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43)
2023(8636)
2022(7579)
2021(7281)
2020(6505)
2019(15377)
2018(15146)
2017(28236)
2016(16525)
2015(19296)
2014(19839)
2013(19259)
2012(18352)
2011(16995)
2010(17496)
2009(16129)
2008(16381)
2007(15095)
2006(13255)
2005(12054)
作者
(49786)
(41803)
(41660)
(39977)
(26618)
(20024)
(19246)
(16323)
(15884)
(15161)
(14359)
(14180)
(13466)
(13382)
(13228)
(12980)
(12828)
(12340)
(12278)
(12118)
(10775)
(10477)
(10255)
(9618)
(9607)
(9442)
(9434)
(9421)
(8678)
(8591)
学科
(64329)
经济(64218)
管理(44829)
(41600)
(34228)
企业(34228)
方法(30946)
数学(26315)
数学方法(25983)
(18543)
中国(17671)
(17496)
(16095)
(14135)
理论(14100)
业经(13412)
农业(12057)
地方(11926)
(11566)
贸易(11558)
教育(11222)
(11178)
(11013)
(10110)
(10086)
银行(10042)
技术(9875)
(9838)
金融(9835)
(9588)
机构
大学(250732)
学院(242944)
(92863)
经济(90668)
管理(88781)
研究(84336)
理学(75913)
理学院(74916)
管理学(73299)
管理学院(72814)
中国(60980)
(53648)
科学(53407)
(45808)
(44631)
(44415)
研究所(40422)
(38901)
业大(38425)
中心(38286)
(36603)
师范(36243)
农业(36214)
财经(35195)
北京(33840)
(31813)
(30371)
(29464)
师范大学(29213)
经济学(28655)
基金
项目(157079)
科学(121658)
研究(115251)
基金(111124)
(97485)
国家(96663)
科学基金(80818)
社会(69583)
社会科(65546)
社会科学(65523)
(62333)
基金项目(59098)
教育(56900)
(53401)
自然(52488)
自然科(51278)
自然科学(51255)
自然科学基金(50355)
编号(48527)
资助(45808)
成果(42771)
重点(36367)
(35635)
课题(34543)
(32838)
(32541)
大学(31529)
教育部(30333)
科研(30258)
创新(30214)
期刊
(104154)
经济(104154)
研究(73237)
中国(54060)
学报(43185)
(41876)
教育(40171)
科学(38155)
(35271)
大学(32838)
管理(31298)
学学(29412)
农业(27625)
技术(21692)
(20174)
金融(20174)
财经(18161)
业经(16122)
(15630)
经济研究(15305)
图书(15269)
(15263)
问题(14441)
(13230)
技术经济(11877)
理论(11596)
(11483)
科技(11328)
统计(10890)
(10615)
共检索到369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霜叶  卢乃桂  
现代大学的专业与院系之形成既是知识领域与学科专业化发展之结果,亦是大学作为科层组织演化之产物。本文以翔实的中英文研究文献为基础,提出可从知识与学科、课程、院系组织以及学生四个维度剖析大学的专业及其设置,为理解与研究中国大学的专业设置及专业发展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卢晓东  
本文以美国9所一流大学为主对中美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进行比较。笔者认为,中美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在专业类型与学位授予、专业名称、同一领域的专业设置、跨学科专业及个人专业、专业设置权限等方面存在不同;与中国相比,美国大学在本科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体现出更强的个性。文章指出,与政府管理机关相比,高校对学科变化发展、入学市场和人才需求市场有着更快更准确的把握,专业设置权应当下放给高校;同时,只有将专业设置权下放,才能形成多样化的跨学科专业和个人化专业,培养创造性人才。我国专业设置改革的方向应是下放专业设置权以增强高校自主办学的能力和活力,改革步骤应采取渐进方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汪晓村  鲍健强  池仁勇  虞晓芬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历史演变表明,在不同的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大学专业设置和调整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大学本科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应重构政府、大学和市场三者的关系。一方面要突出市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功能,另一方面要强化政府在专业设置中的宏观调控功能,大学则应依法发挥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中的主导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婷婷  吴蕾蕾  樊文强  
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对就业的影响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毕业生的网上调查,着重分析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的相关性、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在工作中的适用程度以及他们对学科专业设置的改进建议等,目的是从学生需要的角度,总结我国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在5月9日首届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论坛"上(《新民网》),秦绍德指出大学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不是对GDP,也不是生产出多少科学论文。而是培养一代又一代能推动社会前进的人。本科生教育是大学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当前中国大学本科教育面临着四个挑战:第一。社会市场化的挑战。整个社会向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带来了功利心理.浮躁气氛弥漫,人文缺失,市场化改变了社会,又全面渗透到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学自觉或不自觉地跟着市场走.学生和家长都期望所学专业跟今后就业和收入挂钩.学生对课程选择紧跟市场化需求,大学往往忽视了品性培养和思维训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献君  
