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9)
2023(11406)
2022(8999)
2021(8157)
2020(6450)
2019(14616)
2018(14512)
2017(25668)
2016(15508)
2015(17887)
2014(18200)
2013(16599)
2012(15681)
2011(14492)
2010(14846)
2009(13377)
2008(13130)
2007(12331)
2006(11395)
2005(10785)
作者
(41955)
(34701)
(34386)
(33139)
(22255)
(16467)
(15814)
(13628)
(13491)
(12792)
(12015)
(11656)
(11417)
(11177)
(10973)
(10652)
(10463)
(10273)
(10186)
(10004)
(9206)
(8611)
(8514)
(8248)
(8168)
(7930)
(7922)
(7888)
(7051)
(6933)
学科
(58892)
经济(58824)
管理(36256)
(32045)
中国(27627)
(24065)
企业(24065)
地方(21031)
(19116)
业经(17026)
教育(15367)
方法(13666)
理论(13529)
农业(13237)
(12961)
(12711)
(11717)
(11325)
(11256)
银行(11232)
(11206)
金融(11205)
地方经济(11029)
(10986)
发展(10151)
(10108)
数学(9893)
(9838)
数学方法(9767)
教学(9765)
机构
大学(211955)
学院(208684)
研究(77764)
(77206)
经济(75202)
管理(67389)
中国(55947)
理学(55293)
理学院(54497)
管理学(53243)
管理学院(52841)
(47310)
科学(46197)
(39609)
(39425)
师范(39140)
(38737)
(36347)
研究所(35375)
中心(33894)
(33064)
教育(31413)
北京(30994)
师范大学(30757)
(29562)
财经(28700)
(27821)
业大(27215)
技术(26937)
(25792)
基金
项目(125238)
研究(103746)
科学(98525)
基金(82932)
(69679)
国家(68875)
社会(62351)
社会科(58709)
社会科学(58696)
科学基金(58291)
教育(53526)
(53193)
编号(46213)
(44649)
基金项目(42575)
成果(41931)
课题(36428)
(33611)
自然(32471)
资助(32359)
自然科(31694)
自然科学(31688)
自然科学基金(31083)
(30919)
重点(29667)
发展(27779)
(27660)
规划(27499)
项目编号(27441)
(27245)
期刊
(102325)
经济(102325)
研究(76414)
中国(61082)
教育(57507)
(33270)
学报(31642)
(29985)
管理(28472)
科学(27967)
大学(25838)
技术(22918)
农业(22757)
(21763)
金融(21763)
学学(21504)
业经(17919)
图书(17758)
职业(17014)
财经(15772)
经济研究(15573)
(13778)
问题(13503)
书馆(13489)
图书馆(13489)
(13424)
论坛(13424)
(11973)
(11284)
技术教育(10648)
共检索到356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金奇  
新一轮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在大学再学术化背景下,为实现大学学术功能、形态的多元化和多样性要求而进行的一次关于大学学术研究功能、形态和实践范式的再分工和再调整;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一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实践,在我国高等教育内部建立起学术性与应用性两种相对分立的教育实践体系;它对地方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理念和形态的转变提出了现实要求,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坚持对大学学术研究分化现象的肯定性和批判性双重价值评价,以及坚持大学学术的根本价值和保持大学学术形态多样性的统一,应该成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的两项基本原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金奇  
从固守学术的一元价值目标和单一的功能形态,转变为坚持学术二元价值理念融合和多种功能形态并存,当代大学进入了再学术化时代。博耶的大学学术分类理论使大学再学术化具备了学理的基础和范式的支撑。大学再学术化是当代大学学术的新常态,是在传统的大学学术体系基础上大学学术价值理念、制度体系和实践模式的创新与重构。大学再学术化引发并加剧了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进而对大学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及大学组织目标的全面实现造成了新的挑战。基于当代大学再学术化的基本特征与规律,积极引导大学教师学术职业的理性融合和有序分化,努力实现坚持大学学术的根本价值和保持大学学术的多样性的统一,是当今大学组织运行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继军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将给教师带来到行业企业学习锻炼、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提高应用创新能力、主动服务社会发展的新压力。教师需要在学校的引导和帮助下,正确认识转型发展的现实意义,与学校形成转型命运共同体;主动深入行业企业锻炼,更新知识结构,提升实践教学和应用研究能力;充分了解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将压力转变为与学校共同转型发展的动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传远  
在高校教师群体中,成人高校教师是一个有别于普通高校教师的特殊人群,他们的学术职业发展一直是一个难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和成人高校转型,从与普通高校教师比较的视角,认清和给予成人高校教师正确的学术职业权利和地位,寻求成人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的良性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峰  
