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82)
2023(6012)
2022(5185)
2021(4919)
2020(4176)
2019(9281)
2018(9168)
2017(16877)
2016(10123)
2015(11473)
2014(11455)
2013(10607)
2012(10021)
2011(9223)
2010(9447)
2009(8526)
2008(8339)
2007(7730)
2006(6973)
2005(6289)
作者
(27787)
(23135)
(23103)
(22270)
(14903)
(11052)
(10713)
(9031)
(8889)
(8706)
(7830)
(7759)
(7501)
(7456)
(7304)
(7303)
(7101)
(6986)
(6754)
(6656)
(5965)
(5755)
(5547)
(5484)
(5363)
(5285)
(5139)
(5092)
(4793)
(4792)
学科
(29933)
经济(29907)
管理(24681)
(22814)
(17029)
企业(17029)
方法(12196)
(11711)
数学(11016)
中国(11013)
数学方法(10808)
教育(8798)
(8263)
(7971)
农业(7580)
(7152)
贸易(7150)
(6975)
业经(6925)
教学(6508)
地方(6470)
(6434)
理论(6425)
(6172)
及其(5917)
政策(5371)
(5359)
银行(5339)
环境(5213)
(5176)
机构
大学(136764)
学院(133540)
(50882)
经济(49510)
研究(49216)
管理(47926)
理学(40920)
理学院(40379)
管理学(39454)
管理学院(39193)
中国(34148)
科学(30148)
(29340)
(25726)
(25010)
(24079)
(23160)
师范(22982)
研究所(22774)
(22408)
中心(22117)
业大(21027)
农业(20298)
北京(18940)
教育(18815)
师范大学(18161)
财经(18137)
(17764)
(17101)
(16481)
基金
项目(86584)
科学(68198)
研究(67821)
基金(59270)
(51228)
国家(50694)
科学基金(42687)
社会(40160)
社会科(38001)
社会科学(37991)
(35817)
教育(34891)
(30961)
基金项目(30287)
编号(29371)
自然(26740)
成果(26655)
自然科(26123)
自然科学(26116)
自然科学基金(25688)
资助(24828)
课题(22540)
重点(20012)
(19844)
(19540)
(18543)
大学(18384)
(18283)
项目编号(17534)
(17358)
期刊
(57751)
经济(57751)
研究(46376)
教育(34168)
中国(33889)
(23447)
学报(21301)
科学(18356)
大学(17282)
(17141)
管理(17138)
农业(16399)
学学(14524)
(13400)
金融(13400)
技术(11898)
业经(9733)
经济研究(9072)
财经(8681)
(8482)
图书(8427)
职业(7858)
(7566)
问题(7132)
(7049)
论坛(7049)
(6921)
科技(6597)
(6181)
国际(5971)
共检索到212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维平  丁晓蔚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全国43所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素质现状进行大样本调查,结果显示,大学英语教师虽善于从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但收集、评价和应用文献证据的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较弱,科研方法较单一,理论和国际视野不够开阔。对此,提出从教师层面重视文献,提升多元理论素养;结合教学,应用循证教研方法;术业专攻,建设循证科研团队。从学校层面,教师评价向教学研究倾斜、搭建阶梯式科研平台、提供均衡充足的科研资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雷小生  刘淑春  
高职院校必须通过科研促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师资水平。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教师科研素质偏低、科研意识薄弱、科研组织机构不健全等问题。笔者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培养的途径,为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蒋伟  
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高等学校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提高认识,通过建立健全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政策机制,构建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高起点选聘教师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等措施,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燕  
大学英语教师专业水平直接影响高校英语教育的质量。要确保高校英语教育的高质量,就要提升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此,本文在明确界定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归纳分析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基础上,就提升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爱民  孟晓敏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普遍较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志凤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但目前高职院校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功能,课内外教育缺少内涵和整体规划,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少有完善,难以彰显高职教育特点,亟须遵循职教规律,重塑育人理念,服务培养定位,吸纳和对接企业优秀文化,注重考核激励,融入专业教学,促进学生成才成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龚云霞  
文章论述了大学英语教师科研素质的内涵,培养大学英语教师科研素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师科研素质的现状及原因,提出大学英语教师要培养科研兴趣,掌握科研方法,激发科研热情,增强提高科研素质的自觉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沈洪  
我国社会的中产阶级已经出现并扩大,成为维系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师作为其中的重要群体,其心理健康素质对个体身心健康、学校教学、学生全面发展、乃至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总体来看,我国教师友善、利他,自我概念清晰,幸福感与价值感指数要高于其他社会群体,尤其是高校女性教师的社会适应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都较高。但部分教师依然存在职业倦怠等心理健康问题。本文从社会、学校组织环境、教师个体三层面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欣  
音乐素质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关键部分,预期的教学目标是梳理学生音乐知识、提升学生智商和情商、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同时还对学生的音乐潜能进行有效开发。但就当下的实际开展状况而言,与预期的教学目标之间仍然有很大差距: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普遍偏弱,同时对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缺乏正确的认知,参与系统音乐教育的机会不多;学校在音乐素质教育方面也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材内容不足和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使得音乐素质教育很难得到有效开展。文章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培养大学生音乐素质的对策,实现大学生音乐素质的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史振立  
本文在分析当代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大学生信息教育的层次及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目的和现实意义,进一步提出了当前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潘敏  
本文通过对700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现态进行测试、问卷调查,阐述了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对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策略进行了有益探索,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力华  刘后根  林斌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农村存在大量劳动力剩余;农民文化、科技素质较低,与城市居民及发达国家比较在存在较大差距。无论从新农村建设要求出发,还是从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角度来分析,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劳动力培养,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多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造就新型农民,都是当前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丰林  
高校社团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组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反映了高校的育人理念、办学特色、管理机制、校园文化和创新程度。只有在实践中准确地认识高校社团发展现状,客观地分析制约高校社团发展的原因,明确和坚持高校社团发展的思路,才能不断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一、正视高校社团发展的现实困境近年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等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玲  
质量竞争是当今企业发展兴衰成败关键,企业高度重视员工的职业精神、职业理念,重要的是诚信敬业和社会责任感。新生代农民工要增强职业稳定性并做出成绩,良好职业素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质缺失的现状,强调职业素质对就业的重要性,提出培养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质的途径,为新生代农民工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阳美  杨丽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