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4)
2023(13728)
2022(11799)
2021(10855)
2020(9047)
2019(21070)
2018(20883)
2017(39633)
2016(21941)
2015(25160)
2014(25697)
2013(25140)
2012(23948)
2011(22087)
2010(22626)
2009(21304)
2008(21490)
2007(19771)
2006(17501)
2005(16436)
作者
(65246)
(54745)
(54604)
(51997)
(34897)
(26233)
(25027)
(21305)
(20698)
(19697)
(18594)
(18340)
(17599)
(17407)
(17226)
(16912)
(16490)
(16246)
(15874)
(15841)
(13936)
(13541)
(13310)
(12541)
(12500)
(12307)
(12297)
(12273)
(11172)
(10913)
学科
(95761)
经济(95618)
管理(66081)
(61810)
(50586)
企业(50586)
方法(37045)
数学(30783)
数学方法(30498)
中国(28902)
(27408)
(25111)
地方(23807)
业经(23056)
(22642)
(19891)
农业(18207)
(17464)
银行(17424)
(17105)
贸易(17091)
(16837)
金融(16833)
(16759)
理论(16594)
(16468)
(15351)
(15323)
(14701)
环境(14696)
机构
大学(328840)
学院(324204)
(133736)
经济(130700)
管理(121183)
研究(113888)
理学(102685)
理学院(101439)
管理学(99755)
管理学院(99130)
中国(86826)
(70873)
科学(67985)
(65895)
(58560)
(55511)
研究所(52379)
(52321)
中心(51799)
财经(50599)
业大(46208)
(45676)
(45630)
北京(45472)
师范(45233)
农业(43164)
(41135)
经济学(40845)
(40558)
财经大学(37137)
基金
项目(203188)
科学(159729)
研究(152466)
基金(144971)
(124759)
国家(123630)
科学基金(105532)
社会(96262)
社会科(90980)
社会科学(90956)
(80782)
基金项目(76432)
教育(71767)
(67662)
自然(65894)
自然科(64316)
自然科学(64297)
编号(63515)
自然科学基金(63165)
资助(59036)
成果(54417)
(47675)
重点(46178)
(45808)
课题(45059)
(42488)
(40729)
创新(39565)
大学(39559)
教育部(39384)
期刊
(160217)
经济(160217)
研究(104120)
中国(74910)
(52742)
(52482)
学报(49551)
管理(46491)
教育(46012)
科学(45703)
大学(38676)
学学(35064)
农业(34999)
(33354)
金融(33354)
技术(27975)
业经(26715)
财经(26092)
经济研究(24640)
(22477)
问题(21096)
(18379)
图书(16865)
(16580)
技术经济(16131)
(15552)
理论(15359)
商业(15166)
世界(14698)
科技(14640)
共检索到512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卫东  
大学组织行为是指大学组织及其成员在一定组织结构和环境中,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为实现各自的组织角色、目标所作的决策和行动。目前的大学组织理论较为侧重于静态的结构性分析,而相对缺乏一种"行动理论",大学组织研究的组织行为学转向是一个理论发展趋势。研究大学组织行为规律是制定高等教育政策和大学内部政策的基础,研究大学组织从组织行为的角度能够进一步深化对大学组织特性、组织文化、价值取向、组织变革的理解,从而在更深层面上洞悉大学组织。对大学组织行为发生机制的分析应从大学的行为动力机制、组织决策、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四个方面建构分析框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蒋友梅  
大学教师行为的功利取向在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的环境下不可避免,这种取向是制度环境的产物,有着广泛深厚的合法性基础。大学教师行为的功利取向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大学教师的觉悟和思想道德水平,这种取向的存在更多地是在知识生产模式变革语境下制度环境的产物,是现行的知识生产制度注重知识生产的效率和结果所导致的,在很大程度上是近年来大学知识生产中的激励机制的强化所导致的非预期的结果。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大伟  李文婷  欧亚萍  朱晓宇  胡艺馨  
前瞻行为作为组织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受到了诸多学者的日益重视,其影响因素众多,多数研究也已展开。然而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详细梳理的研究并不多见,对该行为产生的理论基础以及发生机制更是缺乏总结。通过梳理前瞻行为的影响因素,探寻相关的理论解释基础,可以提出前瞻行为的发生机制模型,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大伟  李文婷  欧亚萍  朱晓宇  胡艺馨  
前瞻行为作为组织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受到了诸多学者的日益重视,其影响因素众多,多数研究也已展开。然而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详细梳理的研究并不多见,对该行为产生的理论基础以及发生机制更是缺乏总结。通过梳理前瞻行为的影响因素,探寻相关的理论解释基础,可以提出前瞻行为的发生机制模型,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锡荣,杨菲,杨建  
针对“双创”时代众包激励的迫切需要,通过对众包文献的编码分析,构建由内在需要、能力禀赋、外在条件联合驱动的众包行为发生机制模型。其中,内在需要作为众包动机直接转化为众包行为,能力禀赋和外在条件分别作为众包能力和众包条件对转化过程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从唤醒众包需要、训练众包能力、完善众包条件3个方面,迅速推进众包模式的普及,为“双创”提供研发人力支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国兴  林伟纯  郎玫  
中央环保督察是环境领域"督政"的重要制度,其直接作用对象是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地方政府行为是动力和约束两个维度多种因素综合交织的结果。基于此,本文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的动力及所受约束出发,构建中央环保督察压力下的地方环境治理行为发生机制的分析框架。以2018年被督察的30个案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 QCA)探究压力和约束共六个条件变量相互交织对地方环境治理行为的复杂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地方环境治理行为的发生有两种路径:(1)环保压力驱动模式,环保压力是地方环境治理行为发生的关键因素;(2)拐点型模式,经济约束与资源约束是地方环境治理行为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从完善地方政府生态政绩考评体系,健全环境治理领域转移支付制度和财政税收政策及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晓红  徐雷  杨卫华  
