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63)
- 2023(14515)
- 2022(12570)
- 2021(12064)
- 2020(9983)
- 2019(23400)
- 2018(23385)
- 2017(44881)
- 2016(24534)
- 2015(28077)
- 2014(28028)
- 2013(27048)
- 2012(24763)
- 2011(22139)
- 2010(22443)
- 2009(20212)
- 2008(19457)
- 2007(16890)
- 2006(14620)
- 2005(12695)
- 学科
- 济(93859)
- 经济(93754)
- 管理(67357)
- 业(66493)
- 企(53309)
- 企业(53309)
- 方法(43877)
- 数学(38340)
- 数学方法(37642)
- 农(26576)
- 中国(26008)
- 财(21192)
- 业经(20760)
- 地方(20256)
- 学(19601)
- 农业(17730)
- 理论(17665)
- 制(16904)
- 贸(16379)
- 贸易(16367)
- 技术(16045)
- 易(15831)
- 教育(15321)
- 和(15175)
- 环境(13880)
- 务(13125)
- 银(13112)
- 银行(13076)
- 财务(13048)
- 财务管理(13022)
- 机构
- 大学(337188)
- 学院(332306)
- 管理(134502)
- 济(125056)
- 经济(121921)
- 理学(116954)
- 理学院(115626)
- 管理学(113254)
- 管理学院(112651)
- 研究(108825)
- 中国(79036)
- 京(72651)
- 科学(68652)
- 财(55742)
- 所(52949)
- 农(51300)
- 中心(50011)
- 业大(49934)
- 研究所(48404)
- 江(47937)
- 范(47215)
- 师范(46863)
- 北京(46084)
- 财经(44862)
- 经(40804)
- 院(40257)
- 农业(39770)
- 州(39610)
- 师范大学(37923)
- 技术(36375)
- 基金
- 项目(232307)
- 科学(182535)
- 研究(173122)
- 基金(166135)
- 家(144075)
- 国家(142591)
- 科学基金(122821)
- 社会(106664)
- 社会科(100803)
- 社会科学(100771)
- 省(91599)
- 基金项目(88308)
- 教育(80951)
- 自然(79903)
- 自然科(78041)
- 自然科学(78024)
- 划(77004)
- 自然科学基金(76586)
- 编号(72649)
- 资助(68617)
- 成果(59803)
- 重点(51561)
- 部(50710)
- 课题(50090)
- 发(48893)
- 创(48646)
- 创新(45167)
- 大学(44772)
- 项目编号(44729)
- 科研(43910)
- 期刊
- 济(135111)
- 经济(135111)
- 研究(97589)
- 中国(68261)
- 学报(51667)
- 教育(49465)
- 管理(48238)
- 科学(47774)
- 农(46823)
- 财(41195)
- 大学(40515)
- 学学(36484)
- 农业(33147)
- 技术(30682)
- 融(24742)
- 金融(24742)
- 图书(24071)
- 业经(22817)
- 经济研究(20748)
- 财经(20465)
- 科技(18213)
- 经(17415)
- 问题(17302)
- 业(17189)
- 书馆(16524)
- 图书馆(16524)
- 理论(15879)
- 技术经济(15720)
- 版(15717)
- 坛(15599)
共检索到486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汪艳霞
为提升科技服务质量,大学科技园区纷纷探索新型建园模式。以重庆市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研究方法,剖析大学依托、政府支持、企业运作的共建办园、合作治理模式,探究其发展路径、特色优势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科技服务 合作治理 大学科技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曾卫勇
大学科技园已成为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带动工业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科技成果转化周期及企业生命周期的差异性决定了大学科技园运行中的支持方式和组织模式应有所不同。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依据科技成果转化周期特点及企业的生命周期特征,探索出一条适应技术创新和有利于企业成长的运作模式,为我国大学科技园的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企业成长 科技成果转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林 耿伶利 王永宁
在探析平衡计分卡引入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创新性应用的基础上,研究平衡计分卡成功应用的关键因素,构建修正后的平衡计分卡基本框架;以重庆大学科技园为例探索国家大学科技园应用平衡计分卡的设计思路,从财务、孵化、内部流程和员工的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进行指标设置,采用权值因子法分配指标权重,并展示考核量表的数据处理过程,旨在持续提高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绩效管理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文斌 邵明国
由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入手,着重分析了大学科技园规划设计的目标与理念,并以浙江大学国家科技园为例,从实践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的具体要求和基本内涵。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功能 规划设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沙德春 荆晶
大学科技园是通过集聚大学优势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技术企业孵化、强化产学研合作的支撑服务平台,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国家大学科技园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velopment analysis,DEA)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分析2014—2017年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行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国家大学科技园整体平均效率较高,但各地区间的差异较大;规模效率过低是导致多数省区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行效率DEA无效的主要原因;国家大学科技园全要素生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越来越大,技术进步是抑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技术进步贡献、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等发展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鹏 宣勇 施放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经验,认为在大学科技园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必须及时建立企业化的运作模式。针对我国大学科技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如何将国外先进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结合,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大学科技园运作模式。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运作模式 企业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磊
