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05)
- 2023(2986)
- 2022(2565)
- 2021(2407)
- 2020(2086)
- 2019(4571)
- 2018(4481)
- 2017(7821)
- 2016(4954)
- 2015(5972)
- 2014(6091)
- 2013(5394)
- 2012(4907)
- 2011(4351)
- 2010(4345)
- 2009(3715)
- 2008(3652)
- 2007(3296)
- 2006(2767)
- 2005(2414)
- 学科
- 济(13490)
- 经济(13481)
- 管理(8583)
- 方法(7917)
- 教育(7621)
- 业(7349)
- 数学(6249)
- 企(6191)
- 企业(6191)
- 数学方法(6129)
- 中国(5539)
- 理论(5253)
- 教学(4527)
- 农(4323)
- 业经(3985)
- 文化(3726)
- 政治(3444)
- 思想(3418)
- 思想政治(3364)
- 政治教育(3364)
- 治教(3364)
- 德育(3335)
- 产业(3159)
- 学(3016)
- 农业(2961)
- 研究(2952)
- 和(2742)
- 地方(2705)
- 学校(2596)
- 学法(2447)
- 机构
- 大学(67497)
- 学院(62422)
- 研究(21104)
- 管理(20607)
- 济(19560)
- 经济(19001)
- 理学(18305)
- 理学院(17948)
- 管理学(17325)
- 管理学院(17199)
- 京(14523)
- 科学(13965)
- 范(13164)
- 师范(13056)
- 农(12689)
- 中国(12219)
- 业大(11494)
- 教育(11353)
- 师范大学(10533)
- 所(10196)
- 江(10157)
- 农业(10152)
- 研究所(9537)
- 中心(9154)
- 北京(9071)
- 技术(8155)
- 财(7754)
- 州(7747)
- 院(7474)
- 农业大学(7463)
- 基金
- 项目(44116)
- 科学(34711)
- 研究(34357)
- 基金(29696)
- 家(25571)
- 国家(25258)
- 科学基金(21357)
- 社会(20842)
- 社会科(19660)
- 社会科学(19653)
- 教育(19138)
- 省(19131)
- 划(16358)
- 基金项目(15926)
- 编号(14967)
- 成果(13702)
- 自然(13052)
- 自然科(12760)
- 自然科学(12757)
- 自然科学基金(12554)
- 课题(11719)
- 资助(11506)
- 大学(10998)
- 重点(10355)
- 年(9971)
- 部(9863)
- 创(9667)
- 发(9441)
- 规划(9284)
- 项目编号(9170)
共检索到94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义遒
大学的文化品位对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十分重要。文章将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概括为文、雅、序、和四个方面。如何营造高品位的大学文化环境,首先学校领导要有明确的、端正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其次是全体师生员工要取得共识,并能付诸实践。其中特别关键的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管理干部和职工队伍,即“人”的建设。
关键词:
大学 文化品位 文化素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岂之
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张岂之①一、教育功能问题中国古代教育理论以“人”为中心,将教育的功能归结为对人的塑造。塑造有道德的“君子”;再培养“仁人”——圣贤。中国第一位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用毕生精力搜集整理文献《诗》、《书》、《礼》、《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义遒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开展15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依然紧迫而必要,特别在解决怎样做新时代的中国人的问题上,要发挥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作用。与上世纪末单纯从教育改革角度提出问题相比,新时期的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现代化大国的历史任务的"战略主题",极大地提高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当前,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要加强时代性和针对性,在具体措施上既要沿用原来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方式,又要结合新时期师生的特点大胆创新。
关键词:
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时代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文梅 赵培举
大学校园中的思想政治意识形态教育总是需要和一定的客观环境相结合。要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须与客观环境相接触并相互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受限于高校思政教育环境的优劣,也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纷繁复杂,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不可多得的机会也是迎面而来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适应新环境,发挥思想引导的优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素质 大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裴印山 武士勋
文化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时代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应转变观念,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拓宽教育途径,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关键词:
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方法与途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志仁
本文从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概念、内涵,强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以及为强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图书馆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来论述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高校图书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慧星 卿涛
在教育部的领导与推动下,在全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努力下,我国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新时期,党和国家为教育事业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了新的方向。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如何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深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钱宇平 徐惠红 丁建霞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最佳切入点。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而传承传统文化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是时代的呼唤。高校要积极拓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途径,不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人文社会科学专家谈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张冬梅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以此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已成为迫在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光彬 贾雪峰
教育转型是指教育形态伴随社会系统现代化而不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转型的积极探索和本土创新。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核心是本土化的课程构建,实施途径是课程、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欧阳康
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应强化其实践导向,努力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引领大学生更早更好地投身到社会实践和文化建设,并应当从这样的高度进一步明确文化素质教育的功能定位,构建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探讨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确立新时期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坚持全员育人与全员自育相结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教练式的教与学生自主性的练相结合、规范式教育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是深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 全员育人 全员自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素梅
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正如彼德.杜拉克(Peter Drucker)所言,知识领域正处于变幻不定的状态,现有的院校、系所和学科很快就会不合时宜。那么,大学到底该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在大学到底要学到什么,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这个问题成为当前高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晓和
在高校建设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要举措。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构建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文化素质教育特色,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树立"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理念,处理好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以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进一步推进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
关键词: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基地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岂之
10年前,教育部召开了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启动了一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我国高校的素质教育。10年来,包括试点学校在内的众多高校,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世界高教界所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是一个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为了把10年来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成果和经验进一步总结和推广下去,本刊特刊载张岂之、杨叔子两位知名专家的文章,并欢迎广大读者就此踊跃投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