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64)
2023(8763)
2022(7222)
2021(7017)
2020(5762)
2019(12894)
2018(13047)
2017(22724)
2016(12801)
2015(14221)
2014(14025)
2013(12669)
2012(11540)
2011(10399)
2010(10610)
2009(9866)
2008(9645)
2007(8846)
2006(7846)
2005(6972)
作者
(34042)
(28468)
(28229)
(26921)
(17890)
(13562)
(12885)
(11073)
(10863)
(10152)
(9624)
(9620)
(9291)
(9034)
(8897)
(8649)
(8349)
(8341)
(8220)
(8062)
(7401)
(6864)
(6793)
(6637)
(6608)
(6387)
(6359)
(6101)
(5849)
(5838)
学科
管理(37996)
(37441)
经济(37385)
(34014)
(31080)
企业(31080)
技术(15622)
中国(15291)
(13151)
方法(11835)
技术管理(11565)
(11462)
教育(11300)
业经(11254)
(11157)
理论(10638)
(10493)
(9461)
数学(9241)
数学方法(9042)
(8976)
银行(8951)
地方(8677)
(8660)
教学(8357)
(8002)
金融(7995)
体制(7767)
(7306)
农业(7175)
机构
大学(163174)
学院(159134)
研究(59845)
管理(59630)
(58284)
经济(56732)
理学(49940)
理学院(49308)
管理学(48369)
管理学院(48029)
中国(44127)
科学(36351)
(35975)
(30039)
(29620)
(27328)
(26691)
研究所(26644)
中心(26624)
(25044)
师范(24779)
北京(23217)
业大(23119)
(23067)
财经(21635)
(21104)
技术(20754)
农业(20437)
教育(20157)
师范大学(19789)
基金
项目(105669)
科学(83115)
研究(83114)
基金(71376)
(62247)
国家(61609)
科学基金(52502)
社会(50331)
社会科(47442)
社会科学(47429)
(44979)
教育(40426)
(37458)
基金项目(37071)
编号(34932)
自然(31458)
成果(30772)
自然科(30758)
自然科学(30744)
自然科学基金(30191)
(28169)
课题(26940)
资助(26863)
创新(25197)
重点(24341)
(23245)
(22317)
(21896)
项目编号(21763)
大学(21266)
期刊
(71557)
经济(71557)
研究(56420)
中国(47745)
教育(39311)
管理(25947)
学报(25370)
(24670)
(24454)
科学(22814)
大学(20515)
学学(17374)
技术(16951)
农业(16322)
(15625)
金融(15625)
业经(11989)
科技(11676)
经济研究(11307)
图书(10774)
财经(10532)
职业(10111)
(9330)
(9256)
(9139)
论坛(9139)
技术经济(8253)
(7887)
问题(7826)
高等(7740)
共检索到266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冯文宇  
[目的/意义]探讨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的创新逻辑与改革建议,有助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实现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所亟需的创新型人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探讨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阐明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的创新逻辑,并提出相关改革建议。[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科研人员与科研评价之间的矛盾,本质上违背自由逻辑、缺乏秩序逻辑,导致大学科研学术创新和学术评价之间存在价值失衡问题。实现大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光钦  
科研评价是大学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有效的评价实践是促进大学学术发展的支撑力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众多大学愈来愈关注和强化科研评价对促进学校发展的特殊作用。特别是,以资助性奖励为主要导向的科研评价办法,已经引发了一些大学学术目标的偏移和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华生  傅捷  汲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引入国际上通行的等级期刊论文评价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科研水平的提升与科技发展,然而也带来“唯论文论”等问题。针对科研产出活动的特殊性,由于论文的发表与科研成果真正价值与贡献的显现存在时滞,现行基于期刊的科研成果评价激励体系或将引致系统性偏差。研究表明:跨期激励合约能有效弥补由于认识时滞所引致的激励机制偏差,从而构成对现有制度的帕累托改进;在跨期激励合约的具体设置上,后验科研成果价值与贡献所需要的时间越长,跨期的激励效应越大。进一步,跨期合约基础上引入门槛在劳动力市场异质化程度较大时可缓解逆向选择问题,而这正是科研领域人力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据此,应建立科研成果的跨期再评价体系,吸引相关专业者参与,优化以论文为基准和标识的科研成果评价激励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晓红  
在高校学术管理体系中,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作为学术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深化实践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但当前阶段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存在着科研评价标准科类差异、评价主体多元性缺位、评价流于形式以及绩效考核奖励异化等现实问题,对于提升高校学术管理工作质量极为不利,深入研究和优化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工作迫在眉睫。基于此,文章针对新时代下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策略进行简要论述,并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武学超  
知识生产模式现代转型及公共科研资助价值诉求等多重逻辑驱动下,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都纷纷开展了以影响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制改革,如英国的"科研卓越框架"、澳大利亚的"研究质量与获取性框架"、美国的"美国再投资科学与技术:科研对创新、竞争力和科学影响的评价"、荷兰的"情境中科研评价"等,非学术影响评价正成为世界大学科研评价新常态。非学术影响评价既是对现代大学学术自治逻辑的尊崇,也是对传统学术边界逻辑的超越,是高级知识社会大学科研评价的必然选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桥  谭小宏  
