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56)
- 2023(5285)
- 2022(4321)
- 2021(3918)
- 2020(2969)
- 2019(6716)
- 2018(6049)
- 2017(10290)
- 2016(6386)
- 2015(7633)
- 2014(7694)
- 2013(6842)
- 2012(6066)
- 2011(5474)
- 2010(5835)
- 2009(5042)
- 2008(5002)
- 2007(4717)
- 2006(4123)
- 2005(3839)
- 学科
- 管理(20238)
- 业(19603)
- 济(19212)
- 经济(19200)
- 企(17562)
- 企业(17562)
- 中国(10548)
- 教育(8143)
- 方法(6733)
- 理论(6380)
- 业经(6205)
- 农(6030)
- 教学(5901)
- 技术(5201)
- 数学(5066)
- 财(4977)
- 数学方法(4921)
- 地方(4760)
- 划(4549)
- 策(4427)
- 农业(4384)
- 贸(3855)
- 贸易(3847)
- 经营(3779)
- 易(3777)
- 制(3736)
- 务(3697)
- 财务(3675)
- 财务管理(3670)
- 和(3527)
- 机构
- 大学(88467)
- 学院(85251)
- 管理(32168)
- 济(30377)
- 经济(29538)
- 理学(27914)
- 研究(27894)
- 理学院(27547)
- 管理学(26963)
- 管理学院(26780)
- 京(18745)
- 中国(18047)
- 范(15415)
- 师范(15309)
- 科学(15249)
- 教育(14137)
- 财(13839)
- 江(13813)
- 所(12578)
- 师范大学(12229)
- 北京(12120)
- 中心(11918)
- 研究所(11343)
- 财经(11215)
- 技术(11151)
- 州(11108)
- 院(10839)
- 业大(10270)
- 职业(10125)
- 经(10105)
- 基金
- 项目(55674)
- 研究(46592)
- 科学(44953)
- 基金(37752)
- 家(31439)
- 国家(31079)
- 社会(28363)
- 科学基金(27309)
- 社会科(26789)
- 社会科学(26783)
- 教育(25460)
- 省(23139)
- 编号(20865)
- 划(19618)
- 基金项目(18880)
- 成果(18610)
- 课题(16476)
- 自然(15861)
- 自然科(15516)
- 自然科学(15515)
- 自然科学基金(15256)
- 资助(14705)
- 年(13856)
- 大学(13083)
- 重点(12986)
- 项目编号(12915)
- 规划(12676)
- 部(12642)
- 创(12583)
- 发(12212)
共检索到135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史秋衡 孙昕妍 金凌虹
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牵动国家战略人才力储备与高等教育强国底色的关键问题,也是大学生就业能力预备与深化的核心工程。“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研究”(NCSS)十二年的规律探寻证据显示,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在结构上以社会通用能力为稳定核心,元认知与核心素养在立德树人导向作用下进步明显,但专业知识与技能长期低水平发展,反映大学专业教育办学质量不足与定位迷失;高水平就业能力的养成与保障年级成长过程连贯性、重视第二课堂学以致用密切相关,而现行人才培养制度中就业能力发展规律应用的缺位现象较为突出。为弥合现实与目标的差距,高校亟需在推进通专融合培养模式、分类精准提供就业指导、一二课堂联动育人与优化大学生就业评价等方面寻求突破,实现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斯娜
文章在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与高质量就业的内涵、关系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整合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大学生五要素合力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关键词:
高质量就业 大学生 创业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文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十八大报告中首提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对于如何实现,本文通过对人才需求实际状况的分析,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契机,尤其是来自农村家庭的毕业生,并阐述我国高等院校应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方面下功夫,同时,呼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生产输送高级专门人才,从而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
农村大学生 回乡 创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涛
当前,制约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新业态和就业新形态发生深刻变革冲击大学生就业、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适应性变化凸显就业结构性矛盾,以及人职供求的不平衡导致大学生就业不充分。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基本逻辑包括提升人力资本、获得社会资本、促进人职匹配。据此,文章提出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可从国家助推、高校助力、学生自为三个方面齐发力。具体来说:国家层面优化就业环境,鼓励支持经济新业态和就业新形态,开拓新职业空间;高校层面调整就业模式,统筹"人·环境·资源·职业"产生多维聚合效应促就业;学生个体则通过完善就业素养,理性决策达成高质量就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甄珍 杨贵琼 吴炜龙 阳长洪 蔺中
人才是第一资源,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我国社会的就业背景下,对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进行理论分析,提出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理论与实践知识脱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就业指导时间集中,指导内容简单;相关指导人员缺乏专业的培训。文章分析新时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并对高校毕业生如何进行高质量就业提出建议,帮助高校毕业生解决在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高校就业工作 对策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厉新建 宋昌耀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重要方向。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刻理解全面小康、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加强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框架,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文旅供给、高质量的文旅消费、高质量的价值输出和高质量的融合环境。文章进一步提出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资源观、市场观、产品观、空间观和创新观。最后,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需要国家公园战略、解说提升战略、入境旅游战略、未来遗产战略、机制创新战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中教 张泽云