近年来,大学,特别一些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开始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核心是加强课程建设。而加强课程建设,应抓住重视课程建设、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方法、改革评价制度四个关键问题。一、重视课程建设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变革,核心是要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是教育教学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冯文波  李刚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社会环境复杂、教育教学方式转换、受教育者思想敏感和心理波动大等诸多挑战。高校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充分利用疫情防控这一堂思政大课,在大学生中间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厚植爱党爱国情怀,通过讲述战"疫"故事、宣传法治防疫理念、迅速应对舆情和关心爱护学生,凝聚青春力量,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安黎哲  
我国的研究型大学肩负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庄严使命,而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更发挥着以一持万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国家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压力与日俱增,人口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日益凸显,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此,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乐毅  
亚洲一流大学都十分注重本科课程设置的顶层整体设计及课程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重视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以课程为载体,大力推行以基本素养和全人教育为目标的通识教育。设置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强化课程管理与教学质量监督是亚洲一流大学保障其课程实施有效性的重要方式,而重视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改进,强化学分制管理,倡导教学方式变革,是其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的共同经验。我国大陆研究型大学在实施本科教育改革时,可研究借鉴亚洲其他国家一流大学以及我国港台名校的课程设置模式与管理经验,以加快内涵发展与改革创建步伐。
[期刊] 改革  [作者] 曾圣钧  
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保持8%目标能够顺利实现,而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基于以下四个维度因素的分析。一、中央政府政策目标、措施明确,地方政府态度积极、主动中国有别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政府主导能力要强得多,作用也比较显著。而且从历史的经验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瑞卿  
作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大学应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精神正确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相关技能。大学通过向社会和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来实现高等教育的价值以及大学自身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高等教育中,教师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创新改进,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进而更好地进行人才的培养。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能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并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东航  
对全国32所职业本科学校设置的专业进行全样本分析,全面掌握目前职业本科专业在地域、院校、产业领域等不同层面的分布现状,发现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突出、部分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设置偏少、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对接度有待提升、专业设置的集群效应未得到充分显现等突出问题。应树立“多元协同治理”的理念:通过完善专业设置预警与评估机制,提升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接度;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发挥行业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提升产教融合的可持续性;激发学生自主发展意识,提升专业建设的学生参与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钱大军  
目前,大学本科课程是在学生不在场的情况下,由专家学者按照学科规律和市场需求设置出来的。学习权理论为学生参与课程设置和获得选课指导提供了合法性、正当性的理由。因此学科课程的设置,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都应该有学生代表作为具有发言权、表决权的独立主体参与其中。当学生囿于自己的见识、理解水平,没能合理地选择出能够实现其发展目标的课程结构时,学校必须提供相应的指导,确使学生在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基本素质、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有充分的知识和能力基于目标做出合乎理性的选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三次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每次专业目录的设置与调整所遵循的价值基础有所不同,政府、高校、市场三者所扮演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政策的转型主要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专业设置权限由政府独揽演变为政府主导、高校自主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专业设置所遵循的价值基础由社会本位为主向学科本位为主转变,逐步走向社会本位、学科本位与以人为本三者的结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刚  石旭斋  
在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教育蓬勃发展形势下,通过加强本科专业规范建设引导各高校科学定位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规范建设中,为增强规范的科学性、合理性,应当处理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遵循教育教学自身规律,规范确立统一要求与鼓励办出自身特色,素质教育、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以及创新人才培养与大众化教育几方面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