大学生创新对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却令人担忧。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应当重构大学生学业评价观,构建多元化的学业评价体系,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推动学业评价的多元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永  
本文对转型30余年来国企改革与管理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行了考证与梳理。尽管国企改革与管理创新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但是两者都是推动国企发展的缺一不可的重要途径。在转型期间,国企改革是管理创新的推动者,国企改革与管理创新之间存在着发展周期的大体同期性和发展目标的高度一致性。但是,随着转型的渐次深入,国企管理创新出现了领先于国企改革,并反向诉求加快国企改革的发展特征,环境变化和国企的发展迫切要求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因此,重新定位国企改革的功能和作用,以及科学选择国企改革的路径,是新时期推动国企管理创新和推动国企发挥引领我国市场经济向成熟市场经济转变作用的重要途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詹莉  
“五唯”问题是我国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顽瘴痼疾。当前,在国家大力实施推进“破五唯”政策的背景下,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中遇到了一些新痛点,评价标准不明确、评价方式不科学及评价公信力不足等因素限制了科研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亟待规范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本文从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建立的目标出发,分析建立科研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探索并提出了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新路径,对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和学术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晏维龙  
专业教学的组织机构是院系,而课外培养计划实施的主体则是书院。要想学生在学习发展中获得提高,需要在各个层次上打破课堂与课外之间的界限。书院制改革的首要意义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让书院发挥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决于多大程度上把整个校园而不是仅仅把教室作为学生学习社区。对此,我们有必要突破传统教室的概念,把学生的宿舍生活、课外经历纳入学校教育的范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思懿  
学术聘任与绩效评估作为大学内部的重要组织机制,对教师学术活力以及大学科研竞争力的提升而言至关重要。利用制度逻辑理论,对瑞典大学学术评聘制度改革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国家逻辑的影响力逐步减弱,影响方式从正式的法律规章转为基于产出的经费体制。在放松规制的背景下,管理逻辑在学术治理中的影响力增强,学术人员的专业自主权受到限缩。由于瑞典大学对外部研究经费的依赖,教师的经费获取能力等适合于竞争的外显性价值凸显,竞争导向的市场逻辑渗透至学术聘任和研究评估领域。为了增强学术职业的可预测性和国际可比性,许多瑞典大学还引入了组织导向的终身轨制度,并将其用作一种控制学术工作和提高大学绩效的有效工具。在被多重竞争性制度逻辑塑造和自我演化的过程中,瑞典学术职位体系呈现出问责增强、竞争加剧、标准化和临时化等变革取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童锋  夏泉  曹艺凡  
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培育机制改革要有愿景、激情和行动,改革的逻辑起点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一切"。从大学首要职能和美国一流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一切为了学生"是探寻中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培育机制改革的缘起;"为了学生一切"要求中国研究型大学必须重构科研培育的理念、改革科研培育的评价标准、改善科研培育的内部治理机制、完善科研培育的激励机制、构建科研培育的监督机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宗瑜  宋韶君  
国有企业在从事资本运营和产业经营过程中,往往是产业经营被忽略,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被忽视,依赖资本运营不断甚至无限做大资产规模成为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目标。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把国有资本运营职能从国有企业剥离,由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进行国有资本的专业化运营,国有企业回归产品产业经营,进而专注于实体经济,实现国有资本运营与国有企业经营的各司其职。与国有资本运营职能从国有企业剥离相适应,要重新构建国有资本专业化运营的绩效评价体系。国有资产资本化率、国有资产总额年平均周转率、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等指标,应纳入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灵阁  韩明杰  赵勇  李晨英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调研和内容分析的方法,梳理了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三国的高等学校科研评价体系,重点关注专家的组成方法、专家的回避制度以及专家的保密职责这几个方面内容,对比分析了三个国家科研评价体系在专家组结构的构成规则、专家成员的来源选择、利益冲突处理和评价专家的保密职责等方面的做法特点及启示,旨在为中国科研评价体系中的专家遴选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灵阁  韩明杰  赵勇  李晨英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调研和内容分析的方法,梳理了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三国的高等学校科研评价体系,重点关注专家的组成方法、专家的回避制度以及专家的保密职责这几个方面内容,对比分析了三个国家科研评价体系在专家组结构的构成规则、专家成员的来源选择、利益冲突处理和评价专家的保密职责等方面的做法特点及启示,旨在为中国科研评价体系中的专家遴选提供参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武学超  罗志敏  
本文深入剖析了英国新一轮高等教育治理体制改革的逻辑动因、高等教育治理组织机构创新以及制度优化策略。研究发现,英国本次高等教育治理体制改革充分体现了机构重组与深度协同相统一、追求卓越与全面公平相统一、资助原则与学术价值相统一的基本逻辑。借鉴英国经验,我国"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治理体制改革应处理好"创新"与"守护"的逻辑法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