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51)
2023(4182)
2022(3253)
2021(3338)
2020(2784)
2019(6477)
2018(6555)
2017(11735)
2016(7089)
2015(8716)
2014(8753)
2013(8029)
2012(7378)
2011(6711)
2010(7151)
2009(6200)
2008(6276)
2007(5676)
2006(5132)
2005(4569)
作者
(19542)
(16046)
(16023)
(15492)
(10404)
(7646)
(7294)
(6302)
(6185)
(6165)
(5649)
(5622)
(5406)
(5230)
(5160)
(5054)
(4905)
(4881)
(4848)
(4747)
(4338)
(4120)
(4007)
(3932)
(3860)
(3829)
(3753)
(3560)
(3337)
(3331)
学科
(18670)
经济(18637)
管理(15246)
(13577)
(11061)
企业(11061)
理论(8368)
教育(8275)
教学(8050)
中国(7734)
(6615)
方法(6383)
(5814)
学法(5161)
教学法(5161)
业经(5105)
数学(4834)
数学方法(4695)
(4397)
农业(4300)
(4161)
学理(4156)
学理论(4156)
(3986)
贸易(3983)
(3846)
(3797)
地方(3773)
技术(3726)
(3712)
机构
大学(98070)
学院(95410)
研究(32715)
管理(30613)
(28394)
经济(27436)
理学(25805)
理学院(25369)
管理学(24545)
管理学院(24381)
中国(22425)
(21592)
科学(21340)
(18209)
师范(18036)
(16830)
(16619)
(16581)
研究所(15395)
教育(15029)
(14424)
师范大学(14248)
中心(14246)
业大(14110)
技术(13918)
北京(13813)
农业(13064)
(13034)
(11758)
职业(11597)
基金
项目(60643)
研究(48393)
科学(46248)
基金(39203)
(34174)
国家(33831)
科学基金(27850)
教育(26743)
社会(26360)
(26018)
社会科(24609)
社会科学(24596)
编号(22311)
(22278)
基金项目(20541)
成果(20282)
自然(17595)
课题(17411)
自然科(17186)
自然科学(17178)
自然科学基金(16856)
资助(16094)
(14846)
重点(14608)
大学(13963)
(13328)
(13298)
(13182)
项目编号(12962)
规划(12583)
期刊
(34717)
经济(34717)
研究(31736)
教育(31257)
中国(26927)
学报(16643)
(15925)
科学(14311)
大学(13736)
管理(11386)
(11337)
学学(11114)
农业(11056)
技术(10513)
职业(8562)
(7686)
金融(7686)
图书(7634)
业经(6115)
(6068)
高等(5815)
(5685)
书馆(5645)
图书馆(5645)
财经(5597)
(5484)
论坛(5484)
技术教育(5054)
职业技术(5054)
职业技术教育(5054)
共检索到151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超  
大学的专业建构范式是其在长期的专业办学中积淀下来的专业建设机制,这些机制受到学科规训制度、市场规律和政府宏观调控等多重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学专业的起源与流变、专业建构范式的形成、类型及其效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卓泽林  
自洪堡创建柏林大学以来,其大学知识生产模式经历了由"模式1"到"模式2",再到"模式3"的发展路径。模式1知识生产模式因其无法满足社会转型的需求而陷入困境,不得不转向模式2;模式2知识生产理论为突破学科界限,促使大学知识生产走向社会,强调大学、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互动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因其忽略了公民社会实体等因素使其难以成为理想的知识生产模式;模式3知识生产理论以创新网络和知识集群为衍生基础,依托"四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为适应情境,以多节点、多边界、多层次、多形态为特征,嵌入联合演进、联合专属和共同竞合的逻辑运行机制,并以学术性企业为努力方向构成了动态,融合的知识生产创新系统。大学知识生产应该尽快...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向健极  
职业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本质区别在于二者在课程目标上的指向性不同,职业教育课程中隐性课程的存在,对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心理机制的理解等元认知不同,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建构的范式应当采用"行动范式"而非学科范式,职业教育课程的"行动范式"包括"行动范式"的课程共同体、"行动范式"的元认知、"行动范式"的范例三个要素。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宇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 ,美国原有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需要 ,需从根本上进行变革。实践的需求促使了美国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转换。新范式具有六个显著特点和三个起支撑作用的问题。它对确立我国合理的教师专业形象 ,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及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培训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蒋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上不断生成、改进,对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反思与"范式转换"。本文在对国外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历程进行回顾、分析的同时,针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及现状进行反思,结合国内现状,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范式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操太圣  卢乃桂  
