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8)
- 2023(5057)
- 2022(4193)
- 2021(4122)
- 2020(3377)
- 2019(7685)
- 2018(7756)
- 2017(11885)
- 2016(8548)
- 2015(10108)
- 2014(10317)
- 2013(8813)
- 2012(8054)
- 2011(7473)
- 2010(7650)
- 2009(6289)
- 2008(6156)
- 2007(5694)
- 2006(4904)
- 2005(4492)
- 学科
- 教育(23390)
- 济(15633)
- 经济(15622)
- 中国(13371)
- 理论(11262)
- 教学(11094)
- 管理(11038)
- 业(8956)
- 方法(8477)
- 企(7072)
- 企业(7072)
- 数学(6655)
- 研究(6514)
- 数学方法(6499)
- 学(6273)
- 学法(5987)
- 教学法(5987)
- 农(5673)
- 思想(4953)
- 学理(4916)
- 学理论(4916)
- 政治(4851)
- 发(4816)
- 学校(4677)
- 思想政治(4666)
- 政治教育(4666)
- 治教(4666)
- 德育(4629)
- 业经(4427)
- 高等(4417)
- 机构
- 大学(106988)
- 学院(98924)
- 研究(38087)
- 教育(36060)
- 范(29817)
- 师范(29667)
- 管理(26659)
- 京(25012)
- 济(24838)
- 师范大学(24378)
- 经济(23830)
- 科学(23416)
- 理学(23126)
- 理学院(22604)
- 管理学(21704)
- 管理学院(21480)
- 所(18381)
- 技术(18106)
- 江(17801)
- 中国(17664)
- 职业(17302)
- 研究所(16995)
- 北京(16764)
- 农(16480)
- 中心(15499)
- 业大(15160)
- 教育学(13756)
- 院(13717)
- 州(13440)
- 农业(12940)
- 基金
- 项目(64542)
- 研究(57500)
- 科学(51741)
- 基金(39683)
- 教育(39456)
- 家(33373)
- 国家(32848)
- 社会(31334)
- 省(29381)
- 社会科(29279)
- 社会科学(29271)
- 编号(27526)
- 划(27057)
- 科学基金(26960)
- 成果(26673)
- 课题(24544)
- 年(21329)
- 基金项目(20243)
- 规划(18087)
- 重点(16939)
- 部(16250)
- 项目编号(16169)
- 资助(15494)
- 发(15455)
- 大学(15434)
- 自然(15122)
- 性(15000)
- 度(14986)
- 教育部(14851)
- 研究成果(14808)
共检索到162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梁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应金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光华
西北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建校历史最为悠久的综合性大学。其前身陕西大学堂成立之初,就提出要培养"博古通今,适于世用"的"庠序通才"。抗战时期,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办学的目的是要培养"能治学、治世、治人、创业之通才与专才"。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侯外庐、张岂之等历届校长的大力倡导下,特别是我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岂之
10年前,教育部召开了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启动了一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我国高校的素质教育。10年来,包括试点学校在内的众多高校,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世界高教界所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是一个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为了把10年来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成果和经验进一步总结和推广下去,本刊特刊载张岂之、杨叔子两位知名专家的文章,并欢迎广大读者就此踊跃投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岂之
致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教授的一封信(节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召开专题研讨会的通知,我早已收到,研讨会的主题很好。我本来计划参加研讨会的,后来因事不能参加,特向您请假。不过,有些意见我想以书面提出来,供研讨会参考,如有不妥处,敬请指正。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海涛
大学有三大职能,外显的大气象和内涵的自由、民主、科学和创新精神;近代以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失衡带来大学精神的失落及种种弊端.为此,必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它不仅是针对时弊而提出的,而且是大学理想的合理成分.
关键词:
大学 理想 文化素质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辅相
论大学素质教育文辅相“素质”一词,已广泛见之于中央文件、报刊杂志和人们言谈之中,计划生育中讲“人口素质”,体育竞赛中讲“身体和心理素质”,民族比较中讲“民族素质”,还有“公民素质”,“干部素质”,“职工素质”,“群体素质”,“教师素质”,“学生素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龚放
试论大学素质教育●龚放一、应变与发展:大学素质教育的缘起100多年以前,马克思曾经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对劳动者素质“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的客观要求,及其同私有制条件下人的片面发展、畸形发展之间的深刻矛盾。马克思敏锐地看到:“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楚廷
素质教育主要是靠校长、靠教师去做的。校长是教师头,所以更特殊一些,责任也更大一些。但素质教育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教师的素养,取决于教师对实践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力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大成 孙刚成
大学精神可以称为大学素质教育之魂,因为大学精神可以为大学素质教育提供价值导向,指导学人信念养育,并通过自身规范的轨迹与清晰坚定的内涵指向给大学素质教育以方法论的启示,使大学素质教育有望落到实处。同时,大学精神可以引导学人在宽松、人本的环境中追求自我超越,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为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不竭动力。
关键词:
大学精神 大学素质教育 价值观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雷晓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庞海芍 郇秀红
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在中国大学已经开展了20余年,尽管其概念和内涵已经发生一些漂移和变迁,但由其引发的大学教育的三大变革却意义深远。一是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强调培养专才转向更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制器"走向"育人"。二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识选修课从无到有,质量不断提升;公共基础必修课的设计思路也在发生变化,与通选课一起发挥素质教育作用。三是引发了"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本科培养模式改革试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南利华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和不可或缺的方面。本文从音乐与教化、音乐与思维、音乐与交往三方面分析了音乐教育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针对目前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第一,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大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第二,多渠道构建大学音乐教育的实施途径;第三,全面提高大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义遒
本文叙述通识教育在中国实施的过程,指出它是中国高等教育为摆脱计划经济时代过分专业化教育的束缚、面向社会、适应经济体制转轨而推行的一种改革。1995年起在全国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推动了这一改革进程,而国外的博雅教育和港台地区的通识教育促进了通识教育在大陆的实施。作者认为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树立做人和做事的正确态度与能力,实施通识教育的主渠道是开设通识课程。作者阐述了开设通识课程的原则、要求、做法以及教师的条件,叙述了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