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9)
- 2023(1627)
- 2022(1332)
- 2021(1368)
- 2020(1073)
- 2019(2177)
- 2018(2050)
- 2017(3286)
- 2016(2338)
- 2015(2848)
- 2014(2726)
- 2013(2073)
- 2012(1877)
- 2011(1771)
- 2010(1831)
- 2009(1632)
- 2008(1658)
- 2007(1520)
- 2006(1402)
- 2005(1246)
- 学科
- 管理(6042)
- 教育(4835)
- 业(4226)
- 企(4139)
- 企业(4139)
- 济(3453)
- 经济(3446)
- 中国(2841)
- 工作(2632)
- 政治(2434)
- 教学(2400)
- 思想(2386)
- 思想政治(2350)
- 政治教育(2350)
- 治教(2350)
- 德育(2346)
- 理论(2223)
- 体(1966)
- 制(1915)
- 财(1899)
- 学校(1813)
- 农(1688)
- 体制(1572)
- 务(1494)
- 财务(1494)
- 财务管理(1490)
- 企业财务(1468)
- 业经(1420)
- 公司(1378)
- 研究(1351)
- 机构
- 大学(30236)
- 学院(24672)
- 研究(8628)
- 管理(8276)
- 理学(7222)
- 理学院(7108)
- 管理学(6868)
- 管理学院(6818)
- 济(6433)
- 教育(6348)
- 京(6319)
- 经济(6174)
- 范(5749)
- 师范(5739)
- 中国(4734)
- 师范大学(4620)
- 科学(4243)
- 北京(4145)
- 财(4063)
- 江(3994)
- 中心(3627)
- 院(3564)
- 所(3263)
- 财经(3240)
- 州(3147)
- 业大(3030)
- 经(2990)
- 研究所(2892)
- 研究院(2839)
- 科技(2719)
共检索到42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德里克·博克 曲铭峰
美国现行大学治理体制中的四个主要参与方——校董、学术领袖、教授和学生各有其优势和弱点,"共享的治理"的成功取决于上述四方的互信与合作。美国现行大学治理体制运行正常,没有对其进行系统性变革的必要。但这种"共享的治理"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与完善之处,如有必要改善校董的遴选方式,吸引最受尊敬和负责任的教授参与治理,在学术领袖和教授之间建立起一种更加相互信任与携手合作的和谐关系等等。
关键词:
大学的治理 共享的治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湛中乐
现代大学治理理论是伴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而兴起并发展起来的。自20世纪以来,大学功能多样化和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大学制度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观念受到了挑战,大学自身的管理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尤其是随着高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大学是现代社会治理实践和治理概念的重要发源地,但治理理论的建构主要基于政府和企业的经验。在积极治理主义盛行的时代,大学需要治理也具有可治理性。毕竟好的治理是造就好大学的必要条件。大学的治理必须警惕治理话语的滥用和治理实践的表面化。大学需要的是真正的治理而不是作为管理时尚的"伪治理"。为避免因"伪治理"而导致的可治理性危机或治理失灵,通过"元治理者"加强对大学治理的治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
大学治理 可治理性 治理失灵 治理的治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菲利普·阿特巴赫
大学治理是世界高等教育变革的共同趋势,也是中美两国大学发展关注的话题。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环境,中美两国大学在治理上表现出明显差异。从治理结构看,中国大学实行党政统一领导管理,党政机构是治理结构的核心,学术委员会等发挥补充作用;重心在学校,院系缺乏办学自主权;美国大学享有法定的自治权,教师、行政和董事会形成较为均衡的分享治理结构,重心在院系。从利益相关者的作用看,两国大学都注重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但中国大学党政领导权力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和学生等的影响微弱;美国大学行政领导也具有很大权力,但行政与教师是协商合作关系,教师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和其他群体的作用有限。从治理变革趋势看,中国大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左崇良 胡劲松
法权是法定之权,法权配置是大学"善治"的基础和前提。英美大学存在多种法权类型:学术自由权、大学自治权、学术控制权、董事决策权、院校管理权、师生参与权。现代大学的法权配置遵循法权位阶、分权制衡、有限权力和权利自治三原则,通过国家法律、大学章程和学校规章等方式来实现规制。大学治理的理想结构是"互动式"法权结构,各种法权类型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既相互尊重与协同,又相互监督与信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占军
针对学界对治理结构之于有效治理的意义所存在的认识上的分歧,有必要回到治理结构形成的"学术宪法"原点,区分"非约束性决议"和"约束性的决议"两种不同的治理程序,进而归纳总结出大学治理结构的总体特征。大学是一种理性组织,要实现组织目标并进行有效率的决策,需要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大学还是一个政治组织,也是"松散结合的系统",其内部存在着"有组织的无序状态",因此无法单纯通过改变治理结构达成有效治理。治理结构的意义在于为治理活动中的各主体确定交往互动的程序和规则,用以告诉各主体在一定的环境下应当做什么或不应当做什么,但不能单纯通过治理结构预测治理的效果。