在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常态的社会里,专业发展不仅是保障和提升教师专业性的前提和有力措施,也是推动学校变革的关键。Fullan和Hargreaves曾经指出,过去进行的学校改革基本上是失败的,其原因就在于它们将着力点囿于体制层面,而没有深入到课堂,忽视了对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关注。[1]因此,如果承认教育变革确实有其必要,那么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应成为首先需要考虑的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文全  
本文将市场条件下人类接受高等教育的方式归纳为自给自足、师生直接交易与大学教育3种,并且追问"师生直接交易就能够解决高等教育问题,为什么还需要大学",从而将现代企业理论引入到大学的本质、大学与学生、教师、校长和行政人员的合约安排及其在非营利体制下变化的分析,获得了如下认识:一是作为一个中心签约人,在纯粹的市场条件下大学本质上是能够节约交易成本的契约组织;二是大学与学生签订的是一种有关知识交易的不完全市场合约,合约的履行要求大学对学生拥有剩余控制权;三是大学与教师这种人力资本所有者签订的是要素市场合约,终身教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鲍威  
大学教学课程的形成与变化,受到来自社会文化、院校层面、学习者三方力量的综合影响。本研究在探讨我国高校课程范式转换及其存在争议的基础上,利用学生调查从实证角度,探讨当前高校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特征及其背后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我国大学教学课程体系取向选择中存在着三大重要维度:应用性取向、广深性取向、基础性取向;(2)课程设置取向受到院校的学历层次、学术选拔性等组织禀赋、教学资源以及学生需求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聂子龙  
战略管理的研究与整体科学的发展紧密相关 ,现代科学因为新三论 (突变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 )的出现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科学出现了融合的趋势。而世界的复杂性和混沌将导致一场必要的革命 ,向我们自认为熟知的关于管理的一切知识提出挑战 ,因而管理科学需要新的范式 ,战略管理范式也要由简单范式向复杂范式转变。战略的复杂范式承认世界的复杂的本来面貌 ,从动态、发展、系统的视角来看待组织的发展 ,应用这种范式来指导发展企业组织会更加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聂子龙  
战略是对组织或企业在动态环境中确立怎样的目标以及如何有效地实现目标的一个适应性过程。战略管理的研究与整体科学的发展紧密相关,现代科学因为新三论(突变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的出现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科学出现了融合的趋势。而世界的复杂性和混沌将导致一场革命——一场必要的革命,向我们自认为熟知的关于管理的一切知识提出挑战,因而管理科学需要新的范式,战略管理范式也要由简单范式向复杂范式转变。战略的复杂范式承认世界的复杂的本来面貌,从动态、发展、系统的视角来看待组织的发展,应用这种范式来指导发展企业组织会更加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90年代以来出现的核心能力理论、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等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复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杰远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都必须在一定的文化框架下进行。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文化的受体,而应主动地对文化做出选择。教育存在的真正价值表现在:作为客体的教育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作为主体的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实现这一价值的关键在于教育的理念与过程能否恰当地选择和渗透符合其内在需求的文化范式。教育文化范式选择是教育研究的基础、教育协调的纽带、教育变革的内在动力,教育的文化范式选择应依据教育目的、教育对象的主体特征,以及社会的时代属性确定。当代教育应有的文化范式是自然与人文共生范式、一体与多元和合范式、原生与次生融通范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贺元  吴卿艳  
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学研合作范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学科-专业-产业链范式作为新的范式适应时代的需求,其在制度、组织、载体等三个方面体现了新范式的优越性。这一新范式的出现丰富了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利益偏差问题,大大提升了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欧阳静  武瑞英  陈煜  
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文章分析和探讨了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并初步提出了在网络上创建以省为单位的民族班集体的新型心理健康教学模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航  
“效用”是西方经济学最基础、最重要的范畴之一,“效用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但正是这个支撑西方经济学理论大厦的柱石,却在诸多方面表现出逻辑的混乱和矛盾,从而使我们不得不对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的科学性产生怀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尹建锋  吕晓燕  
从西方大学章程的历史演变来看,大学知识范式及权力在不断变迁与建构:中世纪中晚期的经院哲学知识神权化建构、文艺复兴之后的人文与科学知识王权化建构、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知识法权化建构、二战之后的科技知识商权化建构。其当代启示是:新型知识范式仍需在大学权力与社会权力相互耦合的秩序空间里获得发展;章程文本成为秩序空间载体与话语权场域;知识商权化倾向值得批判;我国章程建设应坚持知识法权化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