随着高等教育的演进,不同功能定位的高校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表现出特色生动的教育格局,地方性本科院校表现出区域性特征,也面临着一系列压力。为获得区域性办学的竞争力,突出应用性的同时,师资教学能力的发展成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法对地方本科高校师资的专业素养需求、目标定位进行推导,并结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制度化应用型教学师资的培养体系、校企合作模式下进行应用型师资培养、构建双型师资联合性协同工作模式等师资发展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金奇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既要明确坚持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转型,更要关注其学术研究宗旨和实践形态的转型。地方本科院校学术转型的基本内涵,是在坚持现代大学多元学术构架的前提下,注重和突出学术研究的应用性和服务性价值取向与功能特征;其学术转型的理念和目标,体现着当代大学学术内涵与形态的多元、分化、转型的特质,也响应了办学定位和转型发展的实践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学术转型是在当代大学学术多元、分化的框架体系内进行的,其学术内涵和形态同样是多元和分化的。为此,维持和应对多元学术价值取向和实践范式之间的张力,是推进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顾荣  
高校教师学术发展力是指高校教师具有可持续的学术发展能力,学术发展力是高校教师专业学科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高校推进教师学术发展力的成长与发展,需要以科学化的学术发展力评价指标引导高校和教师开展有目的性的学术能力提升,将高校教师学术发展力融入实际教学之中,并且以切实的薪酬制度保障高校教师的学术发展力的发展与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曲铁华  冯茁  
高校教师是一种学术性专门职业,学术性是高校教师的最基本特质,是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核心,也是衡量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价值向度。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在于通过自我反思、合作以及必要的专业引领和政策支持,不断提升其教学、研究及服务社会的学术品位、学术修养和批判精神,进而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实现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愿景,须为其提供专业学术发展的政策导向和政策立法;开展专业对话,形成合作的教师文化;形成专业自我,建立关于教育的哲学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余斌  夏琍  
近年来,教师校本专业发展的引入成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教师发展的突破口,但在操作过程中缺乏系统性,从而影响到教师自身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美国丹佛大都会州立学院的教师校本专业发展实践的考察,试图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为我国高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阅雄  
如何解决地方本科高校教师多元发展体系的缺失问题?博耶的多维学术观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多元化教师发展体系的观点提供了支撑。湖州师范学院通过构建"多方位"的教师发展支撑保障体系、健全"多维度"的校本研训体系、改革"多样化"的教师发展模式和营造"多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了教师全员、全面、个性、自主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史静寰  李一飞  许甜  
基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2010年在全国40余所大学采集的教师和大学本科生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大众化阶段高校教师学术职业分化中的生师互动模式进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已开始出现功能分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的院校及教师职业分化是影响生师互动的直接因素和变量;生师互动与学生成长、学习收获和就学满意度直接相关;生师互动作为教育场景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深受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和教师职业变迁的影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曲殿彬  赵玉石  
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提出:"研究制订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这意味着在政府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将进入布局结构新的调整期。至此,地方本科高校"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主动服务于经济转型升级已经提到地方本科高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谷正气  
地方本科高校要向既适应现代大学理念又彰显地方特色的现代应用型高校深度转型。深度转型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就是要从知识本位转向综合素质本位。学校深度转型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转型。地方本科高校深度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目标的实现要靠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才能达成。从外部来说,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在经费投入、政策倾斜等方面的支持;从内部来说,地方本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达云  李永  
自2012年教育部启动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评选工作以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在国内高校不断兴起、创建和架构。各高校对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广泛建设,在组织层面上为强化与支持"教与学"提供了一种补偿式的可能。虽然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或保持独立建制,或挂靠其他机构,但作为服务性学术实体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应强在《江苏高教》2014年第6期中撰文,论析了政府在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的责任与作为,及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否能达到政策目标。就政府在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的责任而言,首先政府要主动将高等教育改革纳入法制化轨道,在做出涉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政策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