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24)
2023(6143)
2022(4839)
2021(5010)
2020(3827)
2019(8480)
2018(8554)
2017(13181)
2016(8874)
2015(10575)
2014(11179)
2013(9490)
2012(8645)
2011(7990)
2010(8357)
2009(7101)
2008(6987)
2007(6696)
2006(5987)
2005(5634)
作者
(21212)
(17290)
(17285)
(16812)
(11041)
(8363)
(8305)
(6907)
(6710)
(6697)
(6006)
(5823)
(5750)
(5594)
(5519)
(5306)
(5278)
(5183)
(5117)
(5057)
(4690)
(4556)
(4386)
(4127)
(4072)
(4057)
(3960)
(3822)
(3682)
(3589)
学科
教育(23119)
管理(17453)
(15606)
经济(15584)
中国(14510)
(12868)
教学(10827)
理论(10513)
(10189)
企业(10189)
(7360)
(6458)
(6059)
学法(5848)
教学法(5848)
(5530)
学校(5517)
(5512)
业经(5292)
研究(5232)
思想(5120)
政治(5017)
发展(4946)
农业(4838)
(4817)
思想政治(4790)
政治教育(4790)
治教(4790)
德育(4743)
学理(4687)
机构
大学(109714)
学院(105110)
研究(38298)
教育(34293)
(28968)
师范(28841)
管理(28203)
(26148)
(25790)
经济(24465)
师范大学(23399)
理学(23076)
理学院(22529)
科学(22506)
中国(22502)
管理学(21606)
管理学院(21370)
(20529)
职业(19807)
技术(18896)
(18791)
北京(18125)
中心(16872)
研究所(16587)
(16536)
(15250)
(14403)
职业技术(13623)
教育学(13070)
技术学院(12895)
基金
项目(60025)
研究(57647)
科学(47177)
教育(37716)
基金(34571)
社会(30192)
编号(29448)
成果(28637)
社会科(27911)
社会科学(27904)
(27752)
(27436)
国家(27203)
课题(25400)
(24733)
(22699)
科学基金(22066)
规划(17736)
项目编号(17438)
基金项目(16799)
(16366)
(15987)
研究成果(15908)
重点(15502)
大学(14787)
(14629)
(14499)
(14491)
(14442)
阶段(14406)
期刊
教育(64899)
研究(46910)
中国(39804)
(36458)
经济(36458)
职业(16210)
技术(14861)
学报(13946)
(13438)
大学(13233)
(12712)
科学(11217)
管理(10316)
技术教育(10135)
职业技术(10135)
职业技术教育(10135)
高等(9159)
学学(9022)
图书(8786)
农业(8748)
(8316)
金融(8316)
(7994)
论坛(7994)
高等教育(7816)
成人(7577)
成人教育(7577)
业经(7079)
(7017)
书馆(6651)
共检索到186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陆婕  李慧玲  
健康的心理状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护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从"心理已病"的补救到"心理未病"的预防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创新。大学生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绝不能仅仅满足于纸上谈兵,必须坚持科学的实施原则,探索切实有效的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季芳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及各高校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试用系统论观点对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教育方法。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除主客观原因外,更要注重对学生成长过程总体性的认识和纵向把握,儿童、小学、中学到大学每一阶段存在的心理问题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共性,更具有潜伏性和延续性,延续到大学阶段则呈现出心理问题越发严重的趋势。增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要从源头抓起,在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都要做大量细致艰苦的工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文竹  李力红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校(东北电力大学)建立了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指导中心,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的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网络和体系。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和体系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有效方法,对同类高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文清  周玉萍  陶小华  王正莉  
对高职大学生性心理的"性知识和性观念"、"性情感"、"性适应和性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构建科学的高职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开展形式多样的性知识和性圣洁性教育;加强‘性、爱、婚姻’为主题的性伦理教育;开展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进行性能量释放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桂兰  
在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征的基础上,从心理资本视角探讨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心理资本的四个主要构成成分,即自信、乐观、希望和坚韧性,提出贫困大学生通过心理资本提升进而增加其心理健康自我监护与发展能力的有效策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云峰  张晓红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活动复杂多变,心理矛盾和冲突比较强烈的时期,据统计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大多是认识和适应问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正确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作为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纠正认知偏差,培养健康的心理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智娟  
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推进,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健全,这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困境。文章探究潜意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家庭、学校和社会要采取措施来共同改善,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在洲  遆亚荣  
当代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由此带来的学业与生活困惑日益突出,甚至危及生命。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应充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精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应的危机干预措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的举措。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赐英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处理好西方咨询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中立与价值干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调适性教育与发展性教育、课程化与生活化等几个方面的关系;在目标确立、教育原则、咨询方法、教育内容、教育途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盛亮  李潇潇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和才智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今今  张悦  袁爱军  
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意义,提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增进的实施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保红  
本文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客观的反思,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分析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程少荣  于静之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多种压力,各种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和突出。本文指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的成因,并提出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丽  蔺子雨  
积极心理学改变了以往心理学关注消极心理品质的特点,将关注点转向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情绪,提倡用欣赏、开放的眼光看待个体发展。文章在阐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探讨了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严嵬  
文章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学习与生活、潜意识的特征与功能以及潜意识教育的特点出发,分析了潜意识对大学生的影响,认为当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重视不够、定位不准,缺乏高效的教学手段,心理教师综合能力不高三大问题,提出了加强潜意识教育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策略:准确定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潜意识教育的认识;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现代化、高效的教育手段;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