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15)
- 2023(4128)
- 2022(3261)
- 2021(3271)
- 2020(2638)
- 2019(5979)
- 2018(5999)
- 2017(9239)
- 2016(6509)
- 2015(7620)
- 2014(7886)
- 2013(6633)
- 2012(6204)
- 2011(5653)
- 2010(5882)
- 2009(5158)
- 2008(5158)
- 2007(4780)
- 2006(4173)
- 2005(3969)
- 学科
- 教育(21693)
- 济(12328)
- 经济(12317)
- 中国(12058)
- 管理(11322)
- 理论(9363)
- 企(8062)
- 企业(8062)
- 业(7845)
- 教学(7554)
- 学(5820)
- 方法(5277)
- 研究(5010)
- 思想(4861)
- 政治(4695)
- 思想政治(4502)
- 政治教育(4502)
- 治教(4502)
- 德育(4457)
- 学校(4060)
- 发(4054)
- 高等(4021)
- 文化(3763)
- 发展(3760)
- 革(3747)
- 财(3739)
- 展(3637)
- 业经(3602)
- 学法(3556)
- 教学法(3556)
- 机构
- 大学(83144)
- 学院(73929)
- 教育(30812)
- 研究(28680)
- 范(24443)
- 师范(24389)
- 师范大学(20262)
- 京(19847)
- 管理(19606)
- 济(18545)
- 经济(17746)
- 理学(16715)
- 理学院(16318)
- 管理学(15728)
- 科学(15544)
- 管理学院(15530)
- 北京(13793)
- 江(13119)
- 所(13041)
- 中国(13029)
- 职业(12981)
- 技术(12100)
- 研究所(11824)
- 教育学(11746)
- 中心(11240)
- 院(10559)
- 州(10098)
- 财(9817)
- 职业技术(8904)
- 教育学院(8761)
- 基金
- 项目(44612)
- 研究(43505)
- 科学(36862)
- 教育(30605)
- 基金(27415)
- 社会(24451)
- 社会科(22701)
- 社会科学(22696)
- 家(21804)
- 成果(21558)
- 国家(21387)
- 编号(21254)
- 省(19124)
- 课题(18932)
- 划(18645)
- 科学基金(17832)
- 年(16946)
- 规划(14074)
- 基金项目(13255)
- 项目编号(13094)
- 度(12123)
- 部(12071)
- 性(12034)
- 研究成果(12004)
- 重点(11913)
- 大学(11792)
- 教育部(11505)
- 一(11041)
- 年度(10713)
- 资助(10697)
共检索到127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杨柳新
本文以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为核心,主要以美国为例,描述了大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和手段及其所认同的文化,并且从文化生态与教育理念两个关键层面比较了中美两国大学的价值观教育,旨在理解其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与危机,从而使大学能够改善其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
大学 价值观教育 文化认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孟彬
言语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校园环境文化诸要素,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又是相互区别的。校园言语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是强烈而短暂的,校园行为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是生动而直接的,校园物质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是无形而持久的。认识它们的作用及区别,发挥各自的优势,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振华
本文阐述大学文化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土壤,论述文化自信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固基石,最后分析高校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高校大学生 文化自信 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钟强 易钢
当前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众多,其中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本文认为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多样性、现实性、个体性和功利性。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变化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主要有社会的变迁、高等教育的发展、家庭、大众传媒及个人价值观等。面对高等教育的新发展,大学生就业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应该着重抓好以下工作:系统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针对性开展职业地位观教育;全面开展职业幸福观教育;积极开展社会责任观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职业价值观 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海英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民族安定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加强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纠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错误认识,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关键词:
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少数民族大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昊
高校大学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应该将探索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路径放在首位。在教育实践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语言表达出来,为大学生所接受,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载体形式,同时高校教师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和示范作用的发挥,大学生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付诸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小华 李玲 王乐
价值认同包括价值认知认同、价值情感认同和价值行为认同。对此,可通过引领大学生准确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以实现认知认同;唤醒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塑造榜样、创设校园文化引导行为认同来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建构。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 建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春明
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对于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有着重要意义。为深入了解高职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和落实情况,笔者选取了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郑州交通职业学院、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进行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的专项调研,共发放问卷389份,回收381份,有效问卷367份,有效问卷数占94.3%。结果发现,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还存在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文嵩
培育共同价值观是文化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由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到走向文化管理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青岛城阳区职教中心制定了文化管理实施意见,通过三方面结合进行价值观教育。把价值观培育与加强师生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内化学校价值观念。学校创新思想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璐 王向旭
在英国,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对于促进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对于改善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和受教育水平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英国多地发生的骚乱事件,特别是伦敦地铁爆炸案使多元文化主义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质疑。出于国家安全和增强各民族之间凝聚力的考虑,英国政府开始对多元文化主义进行反思,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开始转向关注国家认同和共同价值观的教育。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庆毓 李瑞琪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系统化教育,体现在民族院校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教育条件的综合性、教育过程的协同性、管理的规范性。思考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认同的系统化教育问题,是应对全方位开放环境下"为谁培养人"的现实挑战,是在价值多元交汇时代"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求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需要系统化建设。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素贞
当前全民进入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作为自媒体的"原住民",与自媒体深度融合,深受自媒体影响,尤其是自媒体空间的话语冲突,影响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本文通过调研和深度访谈,透析自媒体空间话语冲突影响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特点,解读大学生对高校开展自媒体价值观教育的满意度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有效运用自媒体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
自媒体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华长慧 孙珂
中外合作大学的价值观教育要实现教育目标、内容与教育模式、方法的统一。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价值观引导中外合作大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设计,具体包括价值观教育的根本目标、价值指向和内容取向的设计。另一方面,在进行中外合作大学价值观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架构上,要注意价值观教育的三个导向、三条路径和教学样式设计。实践证明,中外合作大学的价值观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生普遍认为其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有较大助益。
关键词:
中外合作大学 价值观教育 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海莹 骆雁南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实现社会价值与自身价值的前提。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主要表现在职业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复杂化、职业行为取向倾向趋向现实和自我、职业规划意识与执行力不足等方面。本文从社会转型、高校教育、家庭环境和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影响因素,并从社会力量、高校教育、家庭引导三个层面提出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价值观 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晓慧
价值观是判断评价事物是非好坏的内心尺度,决定和统帅着人的态度、动机和行为模式。基于对中国、美国、俄罗斯等11个国家大学生的在线调查,比较分析中外大学生在价值观认同、价值观养成、价值观教育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异同发现,中外大学生在价值观认同上均呈现个体与社会两个向度。相较而言,我国大学生更加注重“法治”与“爱国”,国外大学生则倾向于关注“自由”与“公正”,大学生的个体价值取向与价值观教育的社会价值导向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在价值观养成上,中外大学生普遍认为家庭成员和父母、利他性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大学生侧重将直接性共同规范和社会性善举作为价值观养成的重要基础和方式,国外大学生则更加关注差异性教育资源和个性化活动的作用。在效果评价上,中外大学生普遍将学校视为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将良好品格培养视为最重要的方式,同时在价值观教育效果评价和政府举措赞同度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加强和改进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应持续关注社会导向与个体需求的同步满足,着力推动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联动,深入推进学校价值观教育课程的创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