在我国科技资源的布局中,大学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如何有效地转化和利用大学的科技资源和科研成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建设大学科技园的宗旨,就是改善我国技术创新的环境,探索新的大学科技资源转化的途径,并成为社会孵化有产业前景的技术项目或新技术企业的重要环节之一。大学科技园不同于一般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地方也正在于此。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勇,李莉
创建大学科技园已是大势所趋,但目前我国由于受管理体制和社会环境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大学科技园取得的收益较为有限。本文主要从大学科技园的战略目标和功能定位入手,深入地分析了大学科技园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其能够高效运作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战略目标 功能定位 管理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亲国
大学科技园是大学社会职能的重要延伸,与大学的学科建设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对一些应用学科和新兴学科,这种互动作用更加明显。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受到依托大学的学科水平、学科结构、学科组织和学科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的优势学科是大学科技园发展特色产业的技术基础。大学科技园推动着大学学科方向、学科梯队、学科发展条件、人才培养等学科要素的建设。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大学 学科建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薛孝 黄小勇 饶庆林
大学科技园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从理论上对大学科技园的区域经济发展效应作出判断,提出大学科技园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通过以南昌大学科技园为例,分别从品牌建设、技术交易与承办科技活动等方面阐述了大学科技园对区域经济品牌、服务和信息方面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南昌大学科技园区的做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明确大学科技园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大局的战略定位;持续坚持经济发展规律,创新服务功能与方式;利用科技入园组建创新联盟,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突破科技园发展瓶颈,为区域经济提供可持续服务。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区域经济发展 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雪晴 党建民
促进协同创新是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首要任务,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职责不清、深度不够、绩效不佳等诸多问题,国家大学科技园应基于协同论系统构建协同创新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协同创新服务主体、对象、目标、任务、载体、机制等各项构成要素;应围绕协同创新资源和要素的融合,系统设计并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技术服务和金融服务等专业服务平台;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维度出发,进一步理顺并创新政策引导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和管理促进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荣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在考虑环境变量影响下,测度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结果表明,调整后技术效率,中部和东北地区被低估,东部和西部地区被高估,环境因素主要制约中部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提升。全国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被高估,纯技术效率被低估,但高估程度大于低估程度。环境变量作用表现在:完善地区基础设施,强化信息共享,提高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政府科技支持强度,分别降低孵化基金和从业人员的投入冗余,但人力资本密集程度对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提升有一定延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扬州大学大学科技园由扬州市人民政府与扬州大学合作共建,是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和教育厅批准建设的省级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坐落于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拥有孵化场地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0000多平方米,扬子津科教园大学生创业基地2000多平方米,有会议室、多功能厅、培训中心、餐饮中心、专家公寓等配套设施。目前,园区吸引了2位"千人计划"专家和100多位教授、博士、在校大学生前来创新创业,已有51家研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入驻,并与银行、专利代理事务所等5家中介服务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卫平 高小燕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主导战略的背景下,大学科技园本应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育、创新集群发展的主阵地,却尚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对大学科技园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转变及其研究的必要性,分析实际调研中发现的大学科技园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发达国家科技园的发展模式,并重点分析瑞典KISTA科学城和武汉大学科技园的特色及成效,进而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应从基于创业链的孵化器及产业集群向基于创新链的创新集群转变,再进一步由区域发展中的创新集群向国家战略发展中的创新极演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平 卫民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科技园的功能、模式及运行机制
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高端服务的实践与思考——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信息平台构建与服务
广东省科技服务超市商业模式研究——以肇庆市智慧超市为例
科技园系列研究论文之二 科技园管理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基于机器学习的春秋战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重庆理工大学会计信息化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例
大学农村科技服务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基于新常态下功能需求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技术创新溢出能力对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的影响
国外大学科技园“官产学”协同创新模式比较研究——三螺旋理论的视角
大学科技园建设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的实践探索——以首都医科大学科技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