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54)
- 2023(6278)
- 2022(5166)
- 2021(5358)
- 2020(4634)
- 2019(10898)
- 2018(11500)
- 2017(22497)
- 2016(12548)
- 2015(14509)
- 2014(14700)
- 2013(13747)
- 2012(12449)
- 2011(11446)
- 2010(12067)
- 2009(11500)
- 2008(11409)
- 2007(9996)
- 2006(9278)
- 2005(8590)
- 学科
- 济(47303)
- 经济(47249)
- 管理(32497)
- 业(29013)
- 企(24409)
- 企业(24409)
- 方法(23979)
- 数学(22103)
- 数学方法(21593)
- 中国(16855)
- 制(14737)
- 农(12939)
- 财(12019)
- 体(10631)
- 业经(9960)
- 教育(9707)
- 银(9671)
- 银行(9668)
- 理论(9402)
- 行(9350)
- 贸(8949)
- 贸易(8942)
- 体制(8935)
- 易(8761)
- 融(8124)
- 金融(8123)
- 教学(7721)
- 农业(7135)
- 学(7109)
- 税(6840)
- 机构
- 大学(175781)
- 学院(171292)
- 济(69343)
- 经济(67736)
- 管理(65131)
- 研究(56040)
- 理学(55441)
- 理学院(54874)
- 管理学(53602)
- 管理学院(53292)
- 中国(43882)
- 京(37897)
- 财(36636)
- 科学(30995)
- 财经(27894)
- 所(27246)
- 江(25768)
- 经(25206)
- 北京(25132)
- 中心(24667)
- 范(24320)
- 师范(24163)
- 研究所(24114)
- 农(22039)
- 业大(21360)
- 经济学(21069)
- 州(20800)
- 财经大学(20706)
- 院(20365)
- 师范大学(19311)
- 基金
- 项目(102515)
- 科学(80376)
- 研究(80296)
- 基金(72023)
- 家(60846)
- 国家(60335)
- 科学基金(51617)
- 社会(49443)
- 社会科(46738)
- 社会科学(46723)
- 教育(40686)
- 省(40154)
- 基金项目(36665)
- 编号(34926)
- 划(34169)
- 自然(31467)
- 资助(31093)
- 自然科(30713)
- 自然科学(30707)
- 成果(30699)
- 自然科学基金(30123)
- 课题(25246)
- 部(23797)
- 重点(23268)
- 大学(22108)
- 创(21504)
- 项目编号(21475)
- 发(21195)
- 教育部(21038)
- 年(20771)
共检索到270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春晖 常森 卢霞飞
大学章程素有"大学宪章"之美称,是大学治理法治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大学精神制度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大学章程的制定和修改成为各国大学治理模式变革的关键所在,我国自然也不例外。本文以现代公立大学的公法人化这一基本趋势为导向,进而讨论我国大学章程应该如何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办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在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新一轮的产业转型升级的外在推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及"后示范性"发展的内在动力影响下,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呼唤与现实诉求,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目标的根本动力。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办学模式 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邬大光
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力源。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我国整体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各种高等教育机构都亟须转型。以大学为基本概念,探讨什么是大学转型发展和西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经验,以及我国大学转型发展的特殊性。认为:西方国家的大学在千年历史中经历了多次转型,其发展"型态"逐步稳定;我国大学在百年历史中也经历了多次转型,但并没有形成稳定的本土化"型态",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大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大学转型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教育观念转变、制度转型、组织转型、学科转型、专业转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等。我国大学转型发展有自己的特殊性,不仅要摆脱以往的路径依赖,更要从制度尤其是文化层面深入探讨转型的中国模式和经验。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转型 转型发展 中国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大学的守门人不是给大学看守钱库的人,而是为大学教育坚守基本理念和人文原则的人。徐贲在《新京报》2007年11月25日撰文指出,"守门人"是相对于另外两类非精英的人士而言的,一类是在业内传授专门知识的"专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端木昌在5月10日《解放日报》撰文提出,大学毕业生选择走自主创业之路,既要有自身的创业意向,也要有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比如,自主创业要有经济实力的支撑。但是,一个大学生完成学业、走出校门之际,手里除了学历、学位证书外,几乎就没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尤其在财力上更是"一无所有"。与此同时,他们又完全是以独立的姿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白旻
中印两国经济的崛起,选择的是两条不同的道路。中国逐步确立了自己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印度则向着"世界办公室"的目标迈进。这两种发展模式虽成就了中印经济过去二十多年的辉煌,但也都存在着能否持续的问题。中国的"世界工厂"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印度的"世界办公室"发展模式,在没有就业增长的支撑下,也难以为继。目前中印经济发展模式所遇到的难题,其根源在于超大型的国家规模。中印崛起呼唤发展中大国创新发展模式。探索中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全球性和时代性课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辉
