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62)
- 2023(10364)
- 2022(8012)
- 2021(7210)
- 2020(6057)
- 2019(13374)
- 2018(13580)
- 2017(24798)
- 2016(14423)
- 2015(16601)
- 2014(16974)
- 2013(15586)
- 2012(14020)
- 2011(12610)
- 2010(12714)
- 2009(12101)
- 2008(11877)
- 2007(11013)
- 2006(9808)
- 2005(9263)
- 学科
- 济(48347)
- 经济(48243)
- 管理(44606)
- 业(38325)
- 企(32487)
- 企业(32487)
- 中国(18289)
- 制(16460)
- 财(16255)
- 方法(16205)
- 农(15574)
- 业经(13892)
- 数学(13116)
- 数学方法(12932)
- 体(12852)
- 学(11552)
- 理论(10588)
- 银(10350)
- 银行(10325)
- 教育(10312)
- 务(10076)
- 财务(10034)
- 财务管理(10007)
- 行(9874)
- 农业(9804)
- 企业财务(9529)
- 融(9508)
- 金融(9501)
- 体制(9436)
- 地方(9089)
- 机构
- 大学(200999)
- 学院(196353)
- 济(74851)
- 经济(72967)
- 管理(69952)
- 研究(68384)
- 理学(59066)
- 理学院(58354)
- 管理学(57108)
- 管理学院(56749)
- 中国(51517)
- 京(43335)
- 科学(40815)
- 财(39594)
- 所(34251)
- 农(33613)
- 江(32452)
- 中心(30952)
- 研究所(30619)
- 财经(30062)
- 业大(28892)
- 范(27967)
- 师范(27646)
- 北京(27263)
- 经(27136)
- 农业(26073)
- 院(25502)
- 州(25106)
- 经济学(23062)
- 技术(22162)
- 基金
- 项目(128493)
- 科学(100946)
- 研究(97267)
- 基金(91117)
- 家(79093)
- 国家(78410)
- 科学基金(66816)
- 社会(61342)
- 社会科(57898)
- 社会科学(57884)
- 省(51393)
- 基金项目(47352)
- 教育(46702)
- 划(43151)
- 自然(41164)
- 编号(40471)
- 自然科(40199)
- 自然科学(40186)
- 自然科学基金(39456)
- 资助(36037)
- 成果(35600)
- 课题(29889)
- 重点(29452)
- 制(28803)
- 部(28427)
- 发(27184)
- 创(26739)
- 大学(25838)
- 国家社会(25270)
- 性(25252)
共检索到313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明
大学章程是大学治理法治化的集中体现,是大学一切管理活动的根本依据,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制度,在高校办学与管理活动展开过程中意义重大。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具有典型的社会属性,由于它与外界进行着资源和信息的交换,因而影响着与之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组织和个人,同时大学的发展也受到外界的影响,这些影响大学的组织和个人就是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大学章程作为现代大学的"宪章",应当是大学利益相关者多元利益的制度化体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金昌
目前高职院校基本上实施的是一级管理,学校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系级缺乏活力和积极性。但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十二五"期间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必须发挥系级办学的积极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文显 周其凤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吉林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通过的《吉林大学章程》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科学探索,在学校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引起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全国高校的广泛关注。这部章程以我国宪法和教育法律法规作为立法依据.认真总结和吸纳了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制度成果。借鉴了境外大学章程的有益成分,同时着重总结和升华了我们立足本校校情探索现代大学精神,进行制度改革和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崔乃文
文理学院是西方大学为本科生进行自由教育或通识教育的组织。19世纪的欧洲大学体系经历了古今之变,同源于中世纪巴黎大学艺学院的文理学院在欧陆和英国遭遇了死与生的迥异命运。研究发现,由于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套不同的制度逻辑及相应的制度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欧洲文理学院的演变呈现了制度渐进变迁的四种理想类型,而文理学院和自由教育的存在形态取决于它与制度化的精英大学体系之间的关系:当前者与后者相龃龉,产生"制度漂移",导致文理学院与精英大学体系的脱耦、依附或相斥关系;当前者与后者必须共存,新旧制度逻辑协调平衡,出现"制度叠置",衍生出融合古典文理学院与现代专业院系的新组织体系;当现代专业教育重新定义了人们对大学的共同认知,自由教育被除魅,仅仅被理解为专业教育的基础教育,则文理学院从被"转换"走向被"替换"。四种理想类型几乎呈现了文理学院命运的全部可能性。
关键词:
文理学院 自由教育 精英大学体系 制度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福华 陈晨 丁玉霞
学术制度化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随着学术创新发展,学术组织的自组织功能增强;学术的异质性特质凸显,主要表现在大学内部规范与自由并存、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分立、社会力量的干预与学术独立性的抗衡;学术制度选择的多样性与趋同化统一,最终走向趋同化发展;从学术竞争发展到学术制度之间的竞争,且竞争必然导致制度性的变迁;学术制度的变迁方式将由强制性向自主性转变,这也是现代大学学术制度优化的必然趋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书剑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是政府与大学在制度化精英主义下协作的产物。制度化精英主义催生制度化精英,人才项目促进学术精英的制度化和体制化。政府与大学是学术精英发展的主导者、参与者和支持者,学术精英在以政治权威和学术资源为基础建构的制度空间内经竞争选拔与优先培养逐渐生成。大学学术精英制度化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积极意义,但其对学术共同体与学术创新力具有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玲玲 蔡三发
