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2)
- 2023(10791)
- 2022(9359)
- 2021(8706)
- 2020(7383)
- 2019(17171)
- 2018(17150)
- 2017(31391)
- 2016(17524)
- 2015(20032)
- 2014(20584)
- 2013(19835)
- 2012(18790)
- 2011(17078)
- 2010(17543)
- 2009(16233)
- 2008(16563)
- 2007(15524)
- 2006(13389)
- 2005(11973)
- 学科
- 济(67888)
- 经济(67816)
- 管理(54475)
- 业(52536)
- 企(44350)
- 企业(44350)
- 方法(30666)
- 数学(26125)
- 数学方法(25836)
- 中国(19899)
- 农(19095)
- 技术(18001)
- 财(17878)
- 学(15699)
- 业经(15444)
- 地方(14927)
- 理论(13836)
- 制(13539)
- 贸(12931)
- 贸易(12922)
- 农业(12737)
- 易(12479)
- 技术管理(12442)
- 教育(12078)
- 银(11447)
- 银行(11411)
- 和(11383)
- 务(10918)
- 财务(10890)
- 行(10858)
- 机构
- 大学(258478)
- 学院(254852)
- 济(98586)
- 经济(96209)
- 管理(95948)
- 研究(84303)
- 理学(82336)
- 理学院(81290)
- 管理学(79636)
- 管理学院(79131)
- 中国(62900)
- 京(54898)
- 科学(53638)
- 财(46526)
- 农(43912)
- 所(43500)
- 江(41747)
- 研究所(39362)
- 中心(39053)
- 业大(38466)
- 范(36599)
- 财经(36547)
- 师范(36241)
- 北京(34629)
- 农业(34608)
- 州(33114)
- 经(32873)
- 院(30087)
- 经济学(29732)
- 技术(29026)
- 基金
- 项目(164339)
- 科学(128973)
- 研究(122050)
- 基金(115927)
- 家(100562)
- 国家(99632)
- 科学基金(85077)
- 社会(75048)
- 社会科(70849)
- 社会科学(70827)
- 省(67445)
- 基金项目(61892)
- 教育(59002)
- 划(56472)
- 自然(54773)
- 自然科(53542)
- 自然科学(53522)
- 自然科学基金(52589)
- 编号(50663)
- 资助(46481)
- 成果(42807)
- 创(39290)
- 重点(37451)
- 课题(36784)
- 部(36092)
- 创新(35796)
- 发(35786)
- 大学(32644)
- 科研(31236)
- 教育部(30821)
共检索到388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保全 罗承选 潘利梅
协同创新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大科学时代的背景下国家推动和实施的重大战略工程,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协同创新不仅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客体的创新,更需要本质意义上的精神发展——以人为主体的创新;不仅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对科学研究的实践互动与密切合作,更是精神和文化层面上的深入交流和高度认同。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髓所在,有着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双重特性以及特殊的研究视角。原创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艳民 张言彩
利用1991—2010年中国创新活动的数据,以校企联合申请专利数表征校企协同创新产出,以政府支持力度、产业结构特征、人力资本条件和市场制度4个间接指标反映创新环境,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来实证分析创新环境对校企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创新环境的4个要素对校企协同创新产出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总体来看,校企协同创新能力受外界创新环境要素的影响,国家创新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校企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协同创新 创新环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晓飞 张明艳 张蕊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文章认为协同创新的核心目标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作为推动创新的重要途径的协同是随着生产力发展从协作、协调发展而来、符合当代创新需求的要素所有者组织机制。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规定协同创新的概念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协同创新的组织运行提出构想:以需求为导向、建立产权明晰的组织、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创建科技信息中介。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合作者有机构成 协同 组织原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启红
加强协同创新视野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根本要求。当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明显不足。树立协同创新理念,准确把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三层含义。通过构建递进式"三阶"课程平台、建立"创智"体验中心、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健全激励引导机制等多种途径,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与水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铭之
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决定了开展协同创新的必要性。从"知识三角"生态系统的视角,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创新可通过协同科研、协同育人和协同产业化的深度互动实现以技术知识"生产—传播—转移"为特征的协同创新;而重构协同创新的组织格局、保障协同创新的利益共赢、提高协同创新的组织能力则是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小红
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优势,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河南理工大学作为煤炭高校,积极贯彻和落实"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加强产学研合作,着力推动行业高校科技创新,在学科建设、团队凝聚、知识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力地支撑了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协同创新 体系构建 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丽曼
本章首先剖析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诱因及校企协同创新的内涵,揭示了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阻力与动力,并从技术协同、人才协同、制度协同等角度给出完善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协同创新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业转型升级 协同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奇富
"协同创新"的政策要求和"新四化"建设特别是县域"新四化"建设的战略实施,对高职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也为高职院校寻求服务区域发展的主战场提供了难得的契机。高职院校要围绕这一创新诉求和特色需求,通过"县校协同创新"实现产学研合作创新并以此转变社会服务方式,通过构建联动机制、推进办学模式管理创新、凸显功能优势"三管齐下"的实质性行动,不断提高其县域-区域发展服务能力。
关键词:
县校合作 协同创新 社会服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姚奇富 熊惠平 郑琼鸽
姚奇富、熊惠平、郑琼鸽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2期中撰文,详细阐述了高职教育"县校合作"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的基本内涵,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构建高职教育"县校合作"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该文所说的高职教育"县校合作"协同创新机制,是指以县政府和高职院校为主导的、政校企所(科研院所)等相关利益方多元协作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而实现资源共享和创新共赢的组织和制度安排。"县校合作"协同创新机制共有三个特点:1.从合作主体来看,呈现县校主导、多方协同的特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奇富
"协同创新"的政策要求和"新四化"建设特别是县域"新四化"建设的战略实施,对高职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也为高职院校寻求服务区域发展的主战场提供了难得的契机。高职院校要围绕这一创新诉求和特色需求,通过"县校协同创新"实现产学研合作创新并以此转变社会服务方式,通过构建联动机制、推进办学模式管理创新、凸显功能优势"三管齐下"的实质性行动,不断提高其县域-区域发展服务能力。
关键词:
县校合作 协同创新 社会服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玉来 李玉铭
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高等教育新形势新任务所决定的,适应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应探索建立学科资源共享和开放机制,课程共享、学分互认与名师资源互惠机制,科学的教育评价与人才激励机制,促进思政课教学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协同创新 路径设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云慈
本文从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来源、解构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入手,遴选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主要风险源,创建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指标体系;运用贝叶斯网络法,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进行分析评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蓝晓霞 刘宝存
政府是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发起者和主要推动力量。由政府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不仅能更有效地使用资金和资源,还能大力促进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界的密切合作。美国政府在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保障、科技政策引导、经济手段支持、中介平台服务等方面,这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政府 产学研合作 协同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国忠 巫程成
在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服务类高职院校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但由于受制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性不足、政策引导功能不强、院校内部自身动力不连贯等诸多因素,导致在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时面临困局。文章试图从协同创新视角剖析院校、社会、政府方面协同要素、创新要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究构建多维协同的服务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胡颖
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大学办学理念,指大学基于集成、合作、融合与共享的价值准则,谋求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提高功能活动效率、水平与质量的思想观念。它既是大学办学内生的需要,又是社会发展对大学所提出的新要求;既是大学创新由割裂走向融合、由分散走向集成的客观要求,又是大学自身突破传统创新的必然结果。大学是协同创新的主体,集成是其灵魂,提高办学水平是其根本目的,合作共赢是其保障。建设适应协同创新理念的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大学办学理念 现代大学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