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50)
2023(5297)
2022(4469)
2021(4129)
2020(3492)
2019(7640)
2018(7635)
2017(13944)
2016(8143)
2015(9437)
2014(9545)
2013(8742)
2012(7947)
2011(7256)
2010(7429)
2009(7172)
2008(7099)
2007(6541)
2006(5878)
2005(5577)
作者
(20978)
(17665)
(17463)
(16874)
(11240)
(8301)
(8066)
(6697)
(6613)
(6475)
(6044)
(5911)
(5776)
(5652)
(5620)
(5354)
(5292)
(5235)
(5211)
(5089)
(4576)
(4215)
(4184)
(4122)
(4049)
(4048)
(4016)
(3881)
(3472)
(3411)
学科
管理(29572)
(24923)
经济(24852)
(23933)
(21613)
企业(21613)
(12016)
(11857)
中国(9125)
方法(8762)
(8166)
(7580)
财务(7564)
财务管理(7545)
业经(7202)
企业财务(7186)
数学(7150)
数学方法(7058)
体制(7055)
教育(6986)
(6814)
(6545)
银行(6540)
(6211)
理论(5906)
(5810)
金融(5808)
(5204)
(5105)
制度(5104)
机构
大学(115800)
学院(109638)
(43836)
经济(42764)
管理(40002)
研究(36080)
理学(33919)
理学院(33501)
管理学(32871)
管理学院(32654)
中国(27103)
(25556)
(23986)
财经(19126)
科学(18895)
(18355)
(17251)
(16844)
中心(16395)
(16377)
师范(16248)
北京(15179)
研究所(14623)
财经大学(14239)
经济学(14060)
(13936)
(13822)
业大(13333)
(13294)
师范大学(12973)
基金
项目(69392)
科学(55690)
研究(55627)
基金(50113)
(41670)
国家(41293)
社会(36301)
科学基金(36274)
社会科(34283)
社会科学(34275)
教育(28170)
(27181)
基金项目(26009)
编号(22915)
(22822)
自然(21247)
成果(21225)
自然科(20754)
自然科学(20750)
自然科学基金(20383)
(20150)
资助(19939)
课题(17125)
(16773)
大学(16143)
重点(15811)
(15316)
教育部(15208)
(15124)
国家社会(14763)
期刊
(51806)
经济(51806)
研究(40190)
中国(29676)
教育(24112)
(22346)
管理(16743)
学报(15156)
大学(13857)
(13649)
科学(13482)
(12225)
金融(12225)
学学(11434)
财经(10608)
(9094)
技术(8928)
农业(8768)
经济研究(7656)
业经(7632)
问题(6547)
财会(5641)
图书(5527)
会计(5500)
(5482)
职业(5400)
(5385)
高等(5111)
理论(5093)
科技(5077)
共检索到180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长  
自我约束机制是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外部环境发展变化和内部改革逐步深入的迫切期待。大学自我约束机制的形成,首先要明确其基本的理论范畴,解决一系列重要的认识问题,同时更要深入分析其建构路径,明确基本的行动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以恒  刘明浚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谈到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时提出,“学校要善于行使自己的权力,承担应负的责任,建立起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我们在学习《纲要》的过程中,对于、“大学的自我约束机制”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现不揣浅陋略陈于下,以就教于大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赵红卫  
内部控制是现代组织的重要特征,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拉开了高等学校建构内部控制的序幕。但当前对高校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指导实施的范畴边界和框架基础,亟待从理论上探究其基本范畴,从实践上建构其框架体系。内部控制是高等学校现代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运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可划分为内部控制观念、内部控制活动、内部控制体制、内部控制机制等四个基本范畴,在这一范畴观基础上,建构以内部控制观念为核心,以内部控制信息化为保障,适切我国高等学校特色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从而推动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驰程  
现代社会是诚信需求日益增长的社会,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诚信是市场秩序的支柱,失信必然会损害市场,丧失市场。因此, 无论哪一种市场经济,实际上都离不开诚信,都应大力倡导诚信,只有这样,市场才会更加繁荣、更加健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祝志勇  