只有构建一流的制度支撑体系,才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章程结合高校办学历史和文化积淀等,在内容上凸显特色。制度权威的真正确立不仅在于其完善程度,而且需要敬畏之心。2015年10月,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建立健全高校章程落实机制,加快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
关键词:
一流大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金圣
从新制度主义组织分析的视角看,大学学术权力的制度化既可指大学学术权力实践获得规则的保障、规范与认知的认可,并被逐渐视为当然而广泛接受的过程,也可指历经这种历时性过程后学术权力实践及相关互动关系所达到的一种确定状态或稳定秩序;学术权力制度化的意旨与目标在于权力实践的制度化,其实施涉及到结构、规则与活动三个方面;实施主体方面须充分发挥政府、教育家和文化等基本实施者的作用,尤其是政府部门和教育家型校长这两种关键"制度企业家"的能动作用;在实施路径方面,有必要统合基于回报递增的制度化、基于承诺递增的制度化和随着日益客观化而增加的制度化这样三种基本的制度化路向,齐头并进,以期获取最佳成效。
关键词:
学术权力 制度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农卫东 廖文武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政府、培养单位和大学生三者的利益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也带来了高等教育评估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构建适应评估主体多元化的评估制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曾雅丽
志愿服务在弘扬人类道德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困境。国内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及招募、培训、评价和保障机制的比较显示,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需要积极培育大学生志愿文化,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制度,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并尽快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立法。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服务 国际比较 长效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房三虎 黄文勇 赵凤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对改善基层人才队伍机构、拓展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锻炼青年人才培养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基层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及岗位特点等多种因素,制约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积极性。从政策、社会、就业观念等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因素,阐释推动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对策:完善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构建长效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基层定向培养人才;加强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宣讲,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合理设置基层就业岗位,实现人尽其用。
关键词:
大学生 基层就业 长效机制 制度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冕
随着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以及利益集团的发展,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阶层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利益被侵蚀压力,农民为保护自身利益,常常诉诸于非制度化途径。农民利益表达在现实场域中面临着的诸多困境,成为社会学和政治学关注的热点。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的功能、交易成本以及组织作用的剖析,为解读该难题提供了一种崭新而又形象的理论支持和分析方法,并对构建完善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实现社会健康和谐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农民 非制度化 利益表达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伍醒
讲座制是19世纪大学重要的基层学术组织,它的形成对于促进大学学科制度化具有重要意义。讲座制的建立为大学带来了分科教学、习明纳、实验室等新的教学科研方式和鼓励知识创新的教授选拔晋升制度,由此,大学形成了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相统一的制度结构,成为知识生产的制度性场所。回顾讲座制的起源,对于加深认识大学学科发展规律,理性推动大学学术组织变革具有重要的实现意义。
关键词:
讲座制 大学学科制度 学科制度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郭晨虹
北京大学在1917—1937年间见证了中国近代教育体制转型的过程,其学院化的建制更是为20世纪后的学科发展形态奠定了基本范式。同时,随着大学出现科层化发展的趋势,传统知识分子的身份也开始发生转变,对自身精英或大众的定位与选择、对现行体制和权力的批判或认同,都构成了这一转变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大学建制 学术职业化 科层化 学院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潘英丽 吴君
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利益在于,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经济活动可通过国际商品和资产的人民币计价摆脱汇率风险,并取得战略定价的主导权。人民币国际化成功的标志是人民币在石油等战略资源和资产的国际市场定价中得到运用。在全球经济格局大变化、国际货币金融环境不稳定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应采取前期稳健创造需求、后期激进释放供给的推进策略。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货币金融 人民币计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