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13)
- 2023(4474)
- 2022(3692)
- 2021(3652)
- 2020(2963)
- 2019(6771)
- 2018(6825)
- 2017(10552)
- 2016(7431)
- 2015(8665)
- 2014(8890)
- 2013(7638)
- 2012(7007)
- 2011(6389)
- 2010(6538)
- 2009(5452)
- 2008(5277)
- 2007(4862)
- 2006(4250)
- 2005(3819)
- 学科
- 教育(21901)
- 济(14771)
- 经济(14762)
- 中国(12631)
- 管理(9700)
- 理论(9022)
- 方法(8248)
- 教学(7939)
- 业(7854)
- 数学(6474)
- 数学方法(6364)
- 企(6314)
- 企业(6314)
- 学(5915)
- 研究(5185)
- 农(5169)
- 思想(4753)
- 发(4641)
- 政治(4641)
- 思想政治(4474)
- 政治教育(4474)
- 治教(4474)
- 德育(4438)
- 学校(4168)
- 业经(4147)
- 高等(4096)
- 发展(4088)
- 展(3963)
- 学法(3759)
- 教学法(3759)
- 机构
- 大学(95444)
- 学院(86018)
- 研究(33681)
- 教育(31859)
- 范(26011)
- 师范(25892)
- 管理(24374)
- 济(22657)
- 京(22136)
- 经济(21799)
- 师范大学(21501)
- 理学(21356)
- 理学院(20877)
- 科学(20455)
- 管理学(20127)
- 管理学院(19917)
- 所(16160)
- 中国(15424)
- 江(15060)
- 研究所(15004)
- 北京(14741)
- 技术(14404)
- 农(14206)
- 职业(13572)
- 中心(13537)
- 业大(13346)
- 院(12019)
- 教育学(11982)
- 州(11253)
- 农业(11221)
- 基金
- 项目(57015)
- 研究(49928)
- 科学(46284)
- 基金(36229)
- 教育(33749)
- 家(30575)
- 国家(30101)
- 社会(28478)
- 社会科(26623)
- 社会科学(26615)
- 省(25078)
- 科学基金(24822)
- 划(23512)
- 编号(23445)
- 成果(22865)
- 课题(20630)
- 基金项目(18553)
- 年(17868)
- 规划(15556)
- 重点(14770)
- 部(14483)
- 项目编号(14013)
- 自然(13915)
- 资助(13865)
- 大学(13754)
- 发(13653)
- 自然科(13589)
- 自然科学(13586)
- 自然科学基金(13362)
- 教育部(13212)
共检索到139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海涛
大学有三大职能,外显的大气象和内涵的自由、民主、科学和创新精神;近代以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失衡带来大学精神的失落及种种弊端.为此,必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它不仅是针对时弊而提出的,而且是大学理想的合理成分.
关键词:
大学 理想 文化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岂之
致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教授的一封信(节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召开专题研讨会的通知,我早已收到,研讨会的主题很好。我本来计划参加研讨会的,后来因事不能参加,特向您请假。不过,有些意见我想以书面提出来,供研讨会参考,如有不妥处,敬请指正。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岂之
10年前,教育部召开了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启动了一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我国高校的素质教育。10年来,包括试点学校在内的众多高校,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世界高教界所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是一个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为了把10年来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成果和经验进一步总结和推广下去,本刊特刊载张岂之、杨叔子两位知名专家的文章,并欢迎广大读者就此踊跃投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论点提示人创造文化,文化也塑造人,它具有政治、经济等无法替代的重要功能文化育人是一种生活化教育、一种自在教育、一种感性的教育大学文化具有很强的反思能力。是去粗存精、去伪求真的文化文化素质教育既在德育、又在启发心智、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岂之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正在深入开展,这种教育实践提出了需要加以研究的若干教育理论问题。我想就此发表一些看法,就正于高教界的朋友。一、教育功能问题我们在高校从事教育和科研、或做管理工作,很少想到教育的功能问题。此问题相当复杂,可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比如,教...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义遒
本文叙述通识教育在中国实施的过程,指出它是中国高等教育为摆脱计划经济时代过分专业化教育的束缚、面向社会、适应经济体制转轨而推行的一种改革。1995年起在全国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推动了这一改革进程,而国外的博雅教育和港台地区的通识教育促进了通识教育在大陆的实施。作者认为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树立做人和做事的正确态度与能力,实施通识教育的主渠道是开设通识课程。作者阐述了开设通识课程的原则、要求、做法以及教师的条件,叙述了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义遒 金顶兵
再论文化素质教育王义遒金顶兵提要本文分3个部分对文化素质教育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第一部分探讨文化素质教育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指出文化素质教育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也是人类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第二部分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1995年在中国兴起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的一次觉醒。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一次自我觉醒。这种觉醒与大学崇尚文化与高深学问的本性和传统有关,但它又具有中国特点,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自身的产物。这次觉醒有其时代的必然性,它会更加成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大学 人文 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义遒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开展15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依然紧迫而必要,特别在解决怎样做新时代的中国人的问题上,要发挥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作用。与上世纪末单纯从教育改革角度提出问题相比,新时期的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现代化大国的历史任务的"战略主题",极大地提高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当前,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要加强时代性和针对性,在具体措施上既要沿用原来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方式,又要结合新时期师生的特点大胆创新。
关键词:
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时代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岂之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已开展十多年,在正确估计其成绩的基础上,要加强研究和经验交流。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专门称谓,要坚持使用,其与通识教育等名词在内涵上有所不同。当前需要深入研讨的,主要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使其在实践中趋于完善。
关键词: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志仁
本文从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概念、内涵,强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以及为强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图书馆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来论述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高校图书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