)
地方(10029)
体制(9711)
机构
学院(190693)
大学(189499)
管理(79821)
(76787)
经济(75064)
理学(68312)
理学院(67645)
管理学(66795)
管理学院(66415)
研究(56287)
中国(44092)
(39887)
(38310)
科学(31272)
(30809)
(30609)
财经(30148)
(27332)
(26430)
业大(26257)
中心(25728)
北京(24876)
(24297)
农业(23797)
商学(23260)
(23192)
研究所(23091)
商学院(23051)
师范(23036)
财经大学(22051)
基金
项目(119569)
科学(96581)
研究(92850)
基金(86761)
(72368)
国家(71592)
科学基金(64834)
社会(59041)
社会科(55912)
社会科学(55897)
(49618)
基金项目(46857)
教育(43695)
自然(41694)
自然科(40759)
自然科学(40749)
自然科学基金(40112)
(39260)
编号(38816)
资助(34099)
成果(30750)
(30741)
(28727)
课题(26533)
(26415)
重点(25866)
创新(25710)
(25220)
大学(25036)
(24999)
期刊
(93890)
经济(93890)
研究(60593)
中国(42556)
(36060)
管理(34469)
(29563)
教育(27732)
科学(23274)
学报(22091)
农业(20534)
大学(19128)
技术(18221)
业经(18106)
(17368)
金融(17368)
学学(16681)
财经(15733)
(13851)
(13627)
财会(12848)
经济研究(12646)
问题(11748)
技术经济(11390)
现代(10623)
会计(10467)
商业(8998)
世界(8887)
科技(8866)
通讯(8742)
共检索到294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方厚政  崔琳  
本文以四川川大智胜软件有限公司为例,依据公司在图像所、图像图形有限公司、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这三个发展阶段的股权分配及变化情况,分析了大学衍生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必要性和效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建华  王若凡  
科研组织衍生企业(academic spin-offs)是科研组织将学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创办的企业。近年来,我国的科研组织衍生企业与日俱增,但经营业绩并不理想。其中,公司治理机制特别是高管激励的有效性一直被认为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我国境内上市的94家科研组织衍生企业为样本,从不同实际控制人的视角,探讨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和晋升激励三种高管激励模式对企业综合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实际控制人为母体科研组织的衍生企业,其高管激励模式与实际控制人为非母体科研组织的衍生企业显著不同;薪酬激励与晋升激励对科研组织衍生企业综合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股权激励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许纪校  李娜  
一、高科技企业技术人员与股权激励(一)高科技企业技术人员高科技企业技术人员是指在高科技企业中拥有现代科学理论知识、现代科学技术和丰富实践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方厚政  崔琳  
本文探讨了大学与科研人员之间的利益关系与冲突,并从股权激励与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关于大学科研人员道德风险治理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班颖杰  张龄艺  
股权激励是缓解现代股份制公司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国有企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企高管的股权激励问题尤为重要。对此,本文结合现实与政策背景,研究2005~2018年中国国有上市企业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随着我国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逐渐完善,股权激励机制会推动企业综合绩效的提高;2.在目前两种常见的股权激励方式中,股票期权有利于实现企业绩效的可持续增长,而限制性股票由于具有惩罚性特征,会对企业绩效长期增长形成限制。这表明,引导和支持更多国有企业引入长效的股权激励机制,有利于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于雅萍  姜英兵  
股权激励计划作为长期激励制度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采用,其中民营企业和高科技公司更倾向于采纳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一直以来备受学者关注,但实证研究结果并不统一,也缺乏个案公司层面的数据支撑。文章选取浙江大华股份有限公司,基于股东—管理者—员工这一完整的委托代理链条,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发现股权激励能够通过促进高管增加研发投入,并且促进员工增加创新产出的方式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罗建强  杨子超  
服务衍生已成为制造企业实施服务型制造的主要手段,但受资源、地理与能力的约束,制造企业选择将部分衍生服务外包。将衍生服务外包任务划分为拓展服务广度与增强服务深度两项,针对多任务委托代理问题,以双方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衍生服务外包双任务激励契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服务承包商两项任务产出的努力水平与制造企业激励强度直接相关,且其最优产出努力水平与运营能力呈正相关,与各自任务边际努力成本变化率、绝对风险规避度以及外生不确定程度呈负相关;服务承包商对某项任务相对重要性的调整将影响最优产出努力水平以及制造企业对该项任务的激励;制造企业最优激励强度与两项任务的外生不确定程度呈负相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银雪  张庆君  