法国大学治理以教授治校为基本特点,大学校长的权力相对有限。这种治理模式有效地保证了教授治校和学术自由,但却可能造成大学决策的缓慢与闭塞,也限制了大学规模的扩大。但是,大学校长权力的加强又导致大学权力的集中化和学院权力的弱化。近期法国高等教育改革对大学校长权力的削减,可能是法国大学治理模式的回归。
关键词:
法国大学 大学治理 治理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凡大学必有章程,不论何种形式的章程,纲领性和规范性都是其一般属性。我国很多大学已经启动了制定章程文件的工作,但进展缓慢,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我国大学章程特殊属性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我国大学章程是一种在现实的办学环境下解决内外部管理中某些突出问题的政策文件,政策性是其特殊属性。作为一种政策性文件,它应当以国家有关法律精神为指导,在涉及大学办学的若干重要问题上,尤其是在宏观领导管理关系、内部党委书记和校长的关系、专业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等方面,为大学办学与管理改革指明方向。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晓丽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图书馆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正逐渐从以往辅助性的“第二课堂”上升为学习的主课堂。大学图书馆以其自身丰富的资源、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更有效地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必将成为教学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大学图书馆参与教学不仅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呼唤。
关键词:
高校 教学改革 大学图书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路 刘志民
目前,我国大学普遍采取校、院两级学科管理模式,但在工作实践中,院际层面的学科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无论是采取"院长负责制"、"院长+点长负责制",抑或是"点长(学科带头人)"负责制,院际学科建设工作均落不到实处,导致管理效率不高。英、美、澳三国的经验表明,在学院中采取"学科负责人团队管理"模式、"专业研究生院管理"模式和"专业学院管理"模式对学科管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借鉴其经验,我国大学的学科管理模式变革势在必行,基本的路径有:确立学科专人负责的管理责任机制,改革院际学科建设的责任主体;成立专业研究生院,对校-院组织结构进行改革;改革集权制管理体制与机制,科学分配学科管理的权、责、利。
关键词:
大学 一流学科 管理模式变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成恩 常亮
院系是履行大学核心职能的具体实施单位,是我国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在对我国大学院系治理现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归纳提出了院系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欧美大学院系治理模式的考察和比较,着重探讨了美国大学共同治理模式的特征及发展趋势。综合参考欧美院系治理经验,结合我国大学院系治理实际,提出了大学院系"协商共治"模式构想。在我国现有政策法规框架下,凝练提出了"党政共管、分工合作、教授治学、民主协商"的院系治理原则,重构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下的院系治理结构与模式运行方式,初步构建了适于我国大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曼
人类历史经历的三次知识转型,不仅反映出知识权力格局的变化,更引发了大学治理模式的变革。前现代社会以理性知识为基础,大学是人们探求真理获得纯粹理性冲动的场所,知识的自由权力属性外在地表现为大学的自治模式;现代社会过于追求科学知识的功利价值,以服务国家和节能增效为宗旨,在大学治理上就更加推崇大学的管制模式;后现代社会以协商知识为表现形式,知识民主权利的凸显造就了大学的共治模式。为提高大学治理绩效,需要以理性知识的追求孕育大学解制型治理的理念,以科学知识的功能凸显大学市场型治理的责任,以协商知识的精神营造大学参与型治理的氛围。
关键词:
知识 权力 大学治理模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帆 王红梅
长期以来,德国大学博士生培养主要是两种途径:传统的"师徒制"和小规模的"研究生院",其中尤以前者为主。这种缺乏系统管理、散兵游勇式的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目前科学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德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已发生悄然变化,很多大学都在进行各种尝试,其中吉森大学的人文科学研究生培养中心(GGK)就是其中一个成功范例。
关键词:
德国大学 博士培养模式 大学改革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明华
过去,教育与营利似乎是一对相斥的概念教育属于公立机构,通过政府财政预算获得经费,而营利活动则属于企业行为。在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部分大学组织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营利性机构渐渐涉足过去公立机构的职能范围;另一方面公立大学不再完全依靠政府拨款,开始向学生收取学费,并且从事一些营利性的活动。《民办教育促进法》在制定过程中,也无法绕开教育与营利性这对矛盾。为了解决《教育法》对教育机构属性的规定与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民办教育促进法》对于教育机构的营利问题进行了模糊处理,“合理回报”就是妥协的结果。目前人们在“教育产业化”认识问题上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在国外虽然没有“教育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辅相
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实施的是一种单一而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一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 ,并与一定的观念相联系 ,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其弊端。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反思大学理念 ,变革教育观 ,重组课程体系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并根据学校与学生的不同特点 ,确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使专业教育建立在较宽广的通识教育基础之上。
关键词:
大学 教育模式 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