关键词:
治理 有效治理 治理结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作宇
“谁治理”关涉治理主体,是保证治理有效性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所有的大学治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从治理主体上找到原因。从大学组织边界看,治理主体有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内外主体依行政层级普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从主体行为的角色看,有拟制主体和自然人主体,拟制主体最终要通过自然人主体实施其行为;从主体发挥作用的状态看,有潜在主体和现实主体。主体性是主体由潜在到现实发挥作用的意识和能力基础。主体性的活化和上升需要持续启蒙。内外主体既是启蒙的主体,也是启蒙的对象;主体性活化既是内部主体的治理策略,也是外部主体的治理策略。治理的主体话语不能停留在拟制主体的抽象层面或法定位置,而要从自然人主体的立场出发,贯穿自然人的责任、能力和行动。只有深入讨论包括主体间性和公共主体性在内的主体性,才能回答好“谁治理”“、怎么治理”及“治理如何”的关联性系统问题。
关键词:
大学治理 治理主体 拟制主体 自然人主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傅根生 赵泽虎
本文在分析我国大学信任危机原因的基础上,以大学治理的价值关系重构为根本,探讨提升大学公信力的制度创新空间,最终谋求实现高等学校的价值关怀。
关键词:
大学社会公信力 大学治理 信任危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福华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撰文认为,大学治理与大学管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其间存在着三个时空边界:时间边界、规模边界和制度边界。在大学发展过程中。治理和管理一般是交织在一起的,对不同的时期、不同规模、不同制度环境的大学而言.大学治理和大学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左崇良
法权是法定之权,包括权力和权利。高等教育领域中权力和权利的分配应该由法律来完成,并通过契约章程进行分权与问责。明确大学的法律地位是现代大学治理的前提,大学各类法权边界的确定是法律规制的起点。现代大学要实现良法善治,就要明确大学与政府、市场等外部法权主体之间的法权边界,也要明确大学与学院、学术与行政、党委与校长,学校与师生等内部法权主体之间的法权边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法权分工和定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奇
美国大学治理的边界变化显示,公司治理虽被称为研究型大学治理的常态,但共同治理仍然是指导大学权威决策的首要原则;大学治理结构并没有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但大学治理文化却更加受到重视;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互动过程中,权力制衡原则仍在有效发挥影响作用。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来说,这些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大学治理 治理结构 共同治理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向东 陈英霞
大学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部分。本文试图通过揭示大学治理结构背后的"治理结构←权力分配←权力来源←制度安排"逻辑主线,对大学治理结构的相关理论与现象进行探讨。在界定大学权力类型和权力主体的基础上,借用组织行为学的依赖-权力理论和社会学的资本-权力理论对大学的权力分配和权力来源进行分析,提出描述大学治理结构特征的逻辑命题;然后通过对差异性较为明显的关、德、中三国大学治理结构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实例验证治理结构背后的内在逻辑;最后,根据本文提出的命题对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作出判断与评价,强调政府在大学治理结构改革中的责任与使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克瑞
教授治校是西方高等教育的基本传统,也是尊重学术权力、完善大学治理的基本途径。其实质在于确立学者在大学中的立法者地位,而非形而上学地步入领导岗位。教授治校的具体途径应是通过评议会方式实现政策的民主立法,从而与中国高校党委会的决策职能及校长行政工作形成管理上的三权分立,最终达到高校管理的善治境界。
关键词:
教授治校 大学治理 大学评议会 三权分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炜
国内学者大多以西方大学作为依据和源头来界定"教授治校"的概念,但其所使用的英文却莫衷一是,相关概念也众说纷纭;学界对西方大学和民国时期"大学治理"的理解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和理想化的倾向。《高等教育法》的相关内容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治理的理念、目标、制度、结构和模式,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必然和理性选择。
关键词:
教授治校 大学治理 中国特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