以内部动机理论和情境力量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15家企业96个团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Amos和SPSS的PROCESS插件进行统计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心理授权在变革型领导和员工创新行为间起中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显著正向调节心理授权在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间的中介作用,即在高质量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下,变革型领导通过心理授权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显著,在低质量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下,该中介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段锦云  张晨  田晓明  
员工建言行为对组织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领导是影响该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综述对近十年来关于领导因素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研究中的自变量、作用机制及情境条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红雷  
节粮减损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增产难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分析了粮食产后损失现象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粮食从生产到消费经过农户阶段性储藏、企业储存储、物流运输和加工转化等产业链环节,导致粮食产后损失的主要因素是尚未建立现代化的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粮食加工产业链发育程度低、粮食价格改革滞后、地方政府责任不清等。在此分析的基础上,从建设现代粮食流通体系、改善仓储物流设施,引导企业适度加工、促进副产物综合利用和理顺粮食价格引导居民合理消费等方面提出了治理措施,以减少粮食损失浪费,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巫强  刘志彪  
本文认为,中国沿海地区以消费品为主要内容的出口增长奇迹的取得,是由从国外大量进口先进的机器设备来实现的。这是沿海地区企业在出口导向战略驱动下,面对国际市场更为苛刻的质量标准,而本土装备制造业又无法提供合格制造装备时的一种理性的响应。对此现象可以用"为出口而进口"或"进口引致型出口"的术语来进行描述。本文将产品质量偏好引入垄断竞争的贸易模型,由此发现在产品质量提高后,消费品厂商面对的国际市场需求会增加;进口合适的机器设备能提高消费品厂商短期出口规模与利润,并导致该行业的整体出口扩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燕凌  刘远风  
公共服务资本化是公共服务受益连续性和差别化在市场条件下进入资产价格的表现。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获得更多公共服务资本化收益,拥有更强的公共服务融资能力。本文案例分析表明,城市财政支出资本化到房地产价格、农村财政支农支出资本化到土地流转价格,城乡公共服务资本化程度的差距不断扩大是产生城乡差距的内生机制。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应积极消除造成城乡差距的内生原因,加大农村公共服务直接投入,努力培育农村公共服务资本化环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新芝  陈斐  
本文借鉴了物理学中势差的概念与原理,用两区域产业转移模型,从经济势差、产业势差、成本势差、交易成本势差、技术势差五个方面对我国东部发达省级区域与欠发达省级区域的产业转移发生势差进行综合评价。基于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历年年鉴的数据测算出各发达区域至各欠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发生势差的评分结果。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各发达地区转移至各欠发达地区的转移趋势可以用产业转移发生势差加以估计,各地区的产业转移发生势差综合评分与各地区在中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基本保持一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春超  
本文考察了农户家庭内部就业决策机制和外生动态就业决策机制。在农户家庭内生决定机制的分析中,笔者按照特定的经济收入水平将农户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生存压力型农户、效益追求型、经济发展型。研究发现:3种类型的农户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家庭内生就业决策机制:第一,生存压力型农户的就业决策行为受到替代效应的影响较收入效应更大。第二,效益追求型农户在收入处于较低水平阶段,其就业决策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当家庭收入增长到一定的程度后,其主要的就业领域发生了变化,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此时的非农化趋势更强。第三,经济发展型农户为了保持效用的较高水平,通常将其家庭成员的自身劳动、雇佣劳动与其资本相结合以更好地获...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永明  汪明  
从教学认识论的理论视角来看,知识教学包括知识打开、知识内化和知识外化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有各自独特的内涵和方法,又有特定的先后顺序,同时它们又相互包含,循环不断,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知识教学不是单维的发展,不是单向的流程,不是单一的方式,而是全面的发展,是复杂的过程,是多样综合的方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亓玉新  陈同扬  
管理者可信行为是管理者的一种意志行为,能够建立和增强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有利于组织内部信任氛围的有效构建。本文对管理者可信行为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梳理,发现可以从工作能力、价值观念、工作方式三个方面对管理者可信行为进行归纳。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本文探讨了管理者可信行为的产生机制,认为管理者可信行为的形成取决于以下三个前因变量:管理者对于实施可信行为的态度、管理者实施可信行为的主观规范和管理者对于实施可信行为的知觉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