文章阐述了高质量就业的内涵,进而指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现实基础,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外在规约,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转型发展的内在诉求,最后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积极打造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两点一面"实践模式: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力点,做好管理育人;以"双创"人才培养转型为助攻点,做好教育育人;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与人才培养联动为辅助面,做好服务育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院
高等教育质量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学习,学生评价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大学生学习成果生成的影响因素、外部需求对大学生学习质量的诉求以及评价活动与学生主体发展的良性互动是开展大学生学习评价的逻辑,基于此逻辑审视现有的对大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成果以及职业能力评价的实践活动,认为大学生学习评价活动需从三个方面加以优化:数据来源多样化,实现学生学习评价的"客观性";学习评价与社会需求对接,建立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测评体系;突显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与职业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评价 职业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袁征
前些时候,看到一位哲学教授的文章,指责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讲法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直被叫做"黄金法则"。尽管现在看来不算完美,恐怕也不至于太过缺德。那位学者怎么会把孔夫子的法则看得那么糟?他说,一个观点否定两次,会保留原来的意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一样。去掉前后两个否定词"不"和"勿",孔子的主张就成了"己所欲,施于人"。这不是强加于人是什么?的确,一个观点的双重否定可以保留原来的意思,就像煎饼,连翻两次,就会回到原来那一面。不过翻转一个观点比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瑛 李军海
大学生学风建设和辅导员工作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二者的融合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理念为支撑。心理和谐是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根基,以人为本是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灵魂。辅导员工作也是以理念为逻辑原点,并且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之中展现自身特有的价值。
关键词:
大学生 学风 辅导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伟 姚冰洋
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是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在新发展阶段中,助推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必须要帮助这些创业主体解决创业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基于此,则需要从专业性指导和主体性意识中提升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基本素质;从政策支持和服务支撑中推动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运行实施;从优化现行环境和发挥地缘优势中强化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自我融入感,通过多方发力,为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注入内生动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蒙启成
文章认为,资本导向性的制度安排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境的重要根源,具体体现为:以就业率为核心的就业评价体系和领导政绩评价体系形成大学生就业的虚假空间;产业制度与教育制度的脱节导致大学生就业供需结构失衡;以市场竞争为主体的就业方式不可能实现大学生的平等就业。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的构建,要植入和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导向理念;大学生就业要考虑和做到就业公平、就业真实、就业方向与兴趣爱好相适应;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联动,扩大大学生就业的广度与深度。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大学生就业 人的生存与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夏杰长 刘怡君
随着全域旅游的推进和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城乡居民对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旅融合是实现交通功能旅游化、旅游交通便捷化和交旅产品共享化的重要方式,也是有效激活和整合各类旅游资源的现实通道,对满足城乡居民高品质休闲旅游需求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新发展阶段下,交旅不仅要实现深度融合,而且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二者的高质量融合发展主要通过体制、资源、产品、科技、服务和人才等维度的深度融合来实现。促进交旅融合发展,主要有依托交通服务设施的交旅综合体模式、依托交通道路升级的旅游目的地模式、依托交通运输工具的旅游产品线模式、依托交通和旅游主体的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应从完善体制机制、形成政策合力、整合资源配置、促进产品升级、激励科技创新、加快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力。
关键词:
交旅融合 高质量发展 旅游业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玮 许锦民
文章从职业发展的视角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模型,采用自主开发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及就业质量问卷为研究工具,通过对64所高校2571份有效样本的分析,考察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呈现正相关性。就业能力结构中一些稳定性、内隐性的能力或要素不仅影响就业能力整体水平,也会影响就业质量,并将影响个体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就业质量 影响关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敏 许大炜
后疫情时代,各类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很多传统行业发展受限,提供岗位数持续缩减,应届大学毕业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挑战。生涯建构理论认为,在“乌卡时代”,高等学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和输出的重要基地,需要充分重视和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技能,打造构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促进提升体系,引导大学生主动关注就业前景,积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意识地提高自身主观能动性和适应性等求职心理,增强对职业生涯的探索欲和好奇心,锻炼自身的职业适应能力,学习并实践职业适应行为,加强对职业生涯的掌控力,从而增强其生涯发展的自信力,更好地应对求职过程中各种不确定事件,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
生涯建构理论 “乌卡时代” 大学生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