深化劳动范畴的认识 ,是事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与分配制度的一项重大经济理论课题。劳动范畴扩展的动力机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规律 ,表现为剩余劳动生产与剩余劳动分配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劳动 (者 ) ,从生产角度来说 ,能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提供剩余劳动的从业者 ,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 ;从分配角度来看 ,剩余劳动 (在劳动者之间 )分享制 ,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劳动者应成为有产者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齐民  郝生跃  
在介绍美国大学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对美国大学研究生教育的自我约束与评估机制作了重点分析。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龚唯平  
在所有制理论研究上,我们面对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作为经济范畴的所有制范畴来源于马克思的思想遗产。这一事实必然引导出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怎样理解马克思的所有制范畴。过去对所有制范畴的认识,一直是作为定义之争进入传统的所有制研究的理论视野的。人们对所有制基本理论的探讨,始终是围绕着对马克思关于所有制概念的理解进行争论,总是希望将所有制范畴凝化成为一条僵硬不变的定义。本文力图突破传统的所有制研究视野,独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泓远  
本文从起源、历史、制度、含义、性质、数量、形式、阶级八个方面对所有制与产权两个经济范畴进行系统比较,认为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攻关”阶段,只能从社会制度或宏观整体上强调所有制度,在企业制度或微观因素上强调产权制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赞晓  
本文就经济学界只讲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指出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应该涵盖流通资料所有制,并对二者作出分析区别,肯定流通资料所有制应是商品经济中的特有范畴。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石秀和  陈阿兴  沈宏超  
商业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概念,同时,商业不仅是一个产业范畴,而且是一种经济关系范畴。在商业发展不同的历史阶段,商业范畴的内涵是各不相同的。现代商业范畴较之古代、近代商业范畴是一种扬弃。商业范畴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关系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及加入WTO后我国商业的有效监管和高效发展。本文试图循着商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探讨有关商业范畴的演化历程及其现代涵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陆剑鸣  陈晓琴  
一、自我约束必须选择一个明确的目标状态约束,有管束和控制的意思。从字面上说,自我约束,可以理解为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科学意义上的约束、控制,是指一种特定的调节作用。一个复杂而有组织的系统,为了保持其某种稳定状态,或达到某种特定的状态,必须根据内部和外部各种变化进行调节,不断克服系统的不确定性。科学意义上的约束,控制,是指这种特定的调节作用。自我约束也应理解为能发生这种作用的自我调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罗生全  杨柳  
中国教师教育学的建设历程是在时空转换、群体交互、实践经历之中曲折而来,具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典型特征,其本质是中国教师教育学在哲学社会科学诸多学科范畴中不断寻求并确立自我的过程。建设属己的教师教育学,是教育学科拓展研究边界的理性自觉,也是彰显教师教育学之于中国教育现代化从而中国教育学科现代化建设独有的价值贡献。中国教师教育学的系统建构,要在主动辨明教师教育学学科属性和学科范畴的基础上,以现代性和科学化的思维对教师教育学属己的理论体系、学科制度、学科专业队伍、人才培养模式等领域进行持续和深入研究,并以中国教师教育学建构的特有致思方式和行动方案,向世界教师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先治  
会计学范畴可划分为理论范畴、应用范畴和影响范畴。从这三个方面分别界定和明确不同会计学范畴的内涵与边界,有利于会计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会计准则体系与管理会计规范体系的建设,还有利于拓展会计视野、提升会计学的地位与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志荣  
如何认识资本范畴,社会主义经济中能否运用“资本”这个概念?长期以来是有争论的。作者根据马克思关于资本的一般规定性与特殊性的理论,提出了资本一般表明的是资本的共性与本质,而资本的特殊则显示资本与何种生产方式相联系,反映和体现不同的生产关系。资本是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共有范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存在着资本范畴。作者对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资本范畴提了自己的见解。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董葆茗  
效率范畴在经济学中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本文把效率分为微观效率,交换效率和组合效率加以论述。效率分层的研究表明,微观效率是生产经营方面的效率,交换效率是分配中的效率,组合效率是政府行为产生的效率。三个层次的效率相互依从、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相互推动,构成了效率范畴的一个完整的运行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