近年来,我国发布多项政策大力支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以智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分别考察股权激励的不同激励标的物和激励有效期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股权激励的实施提高了智能制造业的研发投资水平,但是不同的激励条款对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其中股票期权激励比限制性股票激励对研发投资的促进效果更明显;相比短期内的股权激励,长期的股权激励对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进一步分析研究了股权激励提高企业研发投资的内在原因,认为股权激励的实施一方面降低了高管的短视性代理问题,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向银行传递积极信号从而增加企业的长期信贷资金,使高管有足够动力和资金进行研发投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进富  朱玉丹  张颖颖  黄涛  
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是推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制度设计。现有研究多从权力改革视角探究赋权科研人员的作用效果,忽视了权力改革后组织能力支持对赋权效果的重要影响。选取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深入探究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组织能力与衍生创业的关系。结果发现,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赋权对科研人员衍生创业具有正向影响;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收益权下放程度与科研人员衍生创业呈倒U型关系;组织能力中的组织文化塑造能力、组织资源整合能力和组织制度构建能力分别在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影响衍生创业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汪来喜  
文章从论述互联网企业慧聪集团实施股权激励制度、实现18年快速发展壮大经验入手,分析和探寻知识型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重要性,为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提出:知识型民营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实施股权激励制度,必须建立在明确人力产权,创造股权激励的环境,明析行业特征与股权激励关系的基础之上。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于林  赵士军  李真  
本文在分析ATC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基础上,对股票期权转换成限制性股票及其行权进行了思考与探索,提出了以股权激励的方式强化员工工作满意度和投入度的对策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海燕  周明钰  季博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创新型企业不断增多,创新已然成为许多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激励企业员工的手段,自2006年起在国内开始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所采用。文章以信维通信为例,从股权激励角度出发探索创新型企业股权激励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信维通信上市以来实施的三期股权激励计划各有特色,通过对比分析前两期股权激励发现:第二期激励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优于第一期。结合股权激励和创新绩效相关理论得出结论:股权激励要素以及企业所处阶段的不同会导致激励效果的差异。在处于成长期的创新型企业中,于高管而言,限制性股票激励效果优于股票期权;于技术骨干而言,选择股票期权激励模式效果更佳。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侠  沈小燕  
投资决策是决定公司价值创造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公司价值和经济增长的源泉,必然也受到管理层动机的影响。由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导致的代理问题会影响高管人员的投资决策,导致公司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由于投资对经理人兼具私人收益与私人成本,股权激励作为解决代理问题的一种长期激励方式,可能改变上述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其设计、实施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高管人员的行为,进而影响公司的投资行为。本文以光明乳业为例,分析股权激励如何影响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并给出对策性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叶陈刚  刘桂春  洪峰  
股权激励被视为解决研发支出中代理冲突的重要工具,但现有经验证据并不稳定甚至相互矛盾。基于股权激励异质性的视角,本文引入新的股权激励特征——股权激励价值的股价及股价波动率敏感性,考察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支出的驱动机制,并利用2006-2012年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支出的驱动机制包含风险规避效应与激励效应两个相反维度,最终驱动方向与强度取决于两类效应的博弈;限制性股票的风险规避效应显著强于股票期权;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显著强于限制性股票;市场竞争程度、企业产权性质与授予动机对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的两类效应产生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红军  任建华  王立杰  
股权激励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企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实施。针对目前我国关于股权激励的研究和实践大多集中在经理股票期权等适合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模式上 ,对于如何在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研究还较少的现状 ,本文对创业型企业如何实施股权激励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